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部碎裂岩体巷道变形破坏机制与支护效应连续-非连续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世瑞 江权 +3 位作者 邱士利 周小平 寇永渊 刘建坡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3,共12页
金川二矿深部碎裂岩体具有“岩块强度高,岩体强度低”的显著特点,巷道围岩具有显著的大变形特征,导致喷锚网或衬砌等支护结构破坏频繁,严重威胁采矿生产安全。以该矿深部巷道现场工程为背景,首先,通过现场调查和实测确定该矿深部巷道围... 金川二矿深部碎裂岩体具有“岩块强度高,岩体强度低”的显著特点,巷道围岩具有显著的大变形特征,导致喷锚网或衬砌等支护结构破坏频繁,严重威胁采矿生产安全。以该矿深部巷道现场工程为背景,首先,通过现场调查和实测确定该矿深部巷道围岩具有典型层状、碎裂状和复合结构特征,冒落和底臌为典型的破坏形式;其次,结合室内试验和现场监测数据,基于连续-非连续数值模拟分析方法 (FDEM)提出一种可破Voronoi块体模型和离散裂隙网络模型模拟巷道开挖过程,捕获围岩损伤破裂特征;最后,结合实体单元和锚杆单元模拟支护结构响应,探讨深部碎裂岩体变形破坏机制和支护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结构面间距和倾角显著影响应力释放区的位置和压力拱的形成,导致围岩变形各向异性和破裂非均匀性;锚杆、混凝土喷层+锚杆及U型钢拱架+锚杆3种支护结构对于限制围岩变形具有显著差异性,加入锚杆和衬砌能有效抑制冒落区,限制顶拱位移,但不能有效抑制底板隆起;超前注浆、加长锚杆和钢拱架是控制深部碎裂岩体巷道大变形的重要措施。研究结果可为深部碎裂岩体巷道变形控制与支护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裂岩体 大变形 深部巷道 连续-连续分析 支护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性黄土压缩特性的微观非连续变形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杰 张常亮 +3 位作者 李萍 李同录 乔志甜 李强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3-130,共8页
黄土的结构性与其形成过程密切相关,并对其物理力学性质产生重要影响。针对结构性黄土的大孔隙和胶结特性,对DDA算法进行了扩展,将结构性黄土中起主要胶结作用的黏粒胶结嵌入已有的DDA算法中;使用Monte Carlo法和DDA模拟黄土的沉积过程... 黄土的结构性与其形成过程密切相关,并对其物理力学性质产生重要影响。针对结构性黄土的大孔隙和胶结特性,对DDA算法进行了扩展,将结构性黄土中起主要胶结作用的黏粒胶结嵌入已有的DDA算法中;使用Monte Carlo法和DDA模拟黄土的沉积过程,该方法能够模拟颗粒下落过程中的相互碰撞及摩擦,分析结构性黄土在压缩过程中颗粒的平动和转动规律,由此构建与原状黄土孔隙比接近的微观结构模型;进一步使用扩展DDA对所生成的黄土结构模型进行不同压力下的一维压缩试验模拟,并与室内压缩试验进行对比。发现胶结试样颗粒位移比不含胶结试样颗粒位移小,但整体规律相似;每个颗粒位移的大小和方向不尽相同,但主要以竖向位移为主;在压缩过程中,不同区域的颗粒位移存在较大差异,上部颗粒位移大,越往下部颗粒的位移越小。该研究成果可为从微观认识黄土力学行为提供一条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黄土 胶结作用 压缩特性 微观结构模型 连续变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沪高铁(90+180+90)m连续梁拱桥结构性能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朱张峰 郭正兴 刘利军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1-34,共4页
研究目的:探讨京沪高铁大跨桥梁中连续梁拱桥组合结构的结构性能,以京沪高铁沿线最大跨度(90+180+90)m连续梁拱桥为背景,建立其空间杆系有限元模型,进行详细的计算分析,研究成桥阶段内力和变形、活荷载效应、长期徐变变形、承载能力及... 研究目的:探讨京沪高铁大跨桥梁中连续梁拱桥组合结构的结构性能,以京沪高铁沿线最大跨度(90+180+90)m连续梁拱桥为背景,建立其空间杆系有限元模型,进行详细的计算分析,研究成桥阶段内力和变形、活荷载效应、长期徐变变形、承载能力及结构动力特性等,并与不考虑拱的单独连续梁结构对比,掌握组合结构的受力特性。研究结论:"先梁后拱"施工的连续梁拱组合结构具有整体受力特性,拱能主动承担主梁自重,并能改善结构的活荷载效应、徐变效应,提高极限承载力,增加结构安全度并改善结构长期运营性能。拱脚推力使结构轴向受力和变形增大,同时,由于拱平面外刚度较低,使得组合结构前几阶振型多次出现拱平面外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沪高铁 结构性 有限元分析 连续梁拱组合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性能的PC连续刚构桥损伤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方 钱永久 唐继舜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17-822,共6页
