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氧的非质量同位素分馏及其地学应用
被引量:
4
1
作者
熊志方
胡超涌
+2 位作者
黄俊华
谢树成
甘义群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1-58,共8页
氧的非质量同位素分馏(mass-independe nitsotop feractionation)为全球变化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在介绍非质量同位素分馏的基础上,评述了氧同位素异常[Δ(17O)]的表示方法以及氧的非质量同位素分馏的产生机制,重点综述了氧的非质量同位...
氧的非质量同位素分馏(mass-independe nitsotop feractionation)为全球变化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在介绍非质量同位素分馏的基础上,评述了氧同位素异常[Δ(17O)]的表示方法以及氧的非质量同位素分馏的产生机制,重点综述了氧的非质量同位素分馏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基于Δ(17O)评估的生物圈生产力是全球总的生物生产力,打破了以往只能孤立地评估陆地或海洋生物生产力的瓶颈,奠定了在更广时空尺度上评估生物生产力的基础;Δ(17O)能量化形成气溶胶硫酸盐和硝酸盐的气相与液相氧化反应路径的相对比例,为研究气溶胶和气候的互馈作用提供了新途径;冰芯中S同位素和Δ(17O)的联合运用,不仅解决了冰芯中硫酸盐、硝酸盐的来源和运移问题,而且还为其形成的氧化过程提供了细节信息;而干旱区硫酸盐、硝酸盐矿物中Δ(17O)的发现在解决一些长期有争议的沉积物成因和来源问题中起关键作用。氧的非质量同位素分馏还将在(古)大气臭氧活性、火山喷发柱化学和O、S、N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研究中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
非质量同位素分馏
氧向位素异常[△(^17O)]
全球变化
硫酸盐和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质量同位素分馏效应及其应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延河
丁悌平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89-293,共5页
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引起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同位素分馏几乎均为与质量有关的分馏。与质量有关的同位素分馏遵守质量分馏方程,分馏系数lnα与同位素的相对质量差(m~*—m)/(m~*·m)成正比。非质量同位素分馏效应最早是由Clayton(1973)...
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引起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同位素分馏几乎均为与质量有关的分馏。与质量有关的同位素分馏遵守质量分馏方程,分馏系数lnα与同位素的相对质量差(m~*—m)/(m~*·m)成正比。非质量同位素分馏效应最早是由Clayton(1973)在Allende碳质球粒陨石的富钙—铝包体(CAIs)中观测到的,δ^(17)O≈δ^(18)O;与地球物质中与质量有关的氧同位素分馏形成鲜明对照(δ^(17)O=0.52δ^(18)O)。后来Thiemens(1983)在分子氧(O_2)形成臭氧(O_3)的光化学反应实验中观测到了与CAIs中相似的氧同位素非质量分馏效应。现在非质量同位素分馏效应已被用于示踪一些元素浓度,甚至单个同位素比值测量无法揭示的特殊的作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质量同位素分馏
效应
光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汞同位素地球化学概述
被引量:
30
3
作者
冯新斌
尹润生
+2 位作者
俞奔
杜布云
陈玖斌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4-135,共12页
汞同位素是一个新兴的地球化学示踪手段。过去十多年来,随着质谱技术的飞跃发展,汞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实验及理论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一系列过程都能导致显著的汞...
