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观经济效应的面向贫困人口旅游扶贫(PPT)模式研究——以宁夏六盘山旅游扶贫实验区为例 被引量:46
1
作者 肖建红 肖江南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6-80,共5页
面向贫困人口旅游扶贫(PPT)是由英国国际开发署(DFID)在一份报告中首次提出,随后被世界重要旅游组织和捐助机构采用。PPT的含义涵盖了旅游扶贫的宏观经济效应和微观经济效应两个层面,宏观经济效应层面强调加强旅游业发展与当地经济(特... 面向贫困人口旅游扶贫(PPT)是由英国国际开发署(DFID)在一份报告中首次提出,随后被世界重要旅游组织和捐助机构采用。PPT的含义涵盖了旅游扶贫的宏观经济效应和微观经济效应两个层面,宏观经济效应层面强调加强旅游业发展与当地经济(特别是农业)的联系,减少旅游漏损(leakages)和避免旅游飞地(enclaves),扩大乘数效应;微观经济效应层面强调社区和贫困人群参与,确保旅游业发展给穷人带来净收益和有助于减少贫困。文章运用PPT的核心理念,以宁夏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为例,从微观经济效应视角提出了3种PPT模式:以核心景区为基础的传统旅游PPT模式,以彭阳小流域治理生态景观和西吉马铃薯农作物景观为基础的摄影利基旅游PPT模式,以回乡文化、地域文化、丝路文化和红色文化等文化资源为基础的文化利基旅游PPT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贫困人口旅游扶贫 传统旅游 利基旅游 微观经济效应 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旅游扶贫中贫困人口的相对剥夺感及其疏导研究——基于恩施州5个贫困村的调查 被引量:21
2
作者 卢世菊 江婕 余阳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118,共8页
在精准扶贫、全域旅游背景下,民族地区的旅游扶贫开发成效斐然,但也存在贫困人口参与旅游扶贫不足、获利能力受限等问题,引起贫困人口的不满、悲观和敌视。相对剥夺理论是解释和分析人们产生不满心理的重要方法。选取湖北恩施土家族... 在精准扶贫、全域旅游背景下,民族地区的旅游扶贫开发成效斐然,但也存在贫困人口参与旅游扶贫不足、获利能力受限等问题,引起贫困人口的不满、悲观和敌视。相对剥夺理论是解释和分析人们产生不满心理的重要方法。选取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调研地,对样本村的贫困人口在旅游扶贫中的相对剥夺现象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整旅游扶贫的策略、兼顾贫困人口的非经济权益、优化旅游扶贫中的安全阀制度,可有效疏导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相对剥夺感,实现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贫困人口 旅游扶贫 相对剥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扶贫中贫困人口的权力认知研究——基于“赋权-限权”角度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进 周坤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2-45,共14页
精准扶贫背景下,贫困人口在旅游扶贫中的地位越显突出。本文以江西旅游扶贫村落车田村为研究对象,在与该村166位村民(含17位旅游经营者)对话的基础上,采用半结构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运用SPSS工具,重点研究了受访者对旅游扶贫的权力认... 精准扶贫背景下,贫困人口在旅游扶贫中的地位越显突出。本文以江西旅游扶贫村落车田村为研究对象,在与该村166位村民(含17位旅游经营者)对话的基础上,采用半结构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运用SPSS工具,重点研究了受访者对旅游扶贫的权力认知问题。研究表明,受访者对直接的经济权力和心理权力认知较强,但对政治权力及社会权力的认知比较薄弱。基于此,本文借鉴系统动力学中的因果图原理,采用Vensim软件,构建了旅游扶贫背景下对贫困人口进行"赋权-限权"的内容和框架,并从经济、心理、政治与社会层面提出了贫困人口参与旅游业发展时的"赋权-限权"路径,以期为政府等扶贫部门在旅游扶贫事业中建构贫困人口的权力体系和获益机制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扶贫 贫困人口 权力认知 赋权 限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人口视角下的旅游扶贫经济效应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孟秋莉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07-111,共5页
文章运用面板数据模型,通过对湖北省2010—2015年旅游扶贫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究了政府旅游扶贫资金投入、旅游企业投资、地方旅游收入对贫困人口年人均收入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政府旅游扶贫资金投入、旅游企业投资与地方旅游收... 文章运用面板数据模型,通过对湖北省2010—2015年旅游扶贫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究了政府旅游扶贫资金投入、旅游企业投资、地方旅游收入对贫困人口年人均收入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政府旅游扶贫资金投入、旅游企业投资与地方旅游收入的增长,对贫困人口年人均收入的增加均有正向影响,且地方旅游收入的增长对贫困人口年人均收入增长的影响较大,这说明贫困人口可以从旅游业发展中获益;同时,政府旅游扶贫资金投入与旅游企业投资增加是贫困人口年人均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地方旅游收入增加与贫困人口年人均收入的增长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这说明地方旅游收入增加与贫困人口年人均收入的增长相互促进,为有效衡量旅游扶贫微观经济效应提供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人口 旅游扶贫 经济效应 湖北省 面板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型村落旅游扶贫中贫困人口参与度评价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钟晖 张建国 席婷婷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3-128,141,共7页