为探讨PC(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开裂及下挠的原因,提出了基于结构性能的损伤分析方法.该方法立足于结构性能的客观表象,把对可能造成损伤的诸多因素对结构性能水平的影响分析作为主要手段;通过对大量理论计算与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 为探讨PC(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开裂及下挠的原因,提出了基于结构性能的损伤分析方法.该方法立足于结构性能的客观表象,把对可能造成损伤的诸多因素对结构性能水平的影响分析作为主要手段;通过对大量理论计算与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以基于实桥检测和荷载试验的性能水平参数作为评判依据,找出造成损伤的因素及其达到的程度,同时获得损伤桥梁较为真实的性能水平,作为可靠性评估和加固设计的依据.通过对一座跨径160 m的PC连续刚构桥基于性能的损伤分析,结果表明:用该方法,结构挠度的校验系数可达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 损伤分析 PC连续刚构桥 性能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核桃叶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相关指标的变化及相关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有福 廉小芳 +1 位作者 陈春艳 侯小改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24,共7页
为了探明核桃(Juglans regia Linn.)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和组成与海拔及气候因子的关系,以青藏高原东南部12个不同海拔(2 500~3 868 m)样点的核桃为研究对象,对其叶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可溶性总糖、蔗糖、果糖和淀粉的含量以及可... 为了探明核桃(Juglans regia Linn.)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和组成与海拔及气候因子的关系,以青藏高原东南部12个不同海拔(2 500~3 868 m)样点的核桃为研究对象,对其叶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可溶性总糖、蔗糖、果糖和淀粉的含量以及可溶性总糖含量与淀粉含量的比值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分别对各指标间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进行了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核桃叶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可溶性总糖、蔗糖、果糖和淀粉的含量均随海拔升高呈上升趋势,且均与海拔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而叶中可溶性总糖含量与淀粉含量的比值随海拔升高呈抛物线型变化,但其相关性不显著。核桃叶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蔗糖含量、果糖含量和淀粉含量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正相关,并且,其与年平均气温、最热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范围和年平均降水量的相关性显著;而叶中可溶性总糖含量与淀粉含量的比值与上述指标和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均不显著。研究结果显示:核桃叶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积累随海拔升高而增大,且受到温度和降水因子的共同影响,并以温度因子影响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海拔 气候因子 Pearson相关性分析 逐步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技术创新源头的结构性和非结构性分析
6
作者 吴强军 郭晶 吕品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2年第5期39-42,共4页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技术创新源头的结构性分析和非结构性分析 ,得出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不是结构上的问题 ,而是非结构性问题。因此如何解决技术创新的非结构性问题就成为解决浙江技术创新源头建设的关键。
关键词 浙江 结构性分析 技术创新 结构性差异 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资金 人才 科研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颗粒非连续变形法的路基桩网结构土拱效应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启清 李诚豪 +4 位作者 张凌之 夏斌 靳昆 马建军 黄林冲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917-2926,共10页
