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诉行政执行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完善 被引量:8
1
作者 黄学贤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0-109,共10页
非诉行政执行是我国行政强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制度在制度规范和实践操作中均存在诸多问题,突出地表现在:因基本依据之间的矛盾、裁执分离模式处境尴尬等导致的模式不定,法院内部在立案、审查、执行各阶段机构不一;法院对于撤回执... 非诉行政执行是我国行政强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制度在制度规范和实践操作中均存在诸多问题,突出地表现在:因基本依据之间的矛盾、裁执分离模式处境尴尬等导致的模式不定,法院内部在立案、审查、执行各阶段机构不一;法院对于撤回执行申请的处理不统一;法院对非诉行政执行裁定书送达主体不清、程序不明等造成程序上的混乱;法院审查方式不明确,法院审查标准难以把握,法院审查后果的多样化等而产生的审查不清;因权利人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范围过窄、条件不具体,未赋予被执行人对非诉行政执行裁定书的救济权而表现出的保障救济不足。这些问题都有待于今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诉行政执行 模式 程序 审查 救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非诉行政执行体制之改造——以裁执分离模式为路径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华伟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2-114,共13页
非诉行政执行制度在我国已正式施行二十余年,本应稳妥和有效实施的这项制度,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却暴露出愈来愈多的弊端和不足,特别是在土地征收、房屋征迁、土地违法等案件的执行方面,以法院审查和执行为主导的裁执一体模式已到了"... 非诉行政执行制度在我国已正式施行二十余年,本应稳妥和有效实施的这项制度,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却暴露出愈来愈多的弊端和不足,特别是在土地征收、房屋征迁、土地违法等案件的执行方面,以法院审查和执行为主导的裁执一体模式已到了"非改不可"之地步。任何制度的改造或变革,均应立足于本国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法治现状和国家政治体制等基本国情,故而在诸多改革方案中,裁执分离模式脱颖而出,备受司法实务部门青睐,其理论的正当性可通过法规范层面的可解释性、司法权与行政权各回本位、强制执行权可分原理以及社会风险规制和负担理论予以证成,其未来发展的路径有赖于适用范围的扩大化、审查程序和标准的复合化、组织实施主体的明确化以及执行过程的规范化等多方面制度构造的优化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诉行政执行 裁执一体 裁执分离 行政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诉行政执行司法审查标准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1
3
作者 欧仁山 《学术论坛》 2004年第5期69-72,共4页
最高人民法院有关非诉行政执行司法审查问题的解释存在前后矛盾之处,解决途径是在确认非诉行政执行的行政行为性质和恢复《行政诉讼法》当初设计非诉行政执行制度时提高行政效率的主要功能的基础上,重新建构非诉行政执行制度。
关键词 非诉行政执行 司法审查 困境 解决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诉行政执行制度的诉讼化改造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坤世 《法治研究》 2009年第2期74-80,共7页
我国现行的非诉行政执行制度混淆了司法权和行政权的界限、法院对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的审查标准不易操作、不利于相对人的权利救济,法院公信力和权威性因此受到很大影响。美国的做法为完善我国非诉行政执行制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保持... 我国现行的非诉行政执行制度混淆了司法权和行政权的界限、法院对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的审查标准不易操作、不利于相对人的权利救济,法院公信力和权威性因此受到很大影响。美国的做法为完善我国非诉行政执行制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保持法院司法审查的灵魂,将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化,同时确立行政执行之诉,强化对行政强制执行的司法审查。我国行政行为执行之诉的适用范围,应当以执行标的为基本划分标准,辅之以其他标准;在程序构造上,应当在当事人、举证责任、审理方式以及裁判和救济等方面设计与非诉行政执行不同的程序和制度,突出其和行政诉讼普通类型的区别和它的"执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诉行政执行制度 讼化改造 执行 程序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保护非诉行政执行禁止令的法律性质与规范适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树义 张雪峰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32,共13页
