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治未病”理论辨治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思路探析
1
作者 周子钦 惠振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3-16,共4页
中医学“治未病”思想契合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防治理念,从“治未病”角度出发,认为虚为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病之本,郁、痰、瘀为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病之机,治疗时着眼于疾病未发、未重、未变之时。分期论治为本病主要的治疗方式,未... 中医学“治未病”思想契合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防治理念,从“治未病”角度出发,认为虚为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病之本,郁、痰、瘀为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病之机,治疗时着眼于疾病未发、未重、未变之时。分期论治为本病主要的治疗方式,未病先防阶段,注重采取勤于用脑、适当锻炼、饮食有节的方式以预防;已病防变阶段,早期以扶正为主,中后期以祛邪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 治未病 理论探讨 本虚标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熟麻益智方联合电针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33例
2
作者 赵少飞 方明娟 徐刚锋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919-922,共4页
目的 探讨熟麻益智方联合电针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non-demented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ND)的疗效。方法 将70例VCIND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脱落2例,剩33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脱落2例,剩33例患者在... 目的 探讨熟麻益智方联合电针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non-demented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ND)的疗效。方法 将70例VCIND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脱落2例,剩33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脱落2例,剩33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熟麻益智方,联合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持续治疗4周的中医疗效。运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估认知功能。使用斯特鲁色词测试(Stroop color-word test,Stroop)评估执行能力。运用听觉词汇学习测试(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AVLT)评估记忆功能。测定患者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水平。检测两组血浆中白介素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治疗4周后的总有效率为93.94%(31/33),对照组为75.76%(25/33),组间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MOCA显著升高,且治疗组的MOCA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Stroop测试的正确率显著升高,时间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Stroop测试的正确率高于对照组,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AVLT各项评分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AVLT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平均血流速度、搏动指数、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白介素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同型半胱氨酸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白介素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同型半胱氨酸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熟麻益智方联合电针治疗显著提高VCIND的疗效,进一步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回忆功能和记忆功能,提高脑部血流动力学水平,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麻益智方 电针 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 认知功能 回忆功能 记忆功能 血流动力学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技术诊断非血管性和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应用价值
3
作者 唐玉峰 臧晨 苗园园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6期3039-3042,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技术诊断非血管性和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随机选取23例非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A组)、23例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B组)以及23例健康的老年人(对照...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技术诊断非血管性和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随机选取23例非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A组)、23例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B组)以及23例健康的老年人(对照组),选择时间为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运用ASL技术对上述3组人员的认知功能脑区域的脑血流量进行测量,探讨ASL技术对非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和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相较于对照组,A组双侧楔前叶、扣带回等的脑血流灌注下降,双侧额叶、双侧海马等的脑血流灌注升高(P<0.05);相较于对照组,B组双侧的楔前叶、丘脑等的脑血流灌注下降,双侧额叶、扣带回的脑血流灌注升高(P<0.05);相较于A组,B组右侧颞叶、双侧放射冠的脑血流灌注降低,左侧颞叶、双侧扣带回升高(P<0.05)。结论非血管性和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脑功能区域脑血流灌注特点不同,通过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可有效鉴别两者差异,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技术 非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 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忘型轻度与非痴呆血管性认知障碍认知损害及睡眠障碍对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孙静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和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损害及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对60例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aMcI组)、60例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VCIND组)、6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相关认知功能测评... 目的探讨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和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损害及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对60例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aMcI组)、60例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VCIND组)、6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相关认知功能测评量表及睡眠评估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数字符号编码测验、定步调听觉连续加法测验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VCIND组评分显著低于aMCI组(P〈0.01)。(2)VCIND组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64、连线A、连线B评分均显著高于aMCI组和对照组(P〈0.01),aMCI组连线B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VCIND组、aMCI组Benton线方向判定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VCIND组评分显著低于aMCI组(P〈0.01)。(4)aMCI组和VCIND组爱泼沃斯嗜睡最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aMCI组爱泼沃斯嗜睡量表评分显著高于VCIND组,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显著低于VCIND组(P〈0.01)。结论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和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损害与睡眠障碍,但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较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注意力、信息处理速度、视空间加工能力和执行能力受损更严重,睡眠障碍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认知损害 睡眠障碍 遗忘型 遗忘型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督调神针刺法对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被引量:23
