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凝土孔隙面分形特征与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文生 张建波 +3 位作者 李建勇 王宏霞 叶家元 吴春丽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2-316,共5页
为了更好地确定混凝土孔隙的面分形维数,完善混凝土孔隙分形的相关研究,采用液态硫磺浸渍样品,利用反光显微镜采集图片,并结合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图片和处理数据,以获得不同龄期和不同掺和料下混凝土孔隙的面分形维数,并对面分形维数变化... 为了更好地确定混凝土孔隙的面分形维数,完善混凝土孔隙分形的相关研究,采用液态硫磺浸渍样品,利用反光显微镜采集图片,并结合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图片和处理数据,以获得不同龄期和不同掺和料下混凝土孔隙的面分形维数,并对面分形维数变化与强度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混凝土孔隙的面分形维数会随着龄期的变化而变化,不同掺量的掺和料会对面分形维数产生不同影响,但相同掺量、不同掺和料的面分形维数却变化不大;面分形维数与强度呈反比,两者具有一定相关性,且相关系数一般在0.90以上,掺和料的活性与掺量会对上述相关性产生不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孔隙 面分形 测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带限分形粗糙面电磁散射的基尔霍夫近似 被引量:10
2
作者 郭立新 吴振森 柯熙政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128-130,共3页
本文采用二维归一化带限Weierstrass分形函数来模拟二维分形粗糙面 ,主要利用基尔霍夫近似研究了该粗糙面的电磁散射 ,给出了散射场、平均散射强度系数和散射强度方差的计算公式 ,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讨论了散射场与分维及粗糙面其... 本文采用二维归一化带限Weierstrass分形函数来模拟二维分形粗糙面 ,主要利用基尔霍夫近似研究了该粗糙面的电磁散射 ,给出了散射场、平均散射强度系数和散射强度方差的计算公式 ,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讨论了散射场与分维及粗糙面其他有关参量间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粗糙 基尔霍夫近似 电磁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粗糙面单站散射的遮蔽效应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郭立新 官秀国 徐英霞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17-622,共6页
利用粗糙面电磁散射中的基尔霍夫近似,结合粗糙面遮蔽效应和分形粗糙面特征函数的计算,导出了考虑遮蔽效应情况下导体分形粗糙面单站散射截面近似公式.比较了高斯粗糙面和分形粗糙面的散射截面分布情况,分析了粗糙面不同均方根斜率对遮... 利用粗糙面电磁散射中的基尔霍夫近似,结合粗糙面遮蔽效应和分形粗糙面特征函数的计算,导出了考虑遮蔽效应情况下导体分形粗糙面单站散射截面近似公式.比较了高斯粗糙面和分形粗糙面的散射截面分布情况,分析了粗糙面不同均方根斜率对遮蔽效应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分维和不同空间基频情况下分形粗糙面后向散射截面的角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粗糙 电磁散射 遮蔽效应 单站散射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粗糙面的电磁散射-扩展边界条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显德 罗贤云 +1 位作者 张忠治 傅君眉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1998年第2期173-178,共6页
用扩展边界条件方法对分形粗糙良导体面及介质面的电磁散射问题进行了分析。用推广的Floquet模式,在分界面处将场分量用Fourier级数展开,根据边界条件及扩展边界条件得到了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散射场的幅度分量的表达式。用其它近似方... 用扩展边界条件方法对分形粗糙良导体面及介质面的电磁散射问题进行了分析。用推广的Floquet模式,在分界面处将场分量用Fourier级数展开,根据边界条件及扩展边界条件得到了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散射场的幅度分量的表达式。用其它近似方法(Kirchhoff和Rayleigh方法)及能量守恒准则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波 扩展边界条件 分形粗糙 电磁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谱积分加速法的前后向迭代法数值计算分形粗糙介质面的双站散射和透射 被引量:16
5
作者 金亚秋 李中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648-1653,共6页
本文发展结合谱积分加速法 (SAA)的前后向迭代法 (FBM) ,数值模拟电磁波低掠角入射下任意大小的介电常数分形粗糙面的双站散射 .将电场和磁场积分方程的阻抗系数阵 ,按面上场与电流未知量分类排序 ,形成四个子矩阵 .对每个子矩阵通过FBM... 本文发展结合谱积分加速法 (SAA)的前后向迭代法 (FBM) ,数值模拟电磁波低掠角入射下任意大小的介电常数分形粗糙面的双站散射 .将电场和磁场积分方程的阻抗系数阵 ,按面上场与电流未知量分类排序 ,形成四个子矩阵 .对每个子矩阵通过FBM/SAA快速消元得到其对角线元素组成的新两元系数阵 ,再通过FBM/SAA迭代计算该两元系数阵的场和面电流 .本方法的计算量和内存均与粗糙面离散剖分产生的未知量同量级 (O(N) ) .本文数值计算了TE、TM锥形波入射下任意大小介电常数分形粗糙面的双站散射和透射 ,并讨论了计算效率与能量守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计算 前后向迭代法 电场 磁场 谱积分加速法 分形粗糙 双站散射 透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带限Weierstrass分形粗糙面透射波散射系数特征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任新成 郭立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90-595,共6页
