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李俊伟 郑诚功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22-322,共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确定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假体周围骨折(PFF)的危险因素,并对危险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方法回顾性统计111例PFF患者与388例非PFF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骨质疏松、髓腔闪烁指数(CFI)、髓腔/皮质... 目的本研究旨在确定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假体周围骨折(PFF)的危险因素,并对危险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方法回顾性统计111例PFF患者与388例非PFF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骨质疏松、髓腔闪烁指数(CFI)、髓腔/皮质骨比(CBR)、骨干/干垢端髓腔比(CCR)、股骨柄设计以及股骨柄在髓腔的填充率(P1、P2、P3、P4)。连续变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类变量采用chi-squared检验。应用随机森林算法对PFF影响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并降维,将降维后的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确定PFF的危险因素。结果PFF组的平均年龄、BMI、CBR、CCR、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均大于非PFF组,PFF组的平均CFI、P1、P2、P3、P4均低于非PFF组,此外,PFF的设计在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高BMI、骨质疏松、股骨柄设计、低CFI、高CBR、高CCR、低P1、低P2、低P3、低P4是PFF的危险因素。PFF危险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依次为P3、CFI、骨质疏松、CBR、年龄、P4、P1、股骨柄设计、CCR、BMI、P2。结论低P3、低CFI、骨质疏松、高CBR、高龄、低P4、低P1、股骨柄设计、高CCR、高BMI、低P2增加了PFF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 全髋关节置换 质疏松 随机森林算法 水泥 危险因素 皮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肿瘤型假体置换术后感染行翻修手术的体会 被引量:3
2
作者 阎海威 张明 周定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292-2293,共2页
随着新辅助化疗的实施、影像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工材料和制作工艺的提高,目前旋转铰链式假体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成为膝关节肿瘤保肢术的主要手段。但感染引起的手术失败仍时有发生,国外文献报道:假体周围感染率从2%-35%不等,目... 随着新辅助化疗的实施、影像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工材料和制作工艺的提高,目前旋转铰链式假体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成为膝关节肿瘤保肢术的主要手段。但感染引起的手术失败仍时有发生,国外文献报道:假体周围感染率从2%-35%不等,目前感染是继局部复发导致保肢术后截肢的第二位原因。二期假体翻修术是治疗肿瘤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的较好办法。其中假体取出、彻底清创和抗生素骨水泥旷置对于控制感染,二期翻修取得良好的术后效果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感染 置换 翻修手术 膝关节 肿瘤 肿瘤保肢术 抗生素水泥 新辅助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型膝关节假体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翟羽 瞿玉兴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1379-1381,共3页
关键词 水泥 膝关节置换术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非骨水泥股骨柄假体的初期稳定性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季文婷 陶凯 +2 位作者 胡孔足 白雪岭 王成焘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803-1807,共5页
选取4种不同形态的非骨水泥股骨假体柄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和比较步态和爬楼梯2种载荷下股骨柄与股骨间的相对微动情况.结果发现,假体柄形状的不同对初期稳定性有一定影响,特别是Ribbed解剖型假体柄与其他3种直柄非解剖型假... 选取4种不同形态的非骨水泥股骨假体柄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和比较步态和爬楼梯2种载荷下股骨柄与股骨间的相对微动情况.结果发现,假体柄形状的不同对初期稳定性有一定影响,特别是Ribbed解剖型假体柄与其他3种直柄非解剖型假体柄的微动分布截然不同,其近端的微动小于远端;但其微动值均小于5μm,远小于导致骨纤维化的临界微动值,这一数据为假体临床使用时的稳定性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 初期稳定性 微动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型臼杯在骨水泥型髋臼假体翻修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胡伟全 王北岳 +1 位作者 徐敬 赵建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90-1293,共4页
目的目前生物型假体已成为初次髋关节置换的首选,但其在骨水泥型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生物型臼杯应用于骨水泥型髋臼假体翻修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采用生物型... 目的目前生物型假体已成为初次髋关节置换的首选,但其在骨水泥型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生物型臼杯应用于骨水泥型髋臼假体翻修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采用生物型臼杯对骨水泥型髋臼假体进行翻修术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1年,通过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估膝关节活动时疼痛情况。术后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随访时间3~42个月,分析其随访结果。结果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年Harris评分[(77.71±5.75)、(80.61±5.74)、(82.94±5.80)分]较术前[(53.19±9.21)分]均明显升高(P〈0.05);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患者假体未见松动痕迹、无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对伴有Paprosky I-II髋臼骨缺损的患者,生物型臼杯在骨水泥型髋臼假体翻修术的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 全髋关节翻修术 生物髋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抗生素骨水泥假体在人工关节术后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朱颖华 吴子培 +3 位作者 曲广运 邓伟文 邱伟鹏 董英海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03-605,共3页
