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垂直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代数模型在土石混合介质中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建军
王全九
+2 位作者
王春霞
王卫华
赵春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14,17,共5页
利用一维垂直入渗试验研究垂直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代数模型在土石混合介质中适用性。采用碎石粒径2~5mm和4组不同碎石含量下的土石混合介质,根据实测的土壤水分入渗特征量,推求出模型参数,再依据模型参数模拟水分入渗过程。对模拟...
利用一维垂直入渗试验研究垂直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代数模型在土石混合介质中适用性。采用碎石粒径2~5mm和4组不同碎石含量下的土石混合介质,根据实测的土壤水分入渗特征量,推求出模型参数,再依据模型参数模拟水分入渗过程。对模拟入渗过程与实际入渗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对误差在6%以内,精度较高。说明垂直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代数模型在土石混合介质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混合介质
碎石
水分
运动
垂直一维
非饱和土壤水分
运动代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物炭对黑土区土壤水分扩散与溶质弥散持续效应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魏永霞
王鹤
+1 位作者
肖敬萍
刘慧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08-319,共12页
为探究施用生物炭对黑土区坡耕地土壤水分扩散和溶质弥散的持续效应,于2016-2019年在1.5°、3°、5°的径流小区开展了生物炭持续效应试验,分析了单次施加生物炭对土壤容重、孔隙度、有机质含量、Boltzmann变换参数ξ、非...
为探究施用生物炭对黑土区坡耕地土壤水分扩散和溶质弥散的持续效应,于2016-2019年在1.5°、3°、5°的径流小区开展了生物炭持续效应试验,分析了单次施加生物炭对土壤容重、孔隙度、有机质含量、Boltzmann变换参数ξ、非饱和土壤水分扩散率D(θ)、非饱和土壤水动力弥散系数Dsh(θ)的持续作用。结果表明:土壤中单次添加生物炭后的4年内均可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且各指标变化率均随坡度增大、施炭年限延长而减小;坡度、年份、是否施用生物炭3个因素中,对土壤容重、孔隙度、有机质含量影响程度最大的均为是否施用生物炭;施用生物炭增大了ξ,且ξ随坡度增加、施炭后年限延长逐年减小。2016-2019年D(θ)与Dsh(θ)均随土壤含水率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当土壤含水率小于等于0.42 cm^3/cm^3时,生物炭抑制土壤水分扩散;当土壤含水率大于0.42 cm^3/cm^3时,生物炭促进土壤水分扩散。当土壤含水率小于等于0.36 cm^3/cm^3时,生物炭抑制土壤中Na Cl溶液的弥散;当土壤含水率大于0.36 cm^3/cm^3时,生物炭可以促进土壤中NaCl溶液的弥散。试验区θ处于0.20~0.35 cm^3/cm^3,故施用生物炭对水分扩散、Na Cl溶液弥散均具有抑制效果,且生物炭对水分扩散和溶液弥散抑制效果均随坡度增加、施炭后年限延长而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黑土区
Boltzmann变换参数
非饱和土壤水分
扩散率
非饱和
土壤水
动力弥散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等温入渗条件下土壤中水分运移的解析分析
被引量:
11
3
作者
梁冰
刘晓丽
薛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41-744,共4页
基于多孔介质渗流力学-热力学理论,建立了非等温条件下土壤中水-热耦合迁移的数学模型,并运用分离变量法和拉普拉斯(Laplace)变换对模型进行解析求解;通过算例分析,表明温度对非饱和土壤中水分迁移的影响。本文所得结果及结论,对于农田...