采用一维归一化带限Weierstrass函数模拟一维分形粗糙面,根据微扰法研究了粗糙面下方介质2中的电磁散射,结合分形粗糙面的自相关函数和功率谱导出了不同极化状态下一维带限Weierstrass分形粗糙面透射波散射系数计算公式.通过数值计算得... 采用一维归一化带限Weierstrass函数模拟一维分形粗糙面,根据微扰法研究了粗糙面下方介质2中的电磁散射,结合分形粗糙面的自相关函数和功率谱导出了不同极化状态下一维带限Weierstrass分形粗糙面透射波散射系数计算公式.通过数值计算得出了不同极化状态下一维带限Weierstrass分形粗糙面透射系数的分形特征、基本特征、分区特征和随频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分维、粗糙面高度起伏均方根和入射波频率对分形粗糙面透射波散射系数有显著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维越大、粗糙面高度起伏均方根越大、入射波频率越大,透射系数就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散射 一维带限Weierstrass分形粗糙 微扰法 透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FSIA/CAG快速计算二维分形粗糙面的电磁散射特性 被引量:3
7
作者 闫沛文 童创明 姬伟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117-2120,共4页
应用稀疏矩阵平面迭代/规范网格法(sparse-matrix flat-surface iterative approach and canonical grid method,SMFSIA/CAG)快速计算了二维分形粗糙面的电磁散射特性。在SMFSIA/CAG中,基于迭代法的原理,通过加快迭代收敛速度和加速矩... 应用稀疏矩阵平面迭代/规范网格法(sparse-matrix flat-surface iterative approach and canonical grid method,SMFSIA/CAG)快速计算了二维分形粗糙面的电磁散射特性。在SMFSIA/CAG中,基于迭代法的原理,通过加快迭代收敛速度和加速矩阵向量积两个方面对该算法进行了改进,推导了关于平面展开的高阶泰勒级数展开公式,并对近场相关距离和泰勒级数展开阶数对算法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SMFSIA/CAG的应用降低了计算量,实现了对二维分形粗糙面电磁散射特性快速、准确地仿真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分形粗糙 稀疏矩阵平迭代法 规范网格法 电磁散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分形粗糙面电磁散射的分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郭立新 吴振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405-1411,共7页
采用二维归一化带限Brown分形函数来模拟二维分形粗糙面,利用基尔霍夫近似给出了该粗糙面的电磁散射场和散射强度方差的计算公式,主要讨论了散射场分布与分维的关系,获得了散射场波峰拟合线的斜率与分维D满足线性关系这一重要规律。
关键词 二维分形粗糙 电磁散射 分形规律 基尔霍夫近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fBm分形分层介质粗糙面电磁波透射特征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任新成 郭立新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3-237,共5页
该文运用微扰法研究了平面波入射分层介质粗糙面的电磁波透射问题,推导出不同极化状态的透射波散射系数公式。采用二维fBm分形粗糙面来模拟实际的分层介质粗糙面,结合其功率谱导出了平面波入射时的透射系数计算公式。通过数值计算得到... 该文运用微扰法研究了平面波入射分层介质粗糙面的电磁波透射问题,推导出不同极化状态的透射波散射系数公式。采用二维fBm分形粗糙面来模拟实际的分层介质粗糙面,结合其功率谱导出了平面波入射时的透射系数计算公式。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HH极化状态下二维fBm分形分层介质粗糙面透射系数随透射波的散射角变化的曲线,分形特征、基本特征、随频率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分维、底层介质介电常数、中间介质介电常数和厚度、粗糙面参数及入射波频率对透射系数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透射 二维fBm分形粗糙 分层介质 微扰法 透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分形粗糙面电磁散射回波的幅值分布特征
10
作者 姚纪欢 张延冬 +1 位作者 肖景明 葛德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8-151,共4页
讨论了一种二维Weierstrass分形函数在Kirchhoff近似下的电磁散射回波的幅值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 ,这种分形函数的电磁散射回波的幅值分布 ,在其均方根非常小时以Rayleigh分布为界 ,当其均方根较大时服从K 分布 ,且其形状参数随均方根的... 讨论了一种二维Weierstrass分形函数在Kirchhoff近似下的电磁散射回波的幅值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 ,这种分形函数的电磁散射回波的幅值分布 ,在其均方根非常小时以Rayleigh分布为界 ,当其均方根较大时服从K 分布 ,且其形状参数随均方根的增大而减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粗糙 电磁散射 回波 幅值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自分形粗糙面球面波近场散射特性
11
作者 高火涛 侯杰昌 +2 位作者 柯亨玉 吴世才 杨子杰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31-536,共6页
本文研究粗糙面球面波近场散射效应 ,分析计算了理想条件下由于路径相关引起的干涉效应 ;用带限分形函数来模拟二维粗糙表面 ,从动态和静态角度 ,揭示在许多不同条件下粗糙面单站近场散射的物理机理。
关键词 分形粗糙 近场散射 菲涅耳区 电磁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粗糙墙面电磁波透射特性研究
