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途干线常用的几种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的性能分析
1
作者 胡先志 胡佳妮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3-55,共3页
本文介绍了时下长途干线密集波分复用系统广为应用的G.655光纤的特点与性能 ,对于常用的几种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的特点与性能做了比较。
关键词 长途干线 色散位移 单模光纤 密集波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外部气相沉积的S+C+L波段低色散斜率大有效面积非零色散位移光纤的设计与制备
2
作者 查健江 王元达 +3 位作者 何学荣 侯伟 王敬胜 文建湘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63,共12页
针对现有光纤无法满足宽带光密集波分复用系统传输和S+C+L波段粗波分复用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具有中心凹陷的三角形芯+环形的折射率剖面,利用外部气相沉积工艺制备了一种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并通过调整第一芯层的相对折射率和第二芯层与第... 针对现有光纤无法满足宽带光密集波分复用系统传输和S+C+L波段粗波分复用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具有中心凹陷的三角形芯+环形的折射率剖面,利用外部气相沉积工艺制备了一种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并通过调整第一芯层的相对折射率和第二芯层与第一芯层的半径比,探究了其对光纤衰减、色散斜率和有效面积等参数的影响。研究发现,当第一芯层的相对折射率逐渐增大且第二芯层与第一芯层半径比逐渐减小时,零色散波长和有效面积逐渐减小。当第一芯层的相对折射率在0.52%~0.53%,芯层半径比在2.6~2.7时,光纤的有效面积接近70μm^(2),零色散波长在1420 nm附近,在1550 nm波段的色散系数大于8 ps·nm^(-1)·km^(-1),色散斜率为0.059 ps·nm^(-2)·km^(-1),可以较好地抑制传输过程中光非线性效应,满足长途干线网与城域网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色散位移光纤 外部气相沉积工艺 S+C+L波段 色散斜率 大有效面积 波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联PSA非零色散位移光纤通信系统传输性能的研究
3
作者 李跃辉 林洪榕 +2 位作者 迟晓玲 陈如全 许宗泽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0-14,共5页
本文通过计算机系统仿真研究了以相敏光放大器(PSA)作为中继光放大器的非零色散位移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 ,分析了PSA系统的码间干扰(ISI)限制距离与信号速率、光纤色散、放大器间距和放大器平均输出信号功率的关系 。
关键词 色散位移 光纤通信系统 传输性能 色散补偿 码间干扰限制距离 相位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非零色散位移光纤链路中应用相敏光放大器的研究
4
作者 陈如全 林洪榕 徐剑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75-78,共4页
研究了应用级联相敏光放大器 (PSA)的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NZDSF)光传输系统。通过计算机仿真得到了高速信号眼图劣化度随光纤色散变化的曲线 ,以及系统码间干扰 (ISI)限制无中继距离在不同色散条件下随放大器间距变化的曲线。通过分析可... 研究了应用级联相敏光放大器 (PSA)的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NZDSF)光传输系统。通过计算机仿真得到了高速信号眼图劣化度随光纤色散变化的曲线 ,以及系统码间干扰 (ISI)限制无中继距离在不同色散条件下随放大器间距变化的曲线。通过分析可知 ,PSA对光纤的正色散和负色散都有一定的补偿效果。但是 ,由于非线性自相位调制效应的影响 ,在其它参数相同条件下 ,正色散时的ISI限制距离比负色散时要长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敏光放大器 色散补偿 位移光纤链路 色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零色散位移大有效面积光纤在DWDM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燕明 高育选 +1 位作者 李懋循 蔡及时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2-57,共6页
首先简单介绍对 DWDM系统的考虑 ,重点强调光纤的非线性效应 .然后介绍了康宁公司开发的大有效面积光纤 LEAF○R.主要内容包括 LEAF○R光纤的折射率分布设计、典型光学特性、有效面积及其测量方法和
