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62例非语言行为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洪艳 杨桂娥 +3 位作者 商燕霞 王春芳 郭文英 孙晓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1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老年人 血液透析 非语言行为 护理措施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体育课堂教学的非语言行为 被引量:4
2
作者 姜平 马丽娜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78-78,共1页
关键词 体育教学 课堂教学 非语言行为 体育教师 教学原则 教学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 被引量:13
3
作者 田荔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8-132,共5页
语言行为是交际的主导因素,非语言行为是语言行为的重要辅助手段。跨文化交际中,保持两者的和谐一致是交际双方都应遵循的原则。文章拟在非语言交际行为及其与语言交际行为之关系论述的基础上,阐述两者之间相互冲突的一面,并对于如何避... 语言行为是交际的主导因素,非语言行为是语言行为的重要辅助手段。跨文化交际中,保持两者的和谐一致是交际双方都应遵循的原则。文章拟在非语言交际行为及其与语言交际行为之关系论述的基础上,阐述两者之间相互冲突的一面,并对于如何避免冲突、保持两者间的和谐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行为 非语言行为 跨文化交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与冲突──非语言行为与语言行为之搭配关系浅议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军 段春云 《外国语文》 1999年第2期69-72,共4页
非语言行为是语言行为的重要辅助手段,保持两者语义指向的和谐一致是交际双方都应遵循的一般原则。然而语言与非语言的冲突也会时常发生。当这种冲突是在交际者无意识的情况下产生时,就会形成交际障碍;而当交际者有意识地营造语言与... 非语言行为是语言行为的重要辅助手段,保持两者语义指向的和谐一致是交际双方都应遵循的一般原则。然而语言与非语言的冲突也会时常发生。当这种冲突是在交际者无意识的情况下产生时,就会形成交际障碍;而当交际者有意识地营造语言与非语言的冲突时,则会产生某种特殊的交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语言行为 和谐 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非语言行为与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关系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彭晓蓉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3-136,共4页
教师的非语言行为影响着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了解英语教师的非语言行为与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并有意识地将非语言行为运用于英语教学中,有利于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研究教师非语言行为与学生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教... 教师的非语言行为影响着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了解英语教师的非语言行为与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并有意识地将非语言行为运用于英语教学中,有利于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研究教师非语言行为与学生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教师从单纯强调常规语言的陈旧教学模式之中走出来,更好地与学生互动,激发不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充分重视非语言行为在英语教学中的影响,营造生动活泼的英语教学课堂氛围,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学习成绩因材施教,将获得最佳的教学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语言行为 学习动机 英语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语境下非语言行为语用失误的成因及对策 被引量:3
6
作者 何牧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0-221,共2页
普遍意义上的语用学研究的是语言文字本身的意义和使用者在不同语境下使用语言的方式及含义,把非语言内容排除在研究之外。伴随着跨文化研究的兴起而出现的语用学的新分支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是在使用第二语言进行跨文化言语交际时出现... 普遍意义上的语用学研究的是语言文字本身的意义和使用者在不同语境下使用语言的方式及含义,把非语言内容排除在研究之外。伴随着跨文化研究的兴起而出现的语用学的新分支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是在使用第二语言进行跨文化言语交际时出现的语用问题,同样在非语言层面的研究上留下了空白[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语言行为 跨文化语境 语用失误 跨文化言语交际 语用学研究 成因 跨文化语用学 普遍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教师的非语言行为与信息传递 被引量:1
7
作者 周丹萍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S1期48-,共1页
关键词 体育教师 非语言行为 体育教学 分科教学法 信息传递 情报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语言行为、文化依附与课堂交际 被引量:2
8
作者 钟莉莉 《山东外语教学》 2000年第2期64-67,共4页
对学生课堂非语言行为之文化依附的调查、统计及分析反映出学生课堂非语言行为依附于中国文化。本文试图从交际的编码和译码两个角度论证学生非语言行为的中国文化依附对课堂交际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 英语 非语言行为 文化依附 课堂交际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课堂非语言行为及其应用策略 被引量:7
9
作者 王丽梅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6期13-15,共3页
