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准肝切除术与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付宁 马明坤 +2 位作者 罗道蕴 黄精 陈蛟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565-568,共4页
目的比较精准肝切除术(precise hepatectomy,PH)与非规则性肝切除术(irregular hepatectomy,IH)治疗肝内胆管结石(in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IBDS)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治疗的IBD... 目的比较精准肝切除术(precise hepatectomy,PH)与非规则性肝切除术(irregular hepatectomy,IH)治疗肝内胆管结石(in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IBDS)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治疗的IBDS患者86例,依据计算机生成随机数字分为PH组和IH组,各43例。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当日引流量、治疗费用、术后住院时间,检测术前及术后1周两组肝功能指标变化,评价临床疗效,计算结石残留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H组术中出血量、当日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均低于IH组,手术时间长于IH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周,两组ALT、ALB、APTT、TBIL、AS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H组优良率(95.35%)高于IH组(74.42%)(P<0.05)。PH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60%)低于IH组(46.51%)(P<0.05)。PH组结石残留率(6.98%)也低于IH组(25.58%)(P<0.05)。结论 PH治疗IBDS可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结石残留率,有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切除 非规则性肝切除 内胆管结石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与非规则性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及对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邱金伦 廖锦岐 +2 位作者 游锦华 李坤平 廖方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9期209-212,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与非规则性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2014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7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将以上研究对象分为PH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与非规则性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2014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7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将以上研究对象分为PH组(精准肝切除)和IH组(非规则性肝切除),PH组40例,IH组3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并发症情况。结果PH组的有效率(97.50%)显著高于IH组(73.33%)(P<0.05);PH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IH组(P<0.05),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IH组(P<0.05);PH组的TBIL、ALT及AST水平显著低于IH组(P<0.05);PH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00%)显著低于IH组(23.33%)(P<0.05)。结论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术相较于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利于术后肝功能的恢复,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精准切除 非规则性肝切除 内胆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肝癌的非规则性肝切除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大强 许鸿雁 唐国洪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9期42-43,共2页
目的介绍直径10~22cm巨大肝癌非规则性肝切除的手术经验。方法巨大肝癌非规则性肝切除的手术要点,包括右叶肝癌左侧卧位,抬高40°体位,肋缘下Kocher切口,左叶肝癌平卧位,双肋缘下人字型切口,肝门Pringle手法血流阻断20min,放开5mi... 目的介绍直径10~22cm巨大肝癌非规则性肝切除的手术经验。方法巨大肝癌非规则性肝切除的手术要点,包括右叶肝癌左侧卧位,抬高40°体位,肋缘下Kocher切口,左叶肝癌平卧位,双肋缘下人字型切口,肝门Pringle手法血流阻断20min,放开5min。距肿瘤边缘1~2cm钳夹法快速切除肝癌,缝扎肝创面管道,肝创面对拢缝合。结果无手术死亡率、无术后肝衰、出血等并发症,术后复发率为70.0%,5年生存率为15.5%,3年为82.2%。结论掌握肝脏血运与交通支丰富的特点,非规则性肝切除对肝癌合并肝硬化保留正常肝体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只要术前准确判断肝脏储备功能,有效控制出血,巨大肝癌非规则性肝切除实用、有效和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非规则性肝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肝切除与非规则性肝切除术在肝内胆管结石病治疗中应用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清野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6期132-134,143,共4页
目的观察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精准肝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肝内胆管结石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精准肝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 目的观察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精准肝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肝内胆管结石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精准肝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的不同,和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354.3±12.5)min长于对照组的(278.9±11.4)min,术中出血量为(528.5±129.3)m L小于对照组的(848.7±148.3)m L,住院时间为(15.3±1.1)d短于对照组的(23.6±1.3)d,住院费用为(18734.5±1761.3)元低于对照组的(31578.4±1524.2)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GGT、ALT、ALP、TBA和TBi L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GGT、ALT、ALP、TBA和TBi L分别为(89.9±13.4)U/L、(47.4±13.1)U/L、(115.2±33.1)U/L、(6.3±2.9)μmol/L和(22.5±10.1)μmol/L,低于对照组的(152.9±12.4)U/L、(67.1±13.0)U/L、(198.1±33.0)U/L、(26.2±2.6)μmol/L和(42.5±10.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中出现手术并发症的有5例,发生率为8.33%,对照组患者中出现手术并发症的有13例,发生率为21.67%。观察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准肝切除可根据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手术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胆汁淤积情况,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胆管结石病 精准切除 非规则性肝切除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肝癌应用精准肝切除术与非规则性切除的近远期预后及对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查中明 《临床医药实践》 2020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对比肝细胞肝癌(HCC)应用精准肝切除术(PH)与非规则性切除术(IR)治疗的近远期预后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分为PH组(n=57)和IR组(n=30)。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统计术后复发率及生存... 目的:对比肝细胞肝癌(HCC)应用精准肝切除术(PH)与非规则性切除术(IR)治疗的近远期预后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分为PH组(n=57)和IR组(n=30)。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统计术后复发率及生存率。手术前后测定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结果:PH组手术时间高于IR组,但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及切缘阳性率均显著低于IR组(P<0.05)。术后3 d和7 d,PH组的TBIL,DBIL,ALT及AST水平均显著低于IR组(P<0.05)。PH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81%,显著低于IR组的56.67%(P<0.05)。PH组1年、3年复发率分别为21.05%,26.32%,显著低于IR组的40.00%,56.67%(P<0.05);PH组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1.23%,74.58%,IR组分别为80.00%,60.00%,PH组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IR组(P<0.05)。结论:PH较IR治疗HCC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发生率及早期复发率低、远期生存率高,且有利于减轻肝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精准性切除 非规则性肝切除 预后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评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经纬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0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用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对河北省燕郊二三医院收治的10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非规则性肝切除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精准肝切... 目的:探讨用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对河北省燕郊二三医院收治的10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非规则性肝切除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精准肝切除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的引流量均更少(P<0.05),其术后住院的时间更短(P<0.05),结石的清除率更高(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用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结石的清除率,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的引流量,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切除 内胆管结石 非规则性肝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肝切除治疗区域型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7
作者 朱熙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28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精准肝切除治疗区域型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区域型肝胆管结石患者86例,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非规则性肝切除治疗,试验组给予精准肝切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 目的:探讨精准肝切除治疗区域型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区域型肝胆管结石患者86例,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非规则性肝切除治疗,试验组给予精准肝切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断面感染率、残余结石发生率、结石复发率、胆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准肝切除治疗区域型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以及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结石 精准切除 非规则性肝切除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