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道德能动性:从连续性进路到非连续性进路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淑庆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24,共8页
机器伦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伦理学近年得到迅速发展,它的根本目标是让机器拥有人工道德能动性,以成为人工道德行动者。人工道德能动性是一个复杂和充满争议的概念,它建立在能动性、人类能动性以及人类道德能动性概念的基础上,但又有所... 机器伦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伦理学近年得到迅速发展,它的根本目标是让机器拥有人工道德能动性,以成为人工道德行动者。人工道德能动性是一个复杂和充满争议的概念,它建立在能动性、人类能动性以及人类道德能动性概念的基础上,但又有所不同。在如何构建人工道德能动性这一问题上,机器伦理内部目前已发展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进路:连续性进路认为人工道德能动性与人类道德能动性是同质的,所以应当完全模仿人类道德能动性的机制来构造人工道德行动者;与之相反的则是非连续性进路,它主张人工道德能动性与人类道德能动性是异质的,从而没有必要完全模拟人类道德能动性。这两种进路有着迥异的内涵与特征,其哲学后果也各不相同。然而,若站在功能主义立场,考察人类的能动性与道德能动性的实现机制,人工道德能动性与人类道德能动性只能是异质的,因此非连续性进路更值得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伦理 人工道德能动性 连续性进路 非连续性进路 自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