12
作者 田炜 任文祥 蔺起梅 《电子测量技术》 2018年第12期1-4,共4页
采用一维带限Weierstrass分形函数模拟了粗糙墙面,运用矩量法(MoM)与基尔霍夫近似法(KA)相结合的混合方法研究了分形墙面的电磁波透射特性。首先运用MOM计算了墙内电磁场,再利用KA求解了墙后电磁透射场。数值计算得到了分形墙面透... 采用一维带限Weierstrass分形函数模拟了粗糙墙面,运用矩量法(MoM)与基尔霍夫近似法(KA)相结合的混合方法研究了分形墙面的电磁波透射特性。首先运用MOM计算了墙内电磁场,再利用KA求解了墙后电磁透射场。数值计算得到了分形墙面透射系数随透射角的变化曲线,确立了墙面几何统计参数、介质参数以及入射波参数与透射系数的依赖关系,得到了分形墙面较完整的电磁透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透射 分形粗糙墙 混合方法 矩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面图片说明
13
作者 李玲 魏高帅 +3 位作者 王晶晶 林红 李丽霞 解妙霞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100,共1页
封面图片来自本期论文“分形粗糙面的主轴承弹流脂润滑分析”,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李玲教授课题组为探究弹性流体动压润滑(弹流润滑)状态下RV减速器主轴承接触表面之间的润滑特性,将复杂RV减速器主轴承结构模型进行简化的过... 封面图片来自本期论文“分形粗糙面的主轴承弹流脂润滑分析”,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李玲教授课题组为探究弹性流体动压润滑(弹流润滑)状态下RV减速器主轴承接触表面之间的润滑特性,将复杂RV减速器主轴承结构模型进行简化的过程。本研究基于润滑脂的非牛顿特性以及粗糙表面分形理论,提出一种主轴承的点接触弹流脂润滑数值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流体动压润滑 机电工程学院 脂润滑 接触表 分形粗糙 主轴承 分形理论 点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粗糙表面涂覆目标太赫兹散射特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华 郭立新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96,共6页
该文采用物理光学法方法研究了具有分形粗糙表面的涂覆目标太赫兹散射特性。基于分形粗糙面建立表面粗糙目标模型,根据菲涅尔反射系数得出表面电流分布进而得到涂覆粗糙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对比分析了具有粗糙表面和光滑目标的散射结果... 该文采用物理光学法方法研究了具有分形粗糙表面的涂覆目标太赫兹散射特性。基于分形粗糙面建立表面粗糙目标模型,根据菲涅尔反射系数得出表面电流分布进而得到涂覆粗糙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对比分析了具有粗糙表面和光滑目标的散射结果,详细讨论了不同频率、不同涂层厚度的表面粗糙钝锥目标模型的太赫兹散射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在太赫兹波段目标表面的粗糙度对散射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粗糙 粗糙目标 太赫兹 物理光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几何理论的微气体轴承承载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恒娟 王俊青 石凤琴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2-66,共5页
为了研究微机电系统(MEMS)中气体轴承的流动特性,通过综合考虑分形粗糙表面与稀薄气体的耦合效应,推导出引入速度滑移边界的超薄气膜润滑雷诺方程,并使用有限差分法对其进行离散求解,数值分析了粗糙表面情况下不同参数对气膜压力分布、... 为了研究微机电系统(MEMS)中气体轴承的流动特性,通过综合考虑分形粗糙表面与稀薄气体的耦合效应,推导出引入速度滑移边界的超薄气膜润滑雷诺方程,并使用有限差分法对其进行离散求解,数值分析了粗糙表面情况下不同参数对气膜压力分布、承载能力的影响,并与光滑表面的数值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微尺度条件下,表面粗糙度与气体稀薄的耦合作用对压力的影响不可忽略,同时压力分布呈现一定的随机性;气膜厚度越小,表面粗糙度效应越显著,压力波动也愈强烈;台阶深度对光滑表面气膜压力几乎无影响;轴承间隙越小,转速越大,其承载力的相对变化幅度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 气体轴承 分形粗糙 稀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轮机拉杆转子考虑接触效应的扭转振动模态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高进 袁奇 +2 位作者 李浦 张宏涛 吕智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13,18,共6页
燃气轮机转子一般是由多个层叠的轮盘通过拉杆组合而成,各轮盘接触面由磨削加工形成。粗糙度测试结果表明磨削加工的实验拉杆转子轮盘面具有两个不同分形结构的区域。利用结构函数法计算了这种双重分形面的轮廓曲线的分形维数D1、D2和... 燃气轮机转子一般是由多个层叠的轮盘通过拉杆组合而成,各轮盘接触面由磨削加工形成。粗糙度测试结果表明磨削加工的实验拉杆转子轮盘面具有两个不同分形结构的区域。利用结构函数法计算了这种双重分形面的轮廓曲线的分形维数D1、D2和分形粗糙度参数G1、G2。采用双重分形几何描述接触表面的拓扑结构,并根据赫兹接触理论导出接触微凸体的切向接触刚度。弹塑性双重分形面的切向接触刚度等于所有微观弹性接触点的切向接触刚度的总和。粗糙层是由相接触的微凸体所构成的,其抗扭刚度模化为接触转子轮盘间的一个抗扭弹簧。通过三维有限元模态分析和实验模态分析得到了拉杆转子在不同预紧力下的扭振模态频率。通过上述计算和实验结果识别了粗糙层的抗扭刚度,实验测试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相一致,这表明上述接触层抗扭刚度的双重分形模型实验是合理的,可以有效地考虑接触效应对拉杆转子扭转振动模态频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杆转子 双重分形 抗扭刚度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磁重联区三维磁零点的卫星观测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池阶 王晓钢 +6 位作者 濮祖荫 马志为 赵辉 周桂萍 汪景琇 傅绥燕 刘振兴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9-295,共7页