环保行政机关常因无自力强制执行权,在面对行为人不履行行政决定且持续存在环境违法行为时陷入困境,环境保护非诉行政执行禁止令可在该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前,为生态环境提供暂时性之保护。其意义不仅在于解决环保行政机关执法行为存在... 环保行政机关常因无自力强制执行权,在面对行为人不履行行政决定且持续存在环境违法行为时陷入困境,环境保护非诉行政执行禁止令可在该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前,为生态环境提供暂时性之保护。其意义不仅在于解决环保行政机关执法行为存在的"空窗期",更在于通过环境行政执法和司法的相互衔接配合,丰富生态环境损害预防性救济的手段。在性质上,该禁止令不属于行政强制执行方式,也不是行为保全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又一拓展,而是以实现环境公共利益为目的行政行为的司法保障措施,属于程序法上一种新的、独立的非诉行政执行程序的准备程序。对禁止令的适用情形应当以环保行政机关所作行政决定是否具有期限限制为依据,进行分层化处理。在适用程序设置上,通过交错运用诉讼与非讼程序法理,遵循"环保行政机关申请—法院审查判断"的单边结构,进一步优化禁止令的申请、审查、执行及终止程序,规范其司法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 非诉行政执行 禁止令 司法适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裁执分离语境下域内外行政执行之比较——基于完善非诉行政执行的目的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华伟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1-87,共7页
裁执分离已成为当前非诉行政执行领域的热点问题,在权力的构造和来源上离不开司法权与行政权、裁判权与执行权的大语境。在该语境下,对域外先进国家或地区的行政执行理论和体制进行比较研究,行政执行正是在"裁"与"执&qu... 裁执分离已成为当前非诉行政执行领域的热点问题,在权力的构造和来源上离不开司法权与行政权、裁判权与执行权的大语境。在该语境下,对域外先进国家或地区的行政执行理论和体制进行比较研究,行政执行正是在"裁"与"执"的不断博弈中走向成熟。在新的行政诉讼法时代,行政执行特别是非诉行政执行,应着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裁执分离理论和执行体制,实现行政执行从形式裁执分离到实质裁执分离的转变,以彻底解决长久以来非诉行政执行所面临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裁执分离 行政执行 非诉行政执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诉行政执行性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向忠诚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5-109,共5页
非诉行政执行的性质,是指非诉行政执行区别于行政强制执行和行政诉讼执行的根本特性。在我国法学界,对非诉行政执行性质的认识存在不同的观点,各种见解虽然大相径庭,但主要争论的焦点在于行政性质说和司法性质说的分歧。行政性质说和司... 非诉行政执行的性质,是指非诉行政执行区别于行政强制执行和行政诉讼执行的根本特性。在我国法学界,对非诉行政执行性质的认识存在不同的观点,各种见解虽然大相径庭,但主要争论的焦点在于行政性质说和司法性质说的分歧。行政性质说和司法性质说所持的理由都是不成立的,都不能充分体现非诉行政执行制度的特点。依据权力属性的区分和分权理论,非诉行政执行应当兼具行政性质和司法性质。对非诉行政执行的性质进行探讨,可以为我国非诉行政执行制度的完善奠定理论基础,指导司法实践中正确处理非诉行政执行制度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诉行政执行 行政性权力 司法性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诉行政执行对策研究——以司法强制搬迁为切入点 被引量:1
8
作者 熊蕊 易夕寒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98-100,共3页
2011年1月21日颁布了《国有土地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把以前的司法强制拆迁和行政强制拆迁并行的"二元机制"改为了司法强制搬迁的"一元机制",但是条例里没有明确规定具体实施强制搬迁的主体。随后颁发的《中华人... 2011年1月21日颁布了《国有土地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把以前的司法强制拆迁和行政强制拆迁并行的"二元机制"改为了司法强制搬迁的"一元机制",但是条例里没有明确规定具体实施强制搬迁的主体。随后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也没有对非诉行政执行中的执行主体作出明确规定,这是立法者有意留给我们探索的空间,以期让我们找到一种最妥善的执行主体模式来迎接非诉行政执行领域(尤其是司法强制搬迁领域)中的难题和挑战。同时,《行政强制法》关于非诉行政执行的规定,也没有明确地涉及到法院应如何审查和被执行人应如何被救济这两个问题。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找到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强制搬迁 非诉行政执行 “裁执分离”模式 审查标准 审查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的非诉行政执行制度:基于司法大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孟天广 王翔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23,共12页
本文基于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以裁判文书网公开的非诉行政执行案件为研究对象,运用大数据方法对全国非诉行政执行制度的实施状况进行了全景式分析,考察了非诉行政执行制度设计及实施的制度逻辑。透过非诉行政执行制度,本文探讨了司法渠道... 本文基于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以裁判文书网公开的非诉行政执行案件为研究对象,运用大数据方法对全国非诉行政执行制度的实施状况进行了全景式分析,考察了非诉行政执行制度设计及实施的制度逻辑。透过非诉行政执行制度,本文探讨了司法渠道在调节国家社会关系时的重要价值。法院的司法审查权粘合着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非诉行政执行制度为政府与公民的冲突解决设置了“防火墙”,由于司法权的介入,使得国家社会互动中的二元结构转置为以法院为节点的三元结构,法院介入实则是行政执行权力的一次再分配,既监督了行政权力又保障了公民权利,由此防止政民利益冲突泛政治化。借助非诉行政执行制度,司法渠道成为了调节国家与社会冲突的关键机制,有助于法治政府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诉行政执行制度 国家社会关系 司法大数据 法治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人民法院非诉行政执行的思考 被引量:9
10
作者 皮宗泰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18-120,共3页
