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商直接投资是否具有“污染光环”效应? 被引量:78
1
作者 李金凯 程立燕 张同斌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4-83,共10页
FDI是否引致并加剧了环境污染一直受到学界和政界的关注,并存在较大争议,形成了"污染光环"和"污染避难所"两种相互对立的假说。其中,"污染光环"假说认为,FDI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提升了东道国环境质量,而&qu... FDI是否引致并加剧了环境污染一直受到学界和政界的关注,并存在较大争议,形成了"污染光环"和"污染避难所"两种相互对立的假说。其中,"污染光环"假说认为,FDI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提升了东道国环境质量,而"污染避难所"假说认为发达国家企业将产业链中高污染、高能耗部分转移至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其环境质量恶化。本文将两种针锋相对的假说进行融合,认为FDI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会随着经济发展和自身累积阶段的不同而呈现非对称特征,而不是非正即负,因此,将经济发展阶段和FDI自身累积分别作为转换变量,构建FDI对环境污染的面板平滑转移(PSTR)模型,研究结论如下:(1)外商投资通过发挥"示范效应"、"溢出效应"和"竞争效应"等促进了我国环保技术水平,支持了"污染光环"假说,即FDI并不是引起我国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2)FDI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程度随经济发展阶段的变迁存在两个转换机制,分别在人均收入达到0.527和1.027时实现转换,并且由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间的平衡,使得FDI随人均收入的提高抑制程度先缓慢减弱后迅速上升,最终稳定在0.165附近。(3)FDI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在自身累积量为1.999处实现低区制往高区制的转变,且转换速度适中。并且,在FDI累积较低阶段,FDI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不显著,但当FDI累积量超过门限值,FDI投资结构进一步升级促使其对环境污染的抑制效果开始显现。基于此提出建议:(1)在实行严格FDI进入标准、优化FDI投资结构的基础上,持续引进FDI。(2)应该适时适度地调整FDI引入政策,引导过剩FDI在城市间、产业间合理流动,实现FDI在不同城市间与不同产业间的科学分布和优化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阶段转换 环境污染 面板平滑转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压力下金融集聚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王星 张乾翔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20,共10页
“双碳”目标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金融集聚是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和显著特征,其与绿色发展的关系受到广泛关注。文章首先构建包... “双碳”目标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金融集聚是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和显著特征,其与绿色发展的关系受到广泛关注。文章首先构建包含金融部门和非金融部门的两部门产出密度模型,从理论机理上分析金融集聚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其次以2005—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和SBM‑DEA模型测度省级碳排放效率,基于面板平滑转移模型实证检验金融集聚对碳排放效率的非线性影响;最后构建调节效应模型考察经济增长压力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①金融集聚对碳排放效率具有显著的平滑转移效应。金融集聚处于较低水平时会抑制碳排放效率;随着金融集聚水平逐渐提高,会转而促进碳排放效率。②经济增长压力对金融集聚和碳排放效率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适度的经济增长压力正向调节金融集聚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且使得金融集聚的阈值提前;过度的经济增长压力负向调节金融集聚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且使得金融集聚的阈值延后。以上结论在替换被解释变量、变换估计方法、考虑受限变量、剔除直辖市样本及考虑内生性采用IV‑Tobit模型再估计之后均成立。基于此提出:合理配置金融资源,积极发挥金融集聚的辐射作用,稳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革新官员考核标准,做好经济增长目标的预期管理,引导形成契合地方发展现状的经济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碳排放效率 经济增长压力 面板平滑转移模型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经济增长 被引量:219
3
作者 范丹 孙晓婷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5-115,共11页
探寻合理的环境规制手段与适宜的环境规制强度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引领绿色经济转型是未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将市场激励型和命令控制型两种环境规制手段、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经济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基于动态面板平滑转移... 探寻合理的环境规制手段与适宜的环境规制强度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引领绿色经济转型是未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将市场激励型和命令控制型两种环境规制手段、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经济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基于动态面板平滑转移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以2006-2016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为样本,探讨双重环境规制手段对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经济的非线性影响以及转移机制,并对其传导效应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①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不仅取决于环境规制强度,也取决于环境规制类型。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在超过阈值时呈现出线性向非线性转换的特征,并对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②两种环境规制手段均在超过一定的阈值后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且环境规制强度与绿色经济发展在高、低体制转换中呈现非线性关系;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的推动作用显著大于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且在东部地区市场激励型规制手段已跨越阈值且对绿色经济的推动作用最为显著。