为提高贫困人口旅游收益,使旅游扶贫工作提质增效,文章基于重构的托马斯决策模型构建了横纵二维的贫困人口参与度评价概念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两次专家咨询最终建立起由横向的开发决策、经营管理、利益分享和监督发展为准则层,纵... 为提高贫困人口旅游收益,使旅游扶贫工作提质增效,文章基于重构的托马斯决策模型构建了横纵二维的贫困人口参与度评价概念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两次专家咨询最终建立起由横向的开发决策、经营管理、利益分享和监督发展为准则层,纵向的参与广度、参与深度和参与效度为要素层组成的4层次24指标的评价体系,并将指标体系运用实证研究,结合实地调研情况定量测度参与效果,归纳总结参与特征,得知:两地总体参与程度不同,仙人洞处于"大众参与"阶段,而阿鲁白处于"个别参与"阶段;两地开发决策方面参与整体偏低,而利益分享参与分异最为显著;两地贫困人口参与深度明显不足,其中开发决策和经营管理是主要制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扶贫 贫困人口参与 参与度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扶贫中贫困人口的受益机制构建——以重庆武陵山片区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冯伟林 李诗冰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22期333-336,共4页
在我国当前的减贫工作中,旅游扶贫作为一种新的扶贫形式日益受到重视。在旅游扶贫过程中须要构建基于贫困人口受益的机制,以切实保证贫困人口能够真正受益。以重庆市武陵山片区为样本区,从微观农户视角进行入户访谈和问卷调查,运用基本... 在我国当前的减贫工作中,旅游扶贫作为一种新的扶贫形式日益受到重视。在旅游扶贫过程中须要构建基于贫困人口受益的机制,以切实保证贫困人口能够真正受益。以重庆市武陵山片区为样本区,从微观农户视角进行入户访谈和问卷调查,运用基本统计分析方法分析贫困农户在旅游扶贫项目中的获益状况,并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有利于贫困人口受益的旅游扶贫机制。结果表明,超过60%的受访者明确感受到旅游扶贫项目给贫困人口带来了好处,提高了家庭收入;另外有32%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在旅游扶贫开发项目中获得任何利益。影响扶贫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地方政府不恰当的政绩观念,旅游扶贫开发项目脱离当地实际以及贫困人口面临较大参与障碍等。因此,须要以PPT理念为指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建旅游扶贫的精准识别机制、贫困人口的能力提升机制、项目参与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形成面向贫困人口受益的旅游扶贫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扶贫 贫困人口 面向贫困人口旅游(PPT) 受益 扶贫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反贫困作用之争——关于旅游扶贫效应问题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文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23期6-13,共8页
在旅游反贫困效应中,贫困人群感知最为明显的是经济效应。在经济效应方面,大部分研究成果认为旅游发展可以反贫困,经济效应较为显著,但经济效应较为集中于宏观经济,在微观的贫困人群获益上,效应不显著或处于难以测度阶段。在环境效应方... 在旅游反贫困效应中,贫困人群感知最为明显的是经济效应。在经济效应方面,大部分研究成果认为旅游发展可以反贫困,经济效应较为显著,但经济效应较为集中于宏观经济,在微观的贫困人群获益上,效应不显著或处于难以测度阶段。在环境效应方面,旅游发展既可以保护和保持当地的自然环境生态,但也会造成生态退化,掉入自然资源脆弱下的“贫困陷阱”,甚至危及当地贫困人群生计。在社会文化效应方面,原生态社会文化的保有是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但贫困人口对于发展现代文化的渴求,又使之成为难解的矛盾体;同时,旅游开发带来的阶层化、压力性事件等,在一定程度上也消解了旅游反贫困的正面效应。在旅游反贫困对象方面,国内外都指向了贫困地区、贫困人群,均认同核心目标应瞄准贫困人口,但对于贫困人群参与旅游的态度、能力、行为等,政府、专家、贫困人群则各有忧虑;关于贫困人口在参与旅游的态度、期盼效益,不同特征下的人群也有不同考虑和相应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扶贫 贫困 经济效应 社会文化效应 贫困人口 脱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旅游扶贫的核心问题 被引量:267
8
作者 周歆红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7-21,共5页
反贫困是发展研究中最重要的议题之一。扶贫的目标定位于贫困人口的脱贫和发展 ,所以贫困人口如何在旅游发展中获益和增加发展机会 ,应该是旅游扶贫的核心问题。由于对旅游扶贫的理解会影响其研究重点的确立和扶贫行动的方向 ,本文尝试... 反贫困是发展研究中最重要的议题之一。扶贫的目标定位于贫困人口的脱贫和发展 ,所以贫困人口如何在旅游发展中获益和增加发展机会 ,应该是旅游扶贫的核心问题。由于对旅游扶贫的理解会影响其研究重点的确立和扶贫行动的方向 ,本文尝试从其核心问题出发 ,考察“旅游扶贫”作为特殊旅游发展形式的要素和特征 ,以此梳理“旅游扶贫”区别于一般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扶贫 "有利于贫困人口旅游" PPT 欠发达地区 利益权衡 效益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精准扶贫绩效影响因子研究——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 被引量:31
9
作者 斯丽娟 夏瑀 +1 位作者 陶杰 刘宇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9-38,共10页
