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响应面预测模型的焊缝余高打磨自适应补偿策略
1
作者 刘海华 马晨祥 +3 位作者 王天琪 刘文吉 岳建锋 薛龙 《材料科学与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56,共10页
油气管道环焊缝自动化打磨因生产效率高、一致性好、安全可靠等优势成为打磨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以控制打磨后焊缝余高为目的,使用Box-Behnken方法设计并进行实验,建立了材料去除面积和法向磨削力的预测模型,分析了磨具转速、磨削速度... 油气管道环焊缝自动化打磨因生产效率高、一致性好、安全可靠等优势成为打磨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以控制打磨后焊缝余高为目的,使用Box-Behnken方法设计并进行实验,建立了材料去除面积和法向磨削力的预测模型,分析了磨具转速、磨削速度、下压深度对材料去除面积和法向磨削力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基于材料去除面积的焊缝磨削分层策略和工艺规划方法,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设计了简单可视化的程序。结果表明:下压深度对材料去除面积的影响最大、磨具转速的影响最小,下压深度和磨具转速对法向磨削力的影响较大、对磨削速度的影响最小,并得出了最优工艺参数。建立的预测模型与实验吻合较好,最大误差分别为3.9%和6.8%。对提出的余高打磨策略进行验证,打磨后的焊缝余高与预期值误差最大为0.32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缝余高打磨 响应预测模型 材料去除 分层策略 自适应补偿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参数筛选与智能算法优化的有限元模型更新
2
作者 吴道奇 杜轲 +2 位作者 骆欢 马加路 聂桂波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5-306,共12页
在当前工程和科学研究中,由于大规模结构优化问题中的有限元模型受到高计算成本和复杂性的限制,引入响应面模型成为克服这一挑战的有效途径,研究人员可在保持相对准确性的同时显著降低计算成本,为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更为可行和经济的解... 在当前工程和科学研究中,由于大规模结构优化问题中的有限元模型受到高计算成本和复杂性的限制,引入响应面模型成为克服这一挑战的有效途径,研究人员可在保持相对准确性的同时显著降低计算成本,为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更为可行和经济的解决方案。然而,面对复杂模型拟合响应面时,考虑到个体差异和高成本的灵敏度分析,传统参数筛选导致了模型更新的准确性和效率下降。为解决参数筛选问题,本研究以一栋26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有限元模型为对象,在构建响应面时引入了单因素试验和爬坡试验两个预处理步骤。这两步骤的目的是缩小搜索空间、筛选关键因素,并提供梯度信息,从而使得响应面的构建更为准确和可操作,为后续模型处理提供可靠基础。通过结合多种智能算法,本研究完成了对响应面的模型更新和优化操作。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预处理步骤筛选之后的参数构建的响应面,在多重类型算法应用时能与识别结果保持较低的误差率。这项研究为未来工程实践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为大规模结构优化问题中提高有限元模型更新的准确性和效率提供了更为灵活和通用的优化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模型 响应模型 单因素试验 爬坡实验 模型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高维代理模型的双吸式离心泵优化设计
3
作者 黄腾 江新喻 +3 位作者 黄秉方 胡一帆 刘志远 李琪飞 《流体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96,118,共9页
为了提高双吸式离心泵的运行效率,对某水厂原水泵的叶轮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对叶轮的几何结构进行系统研究,以叶轮后盖板的进口安放角β_(1h)、前盖板的进口安放角β_(1s)、后盖板的出口安放角β_(2h)、前盖板的出口安放角β_(2s)... 为了提高双吸式离心泵的运行效率,对某水厂原水泵的叶轮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对叶轮的几何结构进行系统研究,以叶轮后盖板的进口安放角β_(1h)、前盖板的进口安放角β_(1s)、后盖板的出口安放角β_(2h)、前盖板的出口安放角β_(2s)及叶片包角φ为主要优化参数。在变量的取值区间内对叶轮进行几何重构,并生成训练集,进而构建响应面高维代理模型。以此模型作为优化目标变量y,对叶轮进行了优化研究,并通过对比优化后双吸泵扬程、效率的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叶轮在设计工况下显著改善了流动分布,减少了不稳定流动,并有效降低了叶轮进口的湍动能,同时提升了叶轮出口的速度;在压水室出口一侧,泵的整体效率提升约3%;优化后的模型在流量为0.7Q_(d),0.8Q_(d),0.9Q_(d),Q_(d)的各工况下均实现了超过3%的效率提升,其中,在0.7Q_(d)和0.8Q_(d)工况下,扬程的涨幅最大,增长了约0.8 m;优化措施显著拓宽了双吸式离心泵的高效工作区,提高了其整体性能。研究结果不仅验证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而且为双吸式离心泵叶轮设计提供了一种高效的优化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吸式离心泵 响应高维代理模型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Fe0/H_(2)O_(2)体系降解染料废水的工艺条件及机理 被引量:2
