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表征理论视角下中心城区纪念场所的意义重构——以广州农讲所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林铭亮 杨晓婷 王敏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2-105,共14页
教育是纪念场所旅游的重要功能,然而,随着人们对公共休闲空间需求的增长,遗留于中心城区的纪念场所的休闲功能也日益凸显,其教育与休闲功能的关系正在发生重构。纪念场所的教育意义不是以单向和线性的方式传递,而是透过旅游场域中游客... 教育是纪念场所旅游的重要功能,然而,随着人们对公共休闲空间需求的增长,遗留于中心城区的纪念场所的休闲功能也日益凸显,其教育与休闲功能的关系正在发生重构。纪念场所的教育意义不是以单向和线性的方式传递,而是透过旅游场域中游客身体与场所的邂逅和互动,因而从非表征理论视角理解游客在纪念场所的空间感知、体验和实践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非表征理论,建立起“心智-身体-环境”的分析框架,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为例,从游客的视觉生产和视觉感知两个过程,运用自助摄影、眼动实验和访谈等方法探讨纪念场所的意义重构。研究发现,游客对农讲所休闲类景观和呈现历史场景的教育类景观有更强烈的视觉兴趣,农讲所教育功能与休闲功能的边界正在模糊化;游客心智、身体与纪念场所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正在重构农讲所的地方意义,在超越表征到回归表征过程中重塑纪念场所的教育与休闲功能的关系。因此,文章呼吁,无论是从理论层面对纪念场所旅游体验的剖析,还是从实践层面纪念对场所的地方营造,都应从超越表征的视角去理解游客的旅游体验,将教育元素融入休闲旅游的情境之中,实现纪念场所教育纪念与旅游休闲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念场所旅游 非表征理论 视觉研究 眼动实验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征概念在法语国家旅游地理研究中的应用与启示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月娇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3-79,共17页
表征(représentation)概念最早出现在法国社会学研究之中,随后在西方学术界被广泛用于文化地理学中探讨空间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国内文化地理研究者的表征研究成果颇丰,但缺少对法语国家相关研究的讨论。鉴于此,文章通过梳理文献,... 表征(représentation)概念最早出现在法国社会学研究之中,随后在西方学术界被广泛用于文化地理学中探讨空间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国内文化地理研究者的表征研究成果颇丰,但缺少对法语国家相关研究的讨论。鉴于此,文章通过梳理文献,回顾法语国家的表征研究进展,并以旅游地理研究为例,从旅游目的地形象构建、旅游活动演变、旅游景观塑造3个话题讨论表征概念的应用,研究发现:(1)法语国家文化地理学的表征研究,经历了从经典认知主义模式向社会关系模式的转变,研究重点从探讨表征蕴含的文化意义,拓展到表征如何指导主体实践活动、塑造社会关系。(2)国内文化地理学相关研究有非表征理论转向的特征,从研究文本化的文化表征转而探讨情感、身体等难以用文本捕捉的意义。而法语国家相关研究并未将文本化的表征与非表征割裂开来,且强调实践活动之于空间意义塑造的重要性。(3)表征概念在旅游地理学的应用推动了地理学空间研究的社会转向趋势,这也证明了旅游研究对促进相关概念的跨学科融合,实现特定科学问题的整合性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期望通过探讨法语国家表征研究,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不同的研究思路和视角,并希望通过旅游现象的研究,进一步完善表征研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征 非表征理论 空间意义 社会转向 法语国家 旅游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式“恋地情结”:流动空间的人地依恋——形成过程、权力生产与规划转向 被引量:15
3
作者 魏航 石楠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0-29,共10页
近年来,承载着非正规经济的街道市场被大量清退,人们感受到一种难以言明的"怅然若失"。本文将这种特殊情感概念化为"非正式‘恋地情结’",意指"附着在具有无形边界、自发形成的流动空间上的人地依恋现象"... 近年来,承载着非正规经济的街道市场被大量清退,人们感受到一种难以言明的"怅然若失"。本文将这种特殊情感概念化为"非正式‘恋地情结’",意指"附着在具有无形边界、自发形成的流动空间上的人地依恋现象"。它的指向对象是人、物等存在在创造意义结构的过程中所缔造出的关系性空间,其形成机制存在"自我认同"和"情感驱动"双重逻辑,情感汇集成"湍流",通过"分散—强化"机制成为城市"氛围"。它存在但难被捕捉,原因在于政治权力通过知识生产重构了人们的认知,也包括现代法律对权利的定义"垄断"了人们对城市权利的认知。它是寻找情感"城市权利"的线索,规划研究需将非表征方法纳入视野,以识别和维护人们的情感"城市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恋地情结 正规经济 空间政治 协作式规划 城市权利 关系性空间 非表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遗产的品牌个性感知--以广东江门启明里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林铭亮 杨明慧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3-54,共12页
基于非表征理论和启动效应范式实验方法,以广东省江门市启明里的地方品牌为例,通过对比居民与非居民内隐感知差异、本地居民外显和内隐感知的差异,分析人们内隐感知对于地方品牌建构的影响。研究发现:1)受到日常生活经验的影响,本地居... 基于非表征理论和启动效应范式实验方法,以广东省江门市启明里的地方品牌为例,通过对比居民与非居民内隐感知差异、本地居民外显和内隐感知的差异,分析人们内隐感知对于地方品牌建构的影响。研究发现:1)受到日常生活经验的影响,本地居民与非本地居民对启明里的品牌个性的内隐感知存在差异,二者对启明里的品牌个性建构起不同的意义,本地居民将日常生活的记忆和体验融入其中,而非本地居民仅将其视为城市更新的工程;2)本地居民对启明里地方品牌外显和内隐感知的差异表明启明里地方品牌对于本地居民而言只是一种“快餐式”的消费和自我表达的工具,缺乏情感、价值观念层面的认同;3)地方品牌化不能只关注符号性景观构建,而需要重视本地居民日常生活中内隐的、非表征的空间邂逅的作用,这有助于为地方品牌注入可持续的价值提升动力,增进本地居民对品牌的认同和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品牌 内隐 启动效应 非表征理论 线索任务实验 江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