对人民法院非诉行政执行的思考皮宗泰所谓人民法院非诉行政执行,是指行政管理相对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既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自觉履行,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活动。随着行政法制的... 对人民法院非诉行政执行的思考皮宗泰所谓人民法院非诉行政执行,是指行政管理相对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既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自觉履行,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活动。随着行政法制的不断完善,国家颁布的行政法律、法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诉行政执行案件 具体行政行为 法院强制执行 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人民法院 合法性审查 赔偿请求人 行政讼法》 《国家赔偿法》 行政实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非诉行政执行期限性质与逾期责任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玎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2年第1期81-89,共9页
法律设定非诉行政执行期限的目的是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行政非诉执行期限属于义务型期限,期限届满的法律后果是行政机关丧失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程序权利,逾期提出申请属于程序违法。程序违法的性质和非诉行政执行中权利... 法律设定非诉行政执行期限的目的是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行政非诉执行期限属于义务型期限,期限届满的法律后果是行政机关丧失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程序权利,逾期提出申请属于程序违法。程序违法的性质和非诉行政执行中权利主体与利益主体不一致,决定了行政机关不因逾期申请而免除执行生效行政决定的法律义务。非诉行政执行制度所指向的客体是公共利益,将“不予受理”作为行政机关逾期申请的法律后果,不仅没有对违反法定程序的行政机关起到任何惩罚效果,反而进一步损害了公共利益。为兼顾公共利益和惩罚行政机关程序违法行为,法院可以在受理行政机关逾期提出申请的同时,采取将行政机关逾期情况予以公告、向监察机关或者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等措施,构建将行政机关责任作为不利法律后果客体的制度设计,还能够一并解决行政机关在非诉行政执行期限届满后不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不作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诉行政执行 期限 讼时效 检察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非诉行政执行的期限变更及其正当理由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维栋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1-176,共16页
非诉行政执行期限是否可以变更,影响到公共利益的实现与公民权利的保护。在非诉行政执行期限的规则构造上,《行政强制法》第53条存在初始的有意识的法律漏洞,需要法官进行填补,不同的填补方式导致同案不同判。实践中,不管是适用目的性... 非诉行政执行期限是否可以变更,影响到公共利益的实现与公民权利的保护。在非诉行政执行期限的规则构造上,《行政强制法》第53条存在初始的有意识的法律漏洞,需要法官进行填补,不同的填补方式导致同案不同判。实践中,不管是适用目的性限缩解释或依据司法解释的填补路径将该期限认定为除斥期间,还是类推适用民事执行时效,目前来看都是不合理的。通过对该条文的体系解释与目的解释,宜将非诉行政执行期限定位为法定相对不变期间,既承认法律规定的三个月为法定期间,又支持基于正当理由可依法予以变更。正当理由是权衡公共利益与公民权利的调节枢纽,行政机关对正当理由的判断应遵循个案判断标准和客观性标准,并且在对“理由”的裁量过程中,不得考虑不相关因素,并不得逾越正当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诉行政执行 行政强制 期限变更 正当理由 行政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申请执行期限探究
13
作者 傅叔文 《律师与法制》 2006年第8期72-72,共1页
一、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申请执行期限的两种不同意见 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作为行政机关落实和实现其具体行政行为的主要模式,就涉及行政机关何时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问题。依照《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 一、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申请执行期限的两种不同意见 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作为行政机关落实和实现其具体行政行为的主要模式,就涉及行政机关何时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问题。依照《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行政法解释》)第八十八条的规定,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应当自被执行人的法定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180日内提出。逾期申请的,除有正当理由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因此在适用该司法解释和实际操作中,就存在了两种不同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诉行政执行案件 申请执行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院强制执行 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机关 不同意见 行政讼法 期限 执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行政非诉执行和解机制的完善——以S、Z、H三地行政争议和解机制为样本
