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遗”保护赋能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进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志平 《学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9-129,共11页
城乡精神文明深层次的“隐性”维度建设依赖于“在地”文化资源的挖掘、接续与现代转化。“非遗”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民众的精神生活世界提供不竭的动力。“非遗”保护高度契合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需要,既能夯实城乡精神文明... 城乡精神文明深层次的“隐性”维度建设依赖于“在地”文化资源的挖掘、接续与现代转化。“非遗”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民众的精神生活世界提供不竭的动力。“非遗”保护高度契合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需要,既能夯实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也能作为文化传承的创新引擎。然而,“非遗”保护赋能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存在时间、空间以及内容等维度的结构性困境。为此,有必要在时间维度构建“文化欣赏-自觉传承”的代际传承机制,在空间维度创设“尊重传统-融入日常”的嵌入式场景,在内容维度推进“非遗展品-价值赋能”的意义再生产,最终实现“非遗”保护对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系统性保护 城乡精神文明建设 文化认同 城乡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饮食到技艺:滩羊资源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的传承与重构
2
作者 韩婷 侯学然 《宁夏社会科学》 2025年第5期182-191,共10页
滩羊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夏手抓羊肉制作技艺、手工毯织造技艺和滩羊皮鞣制工艺的核心原材料。从饮食到技艺的三项滩羊相关传统技艺,有着深厚的历史脉络、文化精神和特殊的资源与技术。近年来,传统技艺面临传承与发展的困境和重构... 滩羊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夏手抓羊肉制作技艺、手工毯织造技艺和滩羊皮鞣制工艺的核心原材料。从饮食到技艺的三项滩羊相关传统技艺,有着深厚的历史脉络、文化精神和特殊的资源与技术。近年来,传统技艺面临传承与发展的困境和重构路径,要构建“文化—生态—整体—区域”四维体系理论框架,推动滩羊产业的发展。宁夏滩羊非遗技艺历经数百年演进,在原料采集、工艺流程、产品形制等方面始终与生态环境、社会变迁保持着动态适应关系,至今仍在宁夏民众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传承发展不仅承载着农牧交错带特有的历史记忆,更见证了多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深度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羊资源 传承与重构 非遗系统性保护 “文化—生态—整体—区域”四维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