4
作者 贾艳萍 马艳菊 +3 位作者 管文昕 杨彬 张健 张兰河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8-362,共15页
染料废水具有色度大、成分复杂、生物毒性强和难降解的特点。Fe^(0)/H_(2)O_(2)体系氧化能力强、反应快速高效、成本低廉,可有效去除染料废水中的难降解污染物。采用Fe^(0)/H_(2)O_(2)工艺处理染料废水,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工艺运行条件,... 染料废水具有色度大、成分复杂、生物毒性强和难降解的特点。Fe^(0)/H_(2)O_(2)体系氧化能力强、反应快速高效、成本低廉,可有效去除染料废水中的难降解污染物。采用Fe^(0)/H_(2)O_(2)工艺处理染料废水,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工艺运行条件,通过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EPR)检测活性自由基,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分析染料废水处理前后有机物成分的变化,考察染料废水中结晶紫、藏红T、TOC、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变化,探究染料废水的降解动力学和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在初始pH为3、Fe^(0)浓度为0.3 g/L、H_(2)O_(2)投加量为20 ml/L的条件下,利用响应面法预测结晶紫去除率为97.94%,与实测值仅相差0.36%(<2%);藏红T去除率为77.31%,与实测值仅相差1.3%(<2%)。由动力学分析可知:结晶紫、藏红T、COD和色度的降解过程符合BMG动力学模型,相关系数大于0.98,结晶紫的初始降解速率最快。由EPR分析可知:·OH为Fe^(0)/H_(2)O_(2)降解染料废水的主要活性物种;通过FT-IR和UV-Vis检测分析可知:Fe^(0)/H_(2)O_(2)工艺对结晶紫和藏红T的去除效果最好,染料分子被氧化成分子量小的中间体或小分子物质;由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可知:结晶紫与藏红T分子结构被·OH破坏,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生的中间产物逐渐被降解,最终分解为CO_(2)和H_(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 响应模型 染料废水 动力学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ague集和响应面模型的注塑工艺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庆 何也能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100,共8页
针对注塑工艺多目标优化问题,以塑件的翘曲变形量、顶出时体积收缩率和缩痕深度作为优化目标,选取熔体温度、模具温度、注射时间、保压压力、保压时间等工艺参数为试验因素,采用中心复合试验设计结合模流分析建立试验样本,利用Vague集... 针对注塑工艺多目标优化问题,以塑件的翘曲变形量、顶出时体积收缩率和缩痕深度作为优化目标,选取熔体温度、模具温度、注射时间、保压压力、保压时间等工艺参数为试验因素,采用中心复合试验设计结合模流分析建立试验样本,利用Vague集方法计算各优化目标相似度,通过指标相关性的指标权重确定(CRITIC)法确定各优化目标影响权重,得到综合相似度;建立综合相似度与各工艺参数之间的响应面模型,运用灰狼算法进行工艺参数寻优,得到最优工艺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将Vague集和响应面模型相结合的优化结果显著,为实际生产过程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GUE集 响应模型 灰狼算法 注塑成型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灵敏度分析与响应面模型的机床主轴箱优化设计 被引量:4
6
作者 乔雪涛 周世涛 +3 位作者 闫存富 曹康 盛坤 张洪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13,共7页