桩网路基由于其施工工期短和沉降变形小等优点在中国铁路和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研究桩网路基中土拱效应的机理和影响因素,采用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 DDA),通过改变路基高度、桩间净距和... 桩网路基由于其施工工期短和沉降变形小等优点在中国铁路和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研究桩网路基中土拱效应的机理和影响因素,采用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 DDA),通过改变路基高度、桩间净距和土工格栅参数建立了九种不同模型。结果表明:数值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在模拟路基桩网结构土拱效应上的可行性;随着路基高度的增加,土拱产生的作用逐渐显著,等沉面高度稳定为0.8~0.85倍桩间净距;桩间净距对桩土应力比峰值时刻有明显影响,随着桩间净距的减小,桩顶接受来自路基荷载传递的压力增大,桩土应力比达到峰值的速度加快。桩间净距的减小会导致等沉面高度的下降;加入土工格栅后,桩网结构所产生的桩土应力比与未加入土工格栅的相比更大,说明土工格栅可有效提高路基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变形分析 路基高度 桩间净距 桩网路基 土拱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连续面拓扑优化技术的块体结构体系稳定性分析方法
8
作者 黄齐武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233-2242,共10页
计算块体结构体系的极限荷载和确定其相应的临界破坏模式是实际工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非连续面拓扑优化技术(DLO)基于严谨塑性理论的速度非连续面(能量耗散)和优化理论从大量的潜在非连续面集中确定非连续面的临界布局,从而构成临界破... 计算块体结构体系的极限荷载和确定其相应的临界破坏模式是实际工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非连续面拓扑优化技术(DLO)基于严谨塑性理论的速度非连续面(能量耗散)和优化理论从大量的潜在非连续面集中确定非连续面的临界布局,从而构成临界破坏模式。DLO程序利用栅格点阵进行离散,节点间连线为潜在滑移面或速度跳跃的非连续面。相容性通过直接检验节点运动变量的线性方程来实现。最终的目标函数为速度变量的线性函数,依据所有非连续面的平动和转动总耗散能量建立。为提高计算效率,在传统基结构的基础上,提出考虑杆件激活和冗余删除的自适应节点连接算法。虽然优化解受离散节点初始位置的影响,但通过细分栅格节点,节点的确切位置将对优化解的影响相对较小。与相关文献的基准问题和算例进行比对,验证DLO方法的应用潜力。研究表明,改进的自适应节点连接算法,可应用处理常规的块体结构稳定性问题,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效率,而且避免数值计算的持续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结构 极限分析 连续面拓扑优化 稳定分析 平动和转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转一阶非连续式微球双平盘研磨的运动学分析与实验研究
9
作者 吕迅 李媛媛 +3 位作者 欧阳洋 焦荣辉 王君 杨雨泽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3-144,共12页
目的分析不同研磨压力、下研磨盘转速、保持架偏心距和固着磨料粒度对微球精度的影响,确定自转一阶非连续式双平面研磨方式在加工GCr15轴承钢球时的最优研磨参数,提高微球的形状精度和表面质量。方法首先对自转一阶非连续式双平盘研磨... 目的分析不同研磨压力、下研磨盘转速、保持架偏心距和固着磨料粒度对微球精度的影响,确定自转一阶非连续式双平面研磨方式在加工GCr15轴承钢球时的最优研磨参数,提高微球的形状精度和表面质量。方法首先对自转一阶非连续式双平盘研磨方式微球进行运动学分析,引入滑动比衡量微球在不同摩擦因数区域的运动状态,建立自转一阶非连续式双平盘研磨方式下的微球轨迹仿真模型,利用MATLAB对研磨轨迹进行仿真,分析滑动比对研磨轨迹包络情况的影响。搭建自转一阶非连续式微球双平面研磨方式的实验平台,采用单因素实验分析主要研磨参数对微球精度的影响,得到考虑圆度和表面粗糙度的最优参数组合。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研磨压力为0.10 N、下研磨盘转速为20 r/min、保持架偏心距为90 mm、固着磨料粒度为3000目时,微球圆度由研磨前的1.14μm下降至0.25μm,表面粗糙度由0.1291μm下降至0.0290μm。结论在自转一阶非连续式微球双平盘研磨方式下,微球自转轴方位角发生突变,使研磨轨迹全覆盖在球坯表面。随着研磨压力、下研磨盘转速、保持架偏心距的增大,微球圆度和表面粗糙度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随着研磨压力与下研磨盘转速的增大,材料去除速率不断增大,随着保持架偏心距的增大,材料去除速率降低。随着固着磨料粒度的减小,微球的圆度和表面粗糙度降低,材料去除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转一阶连续 双平盘研磨 微球 运动学分析 研磨轨迹 研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非结构性裂缝成因分析与控制措施 被引量:3
10
作者 白海峰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7-69,共3页
分析混凝土结构构件由于材料特性、收缩变形和环境温度等方面因素影响产生裂缝的机理。从材料质量控制、设计与施工等方面提出了目的性强。
关键词 混凝土构件 结构性裂缝 材料 温度 控制措施 施工控制 结构设计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裂全过程模拟的改进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 被引量:8
11
作者 徐栋栋 邬爱清 +4 位作者 李聪 汪斌 蒋昱州 曾平 杨永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69-1178,共10页