汞同位素是一个新兴的地球化学示踪手段。过去十多年来,随着质谱技术的飞跃发展,汞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实验及理论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一系列过程都能导致显著的汞同位素质量分馏。此外,汞还是自然界少数存在同位素非质量分馏的金属元素之一。汞同位素非质量分馏对识别某些特殊地球化学过程(如光还原作用、挥发作用等)具有重要指示意义。(2)自然样品的汞同位素测试表明,自然界汞同位素组成(δ202 Hg和Δ199 Hg)变化可达>10‰。目前,汞同位素地球化学已被应用于汞污染源示踪、汞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判别等领域,并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在汞的大气化学、生物地球化学等领域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
汞
同位素
同位素
质量
分馏
同位素
非
质量
分馏
地球化学示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刚石中的硫化物包裹体:对地球早期演化及古老地壳物质再循环的示踪
4
作者
丁永康
丘志力
+2 位作者
邓小芹
马瑛
孙媛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102,共18页
地球早期演化及古老地壳物质再循环是地球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研究该科学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直接的物质记录。而形成于新太古代到中生代,主要分布于克拉通岩石圈地幔(可以延伸到过渡带甚至下地幔)的金刚石具有生长...
地球早期演化及古老地壳物质再循环是地球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研究该科学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直接的物质记录。而形成于新太古代到中生代,主要分布于克拉通岩石圈地幔(可以延伸到过渡带甚至下地幔)的金刚石具有生长时间跨度长,分布范围广的特点。金刚石及其生长过程中所捕获的地幔矿物成为其最理想的研究载体。其中,金刚石生长过程中捕获的俯冲沉积硫化物和地幔原始硫化物,为与金刚石形成有关的克拉通早期形成与演化过程以及超大陆旋回背景下的俯冲事件提供了来自年代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独特指示。近二十年来的研究表明:①硫化物包裹体主要有地幔原生来源和古老壳源俯冲物质来源两大类;②硫化物包裹体的Re-Os等时线年龄限定了金刚石的形成时代,大量定年工作为早期板块构造的启动时间提供了关键性证据;③硫化物包裹体的非质量分馏S同位素(MIF-S)记录了大氧化事件发生前贫氧大气环境下的壳源沉积硫化物信号,为建立地球早期硫循环模型和板块构造过程提供了重要依据。此外,本文在综合分析国际金刚石硫化物包裹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研究仍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我国金刚石硫化物包裹体研究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硫化物包裹体
RE-OS定年
非
质量
分馏
S
同位素
古老地壳物质再循环
板块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Algoma型和Superior型硅铁建造地球化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
39
5
作者
李延河
侯可军
+1 位作者
万德芳
张增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513-3519,共7页
前寒武纪条带状硅铁建造(BIFs)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铁矿资源类型和地球早期特有的化学沉积建造类型,广泛分布于太古代-古元古代(3.2~1.8Ga),记录了地球早期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状态及演化。前人根据BIFs的岩石组合和构造地质...
前寒武纪条带状硅铁建造(BIFs)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铁矿资源类型和地球早期特有的化学沉积建造类型,广泛分布于太古代-古元古代(3.2~1.8Ga),记录了地球早期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状态及演化。前人根据BIFs的岩石组合和构造地质环境将其划分为Algoma型和Superior型。本文对比研究了Algoma型和Superior型BIFs的硅、氧、铁和多硫同位素特征。不同时代和不同类型BIFs的硅氧同位素组成非常相似,强烈亏损30Si,δ30SiNBS-28为较大的负值。二者的铁同位素和硫同位素非质量分馏效应明显不同。Algoma型BIF的Δ33S多为负值,而Superior型BIF的Δ33S多为正值;Algoma型BIF富集重铁同位素,δ56FeIRMM-144多为高正值,而Superior型BIF相对富集轻铁同位素,δ56FeIRMM-144多为负值或小正值。研究提出无论是Algoma型,还是Superior型BIFs都是由地球早期的海底火山热液喷气作用形成的,二者属于同一成矿系统,相对而言,Algoma型BIF与火山活动关系更密切,距离同期火山活动中心更近,多形成于深水盆地,环境更加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带状硅铁建造BIFs
硅铁
同位素
硫
同位素
非
质量
分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氧的非质量同位素分馏及其地学应用
被引量:
4
1
作者
熊志方
胡超涌
黄俊华