针对机床主轴箱结构优化设计中模型复杂及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将灵敏度分析与响应面模型相结合的优化办法。以箱体壁厚和筋板尺寸为输入参数,主轴箱质量、最大变形、最大应力、1阶固有频率作为目标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筛选出6个关... 针对机床主轴箱结构优化设计中模型复杂及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将灵敏度分析与响应面模型相结合的优化办法。以箱体壁厚和筋板尺寸为输入参数,主轴箱质量、最大变形、最大应力、1阶固有频率作为目标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筛选出6个关键尺寸作为优化参数;采用最佳填充空间设计法和Kriging函数法构建主轴箱响应面模型,通过多目标遗传算法对响应面模型进行求解计算。最后对优化后的主轴箱进行有限元分析来验证求解的准确性,优化后的主轴箱质量减轻了13.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轴箱 优化设计 灵敏度分析 响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模型的喷油器电磁阀动态响应特性优化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贺鲲 张振东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3-150,共8页
针对喷油器电磁阀动态响应性能优化问题,文中选取包括衔铁长度、线圈匝数、线圈电阻及弹簧预紧力在内的喷油器电磁阀关键参数作为优化变量。基于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Ansoft电磁场仿真模型,建立电磁阀动态响应时间的多项式响应面模型(R... 针对喷油器电磁阀动态响应性能优化问题,文中选取包括衔铁长度、线圈匝数、线圈电阻及弹簧预紧力在内的喷油器电磁阀关键参数作为优化变量。基于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Ansoft电磁场仿真模型,建立电磁阀动态响应时间的多项式响应面模型(RSM)。以该响应面模型为基础,结合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MOPSO)对所选的电磁阀关键参数进行匹配优化,得出Pareto最优解集,通过仿真和试验对所选优化方案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喷油器电磁阀的开启滞后时间和关闭滞后时间均有所缩短,分别缩短了9.8%和1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阀 喷油器 动态响应特性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 响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模型的电动汽车电池箱体优化设计
8
作者 王宁珍 秦康杰 +3 位作者 唐亮 上官利坚 周孚鹏 上官文斌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3-51,共9页
为改善电动汽车电池箱的性能,加强各组件的安全可靠性,以某电动汽车的电池箱体为研究对象,对箱体内不同位置的电池模组的加速度响应进行研究,发现z方向3组电池模组的功率谱密度曲线的计算值和试验结果吻合性较好。考虑箱体上盖、箱体前... 为改善电动汽车电池箱的性能,加强各组件的安全可靠性,以某电动汽车的电池箱体为研究对象,对箱体内不同位置的电池模组的加速度响应进行研究,发现z方向3组电池模组的功率谱密度曲线的计算值和试验结果吻合性较好。考虑箱体上盖、箱体前端件、箱体后端件、箱体中部件、模组固定支架和加强件的尺寸参数,建立了电池箱主要部件的尺寸参数与固有频率、变形量和振动响应关系的响应面代理模型,开展了电池箱随机振动和机械冲击的计算,并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计试验,获得了6个设计变量、3个水平的试验组合,得到相应的试验设计矩阵。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拟合得到了多项式响应面近似模型,并使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迭代和优化,得到电池箱体的最佳尺寸参数。试验结果表明,与原模型相比,优化后箱体的一阶固有频率提高29.12%,变形量减少29.39%,振动响应降低40.31%,实现了轻量化。该文的建模和分析方法可用于计算电池箱体零部件对电池箱整体结构的影响,通过优化设计改善电池箱体的性能,加强各组件的安全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箱体 响应模型 随机振动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代理模型的包装机吸尘口结构优化
9
作者 蒋琪 吴国鹏 +3 位作者 林杰威 董蓓华 张炜 戴胡伟 《现代农机》 2024年第3期68-69,共2页
基于FLUENT建立包装机吸尘口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得到吸附角与平均出口压力的关系,应用最优拉丁超立方抽样的方法进行试验设计,结合五阶响应面模型建立代理模型,利用自适应模拟退火算法(ASA)在代理模型内自主寻优,解决在平均出口负压-70P... 基于FLUENT建立包装机吸尘口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得到吸附角与平均出口压力的关系,应用最优拉丁超立方抽样的方法进行试验设计,结合五阶响应面模型建立代理模型,利用自适应模拟退火算法(ASA)在代理模型内自主寻优,解决在平均出口负压-70Pa下求解最大吸附面积的吸尘结构设计的实际工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机 吸尘 最优拉丁超立方 响应模型 ASA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模型的白车身多目标轻量化设计 被引量:54