研究工程岩体中裂纹的萌生、扩展和贯通机制以及后续沿着软弱结构面的滑动机制对于揭示岩体变形和破坏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非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对于模拟由宏观结构面切割而成的离散块体系统的滑动变形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但在... 研究工程岩体中裂纹的萌生、扩展和贯通机制以及后续沿着软弱结构面的滑动机制对于揭示岩体变形和破坏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非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对于模拟由宏观结构面切割而成的离散块体系统的滑动变形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但在模拟岩体由连续到非连续的破坏演化过程方面存在不足。通过引入虚拟节理技术将连续区域离散为子块体,并设定虚拟节理强度为岩石本身强度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DDA对于岩体连续特性的模拟。但这种方式仅考虑虚拟节理达到抗拉强度之前的黏结作用,而忽略了岩石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中应变软化阶段的强度。因此,通过在子块体间插入一种能够描述岩石应变软化阶段的应变软化黏结单元的方式对上述不足进行了改进,进一步加强了DDA对于岩体连续特性的模拟,并保留了DDA在非连续变形模拟方面的优势。最后,将其应用于求解几个典型的破裂问题。结果表明,模拟的破裂路径与参考解较为一致,证实了改进DDA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连续变形分析 虚拟节理 节理单元 破裂路径 断裂能释放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非连续接触模型的管片接头静动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34
12
作者 艾辉军 彭立敏 施成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023-2029,共7页
基于非线性接触理论,考虑盾构隧道结构的非连续性,模拟管片接头结构和管片衬砌与围岩及道床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道床–管片–围岩的三维非连续接触模型,对盾构隧道管片接头在围岩静压、列车动载作用下的受力与变形进行了深入分析。研... 基于非线性接触理论,考虑盾构隧道结构的非连续性,模拟管片接头结构和管片衬砌与围岩及道床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道床–管片–围岩的三维非连续接触模型,对盾构隧道管片接头在围岩静压、列车动载作用下的受力与变形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围岩静压下拱顶和隧底处的纵向接头部分向内张开,两侧拱腰处的接头部分向外张开,拱顶处的封顶块与邻接块错台较大,拱腰接头受压明显,拱顶接头受压最小,各环管片拱顶处的螺栓轴力最大,隧底处的其次,拱腰处的接头螺栓轴力最小,旋转了一定拼装角度后位于拱肩上部的接头螺栓,其剪力最大;列车动载作用下管片接头的张开错台、混凝土应力以及接头螺栓的内力均在动载施加初期迅速增加,然后明显减小,而后产生波动,其中浅埋地铁隧道拱顶接头的动力响应较隧底接头明显,螺栓剪力在列车动载作用下较螺栓轴力增加的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管片接头 三维连续接触模型 静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连续物体间火灾蔓延过程的随机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游宇航 霍然 +1 位作者 史聪灵 李元洲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86-592,共7页
引入了一个随机模型MarkovChain对在三个非连续物体间的火灾蔓延过程进行了分析 .对状态的划分 ,采用了两种处理方法 .一种是按引燃物体的顺序进行划分 ,另一种是按引燃物体的数量进行划分 .结果表明 ,应用MarkovChain来分析火灾在非连... 引入了一个随机模型MarkovChain对在三个非连续物体间的火灾蔓延过程进行了分析 .对状态的划分 ,采用了两种处理方法 .一种是按引燃物体的顺序进行划分 ,另一种是按引燃物体的数量进行划分 .结果表明 ,应用MarkovChain来分析火灾在非连续物体间的蔓延过程 ,可以对蔓延的可能性和危险性作出较好的预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蔓延 连续物体 随机性分析 MARKOV CHA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种和组织对树干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储量估测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成方妍 王传宽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共9页
