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58
1
作者 葛向煜 徐建鸣 +3 位作者 朱晓玲 胡雁 秦薇 潘文彦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80-84,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外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UEX)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知名数据库,纳入中英文发表的成人UEX危险因素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或描述性分析。结果纳入23篇病例对照/队列研究文献,1篇描述性研究文献及2篇案例系列报告...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外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UEX)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知名数据库,纳入中英文发表的成人UEX危险因素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或描述性分析。结果纳入23篇病例对照/队列研究文献,1篇描述性研究文献及2篇案例系列报告文献,合计15 438例气管插管患者,1 376例UEX事件。Meta分析发现男性、经口插管是UEX危险因素,而烦躁、没有使用镇静剂、护士缺乏工作经验及没有标准的撤机流程亦有可能是导致UEX的危险因素。UEX高危时间段包括夜班、撤机阶段及交接班前后1h。较多患者在身体约束的情况下发生UEX。结论为降低UEX,需进一步规范身体约束及镇静管理,加强对高危人群和高危时间段的监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非计划拔管 危险因素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ICU患者身体约束相关非计划拔管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7
2
作者 庄晓艳 许勤 +1 位作者 朱姝芹 童孜蓉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2期15-17,共3页
目的 了解神经外科ICU患者身体约束使用特征,并分析影响非计划拔管的身体约束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身体约束与管路情况记录单,对106例使用身体约束的患者进行非计划拔管情况调查,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身体约束相关的非计... 目的 了解神经外科ICU患者身体约束使用特征,并分析影响非计划拔管的身体约束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身体约束与管路情况记录单,对106例使用身体约束的患者进行非计划拔管情况调查,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身体约束相关的非计划拔管的影响因素.结果 106例患者入住神经外科ICU期间身体约束162例次,以约束上肢为主(99例次);身体约束时间2.5~677.0 (143.96±138.02) h;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约束执行时患者的意识状态、约束时间及部位是非计划拔管的预测因素(P<0.05,P<0.01).结论 神经外科ICU患者身体约束使用时间较长,患者的意识状态、约束时长及约束部位是非计划拔管的影响因素.护士应正确判断约束时机、约束部位,提高约束的有效性,以降低非计划拔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ICU 身体约束 非计划拔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风险评估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11
3
作者 沈萍 王清 +3 位作者 冯波 赵振华 邢星敏 姚媛媛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56,共4页
目的构建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风险评估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通过系统文献研究、结合非计划拔管现况分析,小组讨论、专家会议,初步拟订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评估量表条目池,经Delphi函询、优序图法,形成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风险评估量... 目的构建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风险评估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通过系统文献研究、结合非计划拔管现况分析,小组讨论、专家会议,初步拟订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评估量表条目池,经Delphi函询、优序图法,形成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风险评估量表。采用该量表对全院非计划拔管数量排名前8科室的201例患者进行风险评估,以验证量表的信效度。描绘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找出最佳高风险临界值。结果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风险评估量表包括6个维度、25个条目,量表的内容效度0.896,重测信度0.931。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760[P=0.002,95%CI(0.638,0.881)],最佳高风险临界值为6.5分,其对应的灵敏度0.692,特异度0.670,约登指数0.362。结论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风险评估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能够较好预测非计划拔管的高危人群,可为临床护士有效识别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高风险人群提供有效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非计划拔管 风险评估 量表 德尔菲法 优序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在预防人工气道非计划拔管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潘龙芳 张祖莉 +1 位作者 段均 刘雨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预防人工气道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我科监护室实施人工气道的882例患者临床资料,将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的4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446例...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预防人工气道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我科监护室实施人工气道的882例患者临床资料,将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的4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446例患者作为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后的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非计划拔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后,患者人工气道非计划拔管率从2.29%降至0.45%,具有明显差异(χ2=5.59,P=0.02)。结论: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能够有效降低人工气道非计划拔管发生率,预防患者人工气道非计划拔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 人工气道 非计划拔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医院信息化背景的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自动监测系统的研发 被引量:6
5
作者 黄静 马燕兰 +5 位作者 王晓媛 高远 王建荣 丁湘云 程艳爽 冯志英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11期1716-1720,共5页
