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军队仪式非语言符号浅析
1
作者
栗英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297-298,共2页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把人比做“悬挂在由他们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认为人类就是“意义的创造者”。人类的社会活动就是不断创造意义、利用意义、规定意义又被意义所规约的过程。军队仪式是由大量的、有意义的仪式符...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把人比做“悬挂在由他们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认为人类就是“意义的创造者”。人类的社会活动就是不断创造意义、利用意义、规定意义又被意义所规约的过程。军队仪式是由大量的、有意义的仪式符号所构成的一个象征体系。仪式行为者通过行动、姿势、舞蹈、吟唱、演奏等表演活动和场景、实物等表达或表现着精神领域的意义。在日常的人际传播中,人们无意流露出来的非语言信息,比有意发出的符号更值得注意。军队仪式中的非语言符号,更具形象性、直接性,它更强调感性认知过程,更紧密地与人们的情感相联系。它不需要细致、精深的逻辑理解能力,只需直观的体认,就可以将其中蕴含的教育意义内化于心。军队仪式中非语言符号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
语言
符号
仪式
军队
教育意义
非语言信息
社会学家
社会活动
象征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虚拟和物理化身的中文文本信息具体化
被引量:
5
2
作者
杨志晓
徐朝辉
张德贤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287-2292,共6页
提出了基于虚拟和物理机器人化身的文本信息具体化概念。传统的基于文字的文本信息终端界面难以有效表达文本承载的全部信息。提出将文字语音化,同时将隐含在文本中的人类感情和意图等非语言信息通过虚拟或物理机器人具体化为适当的语...
提出了基于虚拟和物理机器人化身的文本信息具体化概念。传统的基于文字的文本信息终端界面难以有效表达文本承载的全部信息。提出将文字语音化,同时将隐含在文本中的人类感情和意图等非语言信息通过虚拟或物理机器人具体化为适当的语调、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虚拟或物理机器人称为文本信息提供者的化身。基于文本信息提供者化身的文字的终端界面能够表述文本承载的语言和非语言信息,提高文本传达信息的有效性。给出了基于虚拟化身的文本具体化系统原型。展望文本具体化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体化
化身
文本
信息
非语言信息
机器人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读《现代汉语话语语言学》
3
作者
胡裕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5期112-115,共4页
话语语言学,在国外,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产生一批重要的成果。在国内,以现代汉语为研究对象,到了80年代初期才有一些有关涉的论文发表。国家教委在制订七五科研规划时,把有关规代汉语话语规律的课题列入重点项目。沈开木先生申报了这...
话语语言学,在国外,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产生一批重要的成果。在国内,以现代汉语为研究对象,到了80年代初期才有一些有关涉的论文发表。国家教委在制订七五科研规划时,把有关规代汉语话语规律的课题列入重点项目。沈开木先生申报了这个课题,得到国家教委的批准。现在,他的力作《现代汉语话语语言学》一书已经出版了。这是一件很可喜的事。 这本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现代汉语话语的著作,它的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
话语
语言
学
新格赖斯理论
常规关系
列文森
非语言信息
逻辑型
语言
符号
语用性
语言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可视语音合成的3D通信技术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杨志晓
隋菲
张德贤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209-4211,4214,共4页
提出了基于可视语音合成的3D通信技术概念。通信双方利用文本交换信息,用户终端采用可视语音合成技术对接收到的文字进行人物化朗读;同时通过3D用户替身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表达文字蕴涵的人类情感和意图信息,给出了基于可视语音合成...
提出了基于可视语音合成的3D通信技术概念。通信双方利用文本交换信息,用户终端采用可视语音合成技术对接收到的文字进行人物化朗读;同时通过3D用户替身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表达文字蕴涵的人类情感和意图信息,给出了基于可视语音合成的通信平台结构、情感和意图的表达模型、用户替身的自主交互模型。采用程序驱动方法,通过控制虚拟人各连杆间沿关节自由度方向夹角及角度变化率等特征参数实现肢体运动合成;利用VB6.0和OpenGL实现了基于可视语音合成的3D通信平台原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语音合成
3D通信
用户替身
非语言信息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奥林匹克运动与民族精神
被引量:
5
5
作者
隋竹丽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0-23,共4页
奥林匹克运动形成了完整的传播系统,体现了社会化的传播和美育功能。随着航海活动的发展,奥运会成为 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传播中心。奥运会通过美育传播着非语言信息的自由、平等讯息。奥运会的持续开展使希腊在美 育的社会化进程中...