关键词 色散位移 有效面积 光纤 DW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模光纤正常色散区零色散波长附近的啁啾演变特性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晶 苗洪利 +2 位作者 刘秀敏 冯璐 冯启元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7年第12期1082-1085,共4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法,首次推出了单模光纤正常色散区中二阶、三阶色散共同决定群速度色散效应时,所致啁啾的解析表达式.利用数位解法,模拟了零色散波长附近群速度色散效应和自相位调制效应共同导致的啁啾演变过程.计算结果表明:啁啾... 利用傅里叶变换法,首次推出了单模光纤正常色散区中二阶、三阶色散共同决定群速度色散效应时,所致啁啾的解析表达式.利用数位解法,模拟了零色散波长附近群速度色散效应和自相位调制效应共同导致的啁啾演变过程.计算结果表明:啁啾为非线性的,且有极值,因而导致脉冲形状的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啁啾 色散波长 正常色散 单模光纤 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阶梯芯色散位移单模光纤
7
作者 李振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89年第1期126-129,共4页
为了实现色散位移,人们提出过很多折射率模型,如三角形分布(triangular profile)、削顶三角形分布(trapezoidal Profile)、多包层分布(multiple index profile):和分段芯分布(SEGCOR profile)。通常,在MCVD工艺中,这些剖面的渐变芯层只... 为了实现色散位移,人们提出过很多折射率模型,如三角形分布(triangular profile)、削顶三角形分布(trapezoidal Profile)、多包层分布(multiple index profile):和分段芯分布(SEGCOR profile)。通常,在MCVD工艺中,这些剖面的渐变芯层只能用一些常数折射率层近似实现。作者采用多阶梯芯层分布模型研究和设计光纤。这种结构更接近工艺实际.恰当选取其灵活多变的结构参数可以得到要求的传输特性。 1 理论考察如图1所示的四阶梯芯模型,其他多阶梯芯(双阶梯和三阶梯)分布可视为四阶梯的退化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 单模 阶梯芯层 色散 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模光纤的传输容量及色散补偿
8
作者 姚慧海 《电信科学》 1986年第2期44-50,共7页
一、引言单模光纤具有非常大的传输容量,已报导的系统码速达2 Gb/s,无中继间距达130km;根据理论预测,最大码速可达10 Gb/s以上。显然,单模光纤的最大传输容量取决于光纤色散的大小。为提高传输容量,原则上可采取两条途径:一是降低单模... 一、引言单模光纤具有非常大的传输容量,已报导的系统码速达2 Gb/s,无中继间距达130km;根据理论预测,最大码速可达10 Gb/s以上。显然,单模光纤的最大传输容量取决于光纤色散的大小。为提高传输容量,原则上可采取两条途径:一是降低单模光纤的色散,甚至使光源工作在光纤的零色散波长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模光纤 色散波长 色散补偿 光纤色散 折射率分布 波长范围 码速 传输容量 包层 色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抑制OCDMA系统色散和非线性效应的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月卉 安晓强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00-902,914,共4页
色散和非线性效应对光CDMA系统性能会产生严重影响。针对此类问题,该文通过对采用严格最佳(F,k,1)光正交码的单极性光CDMA系统进行理论分析,得到了色散和非线性效应对光CDMA系统性能的影响的量化表达式。数值结果表明:光纤信道的色散和... 色散和非线性效应对光CDMA系统性能会产生严重影响。针对此类问题,该文通过对采用严格最佳(F,k,1)光正交码的单极性光CDMA系统进行理论分析,得到了色散和非线性效应对光CDMA系统性能的影响的量化表达式。数值结果表明:光纤信道的色散和非线性效应会导致系统性能明显下降,因此,色散补偿技术必不可少。不同于传统的色散补偿方案,该文提出采用非零色散位移光纤(NZ-DSF)搭配色散补偿光纤(DCF)的新方案,在进行色散补偿的同时,尽可能弱化非线性效应的影响,从而有效地改善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散补偿光纤 色散 线性效应 色散位移光纤 光码分多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振模色散所致光纤链路传输损伤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袁明辉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7-399,共3页
