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循证的预防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护理方案的变革策略研究
1
作者 许丽春 黄慧敏 +2 位作者 黄雨欣 林丽玉 刘亚黎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57,共4页
目的 了解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护理方案证据临床应用现状,分析循证实践中障碍及促进因素,并据此制订行动策略,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及指南网站关于预防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护理方案的证据并汇总,建立审查指标和审查... 目的 了解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护理方案证据临床应用现状,分析循证实践中障碍及促进因素,并据此制订行动策略,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及指南网站关于预防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护理方案的证据并汇总,建立审查指标和审查方法,于2022年4-6月对某院进行基线审查,分析障碍和促进因素,并制订应对策略。比较证据应用前后护士对审查指标的执行情况、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情况。结果 纳入11篇文献,形成15条最佳证据,制订16条审查指标。障碍因素有缺乏有效的团队组织和支持、缺乏基于证据的知识储备、患者及家属对拔管预防意识不强等;促进因素有组建循证实践小组指导工作、开展相关的培训并建立考核机制、加强患者和家属的宣教等。证据应用前后,除指标16外,护士对其他指标的执行率均有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证据应用后,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由4.45%降至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最佳证据,并结合临床实际,制订预防住院患者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管理方案,可促进护士护理行为的规范,有效地降低非计划性拔管,从而优化患者的护理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胃管 非计划性拔管 预防 护理 循证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计划性再次手术骨科患者家属应激压力主要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金密密 董佩泓 +1 位作者 王琼玏 张春梅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4-127,131,共5页
目的 调查骨科非计划性再次手术患者家属应激压力水平的现状,并分析疾病不确定感、健康商数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温州市3所三甲医院226名骨科非计划性再次手术患者的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非计划性... 目的 调查骨科非计划性再次手术患者家属应激压力水平的现状,并分析疾病不确定感、健康商数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温州市3所三甲医院226名骨科非计划性再次手术患者的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非计划性2次手术患者家属应激评估量表、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健康商数问卷量表进行调查,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影响骨科非计划性再次手术患者家属应激压力的相关因素。结果 226名非计划性2次手术患者家属应激评估量表总平均分为(72.84±8.75)分,各维度条目均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病情危重程度、手术焦虑、转运过程、环境改变、护理模式改变、费用增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家属性别、与患者关系、患者家属文化程度、有无共同照顾者、患者年龄、患者住院时间、不可预测性、精神状态均是骨科非计划性再次手术患者家属应激压力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骨科非计划性再次手术患者家属应激压力水平较高,其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护理人员在骨科患者再次行手术治疗的同时,应提前评估患者家属应激压力水平,以期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缓解应激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非计划性再次手术 患者家属 应激压力 疾病不确定感 健康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26
3
作者 孙超 胡慧秀 +3 位作者 邓颖 刘洁 张小冬 孙倩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01-1605,共5页
目的:了解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非计划性再入院的现状和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328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出院准... 目的:了解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非计划性再入院的现状和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328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出院准备度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随访患者至出院后31天。结果:52例(15.9%)患者发生非计划性再入院。回归结果显示,婚姻状况、吸烟史、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合并房颤、ADL评分、住院天数、出院准备度得分是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55,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790,对应的灵敏度为94.2%,特异度为84.8%,截断值为0.148.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可帮助医务人员早期识别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老年人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非计划性再入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品管圈降低食管癌术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的实践 被引量:31
4
作者 许庆珍 宋瑰琦 +4 位作者 任玉珍 李从玲 付琦瑞 何静 花文红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食管癌术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降低食管癌术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况调查、要因分析,遵循PDCA工作程序,依据"5W2H"原则制定对策并...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食管癌术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降低食管癌术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况调查、要因分析,遵循PDCA工作程序,依据"5W2H"原则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食管癌术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由活动前的12.04%下降到活动后的4.76%(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发现并解决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重要问题,降低了食管癌术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食管癌 非计划性拔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患者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非计划性下机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查丽玲 周松 +2 位作者 王婧 黄丽红 王建宁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3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ICU患者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不同时段非计划性下机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CRRT患者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行CRRT的107例患者,统计CRRT非计划性下机例次,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10... 