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O1、非O139型霍乱弧菌中首次发现PER-1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被引量:7
1
作者 孙景勇 倪语星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38-341,共4页
目的明确非O1、非O139型霍乱弧菌中ESBL的基因型及其遗传背景,以探讨该耐药基因传播的机制。方法通过表型确证试验确定细菌是否产生ESBL,通过接合试验了解ESBL是否由质粒介导,通过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确定ESBL的基因型,通过反向PCR和序列... 目的明确非O1、非O139型霍乱弧菌中ESBL的基因型及其遗传背景,以探讨该耐药基因传播的机制。方法通过表型确证试验确定细菌是否产生ESBL,通过接合试验了解ESBL是否由质粒介导,通过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确定ESBL的基因型,通过反向PCR和序列分析了解ESBL基因两侧的结构。结果 ESBL表型确证试验确认菌株RJ354为产ESBL菌株,接合试验证实ESBL基因位于可接合质粒上,PCR、反向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确定其基因型为blaPER-1,该基因上游序列为ORF513,下游为gst-like基因。结论本研究国际上首次在从非O1、非O139型霍乱弧菌中检出了PER-1型ESBL,而且首次发现该酶基因与一种新的基因元件ISCR1相连,后者可能介导前者的水平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 非o139型霍乱弧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PER-1 ISCR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门部胆管癌术后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血流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洁 张瑜 +1 位作者 李苹苹 帖彦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1-276,共6页
目的了解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和... 目的了解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和“血流感染”为主题词,检索万方、维普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以“non-O1/non-O139 Vibrio cholerae”和“bloodstream infection”为主题词检索PubMed数据库,获取国内外报道的病例,复习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结果该例69岁男性患者肝门部胆管癌术后6个月,腹胀、发热、无腹泻,血培养检测出霍乱弧菌,经质谱、VITEK 2XL和16S rRNA基因鉴定均为霍乱弧菌,血清学确认为非O1/非O139群。使用哌拉西林抗感染治疗10 d后﹐患者康复出院。通过文献复习发现26例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血流感染患者大多数有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消化道基础疾病﹐主要症状为急性腹泻、腹胀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后80.77%患者好转出院,15.38%死亡,主要因感染性休克引起的多器官衰竭而死亡。结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血流感染好发于免疫功能低下者,尤其是慢性肝炎、肝硬化、恶性肿瘤、糖尿病患者,及时血培养检查和准确鉴定对其诊断非常重要。早期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预后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o139霍乱弧菌 肝硬化 血流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O1/O139群霍乱弧菌致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流感染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红森 赵越 张妮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7-529,共3页
患者,男性,58岁,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2型糖尿病12年,近1个月再发腹胀、水肿,尿少入院。住院期间患者寒战、发热,取血标本进行培养,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确诊非O1/O139霍乱弧菌引起的血流感染,药敏试验提示头孢... 患者,男性,58岁,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2型糖尿病12年,近1个月再发腹胀、水肿,尿少入院。住院期间患者寒战、发热,取血标本进行培养,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确诊非O1/O139霍乱弧菌引起的血流感染,药敏试验提示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后,继续使用当前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由3 g q12h改为3 g q8h治疗。10 d后患者无发热,血培养和粪便霍乱弧菌培养阴性,好转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o1群 o139 霍乱弧菌 败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株公园湖水源非O1/O139群霍乱弧菌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廖佳玮 施霁桢 +4 位作者 李金鑫 任志浩 张越 谭丽琼 苏敬良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9-57,共9页