谢树成
甘义群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
出处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1-5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215040572140)
中国大洋协会"十五"课题项目(DY105-01-04-05)
文摘
氧的非质量同位素分馏(mass-independe nitsotop feractionation)为全球变化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在介绍非质量同位素分馏的基础上,评述了氧同位素异常[Δ(17O)]的表示方法以及氧的非质量同位素分馏的产生机制,重点综述了氧的非质量同位素分馏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基于Δ(17O)评估的生物圈生产力是全球总的生物生产力,打破了以往只能孤立地评估陆地或海洋生物生产力的瓶颈,奠定了在更广时空尺度上评估生物生产力的基础;Δ(17O)能量化形成气溶胶硫酸盐和硝酸盐的气相与液相氧化反应路径的相对比例,为研究气溶胶和气候的互馈作用提供了新途径;冰芯中S同位素和Δ(17O)的联合运用,不仅解决了冰芯中硫酸盐、硝酸盐的来源和运移问题,而且还为其形成的氧化过程提供了细节信息;而干旱区硫酸盐、硝酸盐矿物中Δ(17O)的发现在解决一些长期有争议的沉积物成因和来源问题中起关键作用。氧的非质量同位素分馏还将在(古)大气臭氧活性、火山喷发柱化学和O、S、N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研究中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
氧
非质量同位素分馏
氧向位素异常[△(^17O)]
全球变化
硫酸盐和硝酸盐
Keywords
oxygen
mass-independent isotope fractionation
oxygen isotope anomaly Δ(^17 O)
global change
sulfate and nitrate
分类号
P595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质量同位素分馏效应及其应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延河
丁悌平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89-293,共5页
文摘
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引起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同位素分馏几乎均为与质量有关的分馏。与质量有关的同位素分馏遵守质量分馏方程,分馏系数lnα与同位素的相对质量差(m~*—m)/(m~*·m)成正比。非质量同位素分馏效应最早是由Clayton(1973)在Allende碳质球粒陨石的富钙—铝包体(CAIs)中观测到的,δ^(17)O≈δ^(18)O;与地球物质中与质量有关的氧同位素分馏形成鲜明对照(δ^(17)O=0.52δ^(18)O)。后来Thiemens(1983)在分子氧(O_2)形成臭氧(O_3)的光化学反应实验中观测到了与CAIs中相似的氧同位素非质量分馏效应。现在非质量同位素分馏效应已被用于示踪一些元素浓度,甚至单个同位素比值测量无法揭示的特殊的作用过程。
关键词
非质量同位素分馏
效应
光化学反应
Keywords
mass-independent isotope effect
gas phase photochemistry reaction
分类号
P597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汞同位素地球化学概述
被引量:
30
3
作者
冯新斌
尹润生
俞奔
杜布云
陈玖斌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Program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4-135,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3CB4300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3414
41430754)
文摘
汞同位素是一个新兴的地球化学示踪手段。过去十多年来,随着质谱技术的飞跃发展,汞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实验及理论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一系列过程都能导致显著的汞同位素质量分馏。此外,汞还是自然界少数存在同位素非质量分馏的金属元素之一。汞同位素非质量分馏对识别某些特殊地球化学过程(如光还原作用、挥发作用等)具有重要指示意义。(2)自然样品的汞同位素测试表明,自然界汞同位素组成(δ202 Hg和Δ199 Hg)变化可达>10‰。目前,汞同位素地球化学已被应用于汞污染源示踪、汞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判别等领域,并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在汞的大气化学、生物地球化学等领域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
汞
汞
同位素
同位素
质量
分馏
同位素
非
质量
分馏
地球化学示踪
Keywords
mercury
mercury isotopes
mass-dependent isotope fractionation
mass-independent isotope fractionation
geochemical traeer
分类号
P597.2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刚石中的硫化物包裹体:对地球早期演化及古老地壳物质再循环的示踪
4
作者
丁永康
丘志力
邓小芹
马瑛
孙媛
