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的剪切特性与抗剪强度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马勤国
郭皓公
罗晓晓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5-68,共14页
对不同含水率的原状和重塑花岗岩残积土开展常规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对比分析饱和度对原状土和重塑土剪切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测定原状土和重塑土的土水特征曲线,给出基质吸力与抗剪强度指标之间的关系,建立花岗岩残积土非饱和抗...
对不同含水率的原状和重塑花岗岩残积土开展常规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对比分析饱和度对原状土和重塑土剪切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测定原状土和重塑土的土水特征曲线,给出基质吸力与抗剪强度指标之间的关系,建立花岗岩残积土非饱和抗剪强度表达式。结果表明:原状和重塑花岗岩残积土的应力-应变曲线的硬化程度随着含水率和围压的增加而上升,原状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在低含水率、低围压条件下表现为软化型,重塑土均表现为硬化型;原状土和重塑土的应力路径随含水率的变化基本相同,随着含水率降低,剪切过程中产生的孔隙水压力逐渐减小,有效应力路径逐渐向总应力路径靠拢;花岗岩残积土土水特征曲线可分为饱和、过渡、残余3个阶段,脱湿过程中原状土的残余吸力大于重塑土,过渡区范围比重塑土大,在高饱和度状态下,原状土和重塑土的含水率随基质吸力的增加变化幅度很小,达到进气值后才随着基质吸力开始明显下降,进入到残余阶段含水率的变化逐渐缓慢;基质吸力对土体内摩擦角的影响很小,黏聚力随着基质吸力的增加不断增大,吸附内摩擦角逐渐减小,基质吸力对土体抗剪强度的贡献逐渐减弱,基质吸力对原状土与重塑土有效黏聚力的影响远大于有效内摩擦角,通过基质吸力与吸力强度之间的回归关系建立的非饱和双曲模型对预测花岗岩残积土的抗剪强度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
三轴试验
抗剪强度
土水特征曲线
基质吸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崩解机制试验研究
被引量:
64
2
作者
张抒
唐辉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68-1674,共7页
为研究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的崩解机制,将取自广州的残积土试样根据不同含水率和压实度进行制备,用自制仪器进行崩解性试验,并对相关公式进行修正并用于试验数据处理。同时,从微观角度将土颗粒的粒间受力状态进行简化分析,继而对非饱和...
为研究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的崩解机制,将取自广州的残积土试样根据不同含水率和压实度进行制备,用自制仪器进行崩解性试验,并对相关公式进行修正并用于试验数据处理。同时,从微观角度将土颗粒的粒间受力状态进行简化分析,继而对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的崩解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控制因素为孔隙气压(有效孔隙率)和基质吸力。结合试验结果,建立崩解稳定阶段平均速度与有效空洞率及基质吸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分别呈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
崩解
基质吸力
有效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动力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祝方才
邓署冬
+2 位作者
孙德安
邓建
何忠明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2-153,共12页
为了探究某高速公路工程中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以衡阳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GCTS公司的USTX-2000非饱和土/饱和土动静三轴试验系统进行了非饱和动三轴试验,并利用Janbu公式进行了拟合。分析了...