近年来,非O1/O139群霍乱弧菌(NOVC)引起人和动物感染时有报道。本试验于2021年3月—2022年4月连续采集圆明园遗址公园湖水样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经16S rRNA序列分析和溶血性检测对分离株进行鉴定,并通过细胞毒性试验和小鼠感染试验对分... 近年来,非O1/O139群霍乱弧菌(NOVC)引起人和动物感染时有报道。本试验于2021年3月—2022年4月连续采集圆明园遗址公园湖水样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经16S rRNA序列分析和溶血性检测对分离株进行鉴定,并通过细胞毒性试验和小鼠感染试验对分离株的致病性进行检测;采用PCR方法对分离株的毒力相关基因ctxA、ctxB、tcpA、hlyA、rtxA、rtxC和chxA进行检测;通过系统发育进化分析对分离株的chxA基因全长进行分析;通过药敏试验对分离株的药物敏感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共分离鉴定出2株NOVC,NOVC分离株在血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呈现明显的溶血现象;经过滤除菌的细菌培养液上清有溶细胞作用,对体外培养的Vero细胞具有极强的毒性作用,可引起细胞萎缩和脱落;分离株培养物和培养液上清经腹腔注射均可致死小鼠,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_(50))为10^(7.23)CFU。PCR检测结果显示,分离株hlyA、rtxA、rtxC和chxA基因呈阳性,提示细菌的致病性可能与毒力因子的表达相关。对chxA基因的全长分析结果显示,2株分离株均可编码II型ChxA毒素,其催化域与I型毒素高度同源,但在相应区域缺失1段5个氨基酸片段(^(619)AIAKE^(623))。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株分离株均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和阿米卡星敏感,均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结果表明,公园水源性NOVC分离株携带多种毒力相关基因,产生溶血素等溶细胞毒素,可致死小鼠,对抗菌药呈多重耐药,对水生动物和环境的公共卫生具有潜在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o139霍乱弧菌 致病性 毒力基因 ChxA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O1群非O139群霍乱弧菌血流感染的诊疗及防控2例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马天驰 白露 +3 位作者 解柔刚 周柯 孙菲 田克勇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7-691,共5页
目的对2例血流感染患者血培养标本分离的弧菌属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非O1群非O139群霍乱弧菌(NOVC)的微生物学特性,为霍乱弧菌感染的诊断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API细菌生化反应... 目的对2例血流感染患者血培养标本分离的弧菌属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非O1群非O139群霍乱弧菌(NOVC)的微生物学特性,为霍乱弧菌感染的诊断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API细菌生化反应鉴定卡、VITEK 2 Compact鉴定仪和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2株弧菌分离株,并进行血清学分型、毒力基因分子检测和耐药表型检测。结果2株菌株均鉴定为霍乱弧菌,血清学试验确定为NOVC,毒力基因ctx AB检测阴性;药敏试验显示1株菌对氨苄西林、阿奇霉素、多西环素和氯霉素敏感,对四环素和复方磺胺甲唑耐药,另一菌株对所有检测抗菌药物均敏感。结论NOVC所致的血流感染在中国少有报道,完善血培养标本分离霍乱弧菌的准确鉴定、分型和耐药表型检测,对诊断、治疗和防控霍乱弧菌感染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群o139霍乱弧菌 血流感染 血清学分 抗菌药物敏感性 感染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某一淡水养殖环节中非O1/O139群霍乱弧菌毒力基因及分子分型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炊慧霞 陈磊 +2 位作者 吴玲玲 贾松树 韩志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91-1095,共5页
目的了解河南省淡水养殖环节中非O1/O139群霍乱弧菌毒力基因分布及分子分型情况。方法对河南省淡水养殖环节中50株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和3株病人来源菌株进行全基因测序,利用PubMLST-Vc数据库分析其序列分型(ST),利用最小生成树关系图... 目的了解河南省淡水养殖环节中非O1/O139群霍乱弧菌毒力基因分布及分子分型情况。方法对河南省淡水养殖环节中50株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和3株病人来源菌株进行全基因测序,利用PubMLST-Vc数据库分析其序列分型(ST),利用最小生成树关系图分析进化关系,通过VFDB数据库获得其毒力基因分布。结果来源于淡水养殖环节和来源于病人的非O1/O139群霍乱弧菌53株菌株均具有黏附、趋化运动、抗吞噬、毒素及酶类等功能的8类毒力相关因子基因,缺失辅助定植、毒素共调、分泌等功能的毒力相关因子基因和副霍乱肠毒素等4个毒素基因。部分毒力相关因子或部分菌株的毒力相关因子毒力基因不全。与3株来源于病人的菌株相比,二者毒力因子基因携带情况相近,除MSHAⅣ型菌毛毒力因子mshA基因、荚膜多糖wbuB基因、wbfY基因、rmlB基因、血红素受体hutA基因及Ⅲ型分泌系统vscC2和vcrD2基因外,部分菌株二者携带相同的毒力因子基因。53株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分属19个ST型,ST4和ST5是优势ST型,养殖环节来源的菌株与病人来源的菌株分属不同的ST型。