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多种食品中的9种非食用色素 被引量:11
1
作者 高莹 高杰 +5 位作者 张勋 董群 孙岩 付瑶 赵韫慧 邢燕燕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3-188,共6页
建立了多种食品(葡萄酒、乳饮料、调制乳、海虾,熟鸡蛋,咸鸭蛋,肉制品,辣椒酱,辣椒粉)中的9种非食用色素酸性红1、酸性橙7、酸性黄36、苏丹红Ⅰ、苏丹红Ⅱ、苏丹红Ⅲ、苏丹红Ⅳ、碱性橙31、罗丹明B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定量检测方法。... 建立了多种食品(葡萄酒、乳饮料、调制乳、海虾,熟鸡蛋,咸鸭蛋,肉制品,辣椒酱,辣椒粉)中的9种非食用色素酸性红1、酸性橙7、酸性黄36、苏丹红Ⅰ、苏丹红Ⅱ、苏丹红Ⅲ、苏丹红Ⅳ、碱性橙31、罗丹明B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定量检测方法。分别对提取方式、不同食品的分类预处理方法和质谱条件进行了优化。并选择离子检测进行阳性验证,外标法定量分析了上述食品样品中的色素含量。该方法对于酸性红的最低检出限、线性范围和方法回收率分别为:0.10 mg/kg、0.10~0.50 mg/L和86.5%~95.3%;对于其他8种非食用色素的最低检出限、线性范围和方法回收率分别为:0.010 mg/kg、0.010~0.10 mg/L和86.5%~9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食用色素 分类预处理方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食品中非食用色素皂黄 被引量:6
2
作者 赵志磊 吴广臣 +1 位作者 李小亭 庞艳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84-285,共2页
建立了食品中非食用色素皂黄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样品经丙酮超声波提取,以乙睛-5mmol/L乙酸铵+0.06%三乙胺水溶液为流动相,XDB-C18色谱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为418nm。该方法线性范围为0.5~15μg/mL,最低检出浓度... 建立了食品中非食用色素皂黄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样品经丙酮超声波提取,以乙睛-5mmol/L乙酸铵+0.06%三乙胺水溶液为流动相,XDB-C18色谱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为418nm。该方法线性范围为0.5~15μg/mL,最低检出浓度为0.08mg/L,变异系数为0.4%~3.6%,加标平均回收率为102.29%,方法准确可靠,精密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食用色素 高效液相色谱 皂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QuEChERS-液质联用法测定食品中6种非食用色素 被引量:13
3
作者 曾凯 罗明标 +2 位作者 唐俊 万亮 陈春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98-201,共4页
建立了QuEChERS提取和净化样品的改进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食品中6种非食用色素碱性橙Ⅱ、罗丹明B、苏丹红Ⅰ~Ⅳ的方法。针对不同基质样品采用乙腈或乙腈-水萃取、低温冷冻、C18净化、液相分离... 建立了QuEChERS提取和净化样品的改进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食品中6种非食用色素碱性橙Ⅱ、罗丹明B、苏丹红Ⅰ~Ⅳ的方法。针对不同基质样品采用乙腈或乙腈-水萃取、低温冷冻、C18净化、液相分离后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MRM)测定。对红酒、葵花籽、糖果的检测结果表明,6种非食用色素的方法检出限为1.0~20.0μg/kg;回收率为72.4%~114.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7%~11.3%。与传统前处理方法相比,该方法在有机试剂消耗量、时间上均可节省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液质联用 食品 非食用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柱-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重庆火锅底料中7种非食用色素及暴露评估 被引量:5
4
作者 郑连姬 邹勇 +3 位作者 张琪 李智 费华熙 钟耕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77-286,共10页
为了调查、评估重庆火锅底料中7种非食用色素的安全性,经氧化铝柱净化、高压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100组重庆产火锅底料中7种非食用色素碱性橙Ⅱ、罗丹明B、对位红、苏丹红Ⅰ、苏丹红Ⅱ、苏丹红Ⅲ、苏丹红Ⅳ。利用基于Monte Carlo模拟技术... 为了调查、评估重庆火锅底料中7种非食用色素的安全性,经氧化铝柱净化、高压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100组重庆产火锅底料中7种非食用色素碱性橙Ⅱ、罗丹明B、对位红、苏丹红Ⅰ、苏丹红Ⅱ、苏丹红Ⅲ、苏丹红Ⅳ。利用基于Monte Carlo模拟技术的Crystal Ball风险评估软件模拟和抽样对重庆火锅底料中7种非食用色素暴露量和风险进行了非参数概率评估,结果表明,重庆产火锅底料中7种非食用色素均低于方法检出限(碱性橙Ⅱ 0.106 mg/kg、罗丹明B 0.010 mg/kg、对位红 0.006 mg/kg、苏丹红Ⅰ0.086 mg/kg、苏丹红Ⅱ 0.138 mg/kg、苏丹红Ⅲ 0.014 mg/kg、苏丹红Ⅳ 0.004 mg/kg),摄食重庆火锅底料对不同年龄段居民带来7种非食用色素危害概率为0%。该研究为指导重庆火锅的安全食用及今后的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柱 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 火锅底料 非食用色素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辣椒红色素中9种非食用色素 被引量:14
5
作者 牛瑜琦 马晓斐 +2 位作者 李挥 张敬轩 高文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11-316,共6页
采用QuEChERS前处理方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下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实现辣椒红色素中9种非食用色素的同时检测。辣椒红色素样品经乙腈溶液提取后,氯化钠进行盐析,C18吸附剂净化,取上清液进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 采用QuEChERS前处理方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下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实现辣椒红色素中9种非食用色素的同时检测。辣椒红色素样品经乙腈溶液提取后,氯化钠进行盐析,C18吸附剂净化,取上清液进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的基质效应影响在-0.17~0.07之间,检出限在0.2~1.5 ng/g之间,定量限在0.6~5.0 ng/g之间,碱性橙Ⅱ、碱性橙21、碱性橙22、碱性嫩黄在0.2~8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苏丹红Ⅰ、苏丹红Ⅱ、苏丹红Ⅲ、苏丹红Ⅳ、罗丹明B在2~4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目标物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50,9种非食用色素在3个样品加标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均在69.6%~92.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8%~8.5%之间(n=5)。该方法简单快捷、准确可靠,适合于大批量天然植物提取物样品中非食用色素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红色素 QUECHERS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非食用色素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味品中违禁添加的非食用色素检测技术综述 被引量:5
