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沉降对非金属建筑材料腐蚀机理的探讨 被引量:11
1
作者 谢绍东 周定 岳奇贤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17,共3页
将酸雨对非金属建筑材料的整个腐蚀过程分为腐蚀初期、中期和末期3个腐蚀阶段,进而提出腐蚀机理。对整个腐蚀过程探讨表明:酸雨对材料的腐蚀是酸雨中H+和SO2-4共同侵蚀作用的结果;H+将溶解硬化水泥石中的Ca(OH)2,... 将酸雨对非金属建筑材料的整个腐蚀过程分为腐蚀初期、中期和末期3个腐蚀阶段,进而提出腐蚀机理。对整个腐蚀过程探讨表明:酸雨对材料的腐蚀是酸雨中H+和SO2-4共同侵蚀作用的结果;H+将溶解硬化水泥石中的Ca(OH)2,SO2-4将与硬化水泥石作用生成膨胀性的物质CaSO4·2H2O。因此,酸雨对非金属建筑材料的腐蚀,主要是H+引起溶解腐蚀和SO2-4引起的膨胀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腐蚀 非金属建筑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炼渣-转炉渣-矿渣-脱硫石膏胶凝材料组成优化及协同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琚永健 倪文 +3 位作者 李颖 巴浩静 张思奇 李克庆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1-220,共10页
为解决精炼渣大量堆存问题,提高转炉渣大掺量时固废基胶凝材料的强度,对精炼渣、转炉渣、矿渣和脱硫石膏材料组成进行了优化研究。首先,通过正交试验考察精炼渣、转炉渣、矿渣和脱硫石膏对胶凝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并进行回归分析;然后,... 为解决精炼渣大量堆存问题,提高转炉渣大掺量时固废基胶凝材料的强度,对精炼渣、转炉渣、矿渣和脱硫石膏材料组成进行了优化研究。首先,通过正交试验考察精炼渣、转炉渣、矿渣和脱硫石膏对胶凝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并进行回归分析;然后,建立非线性回归模型,优化胶凝材料配合比;最后,采用XRD,SEM和TG-DSC等表征方法分析精炼渣、转炉渣、矿渣和脱硫石膏的协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Ⅰ组配合比在转炉渣掺量大于40%的情况下,胶砂抗压强度达到39 MPa,且预测值与实验值无显著差异,验证了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可靠性;精炼渣早期水化生成C_(2)AH_(8),参与四元体系协同作用,各龄期的水化产物主要为钙矾石和C-S-H凝胶。因此,协同水化作用促进了钙矾石和C-S-H凝胶的生成,提高了硬化体强度,可为精炼渣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废处理与综合利用 非金属建筑材料 非线性回归分析 正交试验 协同作用机理 精炼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水泥基灌浆料强度预测方法
3
作者 李其廉 陈佳尧 +2 位作者 敦彦茹 曹宪锋 刘毅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8-317,共10页
针对采用小直径芯样法准确预测水泥基灌浆料抗压强度的问题,使用压力试验机分别对水泥基灌浆料标准尺寸试块和小直径芯样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并基于试验数据,采用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和随机森林回归(RFR)对水泥基灌浆料抗压强度进行回归... 针对采用小直径芯样法准确预测水泥基灌浆料抗压强度的问题,使用压力试验机分别对水泥基灌浆料标准尺寸试块和小直径芯样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并基于试验数据,采用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和随机森林回归(RFR)对水泥基灌浆料抗压强度进行回归预测。结果表明:标准尺寸试块均呈正反相接的四角锥体破坏形态,而高径比为0.7和1.0的小直径芯样呈正反相接的圆锥体破坏形态,高径比为1.2的小直径芯样呈斜裂缝剪切破坏形态;标准尺寸试块和小直径芯样的抗压强度值均服从正态分布,且无离群值;随着龄期的增长,标准尺寸试块和小直径芯样的抗压强度提高,且具有早期强度较高的特性;直径46 mm芯样的抗压强度较小,且更易受加工精度的影响;在给定的龄期和直径下,高径比为0.7的芯样抗压强度值最大,抗压强度离散程度最小;RFR预测模型对水泥基灌浆料抗压强度的预测效果更优。所提方法可较准确预测水泥基灌浆料抗压强度,为水泥基灌浆料抗压强度的预测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金属建筑材料 水泥基灌浆料 机器学习 小直径芯样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搅拌工艺对再生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孙成城 袁东 宋建学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5-128,共4页
基于再生混凝土的研究进展,从再生骨料界面过渡区特点入手,分析了二次搅拌工艺的作用机理及对再生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并进行了对比试验,表明二次搅拌工艺可以提高再生混凝土强度,从而为再生混凝土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非金属建筑材料 试验 二次搅拌 界面过渡区:再生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