14
作者 刘津宁 于玮宁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35-148,共14页
实现行政非诉执行案件的实质化解宜将重点置于完善该类案件的非诉纠纷解决机制,促成案件和解。本文以S、Z、H三地行政争议非诉化解机制为样本,通过对其机制运行规则的对比梳理,发现目前三地仍以化解行政诉讼矛盾纠纷为重点,行政非诉执... 实现行政非诉执行案件的实质化解宜将重点置于完善该类案件的非诉纠纷解决机制,促成案件和解。本文以S、Z、H三地行政争议非诉化解机制为样本,通过对其机制运行规则的对比梳理,发现目前三地仍以化解行政诉讼矛盾纠纷为重点,行政非诉执行和解存在实践运用尚不成体系、规则欠缺精细度和准确度、缺乏强有力社会认同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顶层设计缺位影响实践主动性、和解机制设计与实践需求脱节、信息公开未纳入制度考核体系等,难以充分发挥其实质化解的功能。对此,笔者提出和解程序与审查程序有效衔接、和解程序与强制执行程序有效衔接以及纠纷化解与规则之治有机耦合的完善思路,以诉源治理为视角对行政非诉执行和解机制运行规则进行完善,以期实现行政非诉执行争议化解效果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执行和解 多元化解纠纷 行政争议实质化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环保非诉案件行政强制执行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5
15
作者 钱水苗 魏琪 《法治研究》 2013年第5期94-99,共6页
随着我国行政法制建设的逐步推进和环保非诉行政强制执行案件数量的逐年增加,现行的环保非诉案件行政强制执行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实践的需要,各种缺陷开始凸显出来,亟待完善。笔者认为我国应当适当扩大环保部门的强制执行权,建立委托强制... 随着我国行政法制建设的逐步推进和环保非诉行政强制执行案件数量的逐年增加,现行的环保非诉案件行政强制执行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实践的需要,各种缺陷开始凸显出来,亟待完善。笔者认为我国应当适当扩大环保部门的强制执行权,建立委托强制执行机制和协助强制执行机制,探索建立重大案件行政强制先予执行机制,建立健全环保部门与法院联动协作机制等,从而推动环保非诉案件行政强制执行制度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强制执行 强制执行 委托强制执行 先予执行 联动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诉行政案件强制执行权配置模式之选择——以湖南基层法院的实践为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坤世 江华 《法治研究》 2013年第2期126-131,共6页
调查表明,最高人民法院2011年确定的行政庭审查、执行局执行的非诉行政案件审查与执行模式,并没有成为目前各法院(特别是基层法院)的主流选择。这种既有规定与具体实践之间的差异昭示,目前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要求我国非诉行政案件强... 调查表明,最高人民法院2011年确定的行政庭审查、执行局执行的非诉行政案件审查与执行模式,并没有成为目前各法院(特别是基层法院)的主流选择。这种既有规定与具体实践之间的差异昭示,目前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要求我国非诉行政案件强制执行权配置模式既要有长远目标,也要有现实考量,需要结合工作实际因地制宜,而不能"一刀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案件强制执行 配置模式 理想状态 现实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行政诉讼执行程序 被引量:5
17
作者 曾哲 赵钟根 《东方法学》 2012年第4期17-26,共10页
行政诉讼执行是解决行政争议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任何司法裁定或判决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都将严重损害司法的权威和公信力。行政诉讼判令的执行尤其如此。从程序上讲其分为行政诉讼执行和非诉行政执行,非诉行政执行在数量上远超过行政... 行政诉讼执行是解决行政争议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任何司法裁定或判决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都将严重损害司法的权威和公信力。行政诉讼判令的执行尤其如此。从程序上讲其分为行政诉讼执行和非诉行政执行,非诉行政执行在数量上远超过行政诉讼执行。解决执行难,当先要重程序而后重实体,使之成为一个程序正当、实体正义的执行体系或制度规范。如果行政诉讼上的司法判令不能得到很好地执行,就犹如一把不能燃烧的柴火,一束不能发亮的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程序 行政执行 非诉行政执行 执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诉行政强制执行的困境及出路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雨嫣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0-123,共4页
现行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妥善解决执行难的问题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而非诉行政强制执行的执行难尤为突出。裁执分离模式作为司法权与行政权重新配置和功能优化的有益探索,尝试使得司法回归裁判权,行政重... 现行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妥善解决执行难的问题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而非诉行政强制执行的执行难尤为突出。裁执分离模式作为司法权与行政权重新配置和功能优化的有益探索,尝试使得司法回归裁判权,行政重获执行权,保障司法权的公正独立与行政权的高效,提高非诉行政强执行力,完善和健全现有司法权力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职权优化配置 行政强制执行 裁执分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