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消费对区域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 被引量:3
1
作者 刘佳雪 谭小莉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76-179,共4页
本文基于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探讨旅游消费对区域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文章基于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以及综合分析法开展本次研究。本研究提出了旅游消费对区域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理论模型,并设计了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在实... 本文基于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探讨旅游消费对区域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文章基于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以及综合分析法开展本次研究。本研究提出了旅游消费对区域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理论模型,并设计了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在实证研究中,利用2018-2022年的面板数据,选取了涵盖旅游消费和区域居民收入差距相关的六个指标作为模型变量开展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旅游消费对区域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得出结论:在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应强化对区域居民收入分配的关注,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以缩小区域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可持续和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消费 区域居民收入差距 面板数据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基于四种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骆永民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22,共8页
本文借助中国30个省份1998~2008年的面板数据,以数据包络分析(DEA)得到的人力资本投资效率来指代各省的人力资本情况,综合采用普通面板回归、空间面板回归、门限面板回归以及平滑转换面板回归这四种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后发现:人力资本... 本文借助中国30个省份1998~2008年的面板数据,以数据包络分析(DEA)得到的人力资本投资效率来指代各省的人力资本情况,综合采用普通面板回归、空间面板回归、门限面板回归以及平滑转换面板回归这四种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后发现: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在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贡献的同时,还存在明显的空间外溢效应和门限效应。基于这一结论,本文认为应当加大对邻省较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人力资本投资效率较低省份的科教支出并努力提升这些省份的人力资本投资效率;而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人力资本投资效率较高的省份,不适宜从改进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思路来追求更快速的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投资效率 经济增长 数据包络分析 面板数据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门限效应——基于面板数据平滑转换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黄智淋 成禹同 董志勇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2-122,共11页
文章基于我国31个省市1979—2011年的面板数据,以通货膨胀率作为门限变量,运用面板数据平滑转换回归模型,考察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存在非线性的通货膨胀率门限效应,当通货... 文章基于我国31个省市1979—2011年的面板数据,以通货膨胀率作为门限变量,运用面板数据平滑转换回归模型,考察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存在非线性的通货膨胀率门限效应,当通货膨胀率低于门限值时,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正相关;而当通货膨胀率高于门限值时,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显著负相关。这意味着当通货膨胀率超过门限值时,通货膨胀不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平滑转换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面板数据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参数非均衡性检验
4
作者 吴梅 林志鹏 龙志和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7-10,共4页
文章基于回归残差平方和和对数似然函数的前两阶导数,采用近似χ2分布方法和广义χ2分布推导法,推导空间面板数据地理加权回归(简称SPDGWR)模型的参数空间非均衡性;SPDGWR模型显著性检验提供了统计学依据。
关键词 空间面板数据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空间非均衡 广义卡方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所得税负担会影响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吗?--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许先普 李加主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7-144,153,共9页
本文利用2003-2017年中国大陆地区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非参数DEA-Malmquist测算方法和双向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所得税减免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及效应。研究发现:所得税减免能够显著促进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水平... 本文利用2003-2017年中国大陆地区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非参数DEA-Malmquist测算方法和双向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所得税减免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及效应。研究发现:所得税减免能够显著促进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且相对于个人所得税减免而言,企业所得税减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更大,从而证实了"所得税减免→人力资本积累或企业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路径;分区域来看,中部地区所得税减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而在东西部地区其效果并不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当前政府进行结构性减税降费以刺激经济活力的政策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 全要素生产率 面板数据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门限回归模型的中部六省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6
作者 邢学杰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1-134,共4页
