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猫猫的奇幻漂流》:动画电影非语言符号和无对白叙事的融合
1
作者 王苗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5-159,共5页
动画电影《猫猫的奇幻漂流》凭借其非语言符号和无对白叙事手法,成功讲述了一只小猫与动物伙伴在末世洪水中的奇幻漂流故事。影片通过视觉符号,如动物肢体动作、场景设计和光影色彩,以及听觉符号,如环境音效、音乐节奏和静默留白,构建... 动画电影《猫猫的奇幻漂流》凭借其非语言符号和无对白叙事手法,成功讲述了一只小猫与动物伙伴在末世洪水中的奇幻漂流故事。影片通过视觉符号,如动物肢体动作、场景设计和光影色彩,以及听觉符号,如环境音效、音乐节奏和静默留白,构建了完整的叙事框架。影片无对白叙事的方式为国产动画电影创作提供了新思路,包括深度挖掘视觉符号的叙事潜力、发挥听觉符号的情感共鸣功能,以及利用无对白叙事的跨文化优势实现国际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电影 《猫猫的奇幻漂流》 非语言符号 无对白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信息传递过程中非语言符号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晓东 叶伟 蔡莉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9-61,共3页
从传播学角度对体育信息传递过程中的非语言符号的性质、类型、特点和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体育信息传递过程中非语言符号可分为外貌与衣着、表情与眼神、姿态动作、触摸行为、空间与距离等5种类型。它们具有连贯性、相似性、通义... 从传播学角度对体育信息传递过程中的非语言符号的性质、类型、特点和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体育信息传递过程中非语言符号可分为外貌与衣着、表情与眼神、姿态动作、触摸行为、空间与距离等5种类型。它们具有连贯性、相似性、通义性、协同性、即时性、真实性、可控性等特点。非语言符号一方面和语言符号形成互补功能,配合语言符号完成信息的传递;另一方面,非语言符号自身又能通过信息传递实现一定的欺骗、干扰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信息 传递过程 非语言符号 传播学 性质 类型 特点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非语言符号运用的教育传播效果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武文颖 原茜 方明豪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期105-110,共6页
文章以教师的非语言符号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传播学、教育学、教育传播学等学科知识,实证调查研究教师的非语言符号对教育传播效果的影响。通过设计4组相关量表,对大连地区53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除触觉和空间感觉非语言... 文章以教师的非语言符号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传播学、教育学、教育传播学等学科知识,实证调查研究教师的非语言符号对教育传播效果的影响。通过设计4组相关量表,对大连地区53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除触觉和空间感觉非语言符号外,当前我国教师非语言符号传播能力普遍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另外,除嗅觉和时间感觉渠道的教师非语言符号与认知性和行为性效果不相关之外,其他类型的教师非语言符号分别与各层面教育传播效果呈现出正向的、密切相关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语言符号 认知性学习效果 情感性学习效果 行为性学习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叙事中的视觉非语言符号探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米高峰 张艺川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35,共3页
电影,作为一种影像叙事与大众传播的媒介,其本身就是"能指"与"所指"丰富的艺术符号载体。在艺术信息传播过程中,导演通过个人经验与既定风格,来对电影镜头的视觉非语言符号,进行巧妙组接和合理搭配。影片《狄仁杰... 电影,作为一种影像叙事与大众传播的媒介,其本身就是"能指"与"所指"丰富的艺术符号载体。在艺术信息传播过程中,导演通过个人经验与既定风格,来对电影镜头的视觉非语言符号,进行巧妙组接和合理搭配。影片《狄仁杰之神都龙王》中,导演徐克通过演员体语、运动画面及人际距离的精心布置,架构出一个流光溢彩的武侠世界、附庸风雅的俗世江湖、诗情画意的中式意境与神怪鬼魅的西式空间,带给观众一次又一次的视觉震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叙事 非语言符号 演员体语 运动画面 人际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非语言符号探讨 被引量:13
5
作者 何平香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4-78,共5页
从语言学理论角度出发,运用图像法、观察法和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运动中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和观众等的体态语进行了分析研究。体育运动中非语言符号传达交际信息是有声语言和书面语言无法替代的,它具有通义性、真实性、直观... 从语言学理论角度出发,运用图像法、观察法和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运动中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和观众等的体态语进行了分析研究。体育运动中非语言符号传达交际信息是有声语言和书面语言无法替代的,它具有通义性、真实性、直观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同时,依据这些特点得出体育运动中非语言符号具有语言的替代功能、补充功能、强调功能、否定功能和重复功能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原理 体育娱乐 非语言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语言符号的街道可读性调查与评价——以洛阳市老城区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谭少华 陈璐瑶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9年第1期63-73,共11页