为了探究某高速公路工程中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以衡阳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GCTS公司的USTX-2000非饱和土/饱和土动静三轴试验系统进行了非饱和动三轴试验,并利用Janbu公式进行了拟合。分析了吸力、净围压等对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的变形特性的影响,并对其相应的本构关系及模型参数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吸力一定情况下,动应力应变骨干曲线呈双曲线型,骨干曲线随着净围压增大向上移动,不同净围压情况下,其与吸力未呈明显的相关关系;净围压相同时,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的最大动弹性模量随动应变增大而减小;吸力一定条件下,最大动弹性模量随着净围压的增大近似线性增加;相同净围压下,阻尼比随动应变的增大而增大。研究成果为工程地质问题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非饱和
残积土
动弹性模量
阻尼比
岩土力学
工程地质灾害
循环荷载
动剪切模量
单向激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的剪切特性与抗剪强度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马勤国
郭皓公
罗晓晓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与城市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
广州航海学院智能交通与工程学院
出处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5-68,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208392)
亚热带建筑与城市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2023ZB13)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21A1515110408,2023A1515012579)。
文摘
对不同含水率的原状和重塑花岗岩残积土开展常规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对比分析饱和度对原状土和重塑土剪切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测定原状土和重塑土的土水特征曲线,给出基质吸力与抗剪强度指标之间的关系,建立花岗岩残积土非饱和抗剪强度表达式。结果表明:原状和重塑花岗岩残积土的应力-应变曲线的硬化程度随着含水率和围压的增加而上升,原状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在低含水率、低围压条件下表现为软化型,重塑土均表现为硬化型;原状土和重塑土的应力路径随含水率的变化基本相同,随着含水率降低,剪切过程中产生的孔隙水压力逐渐减小,有效应力路径逐渐向总应力路径靠拢;花岗岩残积土土水特征曲线可分为饱和、过渡、残余3个阶段,脱湿过程中原状土的残余吸力大于重塑土,过渡区范围比重塑土大,在高饱和度状态下,原状土和重塑土的含水率随基质吸力的增加变化幅度很小,达到进气值后才随着基质吸力开始明显下降,进入到残余阶段含水率的变化逐渐缓慢;基质吸力对土体内摩擦角的影响很小,黏聚力随着基质吸力的增加不断增大,吸附内摩擦角逐渐减小,基质吸力对土体抗剪强度的贡献逐渐减弱,基质吸力对原状土与重塑土有效黏聚力的影响远大于有效内摩擦角,通过基质吸力与吸力强度之间的回归关系建立的非饱和双曲模型对预测花岗岩残积土的抗剪强度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关键词
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
三轴试验
抗剪强度
土水特征曲线
基质吸力
Keywords
unsaturated granite residual soil
triaxial test
shear strength
soil-water characteristic curve
matric suction
分类号
TU452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崩解机制试验研究
被引量:
64
2
作者
张抒
唐辉明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68-1674,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No.2011CB710600)
文摘
为研究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的崩解机制,将取自广州的残积土试样根据不同含水率和压实度进行制备,用自制仪器进行崩解性试验,并对相关公式进行修正并用于试验数据处理。同时,从微观角度将土颗粒的粒间受力状态进行简化分析,继而对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的崩解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控制因素为孔隙气压(有效孔隙率)和基质吸力。结合试验结果,建立崩解稳定阶段平均速度与有效空洞率及基质吸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分别呈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正相关。
关键词
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
崩解
基质吸力
有效孔隙率
Keywords
unsaturated granite residual soil
disintegration
matric suction
effective void ratio
分类号
TU411.2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动力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祝方才
邓署冬
孙德安
邓建
何忠明
机构
湖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广东聚科源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出处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2-153,共12页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株洲联合基金项目(2018JJ4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08042)
文摘
为了探究某高速公路工程中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以衡阳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GCTS公司的USTX-2000非饱和土/饱和土动静三轴试验系统进行了非饱和动三轴试验,并利用Janbu公式进行了拟合。分析了吸力、净围压等对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的变形特性的影响,并对其相应的本构关系及模型参数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吸力一定情况下,动应力应变骨干曲线呈双曲线型,骨干曲线随着净围压增大向上移动,不同净围压情况下,其与吸力未呈明显的相关关系;净围压相同时,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的最大动弹性模量随动应变增大而减小;吸力一定条件下,最大动弹性模量随着净围压的增大近似线性增加;相同净围压下,阻尼比随动应变的增大而增大。研究成果为工程地质问题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花岗岩
非饱和
残积土
动弹性模量
阻尼比
岩土力学
工程地质灾害
循环荷载
动剪切模量
单向激振
Keywords
unsaturated granite residual soils
dynamic elastic modulus
damping ratio
geotechnical mechanics
engineering geological disasters
cyclic loading
dynamic shear modulus
unidirectional excitation
分类号
TU43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的剪切特性与抗剪强度分析
马勤国
郭皓公
罗晓晓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崩解机制试验研究
张抒
唐辉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6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动力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祝方才
邓署冬
孙德安
邓建
何忠明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