磁重联是等离子体中磁场能量快速转换为粒子动能和热能的主要途径,是空间物理和等离子体物理中的重要现象。磁重联过程发生在磁场的拓扑分形面上;这种分形面一般是由磁零点附近磁场梯度张量的本征矢量确定的。磁零点的三维特性要求至少... 磁重联是等离子体中磁场能量快速转换为粒子动能和热能的主要途径,是空间物理和等离子体物理中的重要现象。磁重联过程发生在磁场的拓扑分形面上;这种分形面一般是由磁零点附近磁场梯度张量的本征矢量确定的。磁零点的三维特性要求至少空间4点的同时测量。Cluster计划提供了迄今为止唯一的卫星测量手段。基于Poincare指数方法分析Cluster卫星在地球磁尾的探测数据,(1)找到了磁重联过程中存在4种磁零点的证据;(2)发现磁零点周围磁场的空间特征尺度大约为离子惯性长度,从而首次揭示霍尔效应可能在三维磁重联中起重要作用;(3)在重联区找到匹配的磁零点对,并计算出零点连线的长度,确定了所产生的磁场的拓扑分形面;(4)发现在零点连线附近存在低杂波频率的电磁振荡,这为磁重联过程中可能的电子加速、加热机制提供了观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重联 磁零点 分形 零点连线 低杂波频率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eepage structure surface and its feasibility 被引量:3
18
作者 彭康 李夕兵 +1 位作者 王泽伟 刘爱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5期1326-1331,共6页
According to Cubic law and incompressible fluid law of mass conservation, the seepage character of the fracture surface was simulated with the simulation method of fractal theory and random Brown function. Furthermore... According to Cubic law and incompressible fluid law of mass conservation, the seepage character of the fracture surface was simulated with the simulation method of fractal theory and random Brown function. Furthermore,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the single fracture was obtained. In order to test the stability of the method, 500 simulations were conducted on each different fractal dimension. The simulated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was analyzed in probability density distribution and probability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statistics. Statistics showed that the discrete degree of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fractal dimension. And the calculation result has better stability when the fractal dimension value is relatively small. According to the Bayes theory, the characteristic index of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n fractal dimension P(Dfi| Ri) is established. The index, P(Dfi| Ri), shows that when the simulated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is relatively large, it can clearly represent 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the structure surface, the probability is 82%. The calculated results of the characteristic index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ctal theory numerical simulation representative elementary volume (REV) random brown function permeabilitycoefficient fractal dimen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actal model of thermal elasto-plastic contact of rough surfaces
19
作者 FENG Yan YANG Peng +3 位作者 ZHANG Yan-yan SHI Li-qiu HANG Zhou-ming FENG Yi-xi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5期1500-1509,共10页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heat,existing fractal contact models are not applicable to analyze the contacts when the temperature changes.For this problem,the normal load model and the normal stiffness model o...