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脂质组学对5种常见禽蛋蛋黄脂质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赵航 朱磊 +1 位作者 王冉 龚兰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78,共8页
为研究鸭蛋、鹅蛋、鹌鹑蛋、鸽蛋及鸡蛋蛋黄所含脂质的差异,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对5种禽蛋黄进行脂质组学分析。结果显示,共检测到6类、26个亚类的1303种脂类。鸭与鸽的蛋黄、鸡与鹌鹑的蛋黄脂质成分相近,鹅蛋与其他蛋黄脂质成... 为研究鸭蛋、鹅蛋、鹌鹑蛋、鸽蛋及鸡蛋蛋黄所含脂质的差异,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对5种禽蛋黄进行脂质组学分析。结果显示,共检测到6类、26个亚类的1303种脂类。鸭与鸽的蛋黄、鸡与鹌鹑的蛋黄脂质成分相近,鹅蛋与其他蛋黄脂质成分差异最大。鸡蛋黄鞘脂含量最丰富,鹌鹑蛋黄的甘油磷脂含量最高,鸽蛋黄甘油酯含量最低,鸭蛋黄及鸽蛋黄的甘油二酯与甘油三酯含量比值最高,鸭蛋黄及鸽蛋黄中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与鸡蛋黄相比,其他禽蛋有33个脂质存在极显著差异(P<0.05、VIP≥1并且FC≥10或FC≤0.1)。研究表明,不同禽蛋黄含有的脂质存在显著差异,当对比甘油酯比例及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时,鸭蛋黄和鸽蛋黄较鸡蛋黄、鹅蛋黄、鹌鹑蛋黄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蛋 鸭蛋 鹅蛋 鹌鹑蛋 鸽蛋 非靶向脂质组学 甘油磷 甘油三酯 Ω-3多不饱和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脂质组学研究茶花鸡和科宝肉鸡胸肌脂质差异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净颖 赵若含 +4 位作者 胡梅 张芯燕 刘丽仙 贾俊静 豆腾飞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18,共9页
为研究不同鸡种肌肉的营养价值,试验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对90日龄科宝肉鸡和茶花鸡胸大肌的脂质组成进行表征。结果显示:从6个科宝肉鸡和6个茶花鸡胸大肌样品中共检测到1242种脂质分子,其中甘油磷脂(PC、PE、PS等)、甘油脂... 为研究不同鸡种肌肉的营养价值,试验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对90日龄科宝肉鸡和茶花鸡胸大肌的脂质组成进行表征。结果显示:从6个科宝肉鸡和6个茶花鸡胸大肌样品中共检测到1242种脂质分子,其中甘油磷脂(PC、PE、PS等)、甘油脂(TG、DG)和鞘脂(SM、Cer等)的种类较多,分别为729、325和138种,其他大类(脂糖脂类、肪酸类和孕烯醇酮脂类)中的脂质分子种类均在30种以内。进一步经多维统计分析和单变量统计分析,筛选到46个显著差异脂质分子,包括26个PC、11个TG、5个DG、2个AcCa、1个PE和1个PS。其中除了10个PC以外,其他脂质分子含量均表现为科宝肉鸡较高。结果表明,科宝肉鸡和茶花鸡胸大肌脂质组差异物质主要集中在PC和TG上,即甘油磷脂类和甘油脂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花鸡 科宝肉鸡 胸肌 非靶向脂质组学 甘油 甘油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脂质组学的海洋颗石藻病毒甾醇去饱和酶及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功能分析
3
作者 马晖 王彩凤 +2 位作者 李桂玲 李健 刘静雯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5-138,共14页
赫氏颗石藻(Emiliania huxleyi)宿主-病毒(E.huxleyi virus,EhV)的互作过程是影响海洋碳、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气候变化的重要环节。在共进化过程中,Eh V通过基因水平转移从宿主基因组中“劫获”了一组鞘脂从头合成相关酶基因,重构宿... 赫氏颗石藻(Emiliania huxleyi)宿主-病毒(E.huxleyi virus,EhV)的互作过程是影响海洋碳、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气候变化的重要环节。在共进化过程中,Eh V通过基因水平转移从宿主基因组中“劫获”了一组鞘脂从头合成相关酶基因,重构宿主脂代谢网络以支持病毒的特殊需求。目前,对病毒这组相关酶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尚不十分清楚。以颗石藻病毒Eh V-99B1基因组中的甾醇去饱和酶(EhV-SD)和脂肪酸去饱和酶(Eh V-FAD)基因为研究对象,构建酿酒酵母重组表达载体p YES2/CT-SD和p YES2/CT-FAD,转化相应的基因缺陷型酵母菌株YMR015C和YGL055W获得重组酵母细胞株,进一步采用UPLC-Q-Exactive-MS非靶向脂质组学技术,比较分析重组酵母和缺陷型酵母细胞脂质的组成和含量变化。结果显示,Eh V-SD与Eh V-FAD基因在酿酒酵母中成功表达并具有生物学活性。Eh V-SD过表达显著改变了重组酵母细胞脂质代谢,含多不饱和酰基链的磷脂酰胆碱(PC,20︰4/20︰5/20︰6)和甘油三酯(TAG,12︰3)种类的丰度显著升高;而部分多不饱和脂肪酸(FA,16︰2/16︰4)和含多不饱和酰基链的磷脂酰甘油(PG,16︰2/18︰4)丰度则显著降低。Eh V-FAD过表达显著增加了重组酵母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特别是棕榈油酸(C16︰1)和油酸(C18︰1)显著积累,而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则显著降低,表明Eh V-FAD与酵母Δ9FAD具有类似的生物学功能。海洋病毒中脂质代谢相关新基因功能的确定,有助于从代谢角度深入认识海洋病毒-宿主的互作关系,也为相关功能基因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颗石藻病毒 甾醇去饱和酶基因SD 肪酸去饱和酶基因FAD 酿酒酵母 非靶向脂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