目的:为实时准确、客观便捷地监测非计划拔管事件,基于医院信息系统数据,研发自动提取信息的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自动监测系统,以实现对置管患者的科学管理。方法:通过临床医护流程确定非计划拔管相关数据来源及筛查策略,利用不良事件上... 目的:为实时准确、客观便捷地监测非计划拔管事件,基于医院信息系统数据,研发自动提取信息的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自动监测系统,以实现对置管患者的科学管理。方法:通过临床医护流程确定非计划拔管相关数据来源及筛查策略,利用不良事件上报信息修正筛查策略,通过临床调研病例优化筛查策略,并确定疑似病例筛查策略,疑似病例经临床确认后纳入非计划拔管病例数据库。调研2021年1月26日至28日1462例住院患者实际发生非计划拔管情况,同期对比监测系统结果与不良事件上报系统结果,验证监测系统性能。结果:构建的监测系统对调研患者的非计划拔管事件总检出率为50%,高于同时段不良事件上报率0(P=0.016);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自动监测系统实现了非计划拔管的自动监测,并能够分层级、分病区、分时段分析统计。结论: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自动监测系统通过应用医院信息化数据实现了对非计划拔管事件的自动实时、灵敏客观地监测,有助于优化护理工作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计划拔管 护理质量控制 质量监测系统 护理管理 护理信息化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 不良事件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象限法在非计划拔管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彭湘群 徐晓平 +3 位作者 禹球 赵敏 熊敏 刘怡素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20期7-9,共3页
目的降低术后留置管道患者非计划拔管率。方法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的60例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非计划拔管防范措施,观察组采取自制非计划拔管风险评估表结合二维象限法对... 目的降低术后留置管道患者非计划拔管率。方法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的60例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非计划拔管防范措施,观察组采取自制非计划拔管风险评估表结合二维象限法对患者拔管风险进行评估及分类,依据分类采取有侧重点的风险管理措施。结果观察组非计划拔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二维象限法对患者进行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非计划拔管风险,有利于保证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非计划拔管 二维象限法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MEA降低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率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7
作者 张会礼 廖常菊 +4 位作者 温晓平 陈燕梅 古学秋 丁娟 明淑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839-841,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降低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的效果.方法: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寻找非计划把关中潜在的失效模式,从失效模式发生的可能性、被发现的可能性、失效的严重性等三个维度进行评估,计算优先风险... 目的探讨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降低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的效果.方法: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寻找非计划把关中潜在的失效模式,从失效模式发生的可能性、被发现的可能性、失效的严重性等三个维度进行评估,计算优先风险指数;风险优先排列,优化流程,进行前瞻性干预,比较实施前后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3,P=0.030).结论:应用FMEA能有效地降低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气管插管 非计划拔管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患者非计划拔管行为动作特征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杨双 王国蓉 +5 位作者 向明芳 张甜 胡爱萍 刘鑫 陈慧 王映印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8,共4页
目的明确ICU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动作特征,为非计划拔管智能识别与预警提供参考。方法调取28例ICU患者非计划拔管全过程视频图像,对非计划拔管动作进行分析。结果非计划拔管行为过程分为意图前期、意图拔管以及拔管完成,3个阶段时长比较,... 目的明确ICU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动作特征,为非计划拔管智能识别与预警提供参考。方法调取28例ICU患者非计划拔管全过程视频图像,对非计划拔管动作进行分析。结果非计划拔管行为过程分为意图前期、意图拔管以及拔管完成,3个阶段时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意图前期动作主要为上肢动作(82.1%),其次为头颈部动作(28.6%);上肢摸索最高(53.6%),其次为抬手(25.0%)、触管(25.0%)等。拔管动作拇指、示指参与度均为100%,中指参与度为71.4%。结论非计划拔管的意图前期持续时间最长,主要为上肢动作,表现为摸索、抬手、触管等,拇指和示指参与度最高。应引入计算机视觉技术早期识别异常行为,达到预警目的,以降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留置导管 非计划拔管 行为动作 肢体活动 监控视频 意图前期 预警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综合医院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风险监控现状调查 被引量:11
9
作者 朱红 刘争 +3 位作者 王垭 黄明君 黄丹莉 宋锦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36-39,共4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风险监控管理现状,为建立和完善非计划拔管风险管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风险监控调查问卷,对四川省171所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进行调查。结果161所(94... 目的了解四川省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风险监控管理现状,为建立和完善非计划拔管风险管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风险监控调查问卷,对四川省171所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进行调查。结果161所(94.15%)医院开展非计划拔管风险监控,其中157所(97.52%)医院设置有监控机构,均有护理部参与;153所(89.47%)医院有对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的风险评估,160所(93.57%)医院开展非计划拔管风险质量管理督查;10所(5.85%)医院未建立非计划拔管上报机制,36所(21.05%)医院发生非计划拔管后无预警机制,17所(9.94%)医院未开展非计划拔管事件追踪评价。结论四川省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开展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风险监控管理相对较好,但在监控机构组成人员、管道监控范围、风险评估工具、风险督查、上报机制、预警机制、追踪评价机制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以保障非计划拔管管理质量,防范非计划拔管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 住院患者 非计划拔管 护理不良事件 风险管理 预警机制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数据挖掘与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沈鸣雁 冯志仙 +1 位作者 陈翔 章云娣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2期233-237,共5页