基于多孔介质渗流力学-热力学理论,建立了非等温条件下土壤中水-热耦合迁移的数学模型,并运用分离变量法和拉普拉斯(Laplace)变换对模型进行解析求解;通过算例分析,表明温度对非饱和土壤中水分迁移的影响。本文所得结果及结论,对于农田水利保护和地下水资源的利用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等温入渗
水分
迁移
非饱和土壤水分
数学模型
解析解
热耦合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垂直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代数模型在土石混合介质中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建军
王全九
王春霞
王卫华
赵春艳
机构
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西安理工大学水资源研究所
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14,17,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38B00)
国家"863"项目"水盐调控精量灌溉技术"(2006AA100207)
文摘
利用一维垂直入渗试验研究垂直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代数模型在土石混合介质中适用性。采用碎石粒径2~5mm和4组不同碎石含量下的土石混合介质,根据实测的土壤水分入渗特征量,推求出模型参数,再依据模型参数模拟水分入渗过程。对模拟入渗过程与实际入渗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对误差在6%以内,精度较高。说明垂直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代数模型在土石混合介质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关键词
土石混合介质
碎石
水分
运动
垂直一维
非饱和土壤水分
运动代数模型
Keywords
stone mixture
gravel
water movement
vertical one-dimensional unsaturated soil water movement algebraic model
分类号
S151.9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炭对黑土区土壤水分扩散与溶质弥散持续效应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魏永霞
王鹤
肖敬萍
刘慧
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东北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
东北农业大学理学院
出处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08-319,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9033)
黑龙江省博士后面上资助经费项目(LBH-Z17017)
东北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2017009)。
文摘
为探究施用生物炭对黑土区坡耕地土壤水分扩散和溶质弥散的持续效应,于2016-2019年在1.5°、3°、5°的径流小区开展了生物炭持续效应试验,分析了单次施加生物炭对土壤容重、孔隙度、有机质含量、Boltzmann变换参数ξ、非饱和土壤水分扩散率D(θ)、非饱和土壤水动力弥散系数Dsh(θ)的持续作用。结果表明:土壤中单次添加生物炭后的4年内均可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且各指标变化率均随坡度增大、施炭年限延长而减小;坡度、年份、是否施用生物炭3个因素中,对土壤容重、孔隙度、有机质含量影响程度最大的均为是否施用生物炭;施用生物炭增大了ξ,且ξ随坡度增加、施炭后年限延长逐年减小。2016-2019年D(θ)与Dsh(θ)均随土壤含水率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当土壤含水率小于等于0.42 cm^3/cm^3时,生物炭抑制土壤水分扩散;当土壤含水率大于0.42 cm^3/cm^3时,生物炭促进土壤水分扩散。当土壤含水率小于等于0.36 cm^3/cm^3时,生物炭抑制土壤中Na Cl溶液的弥散;当土壤含水率大于0.36 cm^3/cm^3时,生物炭可以促进土壤中NaCl溶液的弥散。试验区θ处于0.20~0.35 cm^3/cm^3,故施用生物炭对水分扩散、Na Cl溶液弥散均具有抑制效果,且生物炭对水分扩散和溶液弥散抑制效果均随坡度增加、施炭后年限延长而减弱。
关键词
生物炭
黑土区
Boltzmann变换参数
非饱和土壤水分
扩散率
非饱和
土壤水
动力弥散参数
Keywords
biochar
black soil region
Boltzmann transformation parameters
unsaturated soil water diffusion rate
unsaturated soil hydrodynamic dispersion parameters
分类号
S156.2 [农业科学—土壤学]
S152.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等温入渗条件下土壤中水分运移的解析分析
被引量:
11
3
作者
梁冰
刘晓丽
薛强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出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41-744,共4页
基金
国家教育部资助项目(2000172)
辽宁省自然科学技术基金资助项目(200081021)
文摘
基于多孔介质渗流力学-热力学理论,建立了非等温条件下土壤中水-热耦合迁移的数学模型,并运用分离变量法和拉普拉斯(Laplace)变换对模型进行解析求解;通过算例分析,表明温度对非饱和土壤中水分迁移的影响。本文所得结果及结论,对于农田水利保护和地下水资源的利用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
非等温入渗
水分
迁移
非饱和土壤水分
数学模型
解析解
热耦合迁移
Keywords
moisture migration
unsaturated moisture in soil
mathematical model
analytical solution
分类号
S152.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垂直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代数模型在土石混合介质中的适用性研究
刘建军
王全九
王春霞
王卫华
赵春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生物炭对黑土区土壤水分扩散与溶质弥散持续效应研究
魏永霞
王鹤
肖敬萍
刘慧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非等温入渗条件下土壤中水分运移的解析分析
梁冰
刘晓丽
薛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