为了研究偏振模色散所致光纤链路传输损伤,采用基于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分步傅里叶法数值分析了1阶和2阶偏振模色散对光纤链路中非归零码、归零码及啁啾归零码脉冲信号的影响。结果表明,偏振模色散造成光纤链路性能的严重恶化,成为... 为了研究偏振模色散所致光纤链路传输损伤,采用基于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分步傅里叶法数值分析了1阶和2阶偏振模色散对光纤链路中非归零码、归零码及啁啾归零码脉冲信号的影响。结果表明,偏振模色散造成光纤链路性能的严重恶化,成为限制其性能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而且随着工作速度的提高,高阶偏振模色散的影响更大;采用合适的码型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偏振模色散的影响,其中啁啾归零码略优于归零码,而归零码优于非归零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偏振模色散 啁啾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散平坦光纤中的高速率PM-16QAM信号传输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朱龙洋 郑宏军 +4 位作者 黎昕 白成林 胡卫生 许恒迎 刘山亮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2-169,共8页
提出了一种高速率、偏振复用、正交幅度调制信号的色散平坦光纤传输系统,传输速率分别为160 Gbps和256 Gbps,调制格式为PM-16QAM。实验研究了色散平坦光纤链路系统的传输特性,并分别与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和标准单模光纤链路传输特性做了... 提出了一种高速率、偏振复用、正交幅度调制信号的色散平坦光纤传输系统,传输速率分别为160 Gbps和256 Gbps,调制格式为PM-16QAM。实验研究了色散平坦光纤链路系统的传输特性,并分别与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和标准单模光纤链路传输特性做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较低输入光功率情况下,PM-16QAM信号在160 Gbps传输50 km时,经色散平坦光纤传输后的误差矢量幅度EVM优于经非零色散位移光纤传输情况0.5%,比特误码率BER优于非零色散位移光纤传输情况两个数量级;色散平坦光纤链路能更好地衰减旁瓣噪声;256 Gbps传输50 km和75 km时,仅在色散平坦光纤链路传输后可以较好地解调出信号;传输距离越长,保持较好特性时输入光功率范围越小。对比160 Gbps和256 Gbps情况,高速率PM-16QAM信号在色散平坦光纤链路的传输特性优于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和标准单模光纤链路的传输特性,传输速率越高、传输距离越长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幅度调制 色散平坦光纤 色散位移光纤 标准单模光纤 传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的色散与带宽
12
作者 王延恒 《电信科学》 1985年第7期53-57,共5页
本文通过实例说明了合理选取多模光纤剖面指数口,对减小光纤模式色散的重要作用。对单模光纤,在指出减小其总色散的挖潜方向的同时,又指出了减小其偏振模式色散以及稳定其偏振方向的重要性。对如阿处理工程计算带宽与实验室测试带宽间... 本文通过实例说明了合理选取多模光纤剖面指数口,对减小光纤模式色散的重要作用。对单模光纤,在指出减小其总色散的挖潜方向的同时,又指出了减小其偏振模式色散以及稳定其偏振方向的重要性。对如阿处理工程计算带宽与实验室测试带宽间的关系,以及在组成光纤传输线时,如何预选剖面指数α等问题,也进行了一些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带宽 单模光纤 脉冲展宽 实验室测试 色散波长 线偏振模 纤芯折射率 光谱宽度 双折射效应 光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光纤中受激拉曼散射和四波混频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谭勇 黄秋实 +4 位作者 宋雪迪 蔡红星 孙秀平 吕彦飞 张喜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51-1455,共5页
