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住院病人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8
1
作者 陈煌 邓小玲 +1 位作者 李秋燕 谢红珍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404-2409,共6页
[目的]构建住院病人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体系,为制定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头脑风暴法获得非计划性拔管的相关风险因素,邀请18名临床护理专家进行2轮咨询,形成住院病人非... [目的]构建住院病人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体系,为制定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头脑风暴法获得非计划性拔管的相关风险因素,邀请18名临床护理专家进行2轮咨询,形成住院病人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体系。[结果]专家积极性为100%,权威程度系数为0.788,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形成了“病人因素”“导管因素”“管理因素”3个一级指标、34个(使用镇静剂的病人)/39个(未使用镇静剂的病人)二级指标的住院病人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体系。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变异系数为0~19.77%,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313和0.374(P<0.001)。[结论]应用德尔菲法构建的住院病人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对于指导临床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性拔管 风险评估 德尔菲法 专家咨询 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体系 住院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体系 被引量:19
2
作者 朱爽 郝春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从临床风险管理层面出发,构建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评估体系。方法选择26名不同地区从事医疗领域工作的专家,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进行2轮函询,计算各级指标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及一... 目的从临床风险管理层面出发,构建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评估体系。方法选择26名不同地区从事医疗领域工作的专家,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进行2轮函询,计算各级指标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及一致性检验。结果构建的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3项、三级指标57项。专家函询问卷的积极性100%、权威系数为0.91,专家函询协调系数一级指标为0.505、二级指标为0.440、三级指标为0.338,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构建的风险评估体系符合一致性检验要求,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有助于临床风险管控,进而提高ICU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P层次分析法 计划性拔管 风险评估体系 协调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童语 李旭英 +3 位作者 袁忠 林琴 方运霞 王莉杰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11期1632-1636,共5页
目的:构建肿瘤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更准确、有效的评估工具。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及小组讨论筛选指标;利用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肿瘤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各指... 目的:构建肿瘤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更准确、有效的评估工具。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及小组讨论筛选指标;利用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肿瘤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各指标权重。结果:经过2轮专家函询,最终构建的肿瘤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共包括4项一级指标、17项二级指标和27项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肿瘤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实用性、指导性及可推广性,可为临床护理人员准确、有效地评估肿瘤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风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计划性拔管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肿瘤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评估结合保护性约束在预防呼吸科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4
4
作者 于成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672-2672,共1页
气管插管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气管内的分泌物或异物,已成为心肺复苏和伴有呼吸功能障碍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有文献[1]报道:气管插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率为2.8%~20.6%,非计划性拔管可导致患者损伤、住院时间延长、经济成本增... 气管插管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气管内的分泌物或异物,已成为心肺复苏和伴有呼吸功能障碍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有文献[1]报道:气管插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率为2.8%~20.6%,非计划性拔管可导致患者损伤、住院时间延长、经济成本增加、甚至可致患者死亡。为探讨保护性约束在预防呼吸科机械通气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临床效果,我科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50例气管插管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保护性约束措施,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性拔管 保护性约束 插管患者 气管插管 呼吸科 风险评估 预防 保持呼吸道通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量表的构建 被引量:14
5
作者 鲁志卉 王颖 +1 位作者 黄子菁 王蕾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6期893-898,共6页
