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系统需求分析的面向对象层次分析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小明 冯德民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7-68,共2页
文章将面向对象分析(OOA),结构化分析(SA)和数据结构分析(DSA)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信息系统需求分析的面向对象层次分析方法(OOHA),给出了对象的属性和方法定义以及需求分析的形式化表示方法。使用OOHA方... 文章将面向对象分析(OOA),结构化分析(SA)和数据结构分析(DSA)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信息系统需求分析的面向对象层次分析方法(OOHA),给出了对象的属性和方法定义以及需求分析的形式化表示方法。使用OOHA方法进行需求分析,层次清晰,对象关系明确,容易实现问题空间到解空间的映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分析 信息系统 面向对象 层次分析方法 软件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对象角色分析方法——OOram 被引量:1
2
作者 明仲 李师贤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4-39,共6页
一、引言OOram(Object Oriented role analysis and modeling)方法是由挪威工业研究中心和奥斯陆大学共同提出的一种新一代面向对象软件工程方法.其基本观点是朴素的,即:同一对象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而同一角色在不... 一、引言OOram(Object Oriented role analysis and modeling)方法是由挪威工业研究中心和奥斯陆大学共同提出的一种新一代面向对象软件工程方法.其基本观点是朴素的,即:同一对象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而同一角色在不同时期可以由不同的对象来扮演.OOram正是基于这样的观点,并把这一观点发展成为一种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与其它OO方法比较,其最大的特点是,以'角色”的概念作为建立系统模型的基本概念,角色模型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唯一模型;而大多数OO方法是以'对象”和'类”作为建模的基本概念的.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 角色分析方法 OOram 软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对象程序的两种修改影响分析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雷海虹 缪力 张大方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5年第5期101-103,共3页
软件测试和软件维护是保证软件质量、减少软件错误的重要过程。在软件发展过程中,常常需要对程序进行修改。为了确保对程序的修改达到目的和没有引入新的错误,必须对修改后的程序进行回归测试和进行修改影响分析。在面向对象的程序中,... 软件测试和软件维护是保证软件质量、减少软件错误的重要过程。在软件发展过程中,常常需要对程序进行修改。为了确保对程序的修改达到目的和没有引入新的错误,必须对修改后的程序进行回归测试和进行修改影响分析。在面向对象的程序中,由于鼓励类的继承和使用过程,程序修改的扩散效应更为明显,减少回归测试耗费、增强修改影响分析功能的问题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介绍了两种修改影响分析方法:基于类粒度的防火墙方法和类成员粒度的调用图方法,并对防火墙算法进行了改进,并对基于调用图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简化。针对不同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可以采用不同方法或结合两种方法进行修改影响分析,提高分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 程序设计 模块化 编程语言 程序修改影响分析方法 软件开发 软件测试 软件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向对象程序的一种波动分析方法及其实现 被引量:1
4
作者 董志宏 李必信 郑国梁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5-37,共3页
"波动”一词从程序设计出现就已经产生.在程序中,各个语句之间不是孤立的,一个语句执行后的不同结果可能使另一个语句执行时得到不同的结果,或者决定了另一个语句执行或者不执行,这两种情况都称前一个语句影响了后一个语句.那么,... "波动”一词从程序设计出现就已经产生.在程序中,各个语句之间不是孤立的,一个语句执行后的不同结果可能使另一个语句执行时得到不同的结果,或者决定了另一个语句执行或者不执行,这两种情况都称前一个语句影响了后一个语句.那么,当修改程序的某个部分(语句)时,可能潜在地影响到程序的其它部分(语句),这就是程序中存在的波动效应[1],而找出对某个部分的修改影响波动到的程序范围也就是波动分析.在Weiser提出程序切片的概念以后,程序切片方法不断扩充和发展,成为波动分析的主流.本文所讨论的波动分析与程序切片有所不同,是根据面向对象语言的特点、针对类及其成员而提出,以图在程序修改的前后,找到相应方法所能波动到的类和成员,减少语法语义错误和帮助程序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 程序设计 波动分析方法 程序设计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对象方法在SPOT5遥感图像分类中的应用——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 被引量:111
