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法律语体学的对象、范围和方法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潘庆云
-
机构
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系
-
出处
《中州学刊》
1987年第1期95-96,共2页
-
文摘
一、法律语体学的由来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感慨道: 有两种东西,我思索的次数愈多,时间愈久,它们就愈使我经受惊异和严肃的感情——那便是我头上的星空和脑中的语言。 的确,在大千世界中,如果说存在一种最平凡无奇而又最瑰丽繁复的现象,那就是人类的语言。而在有关语言的各种问题中,语言的运用又使人更为关注,我国春秋时代“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的言论(见《论语·子路》)是古人对语言运用高度重视的明证。在语言使用的各个方面,“法律语言”又是一个很引人入胜的领域,许多才华横溢的作家学者对“法律语言”的推崇与赞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点。意大利大诗人但丁认为这种语言是一种经过权衡斟酌的、最准确的理想的语言;法国大作家司汤达在创作《巴玛修道皖》期间、每天清晨必读几页《拿破仑法典》。
-
关键词
法律语体
范围和方法
语言使用
法律语言
语体学
非诉讼法律事务
法庭论辩
全民语言
自然观察
口语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