目的探讨ICU患者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不同时段非计划性下机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CRRT患者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行CRRT的107例患者,统计CRRT非计划性下机例次,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107例患者共行CRRT 408例次,其中非计划性下机304例次,发生率74.51%,CRRT非计划性下机的时间为(24.41±11.50)h。其中24h内下机172例次(56.58%),其受血泵速度、PT值、血小板值影响;超过24h无明确诱因下机132例次(43.42%),其受血泵速度、APTT值、抗凝方式、PT值及血小板值影响。结论 CRRT非计划性下机多发生在24h内,24h内非计划性下机与血流速、PT值、血小板值有关,同时与医护人员的操作密切相关;超过24h非计划性下机与血流速、APTT值、抗凝方式、PT值、血小板值有关。ICU科室应加强相关制度制定及医护人员专科培训,提高CRRT相关操作能力与知识水平,排除和及时处理各种报警,避免体外循环凝血,保证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通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患者 肾脏替代治疗 非计划性下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现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许翠花 张玉侠 +2 位作者 顾莺 吕天婵 张艳红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描述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在某儿科医院发生现状,分析其原因并探讨对策。方法:前瞻性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使用自行设计的非计划性拔管登记表对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儿科医院三个重症监护室留置气管插管的患儿进... 目的:描述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在某儿科医院发生现状,分析其原因并探讨对策。方法:前瞻性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使用自行设计的非计划性拔管登记表对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儿科医院三个重症监护室留置气管插管的患儿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收集247例有效记录,其中27例(10.9%)共发生33次非计划性拔管,按例次计算得出非计划性拔管率为11.2%,按置管日计算拔管率为1.77次/100个置管日,新生儿组的重新置管率为66.7%,普通患儿组的重新置管率为88.9%。当班护士年资、护理人力配置、患儿年龄、肢体约束情况、镇静剂的使用为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因素。结论:加强对护士的培训、提高年轻护士的评估和预见能力、增加护理人力配置、合理使用镇静剂、有效的肢体约束均可以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非计划性拔管 气管插管 现况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8
7
作者 杨亚平 商慧兰 +3 位作者 周珏榕 罗月青 陈宇革 陶慧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ICU) 非计划性拔管 原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连续性血液净化体外循环凝血导致非计划性下机发生率的实践 被引量:23
8
作者 樊蓉 孔凌 +3 位作者 邹华 王好 龚德华 吕桂兰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4期475-477,共3页
目的 :探讨降低连续性血液净化(CBP)非计划性下机发生率的措施及实践效果。方法 :对危重病人CBP非计划性下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原因,制定对策,落实措施,分析比较活动前后非计划性下机发生率的差异和协作科室护士满意度变化。结果 :CBP... 目的 :探讨降低连续性血液净化(CBP)非计划性下机发生率的措施及实践效果。方法 :对危重病人CBP非计划性下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原因,制定对策,落实措施,分析比较活动前后非计划性下机发生率的差异和协作科室护士满意度变化。结果 :CBP病人非计划性下机发生率从活动前的25.45%降低至活动后的10.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协作科室护士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 :本实践活动可明显降低CBP病人非计划下机的发生率,密切多学科之间的协作程度,提高CBP治疗的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 非计划性下机 体外循环凝血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ATEL的非计划性拔管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金环 喻姣花 +2 位作者 王玉梅 张学辉 李瑶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9期52-54,共3页
目的应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方法(DEMATEL)确定非计划性拔管的关键风险因素,为临床管道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49例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由管道护理小组现场认证确定19项风险因素;选取35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以函询结果构建风... 目的应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方法(DEMATEL)确定非计划性拔管的关键风险因素,为临床管道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49例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由管道护理小组现场认证确定19项风险因素;选取35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以函询结果构建风险因素的直接影响矩阵,运用DEMATEL软件计算综合影响度(Tr)、被影响度(Tc)、中心度(Mi)和原因度(Ri)。结果专家积极性为10。%,权威程度0.857,协调系数0.297(P〈0.05);19项风险因素的Tr为0~2.535,Tc为0~2.321,Mi为0.653~3.891,Ri〉0的风险因素有10个,Ri〈0的风险因素有9个。结论基于DEMATEL分析影响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因素,其主要风险因素有操作方法、固定方法、肢体约束、健康教育及高危人群评估,其中操作方法为最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管道 非计划性拔管 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方法 风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某三甲医院31天内非计划性再入院研究 被引量:55
10
作者 周念松 张俊 +1 位作者 马谢民 张海澄 《中国医院管理》 2010年第4期18-20,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三甲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出院31天内非计划再入院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北京市某三甲综合性医院2008年1月1日—12月31日之间出院后31天内非计划性再入院的患者进行描述性分析,通过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选...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三甲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出院31天内非计划再入院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北京市某三甲综合性医院2008年1月1日—12月31日之间出院后31天内非计划性再入院的患者进行描述性分析,通过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选择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用向后逐步回归法进行非条件Logistic分析。结果患者性别、患者年龄、出院—再入院的间隔天数、前次入院时入院状况和前次入院疾病是否治愈是31天内非计划性再入院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患者特征和医院相关因素均与患者出院31天内非计划性再入院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非计划性再入院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FMEA模式降低PICC非计划性拔管风险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韦燕萍 高铭云 +1 位作者 刘柳芳 黄小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9-311,共3页
