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猫猫的奇幻漂流》:动画电影非语言符号和无对白叙事的融合 |
王苗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体育信息传递过程中非语言符号的初步研究 |
王晓东
叶伟
蔡莉
|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
2003 |
6
|
|
3
|
教师非语言符号运用的教育传播效果研究 |
武文颖
原茜
方明豪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4 |
8
|
|
4
|
影像叙事中的视觉非语言符号探究 |
米高峰
张艺川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5
|
体育非语言符号探讨 |
何平香
|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3
|
|
6
|
基于非语言符号的街道可读性调查与评价——以洛阳市老城区为例 |
谭少华
陈璐瑶
|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
2019 |
3
|
|
7
|
教师的非语言符号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 |
张冠文
|
《山东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
2002 |
12
|
|
8
|
基于非语言符号系统的养老社区交往空间塑造 |
陶舒晨
曹康
|
《规划师》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9
|
解读非语言符号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
李女仙
何新闻
|
《家具与室内装饰》
|
2007 |
3
|
|
10
|
双重乐感能力培养中对非语言符号的关照 |
陈怡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1
|
非语言符号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研究 |
孟亚玲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2
|
非语言符号与构建语境导向的关系探析 |
周玉花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
2
|
|
13
|
非语言符号在英语电影解读中的作用探析 |
周玉花
|
《电影评介》
|
2009 |
1
|
|
14
|
电影《红楼梦》中的非语言符号运用探析 |
孟亚玲
魏继宗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5
|
试论危机传播的重要信息载体“非语言符号”的运用——以电视媒体为例 |
熊萍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6
|
非语言符号在电视新闻制作中的运用 |
王跃平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7
|
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非语言符号使用 |
柴文娟
杨晓峰
|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
2007 |
7
|
|
18
|
浅谈《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非语言符号传播 |
闫伟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9
|
浅析非语言符号在微电影广告中的表征作用 |
胡丽红
|
《电影评介》
|
2012 |
1
|
|
20
|
浅谈电视新闻中非语言符号的运用 |
曹自德
|
《学术论坛》
CSSCI
|
1995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