在抽运光和耦合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研究了熔接组合的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NZDSF)和标准单模光纤(SMF)中的受激拉曼散射(SRS)和四波混频(FWM)产生和传输特征。采用532nm脉冲激光抽运NZDSF,从20m处开始产生以LP01模传输的SRS第一级Stokes... 在抽运光和耦合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研究了熔接组合的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NZDSF)和标准单模光纤(SMF)中的受激拉曼散射(SRS)和四波混频(FWM)产生和传输特征。采用532nm脉冲激光抽运NZDSF,从20m处开始产生以LP01模传输的SRS第一级Stokes光;紧接着在30m处产生了FWM,SRS受到FWM抑制,传输模式逐渐转化为LP11模;经过80m处熔接点后,由于熔接处双锥光纤结构使光场模式互相干涉,光波模式恢复为LP01模,FWM受到抑制。该现象和机理有利于抑制密集波分复用(DWDM)系统中光学非线性失真和促进光孤子通信系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激拉曼散射 四波混频 模式 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光纤对CWDM系统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邓丽琼 徐文成 +2 位作者 陈伟成 汪徐德 刘颂豪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57,61,共5页
文章比较了目前应用于粗波分复用(CWDM)系统的各类光纤的性能,结合光纤在系统测试中的表现情况对各类光纤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肯定了标准单模光纤和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应用于CWDM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了G.652C/D和G.655B/C两类低水峰光... 文章比较了目前应用于粗波分复用(CWDM)系统的各类光纤的性能,结合光纤在系统测试中的表现情况对各类光纤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肯定了标准单模光纤和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应用于CWDM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了G.652C/D和G.655B/C两类低水峰光纤支持全频谱CWDM传输的优势和在网络升级中的应用潜力,同时与色散位移单模光纤、负色散(平坦)光纤等非主流光纤的性能作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波分复用 光纤类型 低水峰光纤 色散位移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182km G.655光纤上的10 Gbit/s传输试验
15
作者 杨铸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3,9,共4页
介绍国内首次在182.5km G.655光纤(非零色散位移光纤)上的10Gbit/s 系统传输试验,试验中使用了2只 EDFA,没有采取色散补偿措施,其结果是色散代价基本为零,这表明 G.655光纤适合应用于10Gbit/s 传输系统。文中还分析了系统发送端采用预... 介绍国内首次在182.5km G.655光纤(非零色散位移光纤)上的10Gbit/s 系统传输试验,试验中使用了2只 EDFA,没有采取色散补偿措施,其结果是色散代价基本为零,这表明 G.655光纤适合应用于10Gbit/s 传输系统。文中还分析了系统发送端采用预啁啾方式与 G.655光纤的零色散点的选择关系,为系统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散光纤 EDFA 预啁啾 光纤传输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POSH光纤的研制及其8×10Gb/s系统试验
16
作者 程铭 施璐 +3 位作者 黄彦彬 王铁军 张雁翔 漆启年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23-226,共4页
设计并采用 PCVD工艺制造了大有效面积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L APOSH光纤 )。采用色散补偿原理 ,利用 5个光纤放大器 ,经过 4段跨距 10 0 km左右的 L APOSH光纤 ,最终在 4 0 6 km该类光纤上实现了 8× 10
关键词 色散位移光纤 无误码传输 PCVD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参数测试
17
《中国光学》 EI CAS 2000年第2期57-57,共1页
