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体育教育专业实践类课程的德育责任:线索、框架与实现路径——基于非连续性教育思想的启示
被引量:
20
1
作者
张磊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9-28,共10页
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实践类课程在德育责任内容(立什么德)上缺乏“理论自觉”,在德育路径(如何立德)上缺乏“实践自觉”。“教育性教学”“具身德育”思想以及实践类课程自身的特征与价值为其德育责任提供教育学、哲学思想和学理性线索。...
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实践类课程在德育责任内容(立什么德)上缺乏“理论自觉”,在德育路径(如何立德)上缺乏“实践自觉”。“教育性教学”“具身德育”思想以及实践类课程自身的特征与价值为其德育责任提供教育学、哲学思想和学理性线索。构建基于“大德、公德、私德”三维度的体育教育专业实践类课程德育内容体系,并借鉴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从非连续性教育形式“危机、唤醒、号召、告诫、遭遇”出发,提出体育教育专业实践类课程德育的实现路径:①关注社会生活中突发事件与实践类课程德育内容的整合,构建“社会生活事件—体育运动”的德育内容整合机制;②重视针对课堂突发事件和生活事件的反思教育,建立“体验—反思—理性”的道德唤醒机制;③注重针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职业道德教育,促成“从他律到自律”的道德约束机制;④捕捉针对课堂不可预知事件的人生观教育,构建“由事实判断向价值判断升华”的道德判断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连续性教育思想
体育
教育
专业
实践类课程
德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师成长的非连续性——基于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的分析
被引量:
10
2
作者
周成海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2-35,共4页
德国教育家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为考察教师成长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教师成长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危机"、"遭遇"、"唤醒"和"告诫"都能中断教师成长的连续性,使教师...
德国教育家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为考察教师成长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教师成长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危机"、"遭遇"、"唤醒"和"告诫"都能中断教师成长的连续性,使教师成长进入到非连续性阶段,由此应推动教师在震荡中进行积极的自我调整,开启教师成长的新阶段。要使教师走出"舒适地带",即中断教师成长的连续性,就要营造丰富的、合作的学校文化环境,培植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并促使教师进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成长
博尔诺夫的“
非
连续性
教育
”
思想
非
连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体育教育专业实践类课程的德育责任:线索、框架与实现路径——基于非连续性教育思想的启示
被引量:
20
1
作者
张磊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出处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9-28,共10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7YJC890045)
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Y201737215)。
文摘
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实践类课程在德育责任内容(立什么德)上缺乏“理论自觉”,在德育路径(如何立德)上缺乏“实践自觉”。“教育性教学”“具身德育”思想以及实践类课程自身的特征与价值为其德育责任提供教育学、哲学思想和学理性线索。构建基于“大德、公德、私德”三维度的体育教育专业实践类课程德育内容体系,并借鉴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从非连续性教育形式“危机、唤醒、号召、告诫、遭遇”出发,提出体育教育专业实践类课程德育的实现路径:①关注社会生活中突发事件与实践类课程德育内容的整合,构建“社会生活事件—体育运动”的德育内容整合机制;②重视针对课堂突发事件和生活事件的反思教育,建立“体验—反思—理性”的道德唤醒机制;③注重针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职业道德教育,促成“从他律到自律”的道德约束机制;④捕捉针对课堂不可预知事件的人生观教育,构建“由事实判断向价值判断升华”的道德判断机制。
关键词
非连续性教育思想
体育
教育
专业
实践类课程
德育
Keywords
discontinuous education thought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practical course
moral education
分类号
G807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师成长的非连续性——基于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的分析
被引量:
10
2
作者
周成海
机构
大连大学师范学院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2-35,共4页
基金
周成海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教师知识分享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C88016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德国教育家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为考察教师成长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教师成长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危机"、"遭遇"、"唤醒"和"告诫"都能中断教师成长的连续性,使教师成长进入到非连续性阶段,由此应推动教师在震荡中进行积极的自我调整,开启教师成长的新阶段。要使教师走出"舒适地带",即中断教师成长的连续性,就要营造丰富的、合作的学校文化环境,培植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并促使教师进行反思。
关键词
教师成长
博尔诺夫的“
非
连续性
教育
”
思想
非
连续性
Keywords
professional growth of teachers
Bollnow' s "discontinuous educational" thoughts
discontinuity
分类号
G451.2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体育教育专业实践类课程的德育责任:线索、框架与实现路径——基于非连续性教育思想的启示
张磊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教师成长的非连续性——基于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的分析
周成海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