教师课堂非语言行为是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综合运用面部表情、身体姿态、语气语调、衣着形象等非语言符号进行信息传递的行为过程。非语言行为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显著作用,教师应在充分认识其重要性的同时,强化对面部表... 教师课堂非语言行为是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综合运用面部表情、身体姿态、语气语调、衣着形象等非语言符号进行信息传递的行为过程。非语言行为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显著作用,教师应在充分认识其重要性的同时,强化对面部表情语、身体姿态语、有声辅助语和衣着形象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课堂非语言行为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用非语言行为与孩子沟通
10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I0012-I0012,共1页
教育被子时,家长除了有意识地用语言与孩子沟通,还可以通过目光、表情、服饰、姿态等非语言行为与孩子沟通,家长的非语言行为可以补充、加强甚至代替语言沟通,同样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 非语言行为 孩子 教育效果 语言沟通 有意识 家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教学中非语言行为的作用
11
作者 戴江燕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1990年第3期12-13,共2页
在体育教学中情感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在当今新型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们希望教师能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在教学中不愿接受大家长式的教育方式,而且喜欢教师理解他们,与他们息息相通,这不仅仅表现在语言上,而且也表现在非语言的行为上,即... 在体育教学中情感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在当今新型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们希望教师能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在教学中不愿接受大家长式的教育方式,而且喜欢教师理解他们,与他们息息相通,这不仅仅表现在语言上,而且也表现在非语言的行为上,即通过眼神、神态、仪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语言行为 体育教学 教学效果 教育方式 家长式 师生关系 反馈信息 品德教育 爱护公物 运动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教学中的师生非语言交际行为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萍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108-111,共4页
介绍了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定义、分类及作用,重点分析了英语教学中师生非语言交际行为及手段,对比点评了师生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文化差异,认为:作为语言交际行为的补充,非语言交际行为在语言教学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教师 学生 语言交际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教学中教师非语言亲密行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赵映川 杨兵 +2 位作者 陈德鑫 陈静 幸赋都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8-95,共8页
已有研究指出,教师传递的信息中82%是由非语言实现的,音视频同步技术为在线教学中教师非语言亲密行为提供了支撑和保障。中国在线教学规模很大,但鲜有对教师非语言亲密行为的研究。文章以教师非语言亲密行为为自变量,以学生学习投入为... 已有研究指出,教师传递的信息中82%是由非语言实现的,音视频同步技术为在线教学中教师非语言亲密行为提供了支撑和保障。中国在线教学规模很大,但鲜有对教师非语言亲密行为的研究。文章以教师非语言亲密行为为自变量,以学生学习投入为中介变量,以学习所在地为调节变量,以学习效果为因变量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在线教学中教师非语言亲密行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对1595名参加在线学习学生的调查显示:控制性别、年级、专业和学校类型后,教师非语言亲密行为对学生学习效果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学生学习投入在教师非语言亲密行为与学习效果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学习所在地在教师非语言亲密行为与学生学习投入之间发挥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不仅有利于理解教师非语言亲密行为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内在机理,而且对教师在教学中的非语言亲密行为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亲密行为 学习投入 学习效果 网络环境 社会临场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研究及其与外语教学之间关系 被引量:30
14
作者 毕继万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7-43,共7页
关于非语言交际的研究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问题已开始引起我国外语教学界的注意。在对外汉语教学界有关语言与文化间关系的讨论中已有不少学者和同仁开始涉及非语言交际的作用问题。特别令人兴奋的是,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连续出版了... 关于非语言交际的研究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问题已开始引起我国外语教学界的注意。在对外汉语教学界有关语言与文化间关系的讨论中已有不少学者和同仁开始涉及非语言交际的作用问题。特别令人兴奋的是,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连续出版了四本有关非语言交际的著作:耿二岭著的《体态语概说》(1988)、法斯特(J.fast)著、孟小平译的《体态与交际》(1988,原书名《Body Language》)、马兰德罗等人著、孟小平等译的《非语言交流》(1992,译自malanclro:《Nonverbal communioation》)和布罗斯纳安著、毕继万译的《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对比》(1991,译自L·Brosnahan的手稿《Chinese and English Gesture:Contrastive Nonverbal Communication》)。