5
作者 曹宝 秦其明 +1 位作者 马海建 邱云峰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6-49,54,共5页
SPOT5图像的空间分辨率高,局部异质性较大,采用基于像元的传统方法分类精度低,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以北京市海淀区SPOT5图像为例,应用面向对象方法对其进行分类试验,并将该方法与传统基于像元方法的分类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SPOT5图像的空间分辨率高,局部异质性较大,采用基于像元的传统方法分类精度低,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以北京市海淀区SPOT5图像为例,应用面向对象方法对其进行分类试验,并将该方法与传统基于像元方法的分类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面向对象方法对SPOT5遥感图像进行分类,不仅使分类结果具有丰富的语义信息,有效抑制“椒盐现象”的发生,还可以显著提高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分类 面向对象方法 SPOT5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对象特征融合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变化检测方法 被引量:24
6
作者 王文杰 赵忠明 朱海青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149-3151,共3页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变化检测的难点和传统像元级变化检测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面向对象的思想,利用分割后图像对象的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形状特征分别进行变化检测,然后将不同对象特征检测结果进行融合得到最终结果。实验表明了...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变化检测的难点和传统像元级变化检测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面向对象的思想,利用分割后图像对象的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形状特征分别进行变化检测,然后将不同对象特征检测结果进行融合得到最终结果。实验表明了本方法比传统的像素级方法对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变化检测有较强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 图像分割 尺度 光谱特征 纹理特征 形状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对象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杨长保 丁继红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42-646,共5页
影响遥感图像分类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空间分辨率。通过融合多分辨率遥感图像,引入面向对象的思想,有效地克服了多光谱图像空间分辨率低的问题。该方法由图像分割和分类等一系列技术组成,首先用基于区域分割法则对正射校正SPOT图像进... 影响遥感图像分类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空间分辨率。通过融合多分辨率遥感图像,引入面向对象的思想,有效地克服了多光谱图像空间分辨率低的问题。该方法由图像分割和分类等一系列技术组成,首先用基于区域分割法则对正射校正SPOT图像进行分割,然后把它作为参考用最大似然法分类器和其他一些经验规则对TM图像进行分类。对土地覆盖图分类进行精度测试,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融合 面向对象 图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融合边缘信息的面向对象遥感图像分割方法 被引量:6
8
作者 谭玉敏 槐建柱 唐中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24-1627,共4页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边缘突出、上下文信息丰富等特点,提出一种融合边缘特征的区域分割算法,基于面向对象图像分析方法,综合考虑遥感图像的光谱和空间特征。首先应用SUSAN算子对全色波段图像提取边缘信息,然后对融合后的彩色图像进行...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边缘突出、上下文信息丰富等特点,提出一种融合边缘特征的区域分割算法,基于面向对象图像分析方法,综合考虑遥感图像的光谱和空间特征。首先应用SUSAN算子对全色波段图像提取边缘信息,然后对融合后的彩色图像进行两阶段分割,第一阶段采用倒四叉树融合成初始图像对象,在第二阶段中通过在区域异质性判据中增加边界强度特征的方式融合已提取的边缘信息进行分级区域合并,形成图像分割结果。文中用三峡库区某区域QuickBird数据进行了实验,并与ENVIZoom和Defini-ens下的分割结果进行了效果对比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区域分割 边缘 面向对象 四叉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向对象图像分析技术的围填海用海工程遥感监测 被引量:14