TN25 2000021122光纤零色散波长的精确测量=Accurate measurementof zero-dispersion wavelength in an opticalfiber[刊,中]/曹文华,李沈平,陈锦泰(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工程学系.香港),刘颂豪(华南师范大学量子电子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 TN25 2000021122光纤零色散波长的精确测量=Accurate measurementof zero-dispersion wavelength in an opticalfiber[刊,中]/曹文华,李沈平,陈锦泰(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工程学系.香港),刘颂豪(华南师范大学量子电子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31))//光学学报.-1999,19(7).-865-872提出了一种测量单模光纤零色散波长的新方法,即让可调谐的连续波(波长λ_s)波长λ_p位于光纤正常色散区的泵浦脉冲串在光纤中共同传输,交叉相位调制与群速度色散的相互作用可使得连续波的强度得到调制。利用这一方法对长度0.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色散波长 单模光纤 交叉相位调制 群速度色散 连续波 色散位移光纤 香港中文大学 电子工程学 正常色散 量子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十年代中期光纤通信技术水平和趋向评述
18
作者 张煦 《电信科学》 1987年第4期6-9,共4页
光纤通信现在的发展趋向是长波长单模光纤系统,不仅用来延长传输距离,而且着重于发掘码速容量潜力。本文分三部分介绍其主要内容。第一部分先讲单模光纤纤芯和包层材料成分的影响,再按照色散特性分别介绍常规单模光纤,色散移位光纤,以及... 光纤通信现在的发展趋向是长波长单模光纤系统,不仅用来延长传输距离,而且着重于发掘码速容量潜力。本文分三部分介绍其主要内容。第一部分先讲单模光纤纤芯和包层材料成分的影响,再按照色散特性分别介绍常规单模光纤,色散移位光纤,以及W形和四包层的色散平坦光纤。第二部分先讲隐埋式多频激光管和模式分配噪声,DFB式单频激光管和相位噪声、频率扫支(Chirp)现象,以及缩窄线宽的办法,其次讲高码速的而发光的边发光LED,再讲检测用的PIN/FET和SAGM结构的APD。第三部分主要讲常规单模光纤的高码速和长中继系统,再讲波长为1.55μm的相干通信系统,包括FSK、DPSK和外差检测的系统。最后讲宽带ISD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技术 单模光纤 色散平坦光纤 光纤纤芯 色散移位光纤 波长范围 包层 码速 色散特性 色散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0Mb/s、565Mb/s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考虑
19
作者 赵梓森 《电信科学》 1986年第2期32-39,31,共9页
一、前言一般认为单模光纤的带宽是很宽的,但是由于单模光纤中存在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以及系统的光源在高速调制下谱线变宽,而且具有随机性质,与光纤的色散相互作用后产生模分配噪声,限制了系统的传输带宽和通信距离。目前的办法是使... 一、前言一般认为单模光纤的带宽是很宽的,但是由于单模光纤中存在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以及系统的光源在高速调制下谱线变宽,而且具有随机性质,与光纤的色散相互作用后产生模分配噪声,限制了系统的传输带宽和通信距离。目前的办法是使系统工作在石英光纤的零色散波长(1.3μm),这样可以减免模分配噪声。但光纤在1.3μm的衰减不是最小,衰减最小的波长是在1.55~1.6μm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系统 b/s 模分配噪声 色散波长 波导色散 单模光纤 传输带宽 光纤色散 石英光纤 纵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及其传输理论
20
《中国光学》 EI CAS 2000年第1期64-65,共2页
TN25 2000010405单模光纤反常色散区零色散波长附近的啁啾演变=Evolution of chirp near the zero dispersionpoint in the region of anomalous dispersion inmonomode optical fibers[刊,中]/王晶,苗洪利(内蒙古师范大学物理系.内蒙古... TN25 2000010405单模光纤反常色散区零色散波长附近的啁啾演变=Evolution of chirp near the zero dispersionpoint in the region of anomalous dispersion inmonomode optical fibers[刊,中]/王晶,苗洪利(内蒙古师范大学物理系.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刘秀敏,冯璐,冯启元(内蒙古大学物理系.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光电子·激光.—1998,9(1).—58-60当单模光纤的反常色散区二阶、三阶色散同时存在时,首次推出了群速度色散致啁啾的解析表达式,并讨论了啁啾演变过程。利用数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模光纤 呼和浩特 色散波长 手征光纤 内蒙古大学 最小群速度色散 内蒙古师范大学 反常色散 解析表达式 三阶色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