10
作者 王震虎 周巧英 +2 位作者 刘开勇 方向东 李落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5-81,共7页
基于MSC/NASTRAN软件平台建立了某多用途汽车(MPV)白车身有限元模型。首先,利用相对灵敏度分析方法选取了19个白车身零部件壁厚作为轻量化设计变量;然后,采用拉丁超立方试验方法和一阶响应面模型方法建立白车身质量、弯扭刚度、一阶弯... 基于MSC/NASTRAN软件平台建立了某多用途汽车(MPV)白车身有限元模型。首先,利用相对灵敏度分析方法选取了19个白车身零部件壁厚作为轻量化设计变量;然后,采用拉丁超立方试验方法和一阶响应面模型方法建立白车身质量、弯扭刚度、一阶弯扭模态的近似模型,模型的复相关系值R2都接近1.0,模型精度高;最后,以白车身质量最小和扭转刚度最大为优化目标函数,弯曲刚度和一阶弯扭模态为约束条件,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对白车身进行多目标优化。优化结果表明,轻量化后的白车身弯扭刚度、一阶变扭模态变化均小于1.0%,且在不改变用材的前提下,实现白车身减重6.4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车身 轻量化 响应模型 多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模型与多目标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机床立柱参数优化 被引量:59
11
作者 于海莲 王永泉 +1 位作者 陈花玲 寸花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0-85,共6页
针对传统方法在复杂机械结构优化设计中的低效性和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将响应面模型与多目标遗传算法相结合的优化设计方法.采用拉丁超立方试验的设计方法,在设计空间抽取样本点并进行数值模拟,建立了由7个设计参数所决定的立柱最大变形... 针对传统方法在复杂机械结构优化设计中的低效性和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将响应面模型与多目标遗传算法相结合的优化设计方法.采用拉丁超立方试验的设计方法,在设计空间抽取样本点并进行数值模拟,建立了由7个设计参数所决定的立柱最大变形、首阶固有频率及质量的初始二阶响应面模型.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响应面模型进行循环逼近优化,得到了Pareto最优解集.仿真结果表明,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优化解可使立柱首阶固有频率增加15.9%,导轨处最大变形减小7.7%,可通过有限次数的数值模拟计算获得设计空间内的近似最优解,因此较适用于机床及类似复杂结构的多目标多参数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模型 多目标参数优化 循环逼近 龙门立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模型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中空型行波超声电机柔性转子结构优化 被引量:30
12
作者 牛子杰 孙志峻 +2 位作者 陈超 时运来 赵淳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0期5378-5385,共8页
中空型行波超声电机柔性转子由于结构复杂,因此存在设计空间较小、转子与定子接触界面接触不均匀、转子变形后内应力较大等问题。该文首先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转子尺寸参数化有限元模型;然后用拉丁超立方(LatinHypercube)随机抽样法,在... 中空型行波超声电机柔性转子由于结构复杂,因此存在设计空间较小、转子与定子接触界面接触不均匀、转子变形后内应力较大等问题。该文首先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转子尺寸参数化有限元模型;然后用拉丁超立方(LatinHypercube)随机抽样法,在设计空间内建立响应面模型;最后,利用自适应遗传优化算法(self-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SAGA)基于响应面模型得到设计空间内的全局最优解。为了验证优化结果的合理性,设计了定子外径为ф70 mm,陶瓷片内外径尺寸分别为ф55 mm和ф70 mm的超声电机配合该文设计的转子进行磨合实验。实验证明,经过优化设计得到的转子与定子之间接触更均匀,转子变形后内应力减小,转子变形空间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电机 响应模型 自适应遗传算法 拉丁超立方抽样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性参数识别的区间响应面模型修正方法 被引量:14
13
作者 方圣恩 张秋虎 +1 位作者 林友勤 张笑华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3-81,共9页