5
作者 白琳 程红亮 +1 位作者 张闻东 沈志强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对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al nutrition factor,BDNF)、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1例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对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al nutrition factor,BDNF)、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1例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药物多奈哌齐治疗2个月,治疗组除口服多奈哌齐外还予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4个疗程。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认知水平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BDNF水平,循环酶法检测血浆Hcy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MoCA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MMSE和MoCA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BDNF水平显著升高,血浆Hcy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BDNF水平升高程度、血浆Hcy水平降低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基于MMSE评分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能够提升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提高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降低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督调神针刺法 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 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同型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联合吡拉西坦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明秋 黄海华 +2 位作者 江皋轩 牟鑫 陈庆宏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7期1295-1296,共2页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联合吡拉西坦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VCIND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观察组52例。对照组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应用吡拉西坦片、银杏叶片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联合吡拉西坦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VCIND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观察组52例。对照组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应用吡拉西坦片、银杏叶片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4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14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以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语言流畅测验(VFT),韦氏积木测验(WBD),神经精神问卷(NPI)等评分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24周后认知功能、执行能力、记忆力、视空间结构功能和精神状况的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的MoCA、VFT、WBD、NPI评分在治疗24周后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在治疗24周后MoCA、VFT、WBD、NPI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丹参酮ⅡA联合吡拉西坦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 丹参酮ⅡA 吡拉西坦 银杏叶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刘芳 杨琦 +1 位作者 王根发 潘志红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43期16-16,共1页
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人常见的临床表现,65~85岁的老年人认知障碍发生率为25%,年龄〉85岁者则达65%。血管性病变是认知障碍非常重要的原因。国内外研究均表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认知障碍的发生与高血压、糖尿病、高... 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人常见的临床表现,65~85岁的老年人认知障碍发生率为25%,年龄〉85岁者则达65%。血管性病变是认知障碍非常重要的原因。国内外研究均表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认知障碍的发生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相关。本文研究养血清脑颗粒对老年高血压合并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mVCI)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 老年高血压患者 养血清脑颗粒 疗效观察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认知功能障碍 治疗 血管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8
作者 由佳玉 李兴强 孙晓红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0期92-95,共4页
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Va MCI)是血管性痴呆(Va D)的早期阶段,是预防血管性痴呆的关键时期。Va MCI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脂代谢异常、同型半胱氨酸和尿酸升高、抑胱素C升高、抗心磷脂抗体升高、脂质过氧化等,病理生理... 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Va MCI)是血管性痴呆(Va D)的早期阶段,是预防血管性痴呆的关键时期。Va MCI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脂代谢异常、同型半胱氨酸和尿酸升高、抑胱素C升高、抗心磷脂抗体升高、脂质过氧化等,病理生理学主要表现为脑白质损伤等各种血管病变,影像学特点为脑梗死、脑白质高信号、脑萎缩、海马体积减少等。治疗上包括改善认知功能的药物(如多奈哌齐、加兰他敏、卡巴拉汀、美金刚、银杏叶等),以及传统的针刺疗法等。早期干预Va MCI对预防和治疗Va D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 脑梗死 脑白质高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未病·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专家共识 被引量:19
9
作者 周小炫 黄俊山 +1 位作者 谢敏 吴成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3期1-5,共5页
《中医治未病·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并在中医治未病标准制修订专家总指导组的指导、监督下实施。《共识》内容主要基于循证医学原则,采用中医文献依据分级标... 《中医治未病·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并在中医治未病标准制修订专家总指导组的指导、监督下实施。《共识》内容主要基于循证医学原则,采用中医文献依据分级标准,结合专家问卷调查、专家论证、同行征求意见、临床评价等,按照临床诊疗指南编写规则编写。《共识》提出了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的术语和定义、危险因素、判断依据、辨体质偏颇类型、中医药干预和推荐方案等,供中医临床诊疗及中医治未病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 中医治未病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任务训练对改善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步态和平衡功能的效果 被引量:8
10
作者 朱玲玲 绳宇 +1 位作者 常红 蔡卫新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11期1660-1665,共6页