目的:建立PICC风险评估框架,规范PICC置管与维护工作流程,积极防范PICC非计划性拔管。方法:选择2012年3-9月在我院行PICC置管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的PICC置管50例患者设为改进组,应用FMEA管理模式对PICC非计划性... 目的:建立PICC风险评估框架,规范PICC置管与维护工作流程,积极防范PICC非计划性拔管。方法:选择2012年3-9月在我院行PICC置管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的PICC置管50例患者设为改进组,应用FMEA管理模式对PICC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风险评估,确定5项潜在失效模式及高风险因子,制定改进方案并追踪整改效果,对两组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及风险优先值(RPN)进行比较。结果:实施FMEA后PICC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由16%下降至2%,改进组5项潜在失效模式的RPN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FMEA应用于PICC风险管理,前瞻性地查找出PICC置管与维护流程上的不足,制定并采取防范措施,能有效降低PICC非计划性拔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EA PICC 非计划性拔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品管圈降低脑外科患者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率的实践 被引量:22
12
作者 任爱兰 徐晓娟 +1 位作者 魏晋才 杜金刊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2期201-203,共3页
目的: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脑外科患者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率。方法:开展以"降低脑外科患者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运用PDCA循环的方法,对脑外科患者鼻胃管拔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设定改进... 目的: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脑外科患者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率。方法:开展以"降低脑外科患者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运用PDCA循环的方法,对脑外科患者鼻胃管拔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设定改进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比较分析改进的效果。结果:非计划性拔管率由改善前的46%降低至改善后的19%。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脑外科患者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率中效果显著,并且提高了脑外科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了护士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脑外科 非计划性拔管率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13
作者 潜艳 曾铁英 董翠萍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6期45-48,共4页
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是ICU的常见问题之一,指患者未达到拔管指征而将各种管道自行拔除,或者由于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导致导管意外脱落[1-2]。国外的一些前瞻性报道[3-4]指出,UEX的发生率为3%-16%,国内[5-9]报道则为5.... 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是ICU的常见问题之一,指患者未达到拔管指征而将各种管道自行拔除,或者由于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导致导管意外脱落[1-2]。国外的一些前瞻性报道[3-4]指出,UEX的发生率为3%-16%,国内[5-9]报道则为5.4%-1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计划性拔管 ICU患者 影响因素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西格玛管理降低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实践 被引量:88
14
作者 朱玲凤 项昌富 +1 位作者 徐冰 缪滔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3期71-72,共2页
运用六西格玛管理体系对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事件进行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从而使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从2.61%降至0.83%,六西格玛值(Z值)从3.43提高至3.89,提高了对危重病患者的护理质量。
关键词 六西格玛管理 气管插管 非计划性拔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管理模式对重症监护病房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发生率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28
15
作者 郑丽霞 谢辉 +2 位作者 李雪芬 罗敏 杨佳群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模式对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干预效果。方法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查找并分析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并实施,同时评价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品管圈管理模式后,...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模式对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干预效果。方法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查找并分析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并实施,同时评价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品管圈管理模式后,非计划性拔管率由6.46%下降至1.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小组成员在品管圈手法运用、责任荣誉、活动信心、沟通协调、专业知识和团队精神等方面的评价,较实施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保证危重患者的安全,提高医护人员工作的自律性和主动性,提升医疗护理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重症监护病房 气管插管 非计划性拔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C曲线对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高危临界值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其兰 江智霞 +3 位作者 黎张双子 权明桃 陈芳 袁晓丽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3-245,共3页
目的评价和确定ICU非计划性拔管患者的最佳临界值。方法使用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量表评估2017年8月—9月入住我院ICU的100例患者,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确定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高危... 目的评价和确定ICU非计划性拔管患者的最佳临界值。方法使用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量表评估2017年8月—9月入住我院ICU的100例患者,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确定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高危患者的最佳临界值,并进行分析。结果当以22分为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高危患者临界值时,其灵敏度为0.875,特异度为0.978,阳性预测值为0.778,阴性预测值为0.989,Youden指数为0.853较其他临界值更大,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71,95%CI:0.920~1.000。