工程问题中总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概率方法识别得到的结构参数更加可靠。但实际应用中往往缺乏足够的结构统计信息,同时可能要求了解的仅仅是参数和响应的极限值,此时采用非概率的区间分析方法则更为合适。结合响应面模型和区间算... 工程问题中总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概率方法识别得到的结构参数更加可靠。但实际应用中往往缺乏足够的结构统计信息,同时可能要求了解的仅仅是参数和响应的极限值,此时采用非概率的区间分析方法则更为合适。结合响应面模型和区间算法提出了区间响应面模型,即先将响应面表达式转化为完全平方项,再引入区间变量,以避免区间运算过程中的区间扩张问题。利用区间响应的上下界建立优化目标函数,并构建区间优化反问题,然后直接基于区间响应面模型实现修正过程。该方法避免了复杂的区间参数灵敏度计算,使得区间模型修正问题得到简化,并大幅提高修正效率。通过对一个数值质量-弹簧系统和一组试验钢板的几何及材料参数的区间值进行识别,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识别 区间响应模型 区间模型修正 区间优化问题 区间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模型的结构疲劳寿命优化方法 被引量:14
14
作者 薛彩军 谭伟 +1 位作者 徐奋进 戴建华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43-846,共4页
针对基于疲劳寿命的结构优化耗时长的缺点,该文将抗疲劳设计方法和优化技术相结合,研究一种基于响应面模型的结构疲劳寿命优化方法。以飞机起落架为研究对象,采用动力学仿真获得子结构疲劳寿命分析的载荷谱。以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方法... 针对基于疲劳寿命的结构优化耗时长的缺点,该文将抗疲劳设计方法和优化技术相结合,研究一种基于响应面模型的结构疲劳寿命优化方法。以飞机起落架为研究对象,采用动力学仿真获得子结构疲劳寿命分析的载荷谱。以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方法建立了疲劳寿命的二次响应面模型,实现了某型飞机起落架前撑杆结构疲劳寿命优化设计,使其疲劳寿命提高了5.4倍。优化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模型 疲劳寿命 结构优化 动力学仿真 飞机起落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模型的二维高超声速进气道优化 被引量:14
15
作者 吴先宇 罗世彬 +1 位作者 陈小前 王振国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27-1132,共6页
建立了二维高超声速进气道的响应面模型,样本点设计矩阵采用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法构造,样本数据通过二维粘性NS方程计算高超声速进气道流场来获得。基于进气道响应面模型,对进气道进行了多目标优化,优化后进气道在设计态和非设计态时均... 建立了二维高超声速进气道的响应面模型,样本点设计矩阵采用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法构造,样本数据通过二维粘性NS方程计算高超声速进气道流场来获得。基于进气道响应面模型,对进气道进行了多目标优化,优化后进气道在设计态和非设计态时均提高了总压恢复系数、流量系数和压升比,但也增大了阻力系数,总体上进气道综合性能有明显改善。计算表明,基于响应面模型的优化策略,能够满足进气道流道优化对计算精度和计算量的要求。运用多学科设计优化软件框架iSIGHT作为建模和优化的辅助工具,提高了优化设计的实现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进气道 数值计算 响应模型 多学科设计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模型与混合优化算法相结合的锯片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6
16
作者 田永军 段国林 +1 位作者 夏晓光 张萼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3025-3031,共7页
针对传统算法在锯片声学特征优化中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将二阶响应面模型与混合算法相结合的优化设计方法。在设计区域内应用D-optimal试验设计法抽取样本点,分别通过显式算法获取锯片声学、应力响应以及隐式算法获取锯片变形量,并用试... 针对传统算法在锯片声学特征优化中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将二阶响应面模型与混合算法相结合的优化设计方法。在设计区域内应用D-optimal试验设计法抽取样本点,分别通过显式算法获取锯片声学、应力响应以及隐式算法获取锯片变形量,并用试验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准确性,然后建立了由6个变量参数所决定的锯片的声学、应力以及刚度的二阶响应面模型;利用自适应模拟退火法和蛙跳混合算法对响应面模型进行循环逼近,获得了设计变量影响度以及最优结果。结果表明,在保证刚度和应力许可条件下,通过有限次数值分析,经全局优化后的最佳结构可降低空载噪声4~7dB。数字算例表明,该方法适用于旋转类刀具的声学性能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片 响应模型 混合优化算法 动态 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模型的大口径空间反射镜优化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书新 李景林 +1 位作者 张帆 齐光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02期291-297,共7页