在传统街道研究中,使用者与街道间进行的信息传递往往被忽略,利用行为心理学中使用者对于街道交往的可读的感知,从而得出街道可读性的传递媒介。本研究选取位于古都洛阳老城区的重要景区之一——东西南隅片区四种类型街道,借助非语言符... 在传统街道研究中,使用者与街道间进行的信息传递往往被忽略,利用行为心理学中使用者对于街道交往的可读的感知,从而得出街道可读性的传递媒介。本研究选取位于古都洛阳老城区的重要景区之一——东西南隅片区四种类型街道,借助非语言符号系统,构建了以使用者心理主观评价和认知地图客观评价的街道可读性评价体系,通过实地调研获取使用者对街道可读性的空间感知,评价不同类型街道可读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对于商业型街道,视动符号因子、目光接触因子与街区可读性呈正相关;对于生活型街道,时空组织性因子与街道可读性联系密切。老城十字街可读性评价最高,色彩符号和空间氛围感是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语言符号系统 街道 可读性 认知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的非语言符号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冠文 《山东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教师 非语言符号 课堂教学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语言符号系统的养老社区交往空间塑造 被引量:1
8
作者 陶舒晨 曹康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9-33,共5页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活范围逐渐缩小并主要集中于社区,社区交往空间成为老年人重建社交网络的重要平台。文章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分析老年人交往行为的影响因素,提出非语言交往对促进老年人社区交往具有重大帮助;分析老年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活范围逐渐缩小并主要集中于社区,社区交往空间成为老年人重建社交网络的重要平台。文章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分析老年人交往行为的影响因素,提出非语言交往对促进老年人社区交往具有重大帮助;分析老年人非语言交往的主要类型和特征,并从视—动符号系统、目光接触系统、时空组织系统和辅助语言系统出发提出养老社区非语言交往空间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语言符号系统 语言交往 养老社区 交往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非语言符号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女仙 何新闻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07年第12期17-19,共3页
展示设计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非语言符号就是在传播情景中,除了言语以外的一切由人类和环境所产生的刺激。"非语言符号"在信息传播中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本文以展示设计学为理论基础,借鉴传播学、符号学的相关... 展示设计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非语言符号就是在传播情景中,除了言语以外的一切由人类和环境所产生的刺激。"非语言符号"在信息传播中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本文以展示设计学为理论基础,借鉴传播学、符号学的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探讨"非语言符号"在展示设计信息传播中的意义及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语言符号 展示设计 信息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乐感能力培养中对非语言符号的关照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怡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7-130,共4页
面对新疆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高等院校应责无旁贷的肩负起音乐文化传承的使命。文章就双重乐感能力的培养从4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假设的理想模式,但在现代教育体制下我们距理想模式还有一定的距离。在多数学者将目光集中在语言符号对双重... 面对新疆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高等院校应责无旁贷的肩负起音乐文化传承的使命。文章就双重乐感能力的培养从4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假设的理想模式,但在现代教育体制下我们距理想模式还有一定的距离。在多数学者将目光集中在语言符号对双重乐感能力获得的积极作用的前提下,作者从另一角度,即符号学中的非语言符号语境来审视双重乐感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探索双重乐感理论与实践的又一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乐感能力 培养 理想模式 非语言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语言符号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孟亚玲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27-,共1页
影视作品中非语言符号的运用非常普遍,通过分析影视作品中非语言符号的分类,揭示了非语言符号在影视作品中的表达功能和运用原则。
关键词 非语言符号 影视作品 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语言符号与构建语境导向的关系探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玉花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19-121,共3页
传统的外语教学主要集中或局限于语言教学,而忽视非语言符号的讨论与学习,导致其终极目标跨文化交际受到很大影响。非语言符号的学习与合理运用,可以帮助外语学习者洞察第二语言国家的生活经验,构建语境导向,了解交际规则,学会在具体的... 传统的外语教学主要集中或局限于语言教学,而忽视非语言符号的讨论与学习,导致其终极目标跨文化交际受到很大影响。非语言符号的学习与合理运用,可以帮助外语学习者洞察第二语言国家的生活经验,构建语境导向,了解交际规则,学会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外语,增强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语言符号 语境导向 交际规则 跨文化交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语言符号在英语电影解读中的作用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玉花 《电影评介》 2009年第15期63-64,共2页