目的:找出成人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事件中隐含的、有价值的关联规则,为制订预防非计划拔管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集杭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618例发生非计划拔管患者的42024项数据,采用Apriori算法进行数据挖掘,... 目的:找出成人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事件中隐含的、有价值的关联规则,为制订预防非计划拔管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集杭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618例发生非计划拔管患者的42024项数据,采用Apriori算法进行数据挖掘,使用卡方检验对得到的关联规则进行有效性评定,最后结合专家组分析获取强关联规则。结果:共获取强关联规则13对。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事件中的高风险因素包括男性、意识状态清醒、吸烟史、无职业、无约束、低风险导管、非静脉导管、导管固定形式单一、夜间时段、当班护士工作年限1~3年。结论:应重点关注男性、有吸烟史、无职业、无约束患者的非计划拔管风险,加强对夜间时段、低风险导管、非静脉导管的管理,做好对低年资护士的相关培训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计划拔管 住院患者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缝隙多重阻断模式在预防ICU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巧红 杨辉 +1 位作者 郭静 王斌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807-2809,共3页
[目的]探讨安全缝隙多重阻断模式在预防重症监护病房(ICU)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7年9月起,ICU采用安全缝隙多重阻断模式防止病人非计划拔管,比较安全缝隙多重阻断模式实施前(2017年1月—2017年8月)、实施后(2017年9月—2... [目的]探讨安全缝隙多重阻断模式在预防重症监护病房(ICU)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7年9月起,ICU采用安全缝隙多重阻断模式防止病人非计划拔管,比较安全缝隙多重阻断模式实施前(2017年1月—2017年8月)、实施后(2017年9月—2018年4月)ICU非计划拔管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ICU非计划拔管发生率(0.4%)明显低于实施前(4.0%),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缝隙多重阻断模式能够全面评估拔管风险,填补安全缝隙,阻断风险环节,降低ICU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安全缝隙 多重阻断 预防 非计划拔管 护理管理 拔管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预防ICU病人非计划拔管的研究 被引量:40
12
作者 李国春 文锋华 +4 位作者 方丽 张玲 周红艳 石志红 曾倩倩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3年第10期3131-3132,共2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预防ICU病人非计划拔管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入住ICU的400例病人为试验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选取本科2011年1月—2012年1月的400例病人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预防ICU病人非计划拔管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入住ICU的400例病人为试验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选取本科2011年1月—2012年1月的400例病人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结果]试验组非计划拔管发生例数为8例(2%),对照组非计划拔管发生例数为24例(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集束化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ICU病人非计划拔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ICU 非计划拔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证的预防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护理方案的变革策略研究
13
作者 许丽春 黄慧敏 +2 位作者 黄雨欣 林丽玉 刘亚黎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57,共4页
目的 了解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护理方案证据临床应用现状,分析循证实践中障碍及促进因素,并据此制订行动策略,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及指南网站关于预防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护理方案的证据并汇总,建立审查指标和审查... 目的 了解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护理方案证据临床应用现状,分析循证实践中障碍及促进因素,并据此制订行动策略,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及指南网站关于预防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护理方案的证据并汇总,建立审查指标和审查方法,于2022年4-6月对某院进行基线审查,分析障碍和促进因素,并制订应对策略。比较证据应用前后护士对审查指标的执行情况、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情况。结果 纳入11篇文献,形成15条最佳证据,制订16条审查指标。障碍因素有缺乏有效的团队组织和支持、缺乏基于证据的知识储备、患者及家属对拔管预防意识不强等;促进因素有组建循证实践小组指导工作、开展相关的培训并建立考核机制、加强患者和家属的宣教等。证据应用前后,除指标16外,护士对其他指标的执行率均有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证据应用后,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由4.45%降至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最佳证据,并结合临床实际,制订预防住院患者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管理方案,可促进护士护理行为的规范,有效地降低非计划性拔管,从而优化患者的护理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胃管 计划拔管 预防 护理 循证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降低ICU非计划性拔管 被引量:26
14