奥林匹克运动形成了完整的传播系统,体现了社会化的传播和美育功能。随着航海活动的发展,奥运会成为 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传播中心。奥运会通过美育传播着非语言信息的自由、平等讯息。奥运会的持续开展使希腊在美 育的社会化进程中完成了审美观的转变,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审美观。希腊民族因审美观的统一,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 统一,塑造了民族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林匹克运动
奥运会
美育
民族精神
讯息
非语言信息
社会化进程
持续开展
以人为中心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教师教学艺术的运用
被引量:
1
6
作者
张建敏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2期189-190,共2页
文章旨在探讨教学是一种职业更是一门艺术,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语言、非语言等多种艺术形式可使课堂教学氛围生动活泼,形式丰富多样,内容引人入胜。真正使学生做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且学有动力、学有能力、学有活力。
关键词
教学
语言
信息
非语言信息
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谈“看”的翻译方法
7
作者
任雪莲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7-80,F0003,共5页
英语是一种低语境语言,其语义信息较多地存在于词语符号本身;而汉语则是高语境语言,语义的承载主要不是语言性的,而是非语言和语境性的。在汉译英时,译者需透过汉语词汇的表层信息,将语境信息和非语言信息剥离出来,转换成低语境...
英语是一种低语境语言,其语义信息较多地存在于词语符号本身;而汉语则是高语境语言,语义的承载主要不是语言性的,而是非语言和语境性的。在汉译英时,译者需透过汉语词汇的表层信息,将语境信息和非语言信息剥离出来,转换成低语境语言信息,从而实现源语言和目标语的动态对等。“看”字在汉英两种语言中都是积极词汇,既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知识点,又是中考、高考的高频考点,因此有必要厘清它在中英语言中的内涵和外延。下面就以国内中学英语教材和中考、高考试题为语料,分析归纳“看”的几种翻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方法
“看”
非语言信息
语义
信息
汉语词汇
英语学习
高考试题
语言
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态势语在课堂言语交际中的功能及原则
被引量:
4
8
作者
陈明华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6-58,共3页
教育传播学认为,传播符号系统是由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构成的双重系统,教师的讲述及文字教材属语言符号系统,传递语言信息。教师的态势语则属于非语言信息。这双重符号系统在教学中缺一不可。七十年代中期以来,国外就开始重视态势语在...
教育传播学认为,传播符号系统是由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构成的双重系统,教师的讲述及文字教材属语言符号系统,传递语言信息。教师的态势语则属于非语言信息。这双重符号系统在教学中缺一不可。七十年代中期以来,国外就开始重视态势语在课堂言语交际中的运用,积极向中小学教师开设这方面的指导课程,举办训练班。本文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言语交际
态势语
中小学教师
心理状态
情意性
面部表情
教育传播学
语言
符号系统
教学实践
非语言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苏青年学人
9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34-237,共4页
关键词
青年学
江苏
博士生导师
非语言信息
南京师范大学
国家社科基金
偏误分析
二语习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说叙述观:言语的隐喻化建构方式
10
作者
张毓书
《当代文坛》
1988年第5期38-42,共5页
文学,意味着人与世情之间所缔结的一种特殊关系。当文学家在面对他们所赖以存在的周围世界时,他所调动的首先是文学语言,于是,可以肯定文学的基础首先应是语言符号体系。传统理论认为,文学来自于生活,实际上,生活是无数非语言信息符号...
文学,意味着人与世情之间所缔结的一种特殊关系。当文学家在面对他们所赖以存在的周围世界时,他所调动的首先是文学语言,于是,可以肯定文学的基础首先应是语言符号体系。传统理论认为,文学来自于生活,实际上,生活是无数非语言信息符号的堆积,而文学对生活的处理是以语言信息符号置换这种非语言的信息符号。长期以来,我们把小说叙述偏狭地限于“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叙述
隐喻化
建构方式
非语言信息
语言
符号
文学
语言
典型环境
典型性格
信息
符号
特殊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商务沟通”──一门有效有用有吸引力的新课
11
作者
李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120-127,共8页
“商务沟通”──一门有效有用有吸引力的新课李瑛自一九九五年二月以来,我院与香格里拉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合办的香格里拉管理培训中心已培训了十期,近400名学员。在每期培训结业时,从学员对培训课程及教学所做的评估看,“商务沟...