机构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地球动力作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桂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国检中心深圳珠宝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出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102,共1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3008、41473030)资助。
文摘
地球早期演化及古老地壳物质再循环是地球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研究该科学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直接的物质记录。而形成于新太古代到中生代,主要分布于克拉通岩石圈地幔(可以延伸到过渡带甚至下地幔)的金刚石具有生长时间跨度长,分布范围广的特点。金刚石及其生长过程中所捕获的地幔矿物成为其最理想的研究载体。其中,金刚石生长过程中捕获的俯冲沉积硫化物和地幔原始硫化物,为与金刚石形成有关的克拉通早期形成与演化过程以及超大陆旋回背景下的俯冲事件提供了来自年代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独特指示。近二十年来的研究表明:①硫化物包裹体主要有地幔原生来源和古老壳源俯冲物质来源两大类;②硫化物包裹体的Re-Os等时线年龄限定了金刚石的形成时代,大量定年工作为早期板块构造的启动时间提供了关键性证据;③硫化物包裹体的非质量分馏S同位素(MIF-S)记录了大氧化事件发生前贫氧大气环境下的壳源沉积硫化物信号,为建立地球早期硫循环模型和板块构造过程提供了重要依据。此外,本文在综合分析国际金刚石硫化物包裹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研究仍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我国金刚石硫化物包裹体研究的思考。
关键词
金刚石
硫化物包裹体
RE-OS定年
非
质量
分馏
S
同位素
古老地壳物质再循环
板块构造
Keywords
diamond
sulfide inclusions
Re-Os dating
mass independent sulfur isotope fractionation
recycling of ancient crustal materials
plate tectonics
分类号
P574 [天文地球—矿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Algoma型和Superior型硅铁建造地球化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
39
5
作者
李延河
侯可军
万德芳
张增杰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513-3519,共7页
基金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211074
201111002)
973项目(2012CB416801)联合资助
文摘
前寒武纪条带状硅铁建造(BIFs)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铁矿资源类型和地球早期特有的化学沉积建造类型,广泛分布于太古代-古元古代(3.2~1.8Ga),记录了地球早期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状态及演化。前人根据BIFs的岩石组合和构造地质环境将其划分为Algoma型和Superior型。本文对比研究了Algoma型和Superior型BIFs的硅、氧、铁和多硫同位素特征。不同时代和不同类型BIFs的硅氧同位素组成非常相似,强烈亏损30Si,δ30SiNBS-28为较大的负值。二者的铁同位素和硫同位素非质量分馏效应明显不同。Algoma型BIF的Δ33S多为负值,而Superior型BIF的Δ33S多为正值;Algoma型BIF富集重铁同位素,δ56FeIRMM-144多为高正值,而Superior型BIF相对富集轻铁同位素,δ56FeIRMM-144多为负值或小正值。研究提出无论是Algoma型,还是Superior型BIFs都是由地球早期的海底火山热液喷气作用形成的,二者属于同一成矿系统,相对而言,Algoma型BIF与火山活动关系更密切,距离同期火山活动中心更近,多形成于深水盆地,环境更加还原。
关键词
条带状硅铁建造BIFs
硅铁
同位素
硫
同位素
非
质量
分馏
Keywords
Banded iron formations (BIFs)
Silicon and iron isotope
Sulfur isotope mass independent fractionation
分类号
P542.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氧的非质量同位素分馏及其地学应用
熊志方
胡超涌
黄俊华
谢树成
甘义群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非质量同位素分馏效应及其应用
李延河
丁悌平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汞同位素地球化学概述
冯新斌
尹润生
俞奔
杜布云
陈玖斌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金刚石中的硫化物包裹体:对地球早期演化及古老地壳物质再循环的示踪
丁永康
丘志力
邓小芹
马瑛
孙媛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Algoma型和Superior型硅铁建造地球化学对比研究
李延河
侯可军
万德芳
张增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3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