9
作者 鞠明明 汪闽 +4 位作者 张东 谢伟军 崔丹丹 吕林 朱瑞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78-684,共7页
针对江苏省海岸带海域使用情况的监测需求,提出了基于面向对象图像分析技术的围填海用海工程遥感监测的技术方法,开发了相应的软件系统,以之实现了用海工程土地利用的自动分类、专题地物提取,以及工程进展的变化检测等功能。所提出的技... 针对江苏省海岸带海域使用情况的监测需求,提出了基于面向对象图像分析技术的围填海用海工程遥感监测的技术方法,开发了相应的软件系统,以之实现了用海工程土地利用的自动分类、专题地物提取,以及工程进展的变化检测等功能。所提出的技术的可行性与实用性在实际业务中得到了检验,从而为围填海工程等海域使用监测提供了新颖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图像分析 信息提取 海域使用 高分辨率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向对象方法的莫莫格生态环境变化遥感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申晋利 于五一 +1 位作者 齐小平 张一民 《遥感信息》 CSCD 2008年第6期71-75,共5页
运用遥感技术结合GPS精确定位技术,利用1989年和2002年两期遥感数据对生态敏感区域——莫莫格保护区东部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土地利用类型遥感信息提取、GPS野外验证,总结了本区域环境变化的主要特点,并对其影响原因做了初步分析。同时为... 运用遥感技术结合GPS精确定位技术,利用1989年和2002年两期遥感数据对生态敏感区域——莫莫格保护区东部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土地利用类型遥感信息提取、GPS野外验证,总结了本区域环境变化的主要特点,并对其影响原因做了初步分析。同时为了提高遥感信息提取精度,探讨了基于多特征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的具体应用。研究表明,面向对象的遥感分类方法应用于环境变化分析有较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敏感区域 面向对象分类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图像印染CAD系统的面向对象技术分析和类库设计
11
作者 王秀娟 范晓光 欧宗瑛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9-32,共4页
以面向对象的思想和技术构建了彩色图像印染CAD系统的模型和总体框架,设计了适用于印染CAD应用的类库体系.软件系统体系结构先进,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和软件重用性,便于维护和推广.
关键词 面向对象 类库技术 彩色图像印染 CAD 印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对象的山区湖泊信息自动提取方法 被引量:21
12
作者 沈金祥 杨辽 +3 位作者 陈曦 李均力 彭青青 胡举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4-91,共8页
传统的水体信息提取主要利用水体反射与吸收光谱特征构建各种光谱指数模型,进行全局像元级的提取。然而,不同水体类型的光谱、空间形态与空间分布特征均有显著差异。对于山区图像而言,山体阴影、冰雪、裸岩等地物的干扰使全局性水体光... 传统的水体信息提取主要利用水体反射与吸收光谱特征构建各种光谱指数模型,进行全局像元级的提取。然而,不同水体类型的光谱、空间形态与空间分布特征均有显著差异。对于山区图像而言,山体阴影、冰雪、裸岩等地物的干扰使全局性水体光谱指数模型难以取得很好的提取精度。面向对象的图像分析方法通过对遥感图像进行分割,从全域—局部上耦合分析水体的光谱、空间形态、空间分布与空间关系等特征,构建了通用性强的湖泊信息提取规则集,最终实现湖泊水体信息的自动化提取。通过eCognition软件对Landsat TM图像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完全避免像元级阈值水体信息提取中出现的一些错误的"零星水体",自动且高效地提取出了山区湖泊水体信息,在无云情况下提取精度达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 湖泊信息提取 易康(eCognition) TM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在森林采伐遥感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3
作者 石军南 李和顺 +1 位作者 刘晓农 林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10,共5页
