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OAD的网络化服务系统建模和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毅芳 邵贝恩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71-273,共3页
分析了面向服务的分析与设计(SOAD)方法,结合SOAD的服务定义层次和混和式建模方法提出了SOAD新的组合模式,采用中间相遇的建模步骤来建立系统模型。并将该方法应用在某企业ASP网络化服务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该方法的可行性在典型应... 分析了面向服务的分析与设计(SOAD)方法,结合SOAD的服务定义层次和混和式建模方法提出了SOAD新的组合模式,采用中间相遇的建模步骤来建立系统模型。并将该方法应用在某企业ASP网络化服务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该方法的可行性在典型应用中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服务的分析与设计 混和式 中间相遇 网络化服务 SO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模式在民航信息平台中的应用
2
作者 高洁 徐涛 张连荣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69-70,74,共3页
为了在面向服务设计中有效提高系统的灵活性、敏捷性,以民航综合信息平台为背景,使用设计模式构建面向服务的应用系统。针对民航综合信息平台的核心服务设计,提出服务接口和服务网关2种面向服务的设计模式,将其实现在应用系统中,以验证... 为了在面向服务设计中有效提高系统的灵活性、敏捷性,以民航综合信息平台为背景,使用设计模式构建面向服务的应用系统。针对民航综合信息平台的核心服务设计,提出服务接口和服务网关2种面向服务的设计模式,将其实现在应用系统中,以验证设计模式在面向服务系统设计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服务体系结构 设计模式 面向服务设计 服务接口模式 服务网关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A的绿色建筑协同评估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梁胜彬 董靓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6127-6129,共3页
构建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开展绿色建筑的评价工作是推行绿色建筑的有效手段,基于现有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利用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居民住宅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特别是把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模式运用在协同评价系统设计与... 构建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开展绿色建筑的评价工作是推行绿色建筑的有效手段,基于现有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利用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居民住宅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特别是把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模式运用在协同评价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全过程,目的是实现协同设计与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两种技术的有机整合,实现二者的最优化,最终达到绿色建筑评价的客观、正确、高效的评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设计 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 面向服务的分析与设计 绿色建筑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件化服务与业务流程提取模型 被引量:3
4
作者 黄俊峰 全春来 周翔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5766-5769,共4页
为了使得客户业务需求和软件实现一致,软件开发团队力求找到正确的适合团队的软件开发过程。为达到软件变化尽快适应需求变化,开发团队需要一定的工具和分析方法支持。SOA的出现,为软件组织构建灵活应对需求变化的软件系统指明了方向。... 为了使得客户业务需求和软件实现一致,软件开发团队力求找到正确的适合团队的软件开发过程。为达到软件变化尽快适应需求变化,开发团队需要一定的工具和分析方法支持。SOA的出现,为软件组织构建灵活应对需求变化的软件系统指明了方向。通过分析SOA的特点和面向服务分析与设计方法论,提出了一个基于SOA的组件化服务与业务流程提取模型,该模型可以作为SOA软件系统服务分析与提取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开发过程 服务提取 业务流程提取 面向服务分析与设计 SO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AD的大型变压器电气设计集成平台 被引量:1
5
作者 孔德玉 王灏晨 刘鲁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76-279,共4页
针对大型变压器电气设计的业务流程,采用面向服务的分析与设计(SOAD)方法建立设计系统的过程模型,提出大型变压器设计集成平台的体系结构及解决方案,采用Web服务技术和XML语言,解决产品设计过程中的信息孤岛问题。应用结果表明,该平台... 针对大型变压器电气设计的业务流程,采用面向服务的分析与设计(SOAD)方法建立设计系统的过程模型,提出大型变压器设计集成平台的体系结构及解决方案,采用Web服务技术和XML语言,解决产品设计过程中的信息孤岛问题。应用结果表明,该平台可提高企业的的产品整体设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服务的分析与设计 企业应用集成 WEB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平台OpenWSN 被引量:8
6
作者 张伟 何斌 +1 位作者 赵霞 陈启军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7-103,共7页
目前以Mica和TinyOS为代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平台具有几个突出的缺点:计算能力偏弱,不能充分利用现有产业界的遗留代码资源,硬件相关性太强不利于向其他平台移植.因此,针对上述弱点,提出了一种基于ARM7的开放传感器网络平台方案Open... 目前以Mica和TinyOS为代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平台具有几个突出的缺点:计算能力偏弱,不能充分利用现有产业界的遗留代码资源,硬件相关性太强不利于向其他平台移植.因此,针对上述弱点,提出了一种基于ARM7的开放传感器网络平台方案OpenWSN并实现之.该平台在硬件设计上采用总线架构增强可扩展性,在软件设计上采取层次化、对象化设计实现组件化和服务化的目标,并可方便地与现有代码资源实现集成,保护已有投资.OpenWSN硬件节点最高为60MHz的运行频率、32位处理器架构和DMA机制使得其性能更高,可更快地完成处理任务并有更多时间用于休眠以降低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OpenWSN 面向服务设计 组件化架构 开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联网公共安全平台软件体系架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晶 全春来 周翔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374-3377,共4页
针对现有公共安全管理平台的弊端,通过对物联网技术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即建设物联网公共安全平台的思路。结合物联网体系结构,建立了物联网公共安全平台层次模型。该模型中,每层利用紧邻的下层服务,... 针对现有公共安全管理平台的弊端,通过对物联网技术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即建设物联网公共安全平台的思路。结合物联网体系结构,建立了物联网公共安全平台层次模型。该模型中,每层利用紧邻的下层服务,各层之间定义标准接口,方便了平台的模块化设计。基于物联网公共安全平台层次模型及对公共安全管理重点业务的分析,设计了物联网公共安全平台软件体系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公共安全管理 云计算 面向服务分析与设计 软件体系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