目的:构建成人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量表,为预防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提供科学、可靠的量化评估工具。方法:基于循证理论初步构建量表的条目池;通过专家咨询、层次分析法确定量表条目的权重,形成测试量表... 目的:构建成人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量表,为预防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提供科学、可靠的量化评估工具。方法:基于循证理论初步构建量表的条目池;通过专家咨询、层次分析法确定量表条目的权重,形成测试量表;使用测试量表对成人气管插管患者进行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评估,检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最终构建了包括9项条目、28个分类项的成人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量表。3轮专家的积极系数为88.24%、100.00%、10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1;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329~0.759。在条目重要性的咨询上,I-CVI为0.8~1.0,S-CVI为0.96;在条目分类合理性咨询上,I-CVI为0.8~1.0,S-CVI为0.94。量表9项条目与总分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630~0.834,P值均<0.05;量表验证性因子分析中,RMSEA为0.074,SRMR为0.03,CFI为0.983,TFI为0.922。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41。结论:基于循证分析的结果,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的成人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量表可为有效提高临床对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质量提供科学、有效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性拔管 气管插管 成人 风险评估 循证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ATEL的非计划性拔管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金环 喻姣花 +2 位作者 王玉梅 张学辉 李瑶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9期52-54,共3页
目的应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方法(DEMATEL)确定非计划性拔管的关键风险因素,为临床管道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49例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由管道护理小组现场认证确定19项风险因素;选取35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以函询结果构建风... 目的应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方法(DEMATEL)确定非计划性拔管的关键风险因素,为临床管道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49例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由管道护理小组现场认证确定19项风险因素;选取35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以函询结果构建风险因素的直接影响矩阵,运用DEMATEL软件计算综合影响度(Tr)、被影响度(Tc)、中心度(Mi)和原因度(Ri)。结果专家积极性为10。%,权威程度0.857,协调系数0.297(P〈0.05);19项风险因素的Tr为0~2.535,Tc为0~2.321,Mi为0.653~3.891,Ri〉0的风险因素有10个,Ri〈0的风险因素有9个。结论基于DEMATEL分析影响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因素,其主要风险因素有操作方法、固定方法、肢体约束、健康教育及高危人群评估,其中操作方法为最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管道 计划性拔管 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方法 风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风险评估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11
7
作者 沈萍 王清 +3 位作者 冯波 赵振华 邢星敏 姚媛媛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56,共4页
目的构建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风险评估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通过系统文献研究、结合非计划拔管现况分析,小组讨论、专家会议,初步拟订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评估量表条目池,经Delphi函询、优序图法,形成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风险评估量... 目的构建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风险评估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通过系统文献研究、结合非计划拔管现况分析,小组讨论、专家会议,初步拟订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评估量表条目池,经Delphi函询、优序图法,形成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风险评估量表。采用该量表对全院非计划拔管数量排名前8科室的201例患者进行风险评估,以验证量表的信效度。描绘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找出最佳高风险临界值。结果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风险评估量表包括6个维度、25个条目,量表的内容效度0.896,重测信度0.931。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760[P=0.002,95%CI(0.638,0.881)],最佳高风险临界值为6.5分,其对应的灵敏度0.692,特异度0.670,约登指数0.362。结论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风险评估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能够较好预测非计划拔管的高危人群,可为临床护士有效识别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高风险人群提供有效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计划拔管 风险评估 量表 德尔菲法 优序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计划性拔管评估及临床决策支持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攀峰 刘育岐 +3 位作者 杨秀 张婧暄 张晓静 李葆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10期1521-1524,共4页
目的:构建非计划性拔管评估及临床决策支持信息系统,评估其应用效果,以期帮助护士做出更佳的护理决策,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方法:在医院移动护理系统基础上,设计非计划性拔管评估及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包括非计划性拔管... 目的:构建非计划性拔管评估及临床决策支持信息系统,评估其应用效果,以期帮助护士做出更佳的护理决策,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方法:在医院移动护理系统基础上,设计非计划性拔管评估及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包括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评估及根据风险等级给予临床护理决策支持模块,并将该系统在全院护理单元推广应用,通过比较应用该系统前后的非计划性拔管数量,评价该系统的应用效果。结果:构建的非计划性拔管评估及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具有临床实用性,筛选出全院高风险管路占比为13.97%(38101/272654)、极高风险管路占比为16.87%(45997/272654);在应用系统后,全院的非计划性拔管例数从每年31例降到每年15例。结论:非计划性拔管评估及临床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可帮助护士对非计划性拔管风险做出更加准确、全面、客观的判断,降低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提高护理管理的效率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性拔管 风险评估 决策支持 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日间手术后非计划性住院的因素和风险评估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芳 上官王宁 连庆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31-1033,共3页