利用多尺度分割技术和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SPOT5遥感数据进行土地的分类及森林采伐信息提取。在面向对象的图像分析中,采用图像分割——基于规则的分类——基于分类的分割的多尺度分割方法,在综合最优分割尺度下,用最邻近分类器对SPOT5... 利用多尺度分割技术和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SPOT5遥感数据进行土地的分类及森林采伐信息提取。在面向对象的图像分析中,采用图像分割——基于规则的分类——基于分类的分割的多尺度分割方法,在综合最优分割尺度下,用最邻近分类器对SPOT5影像进行分类;采用两期图像特征比较,提取森林采伐区信息,并结合二类调查成果和伐区设计资料,使用交互式补充判读和修正。结果显示:研究区各地类的分类精度都在85%以上,对森林采伐图斑判读的加权综合正判率达到90.8%,其中皆伐图斑个数正判率92.8%,非皆伐图斑个数正判率83.3%。利用多期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可以进行森林采伐监测,研究结果为提高森林采伐限额监测效率、采伐区识别准确度和面积估算精度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遥感 面向对象分类 图像分割 SPOT5 森林采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对象的丘陵区水田遥感识别方法 被引量:10
14
作者 易凤佳 李仁东 +1 位作者 常变蓉 邱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6-193,共8页
中国南方丘陵区地形破碎,地物分布复杂,丘陵区水田的光谱特征相对于平原区较混杂,传统的基于像元的遥感数据获取受异质性因素的影响,无法利用单一时(季)像及特定的图像自动识别规则提取精度较高的水田分布信息。针对这一问题,该文基于... 中国南方丘陵区地形破碎,地物分布复杂,丘陵区水田的光谱特征相对于平原区较混杂,传统的基于像元的遥感数据获取受异质性因素的影响,无法利用单一时(季)像及特定的图像自动识别规则提取精度较高的水田分布信息。针对这一问题,该文基于多时像HJ-1A/1B卫星图像,结合地面调查,以湖南省湘潭市为研究区,在易康(e Cognition)软件平台上分别以光谱特征为主要参考的多层最邻近分类法和以在特征知识库支持下的决策树分类法对丘陵区水田进行图像识别。结果表明:分层最邻近分类法比单一最邻近分类提取的精度高,但在相同分割尺度下,利用特征知识库支持下的决策树分类提取水田的精度达到最高,为90.25%,总Kappa系数为0.79,说明特征知识库支持下的决策树分类方法比最邻近分类法更加适合丘陵区水田的遥感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决策树 图像识别 面向对象 耕地 水田 丘陵区 最邻近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图像生成人脸模型的合成分析方法 被引量:11
15
作者 苏从勇 庄越挺 +1 位作者 黄丽 吴飞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5-179,共5页
针对采用现有基于图像的人脸建模方法生成的三维人脸模型存在的人工性缺陷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合成分析方法的个性化三维人脸建模方法.利用合成方法由两幅正交人脸图像生成一个初始三维人脸模型,比较基于颜色直方图方法合成的人脸图像... 针对采用现有基于图像的人脸建模方法生成的三维人脸模型存在的人工性缺陷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合成分析方法的个性化三维人脸建模方法.利用合成方法由两幅正交人脸图像生成一个初始三维人脸模型,比较基于颜色直方图方法合成的人脸图像纹理与输入图像纹理的差异,根据纹理差异来指导对人脸网格的局部自适应细分,不断调整合成的三维人脸模型,从而更好地保持了人脸的精细细节特征.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细分反馈算法,可以减少模型的人工性缺陷,在整体上提高了合成人脸模型纹理的真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分析方法 人脸建模 局部自适应细分 正交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对象的城市绿地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熊轶群 吴健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4-90,共7页
在比较传统的城市绿地提取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了面向对象的图像分类技术,对Quick- Bird卫星图像进行上海市区绿地信息提取实验,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总体分类精度达到84.4%,较传统的监督分类方法提高了24.4%,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应... 在比较传统的城市绿地提取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了面向对象的图像分类技术,对Quick- Bird卫星图像进行上海市区绿地信息提取实验,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总体分类精度达到84.4%,较传统的监督分类方法提高了24.4%,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的图像分类 城市绿地 QuickBird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在铁尾矿堆快速提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少军 冯稳 +1 位作者 孟丹 乌云其其格 《遥感信息》 CSCD 2012年第2期103-107,共5页