目的:评价双重任务训练在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从3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便利选取71例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健康教育... 目的:评价双重任务训练在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从3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便利选取71例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健康教育基础上接受为期3个月的双重任务训练。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结束时和干预后1个月时,采用可穿戴式步态分析仪分别测量研究对象自然行走和双重任务行走时的跨步时间、跨步长、步速、步频,采用起立-坐下行走计时测试评估研究对象平衡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干预3个月结束时和干预后1个月时,自然行走和双重任务行走时的跨步时间、跨步长、步速、步频改善,平衡功能测试起立-坐下行走计时耗时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重任务训练可有效改善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的步态和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任务训练 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 老年人 步态 平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记忆扫视研究
11
作者 张凯 李平 《河南医学研究》 2023年第24期4491-4495,共5页
目的研究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的记忆扫视(MGS)特征,探讨MGS对该类患者认知功能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在濮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44例VCIND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8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应... 目的研究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的记忆扫视(MGS)特征,探讨MGS对该类患者认知功能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在濮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44例VCIND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8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应用视频眼震电图仪对两组进行经典MGS检查,比较检验结果。观察指标包括左右向10°、15°、20°(共6个角度)的MGS速度、潜伏期、精确度。结果两组MGS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MGS潜伏期延长(左向15°的P=0.094,余各方向各角度P<0.05),MGS精确度降低(右向10°的P=0.079,余各方向各角度P<0.05)。结论VCIND患者MGS异常,主要表现为潜伏期延长及精确度下降,MGS提供了客观的电生理指标,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 记忆扫视 认知 潜伏期 精确度 视频眼震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SE和MoCA对卒中后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早期筛查的价值 被引量:10
12
作者 贾阳娟 韩凝 +3 位作者 郭慧 李岩鹏 李灿灿 李建国 《临床荟萃》 CAS 2023年第3期221-226,共6页
目的 探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mVCI)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为基于卒中数据库的横断面研究,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急性首次缺血性卒中患者13... 目的 探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mVCI)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为基于卒中数据库的横断面研究,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急性首次缺血性卒中患者135例,依据mVCI诊断标准分为mVCI组及无认知障碍(NCI)组。采用MMSE和MoCA对2组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通过ROC曲线确定MMSE和MoCA最佳截断点,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组间MMSE和MoCA各认知亚项比较,并评估两种认知筛查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135例研究对象中mVCI组56例,NCI组79例。MMSE和MoCA筛查mVCI的最佳截断点为25/26和22/23;在此截断点,MMSE和MoCA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7和0.847;51/135例(86.4%)MMSE与MoCA总分均低于截断点值,37/51例(72.5%)为mVCI组,14/51例(27.5%)为NCI组;30/135例(39.5%)MMSE总分正常,而MoCA低于截断点值,其中15/30例(50.0%)为mVCI组,15/30例(50.0%)为NCI组;8/135例(13.6%)MoCA正常,而MMSE低于截断点值,其中1/8例(12.5%)为mVCI组,7/8例(87.5%)为NCI组;2组MMSE在即刻回忆、注意力、语言等认知亚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MoCA在视空间和执行功能、延迟回忆、抽象能力、定向力各认知亚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后mVCI的筛查,MoCA可能更为敏感,尤其体现在视空间和执行功能,但仍需采用纵向研究进一步明确MMSE和MoCA对卒中后mVCI的筛查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 MMSE MO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1
13
作者 沈志强 程红亮 +1 位作者 张闻东 白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6期68-72,共5页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VMC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科的VMCI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多奈哌齐+常规针刺)和观察...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VMC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科的VMCI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多奈哌齐+常规针刺)和观察组(多奈哌齐+通督调神针刺),每组32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对症治疗。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依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评估两组认知能力,根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评分评估两组生活行为能力,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各脱落2例,最终各纳入30例。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MoCA及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NFD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MMSE、MoCA及ADL评分高于对照组,NF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ysC、Hcy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多奈哌齐治疗VMCI效果较好,能够改善VMCI患者认知能力及行为能力,调节CysC、Hcy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 通督调神针刺法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同型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息态功能核磁技术研究针刺治疗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闰民 南茜 +1 位作者 毕海 张雪竹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100-104,共5页
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vascular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VaMCI)是一种由血管因素所导致并达到轻度认知障碍诊断标准的一系列综合征,可逐渐发展成痴呆。针刺治疗VaMCI已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但... 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vascular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VaMCI)是一种由血管因素所导致并达到轻度认知障碍诊断标准的一系列综合征,可逐渐发展成痴呆。针刺治疗VaMCI已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但其作用机制仍有待探索。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RI,rs-fMRI)技术具有无创、重复性高、资料稳定等优点,在研究脑功能活动和针刺脑效应方面更具优势。低频振幅、局部一致性和功能连接是常用的分析方法,已被用于研究VaMCI和针刺的中枢作用机制。rs-fMRI能够成为一种潜在且适宜的影像学工具,为揭示针刺治疗VaMCI的大脑相关机制提供了客观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 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 神经影像学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辉 刘聪 黎明全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341-343,共3页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属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的早期阶段。现代医学认为,痴呆发生后是不可逆转的,对VCIND的早期干预、早期治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中医认为,VCIND患者认知损害的病理因素主要是肾精亏虚、痰浊...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属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的早期阶段。现代医学认为,痴呆发生后是不可逆转的,对VCIND的早期干预、早期治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中医认为,VCIND患者认知损害的病理因素主要是肾精亏虚、痰浊、瘀血、热毒和肝阳,肾虚髓空为基本病理特征。治宜补肾益精为主,兼以化痰、祛瘀、解毒、平肝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 危险因素 肾虚髓空 补肾益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瘀通络灸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伟伟 朱敏婕 +2 位作者 姜天鑫 李飞 张庆萍(指导)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第10期1965-1969,共5页