目的回顾分析含抗生素骨水泥假体(PROSTALAC)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疗效。方法对16例髋和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病例采用PROSTALAC方法,进行二期翻修治疗并进行随访。结果16例髋和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中,有14例于治疗后接受二期全髋... 目的回顾分析含抗生素骨水泥假体(PROSTALAC)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疗效。方法对16例髋和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病例采用PROSTALAC方法,进行二期翻修治疗并进行随访。结果16例髋和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中,有14例于治疗后接受二期全髋或全膝关节翻修术,经平均46月的随访,感染无复发,成功率达87.5%。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平均达82.9分,膝关节评分平均达90.5分。结论在PROSTALAC基础上进行的二期全髋和全膝关节翻修手术能成功地治疗人工关节术后感染,并且保持术后关节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感染 水泥 抗生素 膝关节翻修术 膝关节置换 人工关节置换 回顾分析 翻修手术 二期 治疗后 平均 无复发 关节 关节 随访 全髋 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型与标准型膝关节表面置换术近期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于忠申 白希壮 王岩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26-1030,共5页
目的比较钽金属(TM)生物型膝关节与标准型膝关节假体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到2015年5月行单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15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TM生物型膝关节组(即胫骨平台侧假体采用非骨水泥固定)和标准型膝关节... 目的比较钽金属(TM)生物型膝关节与标准型膝关节假体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到2015年5月行单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15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TM生物型膝关节组(即胫骨平台侧假体采用非骨水泥固定)和标准型膝关节组(即胫骨平台侧假体采用骨水泥固定),其中5例患者未参加随访。71例(48.9%)患者采用TM生物型膝关节,74例(51.1%)患者采用标准型膝关节。评估并比较患者术后的膝关节活动度、美国特种医院评分(HSS评分)、影像学检查(X线)的差异。结果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145例(96.6%)患者得到随访。术后HSS评分TM生物型膝关节组患者平均为91.8分,标准型膝关节组患者平均为90.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膝关节平均活动度屈膝角度TM生物型膝关节组患者为125.3°,标准型膝关节组患者为12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M生物型膝关节组92.9%(66/71)的患者术前感觉疼痛或严重疼痛,术后73.2%(52/71)的患者无疼痛感觉。标准型膝关节组94.5%(70/74)的患者术前感觉疼痛或严重疼痛,术后74.3%(55/74)的患者感觉无疼痛。2组患者术后经X线检查均显示关节位置良好。TM生物型膝关节组91%的患者术后感觉满意,标准型膝关节组90%的患者术后感觉满意。结论在短期临床随访研究中生物型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与标准型膝关节假体比较,未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非骨水泥型膝关节假体 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松动原因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顾卫东 承耀东 +2 位作者 高铁民 查有仁 黄建中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8-159,共2页
目的:探讨国产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松动原因。方法:对1986年10月~1992年6月期间进行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82例(82髋)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0年(8~14年)。结果:随访10年内发生假体松动的... 目的:探讨国产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松动原因。方法:对1986年10月~1992年6月期间进行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82例(82髋)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0年(8~14年)。结果:随访10年内发生假体松动的有3髋(3.7%),10年以后发生假体松动的有20髋(24.4%),全部松动率28.0%。其中22例接受了翻修手术。结论:国产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松动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与国产假体使用的材料、生物力学设计、加工工艺、骨水泥固定技术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术后松动 原因分析 粘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假体周围骨密度定量测定 被引量:4
9
作者 郭艾 罗先正 +2 位作者 任素梅 赵亮 王宝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0-12,21,共4页
目的 通过双能 X 线骨密度仪测定不同情况下股骨假体周围的骨密度变化情况,了解骨丢失与股骨假体松动的关系。方法 分为骨水泥固定的股骨假体组、非骨水泥固定的股骨假体组、股骨假体松动组共3个组,采用 L U N A R D P ... 目的 通过双能 X 线骨密度仪测定不同情况下股骨假体周围的骨密度变化情况,了解骨丢失与股骨假体松动的关系。方法 分为骨水泥固定的股骨假体组、非骨水泥固定的股骨假体组、股骨假体松动组共3个组,采用 L U N A R D P X L L 型双能 X 线骨密度仪( Lunar Corp W isconsin, U S A)及 Orthopaedics 软件,分析时用 Gruen′s 7区法。结果 骨水泥固定的股骨假体组骨丢失为151% ~293% ,非骨水泥固定的股骨假体组骨丢失为132% ~279% ,股骨假体松动组骨丢失为254% ~434% ,3组均是股骨近端骨丢失明显,骨丢失主要发生在术后8年以内。结论 骨水泥固定的股骨假体和非骨水泥固定的股骨假体周围骨密度降低一样,假体松动者假体周围骨丢失明显增加。股骨近端2个以上区域骨丢失大于35% 或术后8年以后突然出现明显的骨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丢失 密度 水泥 固定 近端 失明 术后 定量测定 松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单髁置换界面应力失效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振 吕林蔚 +3 位作者 刘璐 王献抗 张春秋 叶金铎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73-478,共6页
目的分析骨水泥型胫骨假体平台界面应力,确定界面应力损伤区域,为临床单髁置换胫骨平台的应力失效问题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人体动力学软件模拟完整周期的步态,获得膝关节的承力条件;利用医学影像及三维重建软件建立完整的膝关节模型并进... 目的分析骨水泥型胫骨假体平台界面应力,确定界面应力损伤区域,为临床单髁置换胫骨平台的应力失效问题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人体动力学软件模拟完整周期的步态,获得膝关节的承力条件;利用医学影像及三维重建软件建立完整的膝关节模型并进行单髁置换;通过有限元法分析单髁置换后胫骨假体平台界面应力的分布规律。结果步态下膝关节的力和角度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1.3 s为1个周期,膝关节合力峰值为760 N;界面最大剪切应力为11.82 MPa、最大拉应力6.849 MPa,均发生在假体-骨水泥界面的内侧前端拐角处;对于界面的最大应力,钛合金假体低于不锈钢假体。结论假体的弹性模量减小可以降低界面最大主应力,从界面应力考虑,钛合金假体优于不锈钢假体;胫骨假体平台界面损伤区域主要在内侧前、后端拐角和外侧中端处,故提高该区域假体-骨水泥结合能力能防止单髁膝关节胫骨假体平台松动。研究结果对临床中单髁术后胫骨假体平台松动预防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应力 单髁膝关节置换 水泥 松动 步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