6
作者 汪敏 江生 +2 位作者 毛庆 韩燕 许晶冰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2-155,158,共5页
文章综述了国家卫生部发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5种偶氮类非食用色素(罗丹明B、苏丹红Ⅰ、Ⅱ、Ⅲ、Ⅳ)的性质、危害以及调味品(辣椒粉、花椒粉和火锅底料等)中该类色素国内外的检测技术,并分析了各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性。笔者认... 文章综述了国家卫生部发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5种偶氮类非食用色素(罗丹明B、苏丹红Ⅰ、Ⅱ、Ⅲ、Ⅳ)的性质、危害以及调味品(辣椒粉、花椒粉和火锅底料等)中该类色素国内外的检测技术,并分析了各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性。笔者认为非食用色素的检测技术将趋于更快捷、高效、可靠发展,建立多种非食用色素同时测定的检测方法是未来探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味品 非食用色素 罗丹明B 苏丹红 检测技术 前景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虾肉中7种非食用色素的残留量 被引量:4
7
作者 侯建波 谢文 +3 位作者 李杰 沈炜锋 祝泽龙 吕春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41-1546,共6页
提出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虾肉中7种非食用色素的残留量。样品经过乙腈提取、正己烷脱脂、无水硫酸钠干燥和硅胶固相萃取柱净化。以Agilent Eclipse XDB-C8色谱柱为分离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采用同位素内标法... 提出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虾肉中7种非食用色素的残留量。样品经过乙腈提取、正己烷脱脂、无水硫酸钠干燥和硅胶固相萃取柱净化。以Agilent Eclipse XDB-C8色谱柱为分离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采用同位素内标法定量。酸性橙2、颜料红53和酸性金黄G的线性范围在100μg·L-1以内,其余4种色素的线性范围在10μg·L-1以内。酸性橙2、颜料红53和酸性金黄G的测定下限(10S/N)为5μg·kg-1,其余4种色素的测定下限(10S/N)为0.5μg·kg-1。以空白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在53.8%~106%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2.1%~11%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虾肉 非食用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微型GPC柱快速筛查辣椒制品中非食用色素 被引量:3
8
作者 朱永红 李根容 +3 位作者 孔树全 屠大伟 朱丽利 江梅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6-110,共5页
建立了一种采用微型凝胶渗透色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柱筛查辣椒制品中脂溶性非食用色素的方法,采用普通玻璃滴管装填Bio-Beads S-X3凝胶制备微型GPC柱(10 cm×0.5 cm,i.d.),样品经有机溶剂提取,以正己烷/乙酸乙酯(... 建立了一种采用微型凝胶渗透色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柱筛查辣椒制品中脂溶性非食用色素的方法,采用普通玻璃滴管装填Bio-Beads S-X3凝胶制备微型GPC柱(10 cm×0.5 cm,i.d.),样品经有机溶剂提取,以正己烷/乙酸乙酯(1∶1,v/v)或环己烷/乙酸乙酯(1∶1,v/v)为流动相,对样品提取液进行柱层析筛查,通过肉眼观察被检样品在凝胶柱中是否分离出保留时间(或保留体积)与非食用色素标准品一致的新色素带,判断样品中是否含非食用色素。该筛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底,结果直观、准确,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渗透色谱 非食用色素 苏丹红 快速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制品中大红粉的筛查及检测 被引量:4
9
作者 朱永红 张庆合 +5 位作者 李根容 李娜 仲维科 汪敏 肖昭竞 陈世奇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0-104,共5页
采用自制的微型GPC柱对辣椒制品中的非食用色素进行筛查,筛选到一种未知的脂溶性非食用色素,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及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对该未知色素与市售化工染料大红粉进行比较分析,发现... 采用自制的微型GPC柱对辣椒制品中的非食用色素进行筛查,筛选到一种未知的脂溶性非食用色素,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及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对该未知色素与市售化工染料大红粉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该未知色素为大红粉(Pigment Scarlet Powder)。为了有效开展食品中大红粉的检测,建立了一种直接溶剂提取法对辣椒制品中大红粉进行检测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可实现对辣椒制品中大红粉的快速检测,并在部分辣椒制品中检出大红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红粉 非食用色素 辣椒制品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生部近日颁布《集贸市场食品卫生管理规范》
10
《南方水产科学》 CAS 2003年第6期2-2,共1页
卫生部近日颁布了《集贸市场食品卫生管理规范》,规定以下九类食品不能进入集贸市场买卖:
关键词 集贸市场 食品卫生管理 卫生部 管理规范 有毒有害物质 包装材料 非食用色素 买卖 水产品 生产日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