目的:运用化瘀通络灸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患者,观察其对认知功能转归的影响。方法:将60例通过纳入标准筛查的患者严格遵循随机原则分成灸法组和常规组,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 目的:运用化瘀通络灸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患者,观察其对认知功能转归的影响。方法:将60例通过纳入标准筛查的患者严格遵循随机原则分成灸法组和常规组,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基础药物及认知功能康复训练,康复训练1次/d,每周5次,共进行8周。灸法组加用化瘀通络灸疗法,1次/d,每周3次,共治疗8周。分别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及自理能力进行评估,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Hcy值。结果:治疗结束后,灸法组治疗有效率为83.33%,显著高于常规组的56.67%有效率;灸法组治疗后的MoCA、ADL量表评分均高于常规组,血清Hcy值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上加用化瘀通络灸疗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自理能力,降低患者血清Hcy数值,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 化瘀通络灸 认知功能 自理能力 血清H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血清BDNF、GDNF水平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雪梅 王丽香 +1 位作者 贾文歆 李运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水平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的关系。方法选取45例VCIND患者作为VCIND组,另选48例同期非认知障碍脑梗死(NDCI)患者作为NDCI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目的探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水平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的关系。方法选取45例VCIND患者作为VCIND组,另选48例同期非认知障碍脑梗死(NDCI)患者作为NDCI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两组患者的血清BDNF、GDNF水平进行测定并分析。结果 VCIND组血清BDNF、GDNF水平分别为(3.23±1.35)ng/ml、(5.40±1.77)pg/ml,均低于NDCI组的(3.96±1.12)ng/ml、(9.47±1.9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可能是VCNID的危险因素, BDNF、GDNF可能在脑梗死后发展为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络通浸膏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轻度认知障碍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欣彤 朱清 +2 位作者 梁森 邓颖 吴文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回顾性观察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轻度认知障碍(Vascular Parkinsonism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VP-MCI)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分析脑络通浸膏治疗该病的痰浊阻窍证和瘀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确诊的108例VP-MCI病例,分析其中... 目的回顾性观察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轻度认知障碍(Vascular Parkinsonism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VP-MCI)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分析脑络通浸膏治疗该病的痰浊阻窍证和瘀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确诊的108例VP-MCI病例,分析其中医证型及分布特点。纳入符合痰浊阻窍证和瘀血阻络证的75例VP-MCI的病例按脑络通浸膏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和多奈哌齐单药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疗程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和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Movement disorder society 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MDS-UPDRS)评分情况;双侧头颈部血管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108例VP-MCI患者中医辨证为痰浊阻窍证和瘀血阻络证者占69.44%。治疗后,治疗组主要中医证候积分明显减少(P<0.05,P<0.01),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MoCA评分明显提高(P<0.01),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双侧大脑前动脉(ACA)和大脑中动脉(MCA)的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VP-MCI的主要中医证型为痰浊阻窍证和瘀血阻络证。脑络通浸膏联合多奈哌齐可明显改善痰浊阻窍证和瘀血阻络证VP-MCI患者的脑血流和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轻度认知障碍 中医证型 脑血流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杜艺超 贾红玲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9年第3期55-57,60,共4页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是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一个分型,针灸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保护神经元细胞、促进神经细胞、血管新生、影响脑代谢、神经递质释放、炎性反应等途径改善学习、记忆能力,不仅能够改善VCIND患者的近期...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是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一个分型,针灸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保护神经元细胞、促进神经细胞、血管新生、影响脑代谢、神经递质释放、炎性反应等途径改善学习、记忆能力,不仅能够改善VCIND患者的近期症状,恢复记忆能力,还能控制其复发。本研究从单纯针刺、针药并用、针灸并用、电针疗法、耳针疗法、眼针疗法、其它疗法等方面做一综述,肯定了针灸治疗VCIND的有效性,为以后的临床和科研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盐酸多奈哌齐联用治疗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20
作者 荀警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30期62-64,共3页
目的探究高压氧+盐酸多奈哌齐联用治疗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76例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8例。A组患者接受盐酸多奈哌齐治疗,B组患者采用高压氧+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蒙... 目的探究高压氧+盐酸多奈哌齐联用治疗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76例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8例。A组患者接受盐酸多奈哌齐治疗,B组患者采用高压氧+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B组患者的MoCA评分(23.87±1.76)分高于A组的(21.41±1.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的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回忆力以及语言能力评分分别为(9.99±0.84)、(2.88±0.69)、(2.98±0.94)、(2.59±0.79)、(9.97±0.69)分,均高于A组的(9.49±0.39)、(2.08±0.50)、(2.41±0.68)、(1.88±0.74)、(8.52±0.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3%,显著低于A组的1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盐酸多奈哌齐联用治疗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智力水平,减少患者认知障碍问题,同时治疗安全性较高,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 高压氧 盐酸多奈哌齐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