19个ST型等位基因位点变异差异数在1~7个,其中分离自淡水养殖环节的非O1/O139群霍乱弧菌菌株17个ST型等位基因位点变异差异数在1~7个,病人来源的非O1/O139群霍乱弧菌菌株2个ST型与分离自淡水养殖环节的非O1/O139群霍乱弧菌菌株ST1、ST2、ST6和ST10属同一簇,与ST1有6个等位基因位点存在差异。结论河南省淡水养殖环节非O1/O139群霍乱弧菌菌株MLST分型多样化,携带多种毒力相关因子,不同来源菌株携带的毒力基因相同,虽然分属不同的ST型,但还是存在食品安全风险,提醒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进行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养殖 o1/o139霍乱弧菌 全基因测序 序列分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港口水产品中非O1/O139群霍乱弧菌MLST分型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付溥博 张琳 +4 位作者 曾静 张西萌 魏咏新 魏海燕 耿荣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13,共5页
为了分析2008-2011年北京港口进出口水产品中非O1/O139群霍乱弧菌的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特征,为霍乱弧菌导致食品安全事件的有效溯源提供理论支持,选取2008-2011年北京港口食源性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分离株67株,采用毒力基因PCR检测并... 为了分析2008-2011年北京港口进出口水产品中非O1/O139群霍乱弧菌的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特征,为霍乱弧菌导致食品安全事件的有效溯源提供理论支持,选取2008-2011年北京港口食源性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分离株67株,采用毒力基因PCR检测并用MLST分析。结果:毒力基因PCR检测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均未检出CTX、tox R、hly A 3种基因。菌株的MLST结果显示,菌株可被分为62个ST型,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其中原有STs 2个,新发现STs 60个。同ST型菌株均来源于同一国家,本实验数据同pubmlst数据库中数据进行分析,有7个STs可以归为7个克隆组,它们来源于中国和泰国,同组内STs来源于中国、澳洲、法国、泰国和非洲。表明北京港口非O1/O139群霍乱弧菌遗传特征复杂多样,MLST方法可作为可靠的食品污染溯源手段,相同地区的菌株有一定的地域特点,此研究丰富了现有霍乱弧菌MLST数据库,为其溯源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o139霍乱弧菌 多位点序列分 北京港口进出口水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廖凤 古文鹏 +1 位作者 徐闻 伏晓庆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3-56,66,共5页
目的非O1/O139群霍乱弧菌能够引起人类急性腹泻性疾病,但与O1群和O139群相比,人们往往容易忽视其危害性。因此,我们对分离于云南省的31株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开展了分子特征分析。方法采用纸片法(K-B)开展抗生素敏感试验;多聚酶链反应(P... 目的非O1/O139群霍乱弧菌能够引起人类急性腹泻性疾病,但与O1群和O139群相比,人们往往容易忽视其危害性。因此,我们对分离于云南省的31株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开展了分子特征分析。方法采用纸片法(K-B)开展抗生素敏感试验;多聚酶链反应(PCR)扩增检测毒力基因;同时,我们对菌株进行了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分子分型研究。结果药敏实验结果显示,67.74%的菌株对利福平耐药,对萘啶酸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为29.03%,所有的菌株对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敏感;PCR结果显示,所有菌株的ompW基因为阳性,87.10%的菌株hly基因为阳性,25.81%的菌株rstREl tor为阳性,16.13%的菌株rstRClassical和tcpAEl tor为阳性,而CT、rfbO1和rfbO139基因全为阴性;PFGE结果显示,31株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呈现出高度的离散趋势,几乎没有相同带型的菌株出现;在MLST结果分析中,发现了1个gyrB新的等位基因,mdh基因发现了4个新的等位基因,metE基因发现了6个新的等位基因,pntA中发现了2个新的等位基因,purM中发现了3个新等位基因,pyrC中发现了4个新等位基因。经过排列组合后,共发现了17个新的霍乱弧菌ST型别(ST273-ST289)。结论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呈现出高度的多样性特征,同时,云南省的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具有一定的地域特点,丰富了现有的霍乱弧菌分子分型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o139霍乱弧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 多位点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育银鲫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7
9
作者 秦蕾 徐静 张晓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0-133,共4页