“商务沟通”──一门有效有用有吸引力的新课李瑛自一九九五年二月以来,我院与香格里拉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合办的香格里拉管理培训中心已培训了十期,近400名学员。在每期培训结业时,从学员对培训课程及教学所做的评估看,“商务沟通”一直被列为“受益最大的课程”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务沟通
信息
发送者
演讲者
有吸引力
非语言信息
商务环境
沟通障碍
人际沟通能力
教学方法
记笔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军队仪式非语言符号浅析
1
作者
栗英
机构
空军工程大学理学院
出处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297-298,共2页
文摘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把人比做“悬挂在由他们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认为人类就是“意义的创造者”。人类的社会活动就是不断创造意义、利用意义、规定意义又被意义所规约的过程。军队仪式是由大量的、有意义的仪式符号所构成的一个象征体系。仪式行为者通过行动、姿势、舞蹈、吟唱、演奏等表演活动和场景、实物等表达或表现着精神领域的意义。在日常的人际传播中,人们无意流露出来的非语言信息,比有意发出的符号更值得注意。军队仪式中的非语言符号,更具形象性、直接性,它更强调感性认知过程,更紧密地与人们的情感相联系。它不需要细致、精深的逻辑理解能力,只需直观的体认,就可以将其中蕴含的教育意义内化于心。军队仪式中非语言符号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关键词
非
语言
符号
仪式
军队
教育意义
非语言信息
社会学家
社会活动
象征体系
分类号
E0-059 [军事—军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虚拟和物理化身的中文文本信息具体化
被引量:
5
2
作者
杨志晓
徐朝辉
张德贤
机构
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287-2292,共6页
文摘
提出了基于虚拟和物理机器人化身的文本信息具体化概念。传统的基于文字的文本信息终端界面难以有效表达文本承载的全部信息。提出将文字语音化,同时将隐含在文本中的人类感情和意图等非语言信息通过虚拟或物理机器人具体化为适当的语调、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虚拟或物理机器人称为文本信息提供者的化身。基于文本信息提供者化身的文字的终端界面能够表述文本承载的语言和非语言信息,提高文本传达信息的有效性。给出了基于虚拟化身的文本具体化系统原型。展望文本具体化应用前景。
关键词
具体化
化身
文本
信息
非语言信息
机器人
界面
Keywords
embodiment
avatar
textual message
nonverbal information
robot
interface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读《现代汉语话语语言学》
3
作者
胡裕树
机构
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5期112-115,共4页
文摘
话语语言学,在国外,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产生一批重要的成果。在国内,以现代汉语为研究对象,到了80年代初期才有一些有关涉的论文发表。国家教委在制订七五科研规划时,把有关规代汉语话语规律的课题列入重点项目。沈开木先生申报了这个课题,得到国家教委的批准。现在,他的力作《现代汉语话语语言学》一书已经出版了。这是一件很可喜的事。 这本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现代汉语话语的著作,它的出版。
关键词
现代汉语
话语
语言
学
新格赖斯理论
常规关系
列文森
非语言信息
逻辑型
语言
符号
语用性
语言
环境
分类号
H109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可视语音合成的3D通信技术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杨志晓
隋菲
张德贤
机构
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209-4211,4214,共4页
基金
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计划资助项目(082102210096)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08A520006)
文摘
提出了基于可视语音合成的3D通信技术概念。通信双方利用文本交换信息,用户终端采用可视语音合成技术对接收到的文字进行人物化朗读;同时通过3D用户替身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表达文字蕴涵的人类情感和意图信息,给出了基于可视语音合成的通信平台结构、情感和意图的表达模型、用户替身的自主交互模型。采用程序驱动方法,通过控制虚拟人各连杆间沿关节自由度方向夹角及角度变化率等特征参数实现肢体运动合成;利用VB6.0和OpenGL实现了基于可视语音合成的3D通信平台原型。
关键词
可视语音合成
3D通信
用户替身
非语言信息
界面
Keywords
text-to-visual speeches
3D communication
avatar
nonverbal information
interface
分类号
TP391.4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TP39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奥林匹克运动与民族精神
被引量:
5
5
作者
隋竹丽
机构
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0-23,共4页
文摘
奥林匹克运动形成了完整的传播系统,体现了社会化的传播和美育功能。随着航海活动的发展,奥运会成为 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传播中心。奥运会通过美育传播着非语言信息的自由、平等讯息。奥运会的持续开展使希腊在美 育的社会化进程中完成了审美观的转变,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审美观。希腊民族因审美观的统一,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 统一,塑造了民族精神。
关键词
奥林匹克运动
奥运会
美育
民族精神
讯息
非语言信息
社会化进程
持续开展
以人为中心
发展
分类号
G811.21 [文化科学—体育学]
G80-05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教师教学艺术的运用
被引量:
1
6
作者
张建敏
机构
冀中职业学院信息技术系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2期189-190,共2页
文摘
文章旨在探讨教学是一种职业更是一门艺术,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语言、非语言等多种艺术形式可使课堂教学氛围生动活泼,形式丰富多样,内容引人入胜。真正使学生做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且学有动力、学有能力、学有活力。
关键词
教学
语言
信息
非语言信息
运用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谈“看”的翻译方法
7
作者
任雪莲
机构
黑龙江省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英语学院
出处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7-80,F0003,共5页
基金
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号:GBD1213041)的部分研究成果.