结论以22分作为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高危患者的最佳临界值较为合适,能够预测ICU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计划性拔管 高危 临界值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计划性拔管流行特征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丽华 邓小玲 +2 位作者 陈小叶 陈煌 谢红珍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17期14-18,共5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不同等级医院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的流行特征,探讨其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5年5-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广东省20个地市100余所不同等级医院的194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调查每名护士过去1年内亲历的... 目的了解广东省不同等级医院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的流行特征,探讨其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5年5-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广东省20个地市100余所不同等级医院的194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调查每名护士过去1年内亲历的UEX情况,分析其流行特征及其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 721名研究对象亲身经历UEX,占37.01%。其中晚班发生者占69.3%,夜班发生者占48.2%,白班发生者占37.01%。不同护龄及职称的护士亲身经历UEX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除"对UEX培训的态度"外,在其余各项认知及态度上不同态度的护士亲身经历UEX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不同环境因素下的护士亲身经历UEX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不同UEX的管理相关制度下的护士亲身经历UEX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共选出10个UEX危险因素。其中,环境因素有科室;认知及态度因素有非零容忍、护士的责任心、对UEX培训态度及赞成对管道的留置评估;行为习惯因素有管道维护有效性评估;科室管理制度主要有分析通报、监测制度、有效约束制度、UEX呈报制度等。结论 UEX非常普遍,应根据危险因素制定预防非计划拔管的指导措施,逐步降低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计划性拔管 流行特征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护士预防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护理知信行调查 被引量:21
18
作者 潜艳 曾铁英 董翠萍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21期58-60,共3页
目的了解ICU护士预防非计划性拔管护理知信行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ICU护士预防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护理的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对80名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ICU护士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知识、态度、行为得分中位数分... 目的了解ICU护士预防非计划性拔管护理知信行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ICU护士预防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护理的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对80名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ICU护士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知识、态度、行为得分中位数分别为4.50分、7.50分、5.50分;ICU工作年限、职称和工作年限是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ICU工作年限是态度和信念水平的影响因素,职称和科室是行为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ICU护士预防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护理的态度较为积极,但认知和行为状况不佳。应重点加强低年资、低职称的护士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知识技能培训,以提高ICU护士知识水平和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护士 气管插管 非计划性拔管 预防护理 知信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因分析法预防老年外科高危患者各类留置管道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 被引量:10
19
作者 孟霞 孟晓敏 +3 位作者 李雪娇 肖映红 杨芦夏 索珊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18期53-56,共4页
目的探索根因分析法预防老年外科高危患者各类留置管道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以期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性。方法通过根因分析对老年外科高危患者各种留置管道非计划性拔管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找出可能原因,遵照解放军总医院十项护理核心制... 目的探索根因分析法预防老年外科高危患者各类留置管道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以期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性。方法通过根因分析对老年外科高危患者各种留置管道非计划性拔管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找出可能原因,遵照解放军总医院十项护理核心制度,加强其中值班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巡视制度、护理安全评估及报告制度、使用约束患者管理制度等的执行力度,改善留置各类管道及约束具的固定方法,针对相关陪护人员进行更完善的训练,提高医护患间的沟通与合作等符合临床实际需求、个性化的整改措施,并与整改措施实施后的观察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各类留置管道非计划性拔管由5.0%下降到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的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根据老年外科高危患者的特点,严格落实各项制度的执行,加强各方沟通,设计及执行改善的行动计划,有效地降低了各类管道滑脱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外科高危患者 非计划性拔管 根因分析法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MO联合应用期间CRRT非计划性下机的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7
20
作者 万娜 于洋 +4 位作者 王淑芹 张春艳 张小建 袁庆伶 贾燕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应用期间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非计划性下机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评价其效能。方法选择呼吸重症监护病房行ECMO联合CRRT治疗的45例患者,统计ECMO联合应用期间CRRT发生非计划性下机的例次,对比...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应用期间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非计划性下机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评价其效能。方法选择呼吸重症监护病房行ECMO联合CRRT治疗的45例患者,统计ECMO联合应用期间CRRT发生非计划性下机的例次,对比计划下机组和非计划性下机组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构建预测模型,运用ROC曲线下面积检验模型预测效果。结果45例患者共行ECMO联合CRRT治疗343例次,其中无明确诱因的CRRT非计划性下机为212例次(61.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RT血流速度(OR=0.924)、ECMO血流速度(OR=1.706)及ECMO模式(OR=4.764)是ECMO联合应用期间CRRT非计划性下机的预测因子,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12,灵敏度0.825,特异度0.696,最大约登指数0.521,预测模型拟合优势比χ^(2)=10.113,P=0.257。结论本预测模型效果良好,临床医务人员在ECMO联合CRRT治疗期间,可结合预测模型做好运行监测并进行针对性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非计划性下机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