为鉴定引起异育银鲫发病的疫情的病原,本研究从病鱼体内分离到细菌分离株,经动物回归试验证明为导致异育银鲫发病的致病原。对病原菌株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测定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显示该菌株与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表型特征一... 为鉴定引起异育银鲫发病的疫情的病原,本研究从病鱼体内分离到细菌分离株,经动物回归试验证明为导致异育银鲫发病的致病原。对病原菌株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测定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显示该菌株与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表型特征一致,而且在系统发育树中也是与霍乱弧菌相聚类,两者16S rDNA序列相似性高达99.93%。综合表型特征与基因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该病原菌株应归属于霍乱弧菌。血清型鉴定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株霍乱弧菌对喹诺酮类、头孢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以及β-内酰胺类等药物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 o139霍乱弧菌 异育银鲫 特征 16SrDNA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鸭源非O1/O139群霍乱弧菌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天天 吴征卓 +5 位作者 陈国权 王娜 周碧君 程振涛 文明 王开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57-1465,共9页
为探明引起贵州省某鸭场雏鸭发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性和耐药情况,本研究对该鸭场送的疑似细菌感染病鸭进行剖检,取鼻黏膜、心脏和肝脏等组织器官接种于培养基中进行细菌分离鉴定,通过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动物回归试验和毒力基因检测研... 为探明引起贵州省某鸭场雏鸭发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性和耐药情况,本研究对该鸭场送的疑似细菌感染病鸭进行剖检,取鼻黏膜、心脏和肝脏等组织器官接种于培养基中进行细菌分离鉴定,通过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动物回归试验和毒力基因检测研究其耐药情况和致病性。结果显示,分离菌在血琼脂培养基上生长16 h后呈现为边缘整齐、有光泽的乳白色菌落,伴有β-溶血现象,经革兰氏染色后在生物显微镜下呈两端钝圆、弧状、排列无规则的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与霍乱弧菌相符;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及系统进化树显示,该分离菌与霍乱弧菌同源性高达99.6%~99.7%聚为一支;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大部分药物都表现为耐药,其中对氨苄西林、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苯唑西林和克林霉素等抗菌药耐药性较强,对头孢哌酮和头孢曲松敏感;动物回归试验显示,分离菌可导致试验组雏鸭5 d内全部发病死亡,表明该分离菌对雏鸭具有较强的致病性;毒力基因PCR检测结果显示,检测的霍乱弧菌相关毒力基因hlyA、ompW和chxA为阳性,而检测的O1群rfb、O139群rfb、tcpA及ctxA基因为阴性,表明本次分离的霍乱弧菌携带有致病基因,但不属于O1和O139血清群。结果表明,该鸭场雏鸭发病的疫情病原为非O1/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该菌致病性强且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本试验结果为贵州省鸭霍乱弧菌病的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o139霍乱弧菌 药敏试验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由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败血症的鉴定报告 被引量:3
11
作者 纪小亭 孙利华 +2 位作者 吴敏 吴俊鹏 曾东晓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2033-2034,共2页
目的分析我院一例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败血症病人的症状和实验室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病人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DL—BT112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人全血,Micro:Scanauto SCAN4微生物鉴定仪及弧菌科微量生化鉴定... 目的分析我院一例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败血症病人的症状和实验室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病人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DL—BT112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人全血,Micro:Scanauto SCAN4微生物鉴定仪及弧菌科微量生化鉴定管,鉴定细菌。K-B法药敏试验。结果:该例患者败血症由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结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菌血症大多从免疫力低下患者血液中检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对大多数药物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o139霍乱弧菌 败血症 药物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水产病原非O1/O139霍乱弧菌的中草药筛选及抑菌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圳 钱且奇 +5 位作者 李志鹏 徐静雯 张紫瑞 姜群 张晓君 高晓建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47,59,共6页
