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影视广告利用非言语符号塑造真实感的方式与意图分析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王亿本
杨涵雯
-
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
出处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15,共2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新形势下提升舆论引导力对策研究"(08&ZD060)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广告信息的真实感是赢得受众认可的关键因素,影视广告视听兼备,感染力强,视觉非言语符号眼见为实,听觉非言语符号声情并茂,两者协同表意,不仅塑造广告信息的真实感,还富含情感、趣味性特征,并通过非言语符号隐喻广告意图,以避免受众的抵触情绪,隐蔽影响受众对广告商品的认知、态度和购买行为,兼具感性诉求和理性诉求的优势,实现广告效果的最大化。
-
关键词
影视广告
非言语符号
真实感
-
分类号
F713.5
[经济管理—市场营销]
-
-
题名从标记看非言语符号的性别不对称性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吴定芳
-
机构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文学与艺术学院
-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8-120,共3页
-
文摘
标记理论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其核心是言语符号的对立、不对称现象。标记理论具有普遍性,同样也适用于非言语符号。非言语符号是信息传递的重要手段之一,有一定的标记价值,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符号具有明显的性别不对称性。
-
关键词
标记理论
非言语符号
性别
不对称性
-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
-
题名非言语符号在西藏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初探
- 3
-
-
作者
彭敏
周德仓
-
机构
西藏民族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
出处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133-136,共4页
-
文摘
言语交际只有在特定的人群中使用才能起到传播作用,而非言语符号却能够部分地为不同文化、不同种族间的社会成员所通用。在西藏地区的信息传播中,非言语符号往往比语言符号包含着更多的隐含意义。非言语符号具有多角度多层次的传播学意义。文章试图对非言语符号在西藏文化传播中的角色和地位进行探究,以期更好地发挥非言语符号在西藏文化传播和对外交流中的作用。
-
关键词
西藏
文化
非言语符号
传播
-
Keywords
Tibet
culture
nonverbal symbols
dissemination
-
分类号
G20
[文化科学]
-
-
题名非言语交际符号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2
- 4
-
-
作者
黄永红
-
机构
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
-
出处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68-171,共4页
-
基金
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跨文化符号学理论研究"(编号:10YJC740045)阶段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非言语交际符号和言语交际符号同样在人们的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它的隐性特征,往往被人们忽视。而其中的性别差异更是微妙。文章选择了几个非言语交际符号如目光交流、面部表情、手势、体触及副语言,并进行了性别差异的分析。通过了解这些差异,人们可以在工作与生活中成功地与异性沟通,在跨文化交际中成功地与异文化的人交流。
-
关键词
非言语交际符号
性别差异
非言语交际符号的研究范畴
-
分类号
H0
[语言文字—语言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