作者 李月美 张玉清 +1 位作者 罗明琴 李晓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6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有效管理重症监护病房非计划性拔管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选定"降低ICU非计划性拔管"为活动主题,寻找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原因制定并实施改善措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历时39周,ICU非计划拔管率...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有效管理重症监护病房非计划性拔管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选定"降低ICU非计划性拔管"为活动主题,寻找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原因制定并实施改善措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历时39周,ICU非计划拔管率由活动前的12.5%下降至4.5%(P<0.01),目标达成率为125.0%,且护理人员沟通协调能力、团队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心、自信心、积极性、品管手法、和谐度等均较活动前有明显提升。结论应用品管圈进行ICU质量管理能有效降低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非计划拔管 品管圈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83例留置管道非计划性拔出情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李慧 刘义兰 +2 位作者 张远 杨晓霞 赵光红 《中国护理管理》 2010年第12期61-63,共3页
目的:了解住院病人留置导管非计划性拔除的情况。方法:由病区护士长或护士收集住院病人的导管留置资料,共调查住院病人2783例。结果:①住院病人应用导管共41种,2278根,有12例导管发生非计划拔除,占0.52%。存在非计划性拔除的导管分别为... 目的:了解住院病人留置导管非计划性拔除的情况。方法:由病区护士长或护士收集住院病人的导管留置资料,共调查住院病人2783例。结果:①住院病人应用导管共41种,2278根,有12例导管发生非计划拔除,占0.52%。存在非计划性拔除的导管分别为:胃管、气管切开管、静脉留置针和PICC置管,脱落率分别为5.10%、3.60%、0.28%、0.50%。②有关管道脱落原因的调查结果显示,病人自己拔管比例较高,所占比例高达同类管道总数的5.10%,非人为原因脱落3例,占同类管道总数的1.91%。③脱落后果分别为:病房护士置管6例,占66.67%,再次手术置管和重新静脉穿刺各1例,分别占所有处理方法的11.11%,另有1例无须处置,3例脱落后果缺失。④各科室导管非计划性脱落比较:神经外科的胃管、静脉留置针的脱落率和脱落密度均较高。结论:与国际相关报道相比,该院非计划性导管脱落率处于较低水平,需加强对留置胃管和神经外科病人留置管道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计划拔管 脱落密度 住院病人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科患者非计划拔除胃管原因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亚红 孔丽 +2 位作者 梁萍 吕双春 季敏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235-235,237,共2页
关键词 非计划拔管 神经内科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品管圈降低食管癌术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的实践 被引量:31
17
作者 许庆珍 宋瑰琦 +4 位作者 任玉珍 李从玲 付琦瑞 何静 花文红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食管癌术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降低食管癌术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况调查、要因分析,遵循PDCA工作程序,依据"5W2H"原则制定对策并...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食管癌术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降低食管癌术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况调查、要因分析,遵循PDCA工作程序,依据"5W2H"原则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食管癌术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由活动前的12.04%下降到活动后的4.76%(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发现并解决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重要问题,降低了食管癌术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食管癌 计划拔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现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1
18
作者 许翠花 张玉侠 +2 位作者 顾莺 吕天婵 张艳红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描述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在某儿科医院发生现状,分析其原因并探讨对策。方法:前瞻性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使用自行设计的非计划性拔管登记表对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儿科医院三个重症监护室留置气管插管的患儿进... 目的:描述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在某儿科医院发生现状,分析其原因并探讨对策。方法:前瞻性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使用自行设计的非计划性拔管登记表对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儿科医院三个重症监护室留置气管插管的患儿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收集247例有效记录,其中27例(10.9%)共发生33次非计划性拔管,按例次计算得出非计划性拔管率为11.2%,按置管日计算拔管率为1.77次/100个置管日,新生儿组的重新置管率为66.7%,普通患儿组的重新置管率为88.9%。当班护士年资、护理人力配置、患儿年龄、肢体约束情况、镇静剂的使用为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因素。结论:加强对护士的培训、提高年轻护士的评估和预见能力、增加护理人力配置、合理使用镇静剂、有效的肢体约束均可以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计划拔管 气管插管 现况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8
19
作者 杨亚平 商慧兰 +3 位作者 周珏榕 罗月青 陈宇革 陶慧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ICU) 计划拔管 原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FMEA模式降低PICC非计划性拔管风险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韦燕萍 高铭云 +1 位作者 刘柳芳 黄小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9-311,共3页
目的:建立PICC风险评估框架,规范PICC置管与维护工作流程,积极防范PICC非计划性拔管。方法:选择2012年3-9月在我院行PICC置管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的PICC置管50例患者设为改进组,应用FMEA管理模式对PICC非计划性... 目的:建立PICC风险评估框架,规范PICC置管与维护工作流程,积极防范PICC非计划性拔管。方法:选择2012年3-9月在我院行PICC置管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的PICC置管50例患者设为改进组,应用FMEA管理模式对PICC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风险评估,确定5项潜在失效模式及高风险因子,制定改进方案并追踪整改效果,对两组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及风险优先值(RPN)进行比较。结果:实施FMEA后PICC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由16%下降至2%,改进组5项潜在失效模式的RPN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FMEA应用于PICC风险管理,前瞻性地查找出PICC置管与维护流程上的不足,制定并采取防范措施,能有效降低PICC非计划性拔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EA PICC 计划拔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