以黄石市大冶铁矿区为例,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进行铁尾矿堆信息快速提取试验研究。首先,根据WorldView-2影像特点,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光谱特征及精确的空间形状特征进行图像分割,突出影像对象边缘、重现地物实际存在情况;其次,分析影像... 以黄石市大冶铁矿区为例,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进行铁尾矿堆信息快速提取试验研究。首先,根据WorldView-2影像特点,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光谱特征及精确的空间形状特征进行图像分割,突出影像对象边缘、重现地物实际存在情况;其次,分析影像对象的光谱、形状、纹理、拓扑关系等特征信息,建立分类规则进行分类,提取出尾矿堆信息。为了进一步提高分类精度,可以利用eCognition软件RS/GIS数据集成功能,在面向对象分类结果上进行目视解译。试验证明,面向对象分类方法适用于提取矿区尾矿堆信息,是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自动分类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堆 World View-2影像 图像分割 面向对象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基于纹理的面向对象分类模糊方法提取水田信息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海君 乐成峰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0-43,共4页
针对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进行图像处理时出现大量冗余多边形及其分类结果出现斑点等不足,提出基于纹理特征的分割方法。先对原始图像进行纹理增强、主成分分析、低通滤波和图像分割等预处理,得到原始图像的纹理特征二值图;将二值图作为独... 针对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进行图像处理时出现大量冗余多边形及其分类结果出现斑点等不足,提出基于纹理特征的分割方法。先对原始图像进行纹理增强、主成分分析、低通滤波和图像分割等预处理,得到原始图像的纹理特征二值图;将二值图作为独立波段与其他波段进行假彩色合成,得到纹理增强图,再对其进行多尺度分割和模糊分类。以南京市浦口区2002年9月SPOT图像为例,分别利用上述两种方法提取图像中的水田信息,基于纹理特征的分割方法克服了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的不足,并且由于在进行模糊分类时分割出的对象大量减少,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确定模糊区间的难度,较好地提取出水田信息,提高了图像的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 纹理特征 遥感图像 模糊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生矩阵的遥感图像面向对象分割 被引量:7
19
作者 武维 李玉霞 +1 位作者 童玲 顾行发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96-598,共3页
为了使通过共生矩阵能得到更合理的纹理特征,实验1研究了开窗大小变化对各纹理特征的影响,从而为计算共生矩阵时的开窗大小选择提供依据。进而按照实验1的研究结果,实验2把纹理特征和光谱特征结合起来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了面向对象... 为了使通过共生矩阵能得到更合理的纹理特征,实验1研究了开窗大小变化对各纹理特征的影响,从而为计算共生矩阵时的开窗大小选择提供依据。进而按照实验1的研究结果,实验2把纹理特征和光谱特征结合起来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了面向对象的分割,并与不考虑纹理信息的分割结果通过优度实验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对比结果表明,考虑了纹理信息的面向对象分割能更真实有效地反映图像中地物目标的整体结构,为进一步有效的地物分类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矩阵 遥感图像 纹理分割 高分辨率 面向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对象的城市空间信息遥感分析的理论框架 被引量:5
20
作者 余柏蒗 刘红星 吴健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25,63,共15页
提出了面向对象的城市空间信息遥感分析的理论框架.对图像对象、地理空间对象和城市空间对象做出了明确界定,详细说明了三者间的区别和联系;总结了地理空间对象识别的三准则:边界、属性和尺度;提出地理空间对象和城市空间对象由身份、... 提出了面向对象的城市空间信息遥感分析的理论框架.对图像对象、地理空间对象和城市空间对象做出了明确界定,详细说明了三者间的区别和联系;总结了地理空间对象识别的三准则:边界、属性和尺度;提出地理空间对象和城市空间对象由身份、状态和行为三部分构成,对应的形式表达为标识、属性和关系.在分析地理空间对象中所包含信息的三个维度——专题、空间和时间的基础上,详细说明了组成地理空间对象和城市空间对象的专题属性、空间属性、时间属性和专题关系、空间关系、时间关系.在理论基础上,建立了一个通用的面向对象的城市空间信息遥感分析的总体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 城市 空间信息 遥感图像 理论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