随着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的不断发展,日间手术(ambulatory surgery/day surgery)因其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减少医疗费用,减轻患儿分离焦虑,并且加快了医院周转率,增加了医院经济效益等诸多优势得到了快速发展。... 随着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的不断发展,日间手术(ambulatory surgery/day surgery)因其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减少医疗费用,减轻患儿分离焦虑,并且加快了医院周转率,增加了医院经济效益等诸多优势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法国,2012年数据显示15岁以下患儿近64%手术是以日间手术形式完成。而美国日间手术占总手术的8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术 计划性 医院经济效益 医疗设备 院内感染 医疗技术 术后低氧血症 麻醉相 AMBULATORY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成人经口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集束化护理策略应用效果的持续追踪与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夏欣华 王莹 +6 位作者 田丽 张岚 刘鸿梅 马虹 赵静 孙艳玲 张紫君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12期1780-1784,共5页
目的:持续追踪2018版预防成人经口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集束化护理策略应用效果,为ICU护士临床护理决策提供参考。方法:2018年6月—12月遴选天津市11家医院试行策略有效后,进行全市推广,并连续4年进行追踪与效果评价。结果:项目推广后,2... 目的:持续追踪2018版预防成人经口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集束化护理策略应用效果,为ICU护士临床护理决策提供参考。方法:2018年6月—12月遴选天津市11家医院试行策略有效后,进行全市推广,并连续4年进行追踪与效果评价。结果:项目推广后,2019年—2022年,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中位数持续为0,策略执行合格率与各条目执行率存在波动,2020年、2021年各有1项条目执行率低于目标值,2022年有2项条目执行率低于目标值,其他条目执行率达到目标值。结论:2018版预防成人经口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集束化护理策略内容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执行有效性,推广应用后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性拔管 气管插管 评估 护理质量 患者安全 持续质量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计划性拔管中行为形成因子与人为差错的定性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金环 喻姣花 +2 位作者 王玉梅 常晓梅 李瑶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2-54,共3页
目的通过非计划性拔管中行为形成因子与人为差错的定性分析,找出人为差错类型的影响因素,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方法采用Delphi法确定16个行为形成因子,并将行为形成因子与人为差错类型关联程度利用矩阵形式表示。结果主要影响技能... 目的通过非计划性拔管中行为形成因子与人为差错的定性分析,找出人为差错类型的影响因素,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方法采用Delphi法确定16个行为形成因子,并将行为形成因子与人为差错类型关联程度利用矩阵形式表示。结果主要影响技能型疏忽与遗忘的行为形成因子是精力、工作态度、知识、工作数量及工作时间;主要影响规则型疏忽与错误的行为形成因子是工作态度、风险意识、管道风险标识、操作方法、固定约束设备;主要影响知识型错误的行为形成因子是工作的复杂性、工作的新颖性、知识、经验水平及有效监控。结论对行为形成因子与人为差错进行定性分析,可为管道护理的行为矫正提供理论指导,从而降低非计划性拔管人因失误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性拔管 行为形成因子 人为差错 定性分析 风险管理 技能型疏忽 规则型疏忽 知识型错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的实践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24
12
作者 蒲萍 马丽萍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8期50-52,共3页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拔管或在护理和搬运患者及其他非患者因素导致的意外脱管[1]。神经外科患者由于疾病与手术的影响,常需要留置多种导管以满足营养、排泄、畅通呼吸道等多种需求,而多种导管的留置为护理工作带...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拔管或在护理和搬运患者及其他非患者因素导致的意外脱管[1]。神经外科患者由于疾病与手术的影响,常需要留置多种导管以满足营养、排泄、畅通呼吸道等多种需求,而多种导管的留置为护理工作带来了潜在的护理问题及护理风险,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我科非计划性拔管率高达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患者 拔管 计划性拔管 神经外科患者 护理风险 医护人员 意外脱管 护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非临床到临床心律失常风险阶段评估体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润泽 韩静静 +1 位作者 李文倩 杨劲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1年第4期423-433,共11页
药物致心律失常风险产生严重不良反应而被撤市是监管当局近年来关注的焦点问题。2005年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发布了心律失常风险评价的临床前S7B和临床E14指南作为通用评价标准,前者包括体外hERG(human ether-a-go-go-relate... 药物致心律失常风险产生严重不良反应而被撤市是监管当局近年来关注的焦点问题。2005年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发布了心律失常风险评价的临床前S7B和临床E14指南作为通用评价标准,前者包括体外hERG(human ether-a-go-go-related gene)实验和基于动物体内的QT研究,后者为人体全面QT研究(thorough QT study,TQT研究)。由于TQT成本高昂且结果保守使得引入新的替代方法成为指南修订的方向。E14指南于2015年基于PK/PD的理念引入了浓度-QT分析(concentration-QTc,C-QTc),通过充分利用高质量非临床阶段的双阴性数据(在基于高临床暴露下的体外hERG试验阴性和体内QTc延长的风险阴性)使得TQT替代研究成为可能。本文梳理了E14的发展修订历程及最新进展,然后通过案例分析描述TQT替代研究的各种场景,介绍了非临床-临床心律失常风险评估流程,以期为中国的心律失常风险评价体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风险评价 ICH E14指南 浓度-QT分析 双阴性数据 临床-临床心律失常风险阶段评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重点高校生存与发展风险的评估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建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重点高校 生存风险 发展风险 评估内容 指标体系 评估方法 评估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财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萍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9-40,共2页
