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饱和带-饱和带全耦合氮素迁移转化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晓文 彭辉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94-1207,共14页
为探究地下水中氮素的迁移转化规律,建立三维非饱和带-饱和带完全耦合的水动力和溶质运移的数值模型,考虑氮素的矿化、硝化、反硝化等反应过程,利用COMSOL软件进行模型求解。将构建的模型应用于山东半岛小沽河地区,利用地下水位和氮素... 为探究地下水中氮素的迁移转化规律,建立三维非饱和带-饱和带完全耦合的水动力和溶质运移的数值模型,考虑氮素的矿化、硝化、反硝化等反应过程,利用COMSOL软件进行模型求解。将构建的模型应用于山东半岛小沽河地区,利用地下水位和氮素质量浓度监测数据对模型进行校验。根据模型结果分析水位及氮素分布的时空变化,探究灌溉量、施肥量及作物类型对氮素在地下水中分布的影响,并对硝态氮在地下水中长期富集过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建立的非饱和带-饱和带完全耦合模型能够准确地模拟水动力和溶质迁移转化过程:当抽水灌溉量分别减小10%、20%时,硝态氮质量浓度降低2.17、2.98mg/L,氨氮质量浓度降低0.02、0.03mg/L;当施肥量分别增加25%、降低25%时,地下水中硝态氮质量浓度分别增加2.60mg/L、降低3.16mg/L,氨氮质量浓度分别增加0.02mg/L、降低0.02mg/L;将夏玉米-冬小麦轮作农田改植蔬菜后硝态氮质量浓度年平均升高23.93mg/L,氨氮质量浓度年平均增加0.29mg/L;长期不施肥硝态氮质量浓度明显降低,5年总降低量为33.48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饱和带 完全耦合 氮素运移 COMSOL 数值模拟 污染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污染场地氨氮迁移过程模拟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杜青青 尹芝华 +4 位作者 左锐 王金生 杨洁 滕彦国 翟远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585-4595,共11页
以某废水排放场地为例,利用HYDRUS-1D软件构建土壤水分运动和溶质运移模型,模拟废水中氨氮成分在该场地非饱和带和饱和带中的富集,迁移和衰减过程,从而定量识别和预测含氨氮废水在排放期间及排放后对土壤和地下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氨... 以某废水排放场地为例,利用HYDRUS-1D软件构建土壤水分运动和溶质运移模型,模拟废水中氨氮成分在该场地非饱和带和饱和带中的富集,迁移和衰减过程,从而定量识别和预测含氨氮废水在排放期间及排放后对土壤和地下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氨氮废水在排污场地的垂向入渗过程中发生明显的吸附解吸作用,加上氨氮的反应衰减,使得氨氮浓度在垂向上呈现出逐渐降低的波浪式推移变化过程.废水排放事件对排放场地的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了明显影响,使地下水面处氨氮的浓度最高时可达867mg/L超过当地地下水背景值(0.106mg/L)8178倍,同时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中的III类标准限值(0.2mg/L)4334倍,对地下水功能造成了损害.但是由于及时切断了污染源,终止了排放行为,模拟预测结果显示停排330d后土壤中氨氮的浓度接近0,地下水中氨氮的浓度低于2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污染场地 迁移衰减 参数反演 HYDRUS-1D 非饱和-饱和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