文摘
英语是一种低语境语言,其语义信息较多地存在于词语符号本身;而汉语则是高语境语言,语义的承载主要不是语言性的,而是非语言和语境性的。在汉译英时,译者需透过汉语词汇的表层信息,将语境信息和非语言信息剥离出来,转换成低语境语言信息,从而实现源语言和目标语的动态对等。“看”字在汉英两种语言中都是积极词汇,既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知识点,又是中考、高考的高频考点,因此有必要厘清它在中英语言中的内涵和外延。下面就以国内中学英语教材和中考、高考试题为语料,分析归纳“看”的几种翻译方法。
关键词
翻译方法
“看”
非语言信息
语义
信息
汉语词汇
英语学习
高考试题
语言
性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态势语在课堂言语交际中的功能及原则
被引量:
4
8
作者
陈明华
机构
江苏省通州市刘桥中学
出处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6-58,共3页
文摘
教育传播学认为,传播符号系统是由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构成的双重系统,教师的讲述及文字教材属语言符号系统,传递语言信息。教师的态势语则属于非语言信息。这双重符号系统在教学中缺一不可。七十年代中期以来,国外就开始重视态势语在课堂言语交际中的运用,积极向中小学教师开设这方面的指导课程,举办训练班。本文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
课堂言语交际
态势语
中小学教师
心理状态
情意性
面部表情
教育传播学
语言
符号系统
教学实践
非语言信息
分类号
G424.21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苏青年学人
9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34-237,共4页
关键词
青年学
江苏
博士生导师
非语言信息
南京师范大学
国家社科基金
偏误分析
二语习得
分类号
K825.1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说叙述观:言语的隐喻化建构方式
10
作者
张毓书
出处
《当代文坛》
1988年第5期38-42,共5页
文摘
文学,意味着人与世情之间所缔结的一种特殊关系。当文学家在面对他们所赖以存在的周围世界时,他所调动的首先是文学语言,于是,可以肯定文学的基础首先应是语言符号体系。传统理论认为,文学来自于生活,实际上,生活是无数非语言信息符号的堆积,而文学对生活的处理是以语言信息符号置换这种非语言的信息符号。长期以来,我们把小说叙述偏狭地限于“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关键词
小说叙述
隐喻化
建构方式
非语言信息
语言
符号
文学
语言
典型环境
典型性格
信息
符号
特殊关系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商务沟通”──一门有效有用有吸引力的新课
11
作者
李瑛
出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120-127,共8页
文摘
“商务沟通”──一门有效有用有吸引力的新课李瑛自一九九五年二月以来,我院与香格里拉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合办的香格里拉管理培训中心已培训了十期,近400名学员。在每期培训结业时,从学员对培训课程及教学所做的评估看,“商务沟通”一直被列为“受益最大的课程”之...
关键词
商务沟通
信息
发送者
演讲者
有吸引力
非语言信息
商务环境
沟通障碍
人际沟通能力
教学方法
记笔记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军队仪式非语言符号浅析
栗英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虚拟和物理化身的中文文本信息具体化
杨志晓
徐朝辉
张德贤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读《现代汉语话语语言学》
胡裕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可视语音合成的3D通信技术研究
杨志晓
隋菲
张德贤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奥林匹克运动与民族精神
隋竹丽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浅谈教师教学艺术的运用
张建敏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谈谈“看”的翻译方法
任雪莲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论态势语在课堂言语交际中的功能及原则
陈明华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江苏青年学人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小说叙述观:言语的隐喻化建构方式
张毓书
《当代文坛》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商务沟通”──一门有效有用有吸引力的新课
李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