旅游精准扶贫作为一种重要的产业扶贫方式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可能会与扶贫目标产生一定的偏离。利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对花桥村从事旅游业农户与从事非旅游业农户的可持续生... 旅游精准扶贫作为一种重要的产业扶贫方式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可能会与扶贫目标产生一定的偏离。利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对花桥村从事旅游业农户与从事非旅游业农户的可持续生计水平进行对比,并对旅游扶贫的效果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发现:(1)花桥村开展旅游精准扶贫以来,农户的金融资本与社会资本得到显著提高,旅游扶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2)花桥村农户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该因素成为农户进一步提升可持续生计水平的瓶颈;(3)旅游精准扶贫在开展过程中伴随着"精英俘获"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农户之间的贫富差距。针对花桥村旅游精准扶贫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1)继续坚持社区参与的旅游扶贫路线,保证贫困人口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的话语权;(2)扶贫更要"扶智",要加大对当地贫困人口职业培训和基础教育的投资;(3)丰富旅游扶贫的方式,建立旅游扶贫利益分享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精准扶贫 可持续生计 绩效评价 贫困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区参与的西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机制构建——以重庆武陵山片区为例 被引量:19
10
作者 冯伟林 冉龙权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304-307,共4页
社区参与旅游扶贫能够较好地满足贫困社区的旅游发展需求,使贫困人口真正得到旅游发展的利益,从而提升社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对西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实地调研发现,旅游扶贫的社区参与水平偏低,方式单一,社区居民对旅游扶贫效... 社区参与旅游扶贫能够较好地满足贫困社区的旅游发展需求,使贫困人口真正得到旅游发展的利益,从而提升社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对西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实地调研发现,旅游扶贫的社区参与水平偏低,方式单一,社区居民对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方面存在"飞地效应"、生活成本上升、用地紧张等问题。因此,建议在西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过程中,构建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的赋权机制、收益分配机制、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保护机制、精准帮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参与 西南民族地区 贫困人口 旅游扶贫机制 感知效应 赋权机制 收益分配机制 环境保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探讨
11
作者 沈宏益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7-124,共8页
民主改革以来,西藏各族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一定提升,但是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西藏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与民族安定团结的主要因素。立足西藏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分析西藏贫困现状及其成因,强化扶贫观念、加强政府引导、灵活组织方... 民主改革以来,西藏各族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一定提升,但是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西藏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与民族安定团结的主要因素。立足西藏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分析西藏贫困现状及其成因,强化扶贫观念、加强政府引导、灵活组织方式、建立参与机制、注重生态保护等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是一种绿色扶贫,也是西藏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人口 乡村旅游 扶贫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牧业扶贫的“凉山战略” 被引量:2
12
作者 采编部 白史且 +2 位作者 马小合 张院萍 青菜( 《中国畜牧业》 2018年第23期16-27,共12页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辖区面积6.04万平方千米,辖17县市,总人口521万、彝族占52.9%。州府西昌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举世闻名的航天城。凉山也是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受自然、社会、历史等...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辖区面积6.04万平方千米,辖17县市,总人口521万、彝族占52.9%。州府西昌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举世闻名的航天城。凉山也是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受自然、社会、历史等多种因素制约,区域性、整体性贫困问题突出,11个民族聚居县均为深度贫困县。全州共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4.2万,贫困村2072个。目前,尚有49.1万人未脱贫,1118个贫困村未退出,11个深度贫困县贫困发生率仍高达19.1%,是全国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彝族 扶贫 牧业 贫困地区 旅游城市 森林城市 贫困问题 贫困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探索可复制的精准扶贫模式
13