对于采用多点支撑的大口径空间反射镜,反射镜支撑点位置的最优布局是提高反射镜面形精度的重要方面。在Isight优化平台上,应用响应面近似模型对某2 m空间反射镜进行了支撑点位置优化。首先,利用经典理论公式确定的支撑点位置进行了反射... 对于采用多点支撑的大口径空间反射镜,反射镜支撑点位置的最优布局是提高反射镜面形精度的重要方面。在Isight优化平台上,应用响应面近似模型对某2 m空间反射镜进行了支撑点位置优化。首先,利用经典理论公式确定的支撑点位置进行了反射镜结构初步设计;其次,利用Isight软件过程集成和流程自动化功能,建立了包括反射镜有限元模型更新、计算、评价的优化平台;最后,采用响应面近似模型研究了反射镜的支撑点位置优化问题,建立了光轴方向重力工况下反射镜面形精度rms与支撑点位置的关系。结果表明,优化后反射镜面形精度rms值为7.3 nm,比初始rms值23 nm减小了68.3%,优化后结果满足项目指标要求。所提出的优化方法提高了反射镜设计的合理性和效率,为大口径反射镜结构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模型 空间反射镜 支撑点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模型的广义空间切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黄华 张树有 +1 位作者 刘晓健 何再兴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15-1223,共9页
提出以机床立柱和主轴箱不同位置的组合为对象,采用试验设计结合响应面模型的方法研究机床在整个加工空间内的切削稳定性分布规律的方法.选择立柱和主轴箱在移动轨迹上的关键位置的组合作为计算样本点,在ANSYS仿真软件中对样本点的机床... 提出以机床立柱和主轴箱不同位置的组合为对象,采用试验设计结合响应面模型的方法研究机床在整个加工空间内的切削稳定性分布规律的方法.选择立柱和主轴箱在移动轨迹上的关键位置的组合作为计算样本点,在ANSYS仿真软件中对样本点的机床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计算每个样本点的最小临界切削深度,建立反映位置特征与最小临界切削深度数值的二次多项式响应面模型,模拟在整个空间内的稳定性切削极限深度近似值,对该响应面模型的质量进行评价.以一台卧式高速加工中心为例,说明了机床立柱位置的变化对切削稳定性有较大影响,为结构和工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削稳定性 最小临界切削深度 广义加工空间 响应模型(R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阶响应面模型的汽车前轮定位参数设计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董恩国 张蕾 申焱华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2-25,共4页
综合考虑轮胎磨损及车辆操纵稳定性的要求,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某型汽车烛式悬架-整体式转向系统的定位参数进行了设计研究。建立了基于2阶响应面的前轮定位参数设计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前轮定位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与经验公式设计... 综合考虑轮胎磨损及车辆操纵稳定性的要求,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某型汽车烛式悬架-整体式转向系统的定位参数进行了设计研究。建立了基于2阶响应面的前轮定位参数设计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前轮定位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与经验公式设计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先进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轮 定位参数 正交试验 响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模型的仪器外壳注塑成型工艺混合优化 被引量:12
20
作者 唐春华 夏琴香 张斌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7-40,共4页
以某仪器外壳注塑件为研究对象,选取熔体温度、模具温度、注塑时间、保压压力等工艺参数为设计变量,以翘曲变形值和体积收缩率为优化目标,通过响应面法实验设计和注塑成型有限元分析获得实验样本,采用Design-Expert软件建立设计变量与... 以某仪器外壳注塑件为研究对象,选取熔体温度、模具温度、注塑时间、保压压力等工艺参数为设计变量,以翘曲变形值和体积收缩率为优化目标,通过响应面法实验设计和注塑成型有限元分析获得实验样本,采用Design-Expert软件建立设计变量与优化目标之间的响应面模型,分析计算后预测出优化结果,通过仿真模拟实验及试模注塑验证了预测结果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实现注塑成型工艺优化,为企业产品同类成型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模型 注塑成型 翘曲变形 体积收缩率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