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视广告利用非言语符号塑造真实感的方式与意图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亿本 杨涵雯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15,共2页
广告信息的真实感是赢得受众认可的关键因素,影视广告视听兼备,感染力强,视觉非言语符号眼见为实,听觉非言语符号声情并茂,两者协同表意,不仅塑造广告信息的真实感,还富含情感、趣味性特征,并通过非言语符号隐喻广告意图,以避免受众的... 广告信息的真实感是赢得受众认可的关键因素,影视广告视听兼备,感染力强,视觉非言语符号眼见为实,听觉非言语符号声情并茂,两者协同表意,不仅塑造广告信息的真实感,还富含情感、趣味性特征,并通过非言语符号隐喻广告意图,以避免受众的抵触情绪,隐蔽影响受众对广告商品的认知、态度和购买行为,兼具感性诉求和理性诉求的优势,实现广告效果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广告 非言语符号 真实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标记看非言语符号的性别不对称性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定芳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8-120,共3页
标记理论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其核心是言语符号的对立、不对称现象。标记理论具有普遍性,同样也适用于非言语符号。非言语符号是信息传递的重要手段之一,有一定的标记价值,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符号具有明显的性别不对称性。
关键词 标记理论 非言语符号 性别 不对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言语符号在西藏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初探
3
作者 彭敏 周德仓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133-136,共4页
言语交际只有在特定的人群中使用才能起到传播作用,而非言语符号却能够部分地为不同文化、不同种族间的社会成员所通用。在西藏地区的信息传播中,非言语符号往往比语言符号包含着更多的隐含意义。非言语符号具有多角度多层次的传播学意... 言语交际只有在特定的人群中使用才能起到传播作用,而非言语符号却能够部分地为不同文化、不同种族间的社会成员所通用。在西藏地区的信息传播中,非言语符号往往比语言符号包含着更多的隐含意义。非言语符号具有多角度多层次的传播学意义。文章试图对非言语符号在西藏文化传播中的角色和地位进行探究,以期更好地发挥非言语符号在西藏文化传播和对外交流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文化 非言语符号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言语交际符号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永红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68-171,共4页
非言语交际符号和言语交际符号同样在人们的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它的隐性特征,往往被人们忽视。而其中的性别差异更是微妙。文章选择了几个非言语交际符号如目光交流、面部表情、手势、体触及副语言,并进行了性别差异的分析。通... 非言语交际符号和言语交际符号同样在人们的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它的隐性特征,往往被人们忽视。而其中的性别差异更是微妙。文章选择了几个非言语交际符号如目光交流、面部表情、手势、体触及副语言,并进行了性别差异的分析。通过了解这些差异,人们可以在工作与生活中成功地与异性沟通,在跨文化交际中成功地与异文化的人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交际符号 性别差异 言语交际符号的研究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