本文以Cobb-Douglas函数为理论基础,利用中部六省2000-2012年数据,构建面板门限回归模型,研究了中部六省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人均GDP与服务业增加值之间存在两个门限效应,门限值分别为6561.01元和7709.43元。三个门限区间范... 本文以Cobb-Douglas函数为理论基础,利用中部六省2000-2012年数据,构建面板门限回归模型,研究了中部六省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人均GDP与服务业增加值之间存在两个门限效应,门限值分别为6561.01元和7709.43元。三个门限区间范围内,固定资产投资、就业人数对服务业的弹性系数变化表明中部六省服务业发展由人力投入驱动为主逐渐转向资本投入驱动为主转变。该结论的政策启示在于,未来应更加重视资本在服务业发展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 面板数据门限回归模型 资本投入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森林公园旅游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5
7
作者 黄秀娟 林秀治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7-146,共10页
【目的】以我国大陆31个省(区、市)森林公园为对象,研究其旅游效率,为我国森林公园旅游效率的提升提供参考。【方法】首先,基于DEA的效率测算方法,选择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为产出变量,森林公园面积、当年投入资金和职工人数为投入变量,... 【目的】以我国大陆31个省(区、市)森林公园为对象,研究其旅游效率,为我国森林公园旅游效率的提升提供参考。【方法】首先,基于DEA的效率测算方法,选择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为产出变量,森林公园面积、当年投入资金和职工人数为投入变量,利用数据包络分析工具DEAP2.0版本软件中投入导向的规模报酬不变的效率测算模型,以国家林业局官方网站公布的我国大陆各省森林公园数据为依据,测算各省森林公园2009—2013年各年不变规模下的旅游效率。然后,基于供给需求理论,选择森林公园所在省级区域的人口密度、城镇化率、人均GDP、高级别旅游资源密度、森林公园密度、高等级公路密度以及森林公园的森林覆盖率、资金投入强度、劳动力投入强度等为自变量,旅游效率为因变量,建立基于面板数据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影响森林公园旅游效率的因素,其中回归分析模型中的自变量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因变量数据来自于第一步的测算结果。【结果】1)我国森林公园旅游效率从2011年开始逐年提升,但各省区间森林公园的旅游效率存在较大差异,部分省区各年份森林公园的旅游效率存在较大波动。2)利用Stata 12.0软件对回归分析模型依次进行个体效应检验、时间效应检验、Hausman检验及异方差稳健检验,得出模型存在个体效应和时间效应,且随机效应效果优于固定效应,最终确定采用双向随机效应模型(显著水平为5%)。3)利用异方差稳健的GLS估计方法对所建立的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得出人口密度和林地森林覆盖率(5%的显著水平)、城镇化率(10%的显著水平)对森林公园的旅游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人均GDP和资金投入强度对森林公园的旅游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5%的显著水平);高级别旅游资源密度、森林公园密度、高等级公路密度对森林公园旅游效率产生不显著的正向影响(10%的显著水平);劳动力投入强度对森林公园旅游效率产生不显著的负向影响。【结论】2009—2013年,中国森林公园资源的旅游利用效率有显著的提升,但各省之间森林公园的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异,部分省份森林公园效率的年度波动较大;地区人口密度、城镇化比率、旅游资源水平、森林公园密度、交通发展水平对森林公园的效率起着正向的影响作用,而资金投入密度对森林公园的效率起着显著的负相影响,这一点与人们关于森林公园资本投资作用的认识相悖。本文提出了提升我国森林公园效率的一些建议,指出了需要进一步跟踪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公园 旅游效率 影响因素 数据包络分析 面板数据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通货膨胀率的最优目标区间几何? 被引量:20
8
作者 白仲林 赵亮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0,共5页
本文首先提出了面板数据动态门限回归模型的二阶段合并最小二乘(2SPOLS)估计方法;其次,基于中国29省市自治区1978-2008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我国通货膨胀率对经济增长率的作用存... 本文首先提出了面板数据动态门限回归模型的二阶段合并最小二乘(2SPOLS)估计方法;其次,基于中国29省市自治区1978-2008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我国通货膨胀率对经济增长率的作用存在两个门限值的"双门限效应",其门限值分别为3.2%和15.7%。所以,通货膨胀率位于(0%,3.2%]时,温和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率存在"托宾效应"。通货膨胀率超过3.2%时,通货膨胀率对经济增长率存在阻碍经济增长的"反托宾效应",尤其当通货膨胀率高于15.7%后,恶性通货膨胀严重阻碍经济"软扩张"。因此,我国通货膨胀率的最优目标区间是(0%,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数据动态门限回归模型 2SPOLS估计 通货膨胀 最优目标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通业发展促进农村消费升级的传导机制及实证检验 被引量:9
9
作者 旷健玲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5-47,共3页
近年来,我国流通业快速发展,为国民经济做出重要贡献。在此背景下,文章分析了流通业发展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传导机制,并借助1997-2016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现代流通业发展对农村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产生显著... 近年来,我国流通业快速发展,为国民经济做出重要贡献。在此背景下,文章分析了流通业发展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传导机制,并借助1997-2016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现代流通业发展对农村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产生显著影响;流通规模、流通渠道和流通效率对农村消费升级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信息化水平对农村消费总量产生正向影响,对农村消费结构产生负向影响;我国东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对农村消费升级影响的固定效应不同。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业发展 消费总量 消费结构 面板数据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支农、人口转变与农村居民消费的门限效应分析
10
作者 董玲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8-19,共2页
本文使用我国30个省市区1995-2008年的面板数据资料,采用面板门限模型探讨财政支农、人口转变与农村居民消费非线性影响。实证分析发现,财政支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直接影响有限,而老年人口比重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存在两个门限效应,门限... 本文使用我国30个省市区1995-2008年的面板数据资料,采用面板门限模型探讨财政支农、人口转变与农村居民消费非线性影响。实证分析发现,财政支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直接影响有限,而老年人口比重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存在两个门限效应,门限值分别为5.62%和9.21%。所形成的三个门限区间范围内,农村人均纯收入每增加1%,分别引起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提高0.8069%、0.8160%及0.8201%。该结论的政策启示在于,在提高农村居民消费的财政政策制定中,应更多地考虑与包含人口、社会保障等其他相关政策的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农 人口转变农村居民消费 面板数据门限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