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亚热带浅水湖群藻类浊度与非藻类浊度的变异规律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海军 王洪铸 +1 位作者 潘保柱 梁小民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14-419,共6页
浊度的上升是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中沉水植物消失、由草向藻发生稳态转换的根本原因。研究利用长江中下游浅水湖群区域数据对藻类浊度(Turb _(Alg))和非藻类浊度(Turb _(NonAlg))及其对总浊度(Turb _(Tot))的贡献率(Turb _(Alg)%,Turb _(No... 浊度的上升是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中沉水植物消失、由草向藻发生稳态转换的根本原因。研究利用长江中下游浅水湖群区域数据对藻类浊度(Turb _(Alg))和非藻类浊度(Turb _(NonAlg))及其对总浊度(Turb _(Tot))的贡献率(Turb _(Alg)%,Turb _(NonAlg)%)进行了推算。结果显示,在该区域非藻类浊度绝对值及其贡献率均普遍高于藻类浊度;Turb _(Alg)主要受限于总磷(TP),而Turb _(NonAlg)受水深(ZM)、TP和沉水植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Turb _(Alg)和Turb _(NonAlg)呈现出随着TP浓度的升高而持续上升的趋势,表明尽管稳态转换存在特定的阈值,但整个富营养化过程中均需加强对营养物浓度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态转换 藻类浊度 非藻类浊度 湖盆形态 富营养化 长江浅水湖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浅水湖泊太湖藻类浊度与非藻类浊度的变异规律 被引量:3
2
作者 马雨 李艳 +2 位作者 卞世俊 崔永德 王海军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09-616,共8页
为探究大型浅水湖泊中沉水植物对浊度的影响,对大型浅水湖泊——太湖(有草区和无草区)进行了为期1年的野外调查,将浊度分为藻类浊度(Turb_(Alg))和非藻类浊度(Turb_(NonAlg)),分析其变异规律及其对总浊度(Turb_(Tot))贡献率的差异。结... 为探究大型浅水湖泊中沉水植物对浊度的影响,对大型浅水湖泊——太湖(有草区和无草区)进行了为期1年的野外调查,将浊度分为藻类浊度(Turb_(Alg))和非藻类浊度(Turb_(NonAlg)),分析其变异规律及其对总浊度(Turb_(Tot))贡献率的差异。结果显示:(1)太湖水体中Turb_(NonAlg)(年均值为2.45/m)为主要的浊度组分,占总浊度(2.88/m)的83%,春季时高达89%;(2)有草区Turb_(NonAlg)(2.52/m)和无草区的(2.37/m)差异不显著(P>0.05);(3)在相同TP范围内,有草区Turb_(Alg)(0.21/m)和无草区的(0.32/m)无明显差异(P>0.05),在夏季时甚至略高于后者。研究表明,在大型浅水湖泊中,沉水植物对水体浊度的抑制效果有限,对非藻类浊度和藻类浊度均未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因此,在相同营养条件下,大型浅水湖泊更易发生稳态转换,且发生转换后恢复原始状态的难度也可能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浅水湖泊 太湖 沉水植物 藻类浊度 非藻类浊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