为筛选能有效抑制水产病原非O1/O139霍乱弧菌(non-O1/O139 Vibrio cholerae)生长的中草药,本研究通过水煎法获得黄柏、五倍子等23味中草药的提取物,采用琼脂打孔法测定其对非O1/O139霍乱弧菌的抑制作用,并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抑制效... 为筛选能有效抑制水产病原非O1/O139霍乱弧菌(non-O1/O139 Vibrio cholerae)生长的中草药,本研究通过水煎法获得黄柏、五倍子等23味中草药的提取物,采用琼脂打孔法测定其对非O1/O139霍乱弧菌的抑制作用,并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抑制效果较强的8种中草药对非O1/O139霍乱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结果表明:五倍子、白芍、黄柏、诃子、山楂、石榴皮、地榆、木瓜等8种草药对非O1/O139霍乱弧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非O1/O139霍乱弧菌对五倍子、白芍和黄柏高度敏感,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9.92±1.24)mm、(19.50±0.74)mm和(18.92±2.12)mm。五倍子抑菌和杀菌作用最强,MIC和MBC均为7.81 mg/mL,其次是白芍,MIC为15.63 mg/mL,MBC为31.25 mg/mL。本研究为中草药防治由非O1/O139霍乱弧菌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o1/o139霍乱弧菌 抑菌效果 最小抑菌浓度(MIC) 最小杀菌浓度(MB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金鲫源霍乱弧菌的分离鉴定及毒力检测 被引量:6
13
作者 任燕 王庆 +4 位作者 王英英 李莹莹 曾伟伟 高彩霞 石存斌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91-896,共6页
为研究引起江苏连云港某水产养殖场黄金鲫死亡的病原,本研究对黄金鲫内脏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将获得的优势菌株进行动物回归实验、毒力因子检测和药物敏感试验。细菌的表型特征、16SrRNA和gyrB基因进化分析及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该菌... 为研究引起江苏连云港某水产养殖场黄金鲫死亡的病原,本研究对黄金鲫内脏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将获得的优势菌株进行动物回归实验、毒力因子检测和药物敏感试验。细菌的表型特征、16SrRNA和gyrB基因进化分析及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该菌株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编号为YQ1。该菌株具有lolB、ompU、hlyAClass、hlyAET、toxR等毒力基因,但不具有ctxA、ctxB、tcpAClass、tcpAET、tcpI、zot、stn/sto等毒力基因。动物回归实验显示该菌为致病菌,能够导致健康黄金鲫鱼死亡,其半数致死量LD50为3.0×10~5cfu。该菌株对萘啶酸、恩诺沙星等12种抗生素敏感,对新霉素中度敏感,对磺胺间甲氧嘧啶、氨苄西林耐药。研究结果确定非O1/非O139群V.choleraeYQ1为引起黄金鲫大量死亡的致病菌。本研究为该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鲫 o1/o139霍乱弧菌 鉴定 毒力基因 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华鲮一种急性细菌性肠炎的病原分离及组织病理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蒋国民 邓时铭 +3 位作者 邹利 程小飞 李传武 刘丽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06-910,共5页
为鉴定人工养殖的湘华鲮出现大量由急性肠炎引起死亡的病原,本研究取病鱼腹水和肠道粘液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获得菌株XHL-03。经人工感染试验验证,人工感染的湘华鲮出现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症状,初步确定其为该病致病菌株。经细菌形态学、... 为鉴定人工养殖的湘华鲮出现大量由急性肠炎引起死亡的病原,本研究取病鱼腹水和肠道粘液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获得菌株XHL-03。经人工感染试验验证,人工感染的湘华鲮出现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症状,初步确定其为该病致病菌株。经细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16S r DNA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聚类和血清凝集试验检测,结果显示致病菌株XHL-03为非O1/非O139型霍乱弧菌,其对诺氟沙星、头孢曲松、新霉素等10种药物高度敏感。病理切片显示,感染病原的湘华鲮肝胰脏细胞出现坏死,有急性胰腺炎和肠炎综合症状。本研究为湘华鲮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炎的临床诊断和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华鲮 急性细菌性肠炎 o1/非o139型霍乱弧菌 药敏实验 病理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