【目的】树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储量存在空间变异,但在树干NSC储量估算时却很少考虑这种变异性。本研究量化树种、组织和树干高度对树干NSC储量估算的影响,为构建温带森林碳循环模型提供数据和理论基础。【方法】以黑龙江省帽... 【目的】树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储量存在空间变异,但在树干NSC储量估算时却很少考虑这种变异性。本研究量化树种、组织和树干高度对树干NSC储量估算的影响,为构建温带森林碳循环模型提供数据和理论基础。【方法】以黑龙江省帽儿山地区无孔材树种兴安落叶松、半环孔材树种胡桃楸和环孔材树种春榆为对象,每树种各选取优势木3株,在生长季后期伐倒后按1 m区分段截取圆盘(18~21个),采用国际通用方法测定生物量;同时按树皮、边材和心材分别取样,采用苯酚硫酸改进法测定样品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最后分析树种、组织和树干高度对NSC储量估算的影响。【结果】树种、组织和树干高度对可溶性糖、淀粉和NSC(即可溶性糖与淀粉之和)含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树干高度对淀粉的影响除外);3个树种树皮NSC平均储量(8.3%)分别为边材和心材平均储量的3和5倍,心材NSC储量的种间差异不显著,兴安落叶松树皮的NSC储量(12.0%)最高,边材的NSC储量最低(1.9%);3个树种各组织不同树干高度NSC储量的相对变化量为50%左右,其中树皮和整个树干的NSC储量均随树干高度升高而增大,而平均枝下高以下树干边材和心材的NSC储量多随高度升高而略有降低;区分树干NSC储量的变异来源后发现,树种对树干NSC储量相对误差的贡献率达32%,组织间差异的贡献率在25%以上,高度变异的贡献率为9%。【结论】树种、组织及树干高度显著影响树干NSC储量估算,其影响程度为树种〉组织〉树干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树种 树皮 边材 心材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MP的非连续变形分析并行计算方法 被引量:9
15
作者 付晓东 盛谦 张勇慧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401-2407,共7页
非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严格满足平衡要求和能量守恒,具有完全的运动学及数值可靠性,但对大规模岩土工程问题的数值模拟耗时太长,尤其是线性方程组求解,并行计算可以很好地解决该问题。首先基于DDA方法的基本理论,阐述了适用于DDA方法... 非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严格满足平衡要求和能量守恒,具有完全的运动学及数值可靠性,但对大规模岩土工程问题的数值模拟耗时太长,尤其是线性方程组求解,并行计算可以很好地解决该问题。首先基于DDA方法的基本理论,阐述了适用于DDA方法中的基于块的行压缩法和基于"试验-误差"迭代格式的非零位置记录;其次,引入块雅可比迭代法并行求解DDA方法的线性方程组,并改进了相应的非零存储方法;最后,基于OpenMP实现了DDA线性方程组求解并行计算,并将其应用于地下洞室群的破坏过程分析,以加速比为并行效率的指标评价,结果表明,该并行计算策略可以极大提高DDA的计算效率,而且适合各种规模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连续变形分析 并行计算 块雅可比迭代法 零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覆岩活动规律的非连续变形分析动态模拟 被引量:9
16
作者 吴洪词 张小彬 +1 位作者 包太 胡兴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86-492,共7页
在现场观测的基础上 ,采用非连续变形分析 (DDA) ,分别对初次来压前和周期来压前采场上覆岩层的变形、结构模式、形态与关键层等进行动态模拟 .结果表明 :DDA模拟显示了随着工作面的推进 ,上覆岩层变形、破裂、结构、运动的动态过程 ,... 在现场观测的基础上 ,采用非连续变形分析 (DDA) ,分别对初次来压前和周期来压前采场上覆岩层的变形、结构模式、形态与关键层等进行动态模拟 .结果表明 :DDA模拟显示了随着工作面的推进 ,上覆岩层变形、破裂、结构、运动的动态过程 ,模拟是可行的 ;初次来压前 ,上覆岩梁移动同步协调一致 ,且布置在梁中部咬合处下方的监测点 1和 2的垂直位移几乎相等 ,说明断裂岩梁在此处互相联锁咬合而取得平衡 ,从而形成了具有 3个咬合点的“三咬拱”结构 ;周期来压前 ,各监测点垂直方向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特性曲线形状极为相似 ,表明断裂岩梁在移动下沉过程中 ,同步协调一致 ,仍然处于联锁咬合状态 ,且随着岩梁的下沉运动 ,位移与速度有趋于定值的趋势 ,说明岩梁形成了咬合岩梁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岩 连续变形分析 位移 动态模拟 初次来压 周期来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结构性数据驱动的混合分解集成碳交易价格组合预测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金培 张了丹 +1 位作者 朱家明 陈华友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9-154,共6页
碳交易价格的有效预测有助于投资者合理决策以及政府制定科学的碳交易政策。本文提出一种非结构性数据驱动的混合分解集成碳交易价格组合预测方法。首先,基于百度指数获得碳交易相关非结构性数据,并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提取其主成... 碳交易价格的有效预测有助于投资者合理决策以及政府制定科学的碳交易政策。本文提出一种非结构性数据驱动的混合分解集成碳交易价格组合预测方法。首先,基于百度指数获得碳交易相关非结构性数据,并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提取其主成分。其次,对主成分序列与碳交易价格历史数据进行经验模态分解(EMD)、变分模态分解(VMD)与小波分解(WT),按频率高低重构后得到它们的高、低频序列和趋势项。