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在国内率先连续出版数本有关非语言交际的著作,对我国非语言交际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外语界学者在学术刊物上也陆续发表了一些有关非语言交际研究的文章。然而,我们也不能不承认,我国在非语言交际方面的研究还处在萌芽状态,与国外差距还极大。中国人自己的专著目前只有耿二岭的《体态语概说》。对中外非语言交际进行“系统对比的专著还不多见,从目前来看,布罗斯纳安的《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交际行为 跨文化语言交际 外语教学 非语言行为 见面礼节 体态语 中国汉族人 英语国家 跨文化交际 罗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非语言沟通的文化安全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边巍巍 周艳 梁娜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9年第11期2893-2894,共2页
关键词 语言沟通 文化安全性 非语言行为 文化背景 信息传递 文化差异 护患沟通 奠基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语言交际在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马晓华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4-105,共2页
文章主要论述非语言交际研究中的四个方面: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研究的主要课题,非语言交际与跨文化交际,非语言交际与外语教学。通过深入研究非语言交际的各个方面,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非语言交际在教学中的作用,从而提高... 文章主要论述非语言交际研究中的四个方面: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研究的主要课题,非语言交际与跨文化交际,非语言交际与外语教学。通过深入研究非语言交际的各个方面,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非语言交际在教学中的作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交际 非语言行为 体势学 体距学 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语教学中的非语言交际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郭忠才 路小明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110-112,共3页
关键词 语言交际 外语教学 应用语言 语言学研究 交际过程 跨文化交际 非语言行为 外语课堂教学 人类学研究 拓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语言交际的文化面 被引量:1
18
作者 俞雪华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74-77,95,共5页
本文对非语言行为在直接文化、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文化等六个文化面所表现出的不同文化涵义作了简单的介绍,并就各个文化面对非语文交际行为的影响和作用作了初步探讨。本文认为文化对于非语言交际是非常重要的,它既可以强化言语信息,... 本文对非语言行为在直接文化、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文化等六个文化面所表现出的不同文化涵义作了简单的介绍,并就各个文化面对非语文交际行为的影响和作用作了初步探讨。本文认为文化对于非语言交际是非常重要的,它既可以强化言语信息,也可以代替言语行为实现有效交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语言行为 文化面 文化涵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此时无声胜有声——浅谈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媒介
19
作者 蓝文才 《外国语文》 1991年第4期30-32,79,共4页
“言传身教”、“现身说法”的知识传播方法,可以说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已存在。从印刷术发明后到知识传播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这种方法仍被袭用。但应看到,讲课与诸如电视、录音、书籍等信息传播手段相比,不仅方式有所不同,而且也有功能... “言传身教”、“现身说法”的知识传播方法,可以说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已存在。从印刷术发明后到知识传播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这种方法仍被袭用。但应看到,讲课与诸如电视、录音、书籍等信息传播手段相比,不仅方式有所不同,而且也有功能上的优劣。在此,笔者仅就课堂教学的非语言媒介(也可称为非语言行为)作一些探讨。 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有声的语言(称为语言媒介或语言行为)固然是其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但非语言媒介同样起着重要作用。教学中的非语言媒介主要包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媒介 课堂教学 非语言行为 传播手段 传播方法 传授知识 传递信息 重要作用 印刷术 重要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上师生间的非语言交流
20
作者 王莹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1996年第6期28-29,共2页
课堂上师生间的非语言交流●河南省洛阳师专王莹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双边交流活动。课堂上,除了语言交流外,师生还使用眼神、面部表情、姿势、动作等大量非语言行为来传递信息。人们通常把这些非语言行为,叫做体态语。... 课堂上师生间的非语言交流●河南省洛阳师专王莹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双边交流活动。课堂上,除了语言交流外,师生还使用眼神、面部表情、姿势、动作等大量非语言行为来传递信息。人们通常把这些非语言行为,叫做体态语。恰当使用体态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体态语 非语言行为 语言交流 课堂教学环境 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活动 语言的效用 默契配合 优化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