③传导机制分析表明,环境规制手段与绿色技术创新是推动绿色经济的两大推手,且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政策通过激发绿色技术创新从而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因此,本文提出根据不同的规制手段设计差异化环境规制强度,发挥市场激励手段对绿色经济转型的推动作用,从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本研究为完善绿色技术创新驱动的环境规制政策研究框架、推动绿色经济转型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绿色技术创新 绿色经济 面板平滑转移模型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I溢出与区域技术进步的非线性效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宗义 唐李伟 陈俊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5-110,共6页
采用考虑'坏'产出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算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构建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研究技术进步与外商直接投资(FDI)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早期经济发展阶段,由于我国与投资国之间的技术差距过大,'FDI技术... 采用考虑'坏'产出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算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构建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研究技术进步与外商直接投资(FDI)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早期经济发展阶段,由于我国与投资国之间的技术差距过大,'FDI技术溢出效应'并未出现,此时FDI不利于技术进步.随着经济逐渐发展,FDI对技术进步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并开始转为正的促进作用,而当经济发展到门槛值时,促进作用逐渐明显,'FDI技术溢出效应'出现.此外,人力资本和金融发展程度对技术进步的影响也存在门槛效应,其中,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最开始为负,然后转为正,而金融发展程度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最开始为正,然后转为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 面板平滑转移模型 门槛效应 外商直接投资(FD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创新投入、区际关联与产业结构升级——以中国283个城市为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陶长琪 徐茉 喻家驹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9-100,共12页
城市是产业和空间的综合体,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不仅受本地政府创新投入的影响,还受政府创新投入区际关联的作用。因此,利用中国2003—2016年283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和面板平滑转移回归模型(PSTR),实证分析政府创新投入... 城市是产业和空间的综合体,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不仅受本地政府创新投入的影响,还受政府创新投入区际关联的作用。因此,利用中国2003—2016年283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和面板平滑转移回归模型(PSTR),实证分析政府创新投入、区际关联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政府创新投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随时间演进由不显著到显著为正。在不同区际关联因素作用下,政府创新投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不同且呈现地区差异,就全国而言,政府创新投入地理邻近的影响不显著、制度邻近的影响显著为负、技术邻近的影响显著为正;分区域来看,中部地区政府创新投入地理邻近的作用较为突出,东部地区政府创新投入制度和技术邻近的作用最为显著。此外,进一步确定政府创新投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总影响呈“U”型,说明政府创新投入只有跨越门槛限制,才能助推产业结构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创新投入 区际关联 产业结构升级 空间杜宾模型 面板平滑转移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经济开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效应 被引量:22
6
作者 李林汉 李建国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4-108,共5页
文章利用2011—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首先采用非角度和非径向的超效率SBM(Slack Based Model)模型测算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然后基于面板平滑转移回归模型(PSTR)从数字普惠金融的三个层次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与经济高... 文章利用2011—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首先采用非角度和非径向的超效率SBM(Slack Based Model)模型测算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然后基于面板平滑转移回归模型(PSTR)从数字普惠金融的三个层次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关系,最后检验了经济开放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规模、结构和效率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稳健的正向提升作用。经济开放在数字普惠金融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影响,且随着经济开放程度的增强,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的提高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递增促进效应,但是数字普惠金融的数字化程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有所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经济开放 经济高质量发展 面板平滑转移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