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heat,existing fractal contact models are not applicable to analyze the contacts when the temperature changes.For this problem,the normal load model and the normal stiffness model of thermal elasto-plastic contact of rough surfaces are developed respectively in this paper.The proposed model is based on the normal contact mechanics model of fractal theory of anisotropic and thermal elasto-plastic contact theory which can b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rough surface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Then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is verified.Finally,the influence of main parameters on the total normal load and the whole normal stiffness of thermal elasto-plastic contact at the interface is analyzed by contact simul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tal normal load of thermal elasto-plastic contact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s of temperature.The whole normal stiffness of thermal elasto-plastic contact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coefficient of linear expansion,scale factor,temperature difference or fractal dimension,but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fractal roughness.This model expands basic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of traditional models,and can be used to calculate and analyze the contacts when the temperature chan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ugh surfaces thermal elasto-plastic ASPERITY fractal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rphology characteristics of joint surface in rock mass
20
作者 胡建华 阮德修 +1 位作者 罗先伟 周科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0期2918-2925,共8页
In order to quantif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rface of jointed rock mass,new equipment,the three-dimensional laser surface topography instrument,was used to accurately measure surface morphology of joints.Scan pic... In order to quantif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rface of jointed rock mass,new equipment,the three-dimensional laser surface topography instrument,was used to accurately measure surface morphology of joints.Scan pictures and parameters were obtained to describe the rock joint surface characteristics,for example,the height frequency of surface,and mean square roughness.Using the method of fractal dimension,the values of joint roughness coefficient(JRC) were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above parameters.It could access to the joint surface rock sample morphology of the main parameters of characteristic.The maximum peak height is 2.692 mm in the test joint plane.The maximum profile height is 4.408 mm.JRC value is 6.38 by fractal dimension computing.It belongs to the smooth joint surface.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a kind of the effective method t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the surface topography by the three-dimensional laser surface topography instrument and the fractal dimension method.According to the results,during the process of underground large-scale mining,safe measures to prevent slip failure of the joint plane by controlling surface tension and shear mechanical response were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oint surface morphology characteristic fi'actal dimension joint roughness coeffici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