财务风险是企业资本结构不同而影响企业支付本息能力的风险。作为非营利机构,高校的财务风险通常来自向银行贷款而形成的风险。自1999年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教育经费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缺口,在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 财务风险是企业资本结构不同而影响企业支付本息能力的风险。作为非营利机构,高校的财务风险通常来自向银行贷款而形成的风险。自1999年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教育经费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缺口,在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为了缓解教育资源紧张的矛盾,不少高校通过银行贷款来进行学校建设,由此使高校面临着财务风险。对高校的财务运营情况进行跟踪、监控并建立财务风险报警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财务 风险评估 指标体系设计 企业资本结构 财务风险 银行贷款 营利机构 供给与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券市场风险评估及防范体系的研究
16
作者 李世宏 《西南金融》 1998年第3期20-24,共5页
证券市场风险评估及防范体系的研究李世宏证券业是高风险行业,世界各国在证券发展过程中都注意到这一问题,纷纷采取各种措施进行风险防范。我国证券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特别是“中农信”破产倒闭事件,打破了... 证券市场风险评估及防范体系的研究李世宏证券业是高风险行业,世界各国在证券发展过程中都注意到这一问题,纷纷采取各种措施进行风险防范。我国证券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特别是“中农信”破产倒闭事件,打破了金融机构不会破产的神话,它为广大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市场风险 上市公司 风险评估 证券交易所 风险防范体系 Β系数 机构投资者 股票市场 系统风险 我国证券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道滑脱风险跟踪评估监控流程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18
17
作者 刘霞 杨贵云 +1 位作者 张泓 辜丽江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20期5-7,共3页
目的规范预防导管滑脱管理,降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方法制定导管滑脱风险评估监控表和导管滑脱风险跟踪评估监控流程,将导管滑脱风险评估监控表和跟踪评估监控流程应用于临床并进行动态管理。结果实施后高危拔管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显... 目的规范预防导管滑脱管理,降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方法制定导管滑脱风险评估监控表和导管滑脱风险跟踪评估监控流程,将导管滑脱风险评估监控表和跟踪评估监控流程应用于临床并进行动态管理。结果实施后高危拔管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实施导管滑脱风险跟踪评估监控流程,能降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 滑脱 风险 跟踪评估监控流程 计划拔管 管道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危重症患儿镇静评估的最佳证据应用
18
作者 张清 张文婷 +6 位作者 谢俊霞 孙雨 苗丰 严萌玮 姚文英 王文超 谢安慰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6,共6页
目的评价机械通气危重症患儿镇静评估最佳证据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筛选机械通气危重症患儿镇静评估的最佳证据,经过基线审查、障碍因素分析,构建最佳证据应用策略,于2023年8月至2024年1月在1所三级甲等儿童医院ICU实施... 目的评价机械通气危重症患儿镇静评估最佳证据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筛选机械通气危重症患儿镇静评估的最佳证据,经过基线审查、障碍因素分析,构建最佳证据应用策略,于2023年8月至2024年1月在1所三级甲等儿童医院ICU实施。比较证据应用前后ICU护士对机械通气危重症患儿镇静评估相关知识掌握度以及镇静评估执行率,机械通气危重症患儿躁动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以及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证据应用后,ICU护士对机械通气危重症患儿镇静评估相关知识评分显著提高,7个审查指标的执行率显著高于基线水平(均P<0.05);患儿躁动发生率显著下降,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均P<0.05);证据应用前后患儿均未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结论最佳证据的应用可提高ICU护士对机械通气危重症患儿镇静评估知识以及镇静评估执行率,降低患儿躁动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及ICU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重症患儿 机械通气 镇静 镇静评估 躁动 计划性拔管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30 d再入院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玲玲 曹劝劝 +2 位作者 高文君 程岚 周丹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92-96,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GNRI)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30 d再入院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324例AECOPD患者的... 目的探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GNRI)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30 d再入院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324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后30 d是否再入院,分为未入院组269例和入院组55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30 d再入院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单独GNRI以及校准混杂因素后对30 d再入院的评估价值,以决策曲线分析法分析单独GNRI以及校准混杂因素后预测30 d再入院的实用价值。结果入院组长期氧疗占比、CAT评分、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显著高于未入院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PaO2、GNRI显著低于未入院组(均P<0.05)。GNRI按四分位数分组,Q4组、Q3组、Q2组、Q1组再入院率分别为4.94%(4/81)、6.17%(5/81)、23.46%(19/81)、33.33%(2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期氧疗、FEV1%pred、CAT评分、GNRI为AECOPD患者30 d再入院的影响因素(均P<0.05)。在校正年龄、性别、长期氧疗、CAT评分和FEV1%pred混杂因素前后,GNRI Q3、Q4者再入院风险显著降低(均P<0.05),且OR值呈降低趋势(P<0.05)。GNRI单独预测AECOPD患者30 d再入院的AUC为0.819(95%CI:0.773~0.860),校正混杂因素后AUC为0.858(95%CI:0.815~0.894),校正前后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GNRI预测AECOPD患者30 d再入院风险的净获益率为0.04~0.61,校正混杂因素后为0.05~0.70。结论GNRI为AECOPD患者30 d再入院的独立影响因素,可有效预测AECOPD患者30 d再入院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 30 d再入院 营养评估 计划性再入院 氧疗 呼吸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现场监管:功能、定位和有效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兆星 《金融监管研究》 2012年第5期1-7,共7页
"风险为本"的监管,要求监管人员全面了解每一家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和变化趋势,在对风险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做出专业的监管判断。非现场监管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银监会自成立以来,非现场监管投入资源较多,花费时间较长。
关键词 现场监管 准入监管 有效性 银行风险 风险监管 监管人员 风险评估 信息系统 现场检查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