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TN系统分析转基因稻米油脂的非预期变异效应
1
作者 赵艳 史玉倩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1-138,共8页
以抗草甘膦转基因(genetically modified,GM)水稻株系T13和T22及各自的PTN(parent controltransgenic plant-nontransgenic control)系统对照样本为材料,分析GM稻米油脂含量和脂肪酸组分的实质等同性并追溯其非预期变异效应的技术来源... 以抗草甘膦转基因(genetically modified,GM)水稻株系T13和T22及各自的PTN(parent controltransgenic plant-nontransgenic control)系统对照样本为材料,分析GM稻米油脂含量和脂肪酸组分的实质等同性并追溯其非预期变异效应的技术来源。结果表明:(1)两个GM水稻株系T13和T22的油脂含量与各自亲本差异显著,T13的油脂含量比亲本P1降低了21. 79%,T22的油脂含量比亲本P2增加了20. 87%,但最大变异幅度小于P1和P2品种间差异,说明GM水稻种子油脂含量变异在安全范围之内。(2) GM水稻株系与其对照样本的脂肪酸组成相同,只是部分脂肪酸相对含量发生了显著变异。根据双倍单边检验(two one-sided tests,TOST)程序,12种脂肪酸组分中,相对含量与亲本不等同的T13株系只有亚麻酸1种,T22株系则有8种,可见稻米脂肪酸组分含量变异在不同GM品系间差异较大,GM作物的安全性评估应遵循个案分析原则。(3) GM株系T22稻米的花生酸、鳕油酸和芥酸相对含量变异幅度较大,而且变异效应的技术来源包括转基因过程和转基因插入突变效应,需要进一步安全性评估。其中T22稻米中相对含量增加的花生酸和鳕油酸属于非限量营养脂肪酸,而具有安全隐患的限量脂肪酸芥酸在T22稻米中的相对含量比P2降低了23. 69%,而且含量远低于有关限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稻米油脂含量 脂肪酸 实质等同性 非预期变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