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多功能非贵金属电催化剂的构筑和微尺度解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敬海峰 宇博 +6 位作者 周兴伟 刘尚 张彩 刘红艳 宋可心 邹旭 张伟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9-74,共26页
相对于贵金属电催化剂制作成本高、地球储量稀少、电化学稳定性低等缺点,制备廉价、能量转换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环境友好的非贵金属电催化剂是推动能源存储和转换技术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根据电催化过程中电催化析氢反应(Hydrogen Ev... 相对于贵金属电催化剂制作成本高、地球储量稀少、电化学稳定性低等缺点,制备廉价、能量转换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环境友好的非贵金属电催化剂是推动能源存储和转换技术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根据电催化过程中电催化析氢反应(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HER)、电催化析氧反应(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OER)及氧还原反应(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这三个重要反应类型,概述了水裂解和燃料电池的电化学反应机制,同时归纳了单功能电催化剂、双功能电催化剂、多功能电催化剂及其他电化学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方法、相互关系和各自功能特点。借助先进的电子显微技术,如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电子能量损失谱仪等对其微观结构进行表征,重点对其表面形貌、结构、内部成分、元素分布等相关信息进行解析。从提供更丰富的缺陷空位、潜在活性位点、优化界面相互作用、增大电化学比表面积、形成协同效应等方面,分析其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电催化剂的电导率、增强稳定性的相关机理,以期为非贵金属电催化剂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贵金属电催化剂 构筑化学 催化析氢反应 催化析氧反应 氧还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阴极非贵金属电催化剂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新朋 蒋淇忠 马紫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0-181,共2页
为了开发替代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 (PEFC)中用于阴极氧还原的贵金属催化剂 ,同时为了提高液体进料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LFDMFC)中阴极催化剂抗甲醇中毒性能 ,基于非贵金属的氧还原催化剂的研究开发工作大量展开 ,介绍了两类用于PEFC中阴... 为了开发替代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 (PEFC)中用于阴极氧还原的贵金属催化剂 ,同时为了提高液体进料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LFDMFC)中阴极催化剂抗甲醇中毒性能 ,基于非贵金属的氧还原催化剂的研究开发工作大量展开 ,介绍了两类用于PEFC中阴极氧还原的非贵金属催化剂———N4 金属大环化合物催化剂和Chevrel相催化剂 ,包括催化剂制备方法、催化活性以及催化机理分析等。对LFDMFC抗甲醇中毒的阴极催化剂进行了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解质 燃料 阴极 非贵金属电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锌-空气电池的阴极非贵金属催化剂
3
作者 盛况 杨孝昆 +2 位作者 余亮 邓中梁 易清风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9-122,共4页
采用中性或准中性溶液为电解质的锌-空气电池具有提高阳极锌稳定性并避免电解质溶液碳酸盐化的优点。开发新型非贵金属催化剂,使之在中性溶液中能有效催化氧还原反应(ORR),这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总结近几年铁/钴/镍掺杂的碳氮复合物的... 采用中性或准中性溶液为电解质的锌-空气电池具有提高阳极锌稳定性并避免电解质溶液碳酸盐化的优点。开发新型非贵金属催化剂,使之在中性溶液中能有效催化氧还原反应(ORR),这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总结近几年铁/钴/镍掺杂的碳氮复合物的制备、ORR活性测试以及应用于中性锌-空气电池的性能研究方面的主要工作成果,发现采用简单的热解法得到的具有管状结构的非贵金属掺杂的碳氮复合物可以成为中性锌-空气电池优异的阴极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空气 氧还原反应 非贵金属电催化剂 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协同Ni基金属-有机框架提升电催化析氧反应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星亮 范文娟 +2 位作者 常会 黄海平 蒋志强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58,共7页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phen-Ni),然后通过掺杂异金属Fe^(3+)制备了Fe@phen-Ni电催化剂。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催化剂的物相、形貌及各成分化学状态进行表征。利...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phen-Ni),然后通过掺杂异金属Fe^(3+)制备了Fe@phen-Ni电催化剂。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催化剂的物相、形貌及各成分化学状态进行表征。利用线性扫描伏安法(LSV)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等研究了Fe@phen-Ni催化剂的电催化析氧(OER)性能。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为10mA/cm^(2)时,Fe@phen-Ni的OER过电位为333mV,与phen-Ni相比显示出更优异的OER催化活性。Fe@phen-Ni电催化活性的提高归因于Fe^(3+)的引入,这不仅增加了电催化剂的活性位点,而且由于Fe^(3+)和Ni^(2+)的协同作用,促进了电子转移,从而提高了电催化活性。该工作不仅证实了异金属离子的掺杂有利于提高电催化析氧活性,而且为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制备电化学OER催化剂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催化 析氧反应 非贵金属电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硫共掺杂碳材料均匀担载核壳纳米颗粒Co@Co_(9)S_(8)作为氧还原催化剂的研究
5
作者 宋金香 张传运 +1 位作者 袁志国 吴光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02-105,109,共5页
开发高效、稳定的非贵金属氧还原(ORR)催化剂是促进燃料电池商业化进程的关键。通过树脂衍生N、S共掺杂碳材料负载原位生成的Co@Co_(9)S_(8)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制备出一种具有良好活性和稳定的非贵金属催化剂Co@Co_(9)S_(8)/NSC。电化学... 开发高效、稳定的非贵金属氧还原(ORR)催化剂是促进燃料电池商业化进程的关键。通过树脂衍生N、S共掺杂碳材料负载原位生成的Co@Co_(9)S_(8)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制备出一种具有良好活性和稳定的非贵金属催化剂Co@Co_(9)S_(8)/NSC。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Co@Co_(9)S_(8)/NSC催化剂的半波电位(E_(1/2))和极限电流密度可与商业Pt/C催化剂相媲美。同时相较商业Pt/C催化剂,其还具有极好的抗甲醇活性。此外,计时电流测试表明:持续老化10000s后,Co@Co_(9)S_(8)/NSC的电流密度保持了初始值的97.5%,远低于商业Pt/C催化剂的23.3%。为构建高活性高稳定性核壳结构ORR催化剂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其思路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新能源电极材料如Li-空气电池、Li-S电池及超级电容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非贵金属电催化剂 氧还原反应 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