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1995~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协整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纪江明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23,共11页
本文从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公共财政支出入手,分析政府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影响的传导机制,建立政府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的异质性面板协整模型,并基于面板误差修正模型(PVECM)考察短期动态调节效应。研究表明... 本文从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公共财政支出入手,分析政府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影响的传导机制,建立政府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的异质性面板协整模型,并基于面板误差修正模型(PVECM)考察短期动态调节效应。研究表明,中国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存在长期稳定协整关系,除了少数省份外,绝大多数省份增加教育财政支出、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支农支出,以及少数省份增加卫生财政支出,有助于缩小其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面板误差修正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在短期内政府民生性财政支出的增加,有助于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但这一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性财政支出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面板协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发展视角下高载能行业能源消费与产出面板协整关系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京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30-32,42,共4页
绿色发展是十九大报告中重点关注的问题,而高载能行业降耗增产是绿色发展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以高载能行业为切入点,以河南省为例,根据1997-2016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协整计量经济方法分析了工业产出对能源消费的静态和动态依赖... 绿色发展是十九大报告中重点关注的问题,而高载能行业降耗增产是绿色发展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以高载能行业为切入点,以河南省为例,根据1997-2016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协整计量经济方法分析了工业产出对能源消费的静态和动态依赖。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六大高载能行业能源消费与工业产出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并均表现出高消费和强依赖性。但是不同行业能源消费对工业产出的影响程度不同。最后,对高载能行业发展提出能源对策建议和行业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高载能行业 能源消费 工业产出 面板协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生均等化对居民健康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江苏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詹祥 周绿林 陈浩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4年第9期14-18,共5页
文章将卫生服务均等化多维结构因素引入人力资本分析框架,构建2000-2012年江苏区域面板协整模型,考察财政卫生投入均等化、卫生资源配置均等化因素对居民健康及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考察期间江苏卫生均等化水平对区域发展存在短期... 文章将卫生服务均等化多维结构因素引入人力资本分析框架,构建2000-2012年江苏区域面板协整模型,考察财政卫生投入均等化、卫生资源配置均等化因素对居民健康及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考察期间江苏卫生均等化水平对区域发展存在短期长期差异性效应:从短期看,江苏区域卫生均等化尤其是卫生投入均等化发展水平有所改善,对民众健康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发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从长期看,江苏卫生领域暴露出总体投入不足、资源配置结构性失衡、服务与市场竞争意识不强以及卫生人才战略滞后等问题,制约了江苏长期卫生均等化水平的提升发展以及对区域居民健康及经济增长的长效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均等化 面板协整模型 居民健康 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董明涛 周慧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76-280,共5页
为了解我国不同地区农村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以确定不同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优先序,为制定恰当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基于2003-2010年我国农村地区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面板协整检验与误差... 为了解我国不同地区农村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以确定不同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优先序,为制定恰当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基于2003-2010年我国农村地区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面板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对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中部地区,最后是东部地区;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对东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西部,最后是中部地区。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对各地区农村经济的增长均呈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 农村经济增长 相互关系 面板协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政策差异 被引量:13
5
作者 孙秋霞 高齐圣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5-149,共5页
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的农业政策阶段性划分,将我国1979-2006年30个省市地区的面板数据分为四个阶段;采用面板数据协整模型,分别测算了不同阶段的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显示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呈逐步增... 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的农业政策阶段性划分,将我国1979-2006年30个省市地区的面板数据分为四个阶段;采用面板数据协整模型,分别测算了不同阶段的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显示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呈逐步增长的态势。通过对各个阶段的农业政策改革的成效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健全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大农业科研及技术推广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划分 农业科技进步 贡献率 政策差异 面板协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就业效应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毛雁冰 薛文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2-148,共7页
能源强度反映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并且可以体现出一个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的综合作用。本文在1995-2009年各省份数据的基础上,利用面板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面板协整模型分析中国区域能源强度与就业之间的动态... 能源强度反映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并且可以体现出一个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的综合作用。本文在1995-2009年各省份数据的基础上,利用面板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面板协整模型分析中国区域能源强度与就业之间的动态作用及其长期均衡关系。结果显示,能源强度与就业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能源强度对就业总量和就业变动率有着负向的冲击,能源强度的降低可以有效拉动中国就业的提高。各个省份之间的能源强度对于中国就业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影响作用由西向东呈现出梯度递增的趋势。因此,建议通过扩大经济增长的规模降低能源强度,提高就业水平;东部地区应侧重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及发展第三产业来增加就业,而中西部地区可以适度降低能源的消费总量,并不会对就业产生较大的冲击;另外,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政策的时滞效应,通过优化工业布局,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实现能源强度变动与就业增加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强度 就业 脉冲响应 面板协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乡收入两极分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俞彤晖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24,共6页
笔者首先界定了收入两极分化的内涵,并使用ER指数测度了全国及各省区市城乡收入两极分化程度,实证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收入两极分化总体上有所加剧,且全国各省区市城乡收入两极分化程度各异,分布极不平衡,有显著的地域差异... 笔者首先界定了收入两极分化的内涵,并使用ER指数测度了全国及各省区市城乡收入两极分化程度,实证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收入两极分化总体上有所加剧,且全国各省区市城乡收入两极分化程度各异,分布极不平衡,有显著的地域差异。随后,笔者依据人均GDP水平的高低,将全国31个省区市分为发达、较发达、欠发达三类地区,并对全国及各类型地区分别构建省级区域面板协整模型,结果发现:中国城乡收入两极分化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两变量间呈反向变动关系,且经济越发达地区,ER指数对人均GDP的负面影响效果越显著。基于这样的结果,笔者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收入两极分化 ER指数 经济增长 面板协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乡收入两极分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斐 孙向伟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6-61,共6页
本研究以省级区域为基本分析单元,采用ER指数度量中国城乡收入两极分化,在对省级区域极化程度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将各省级区域划分为三类区域;然后对全国及不同类型区域分别构建省级区域面板协整模型,考察城乡收入两极分化对经济发展的... 本研究以省级区域为基本分析单元,采用ER指数度量中国城乡收入两极分化,在对省级区域极化程度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将各省级区域划分为三类区域;然后对全国及不同类型区域分别构建省级区域面板协整模型,考察城乡收入两极分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协整关系检验表明全国及各类区域均支持长期协整关系的存在。面板协整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对全国而言,发现城乡收入两极分化对经济发展存在负面的影响效应,即极化程度越明显,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越大;对于不同类型区域而言,发现我国城乡收入两极分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已经形成了各聚类间的异质(省级)长期稳定关系,且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区域,两极分化对其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收入 经济发展 负面影响效应 面板协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与创新能力关系经验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郑艳民 张言彩 韩玉启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70-976,共7页
为了弥补信息化与创新能力关系缺乏实证支持的不足,该文使用面板协整模型和计量经济学软件包EVIEWS6.0,对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1~2009年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在控制了科研投入经费、科研人员投入和区域GDP占全国比例等变量后,检验信息... 为了弥补信息化与创新能力关系缺乏实证支持的不足,该文使用面板协整模型和计量经济学软件包EVIEWS6.0,对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1~2009年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在控制了科研投入经费、科研人员投入和区域GDP占全国比例等变量后,检验信息化水平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信息化与创新能力之间不仅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而且信息化对创新能力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信息化水平每提高1%,创新能力相应增长3.925%。变截距模型的Wald检验结果显示,从空间分布来看,各省市创新能力差异显著,经济发达地区的创新能力明显强于经济落后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创新能力 面板数据模型 变截距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