然后,自适应选取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Holt指数平滑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NN),结合非结构信息对碳价格的高、低频序列和趋势项进行预测。最后,基于BP神经网络等对三种分解方法的预测值分层集成,得到碳价格最终预测结果。对比实验结果显示,上述组合预测方法充分利用了多源信息,预测精度高且适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预测 碳价格 混合分解集成 结构性数据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非连续分析理论的隧道围岩破坏区判识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肖明清 徐晨 +3 位作者 杨剑 吴佳明 付晓东 周永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099-3108,共10页
准确分析隧道挖破坏区的范围对合理确定支护参数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工程意义,主要围绕连续介质分析方法和以有限元-离散元耦合方法(finite element-discrete element coupling method,简称FDEM)为代表的连续-非连续方法开展了隧道围... 准确分析隧道挖破坏区的范围对合理确定支护参数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工程意义,主要围绕连续介质分析方法和以有限元-离散元耦合方法(finite element-discrete element coupling method,简称FDEM)为代表的连续-非连续方法开展了隧道围岩破坏区判识方法研究。研究了连续介质分析方法与FDEM识别围岩破坏的判别标准;将岩体划分为弹性的岩石单元和弹塑性的界面单元,基于等效连续模型的思想,推导了界面单元力学参数与岩石单元及岩体单元力学参数的关系表达式,首次建立这两种方法参数取值的联系,解决了连续-非连续方法取值难的问题;对比了两种方法模拟不同岩性、断面铁路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破坏区范围。基于规范中各级围岩的力学参数取值范围,给出了各级围岩下以FDEM中罚参数和断裂能等围岩主要破坏参数的取值范围;FLAC3D为代表的连续介质方法和FDEM两种方法对不同岩性、断面铁路隧道开挖过程模拟结果表明,连续介质方法得出的塑性区和以塑性极限应变得出的破坏区域和连续-非连续方法得出的裂纹扩展区和破坏区在分布范围、形态及破坏形式上基本一致,验证了提出的FDEM围岩破坏参数取值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连续分析方法 FDEM 隧道 破坏区识别 参数取值 连续介质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土边坡稳定性非连续变形分析新方法 被引量:8
19
作者 林育梁 陈小亮 杨扬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254-258,共5页
许多膨胀土边坡在长期的地质和干湿循环的自然气候作用下裂隙逐渐发展,以致被裂隙分割成块体系统。将膨胀土边坡看成是一个具有非饱和土本构关系、块体间存在摩擦力和膨胀力和具有牵引式滑动及时空效应特点的块体系统,建立了一种新的边... 许多膨胀土边坡在长期的地质和干湿循环的自然气候作用下裂隙逐渐发展,以致被裂隙分割成块体系统。将膨胀土边坡看成是一个具有非饱和土本构关系、块体间存在摩擦力和膨胀力和具有牵引式滑动及时空效应特点的块体系统,建立了一种新的边坡稳定性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并应用于某高速公路段膨胀土边坡稳定性的分析中,获到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边坡稳定性 连续变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连续变形岩石断裂分析中的一种全长剪切锚杆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云娟 李术才 +2 位作者 朱维申 王文 王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93-297,共5页
锚杆从锚固方式上可划分两种:端部锚固方式和全长锚固方式。全长锚固锚杆作为工程支护中的一种重要锚杆类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非连续变形分析(DDA)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的非连续变形的岩石断裂分析(DDARF)方法中锚杆为端锚形式,且只... 锚杆从锚固方式上可划分两种:端部锚固方式和全长锚固方式。全长锚固锚杆作为工程支护中的一种重要锚杆类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非连续变形分析(DDA)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的非连续变形的岩石断裂分析(DDARF)方法中锚杆为端锚形式,且只考虑了锚杆的轴向作用,而忽略了锚杆作用力对锚固岩体的侧向限制。为了更好地理解锚杆的支护机制,考虑锚杆的剪切作用,提出了DDARF中一种新的锚固形式——全长剪切锚杆支护形式。用改进的全长剪切锚杆支护方法对一公路隧道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与端锚支护形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全长剪切锚杆支护方法是有效的,锚固效果比端锚支护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 连续变形的岩石断裂分析(DDARF) 全长锚固 剪切作用 公路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