英语电影作为重要的英语辅助学习材料为英语学习者所重视。受众在英语电影解读过程中主要注意解读语言符号所传递的信息。作为视觉艺术的电影,非语言符号所传递的信息非常重要,甚至超出语言符号所传递的信息,应该注意非语言符号的信息... 英语电影作为重要的英语辅助学习材料为英语学习者所重视。受众在英语电影解读过程中主要注意解读语言符号所传递的信息。作为视觉艺术的电影,非语言符号所传递的信息非常重要,甚至超出语言符号所传递的信息,应该注意非语言符号的信息传递功能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语言符号 英语电影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红楼梦》中的非语言符号运用探析
14
作者 孟亚玲 魏继宗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40-40,68,共2页
1944年拍摄的《红楼梦》作为我国早期比较有影响的影片之一,大量地运用了非语言符号来表现人物,烘托气氛,形成了影片独特的表现风格和艺术手法,为我国研究非语言符号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关键词 《红楼梦》 非语言符号 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危机传播的重要信息载体“非语言符号”的运用——以电视媒体为例
15
作者 熊萍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0-62,共3页
非语言符号是指除了语言文字之外,各种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负载信息的一些标志或记号,如体语(人体表情、姿态和动作等)、服饰、图形、音乐、陈设布置、时空距离等。当前危机事件频繁,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毋庸置疑,危机传... 非语言符号是指除了语言文字之外,各种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负载信息的一些标志或记号,如体语(人体表情、姿态和动作等)、服饰、图形、音乐、陈设布置、时空距离等。当前危机事件频繁,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毋庸置疑,危机传播中语言文字是至关重要的信息载体,但在提高传播效果方面非语言符号的优势和力量显而易见。危机传播中媒体广泛使用了非语言符号,如图片、色彩、表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语言符号 信息载体 危机传播 电视媒体 语言文字 感觉器官 时空距离 危机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语言符号在电视新闻制作中的运用
16
作者 王跃平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4-95,共2页
本文从符号学的维度探讨电视新闻特点,分析非语言符号在电视新闻制作中的优势,阐述电视新闻制作中使用非语言符号的相关策略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电视新闻 非语言符号 优越性 运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非语言符号使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柴文娟 杨晓峰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8-129,共2页
本文主要讨论了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和谐人际关系形成离不开正确运用非语言符号。文章论述了非语言符号的机能、应遵循的原则以及使用非语言符号的技巧。
关键词 和谐人际关系 非语言符号 体态语言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非语言符号传播 被引量:1
18
作者 闫伟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31,共2页
一部电影就是一个符号集合体。《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大获成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其符号传播的成功。本文分别从颜色符号、实物符号、音乐符号和礼仪符号等几方面来论述影片中非语言符号的象征意味和传播功能。
关键词 "黄金甲" 非语言符号 象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非语言符号在微电影广告中的表征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丽红 《电影评介》 2012年第24期84-85,共2页
新媒体的不断出现,不仅让媒体进入了泛媒介化时代,而且催生了新的广告形式——微电影广告。相比于传统的影视广告,微电影广告的植入形式更加多样,运用其中的非语言符号更因微电影的微言大义而令非语言符号的表征作用更加意蕴无穷。非语... 新媒体的不断出现,不仅让媒体进入了泛媒介化时代,而且催生了新的广告形式——微电影广告。相比于传统的影视广告,微电影广告的植入形式更加多样,运用其中的非语言符号更因微电影的微言大义而令非语言符号的表征作用更加意蕴无穷。非语言符号在微电影广告的创造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因其表征的多维性、隐含性、形象性而令微电影广告愈加具有观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语言符号 微电影广告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电视新闻中非语言符号的运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曹自德 《学术论坛》 CSSCI 1995年第5期40-43,共4页
浅谈电视新闻中非语言符号的运用曹自德电视作为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已深深介入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报纸、广播不同,电视节目通过图像本身和各个图像连续衔接来表达内容,以其声画并茂的特点吸引了更多的观众。非语言符号是指语... 浅谈电视新闻中非语言符号的运用曹自德电视作为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已深深介入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报纸、广播不同,电视节目通过图像本身和各个图像连续衔接来表达内容,以其声画并茂的特点吸引了更多的观众。非语言符号是指语言之外的其他所有传播信息的符号,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新闻 非语言符号 信息量 电视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