作者 龙书伍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62,共2页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同志在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四年多来,我们先后荣获“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全国文明村”“全省脱贫攻坚示范村”等殊荣。201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同志在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四年多来,我们先后荣获“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全国文明村”“全省脱贫攻坚示范村”等殊荣。201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8313元,136户533名贫困人口除7户12人需政策兜底外,全部实现脱贫。201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预计增加到9500元,实现集体经济收入53.5万元,十八洞村精准扶贫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模式 人均纯收入 复制 重要思想 乡村旅游 民族特色 贫困人口 经济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东市乡村旅游人财两旺
14
《农村科学实验》 2019年第14期9-9,共1页
近年来,海东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水平逐年提高,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旅游效益初步显现。2011年至2018年,累计接待旅游人数5174.5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9.22亿元。其中,乡村旅游人数占总游客量二分之一,乡村旅游总收入占旅游总收入三分之... 近年来,海东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水平逐年提高,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旅游效益初步显现。2011年至2018年,累计接待旅游人数5174.5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9.22亿元。其中,乡村旅游人数占总游客量二分之一,乡村旅游总收入占旅游总收入三分之二。今年,计划在六县区实施12个乡村旅游扶贫项目,为更多贫困人口创业、就业、增收搭建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旅游产业 产业规模 贫困人口 收入 游客量 扶贫 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迪庆州瞄准贫困对象精准拔“穷根”举全力向贫困发起总攻
15
《农村实用技术》 2016年第3期60-60,共1页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迪庆藏族自治州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建设全国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示范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头等大事来抓,动员全社会力量,瞄准贫困对象,采取超常规举措向贫困发起总攻。
关键词 迪庆藏族自治州 迪庆州 产业扶贫 移民扶贫 建档立卡 农村贫困人口 扶贫资金 农民人均纯收入 工作会议 旅游扶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曲:奏响产业扶贫曲
16
《甘肃畜牧兽医》 2019年第4期79-80,共2页
近年來,舟曲县将产业扶贫作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和重中之重,特色产业、乡村旅游、扶贫车间、电商销售、劳务输转等扶贫产业遍地开花,产业扶贫已经成为舟曲脱贫攻坚的制胜“法宝”。为了打赢产业扶贫攻坚战,舟曲县将2019年确定... 近年來,舟曲县将产业扶贫作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和重中之重,特色产业、乡村旅游、扶贫车间、电商销售、劳务输转等扶贫产业遍地开花,产业扶贫已经成为舟曲脱贫攻坚的制胜“法宝”。为了打赢产业扶贫攻坚战,舟曲县将2019年确定为富民产业提质增效年,着眼2406户750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持续稳定脱贫,按人均2500元、户均不超过3万元的标准,支持贫困户发展经济林果、中藏药材、特色养殖、设施种植等特色优势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产业 扶贫攻坚 脱贫致富 贫困人口 乡村旅游 建档立卡 经济林果 特色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
17
《新疆农垦科技》 2016年第8期I0002-I0002,共1页
2.26万 国家旅游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等12个部门提出,“十三五”期间,力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230万贫困户74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
关键词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贫困人口 乡村旅游 脱贫致富 旅游 国务院 扶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山村:春天三重奏 脱贫有真章
18
作者 盛素芬 滑妍娜 《农村农业农民》 2020年第8期64-64,共1页
新山村位于河南省巩义市竹林镇南部,是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省级脱贫村、革命老区。全村396户1506人,目前脱贫享受政策户21户65人,脱贫不享受政策户104户293人,全口径贫困人口125户358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竹林镇严格按照上级安... 新山村位于河南省巩义市竹林镇南部,是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省级脱贫村、革命老区。全村396户1506人,目前脱贫享受政策户21户65人,脱贫不享受政策户104户293人,全口径贫困人口125户358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竹林镇严格按照上级安排部署,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结合疫情防控实际开展全面普查工作,有效解决了脱贫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学生网课学习”“疫情收入下滑”等问题,切实保障脱贫群众的脱贫稳定性,不断提高脱贫攻坚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旅游扶贫 疫情防控 河南省巩义市 专题会议 贫困人口 竹林镇 全口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