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拉葡萄果实成熟过程中果皮内非花色苷酚类物质的变化 被引量:9
1
作者 姜寿梅 金赞敏 +2 位作者 梁娜娜 毕鹤琼 段长青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8年第6期20-24,共5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技术研究西拉葡萄果实成熟过程中果皮内非花色苷酚类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葡萄成熟过程中共检测到27种非花色苷酚类物质,其中黄酮醇类物质含量最高,黄烷-3-醇类次之。各类非花色苷酚类的含量在转...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技术研究西拉葡萄果实成熟过程中果皮内非花色苷酚类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葡萄成熟过程中共检测到27种非花色苷酚类物质,其中黄酮醇类物质含量最高,黄烷-3-醇类次之。各类非花色苷酚类的含量在转色开始逐渐上升,到转色后1~2周达到最大值,随后缓慢下降;采摘前2周,除了酚酸类物质含量趋于稳定、白藜芦醇含量下降之外,其它非花色苷酚类物质含量再次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拉葡萄 成熟 花色 HPL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椹成熟过程中酚类物质、总黄酮及花色苷含量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振江 罗国庆 +4 位作者 唐翠明 吴福泉 吴剑安 肖更生 廖森泰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9期1658-1660,共3页
以新选育的鲜食用果桑品种‘粤椹28’和全国种植面积较大的果桑品种‘粤椹大10’和‘塘10’为试材,研究不同发育时期桑椹果实中总酚类物质、总黄酮及花色苷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幼果期桑椹中含有较高含量的总酚类物质和总黄酮类物... 以新选育的鲜食用果桑品种‘粤椹28’和全国种植面积较大的果桑品种‘粤椹大10’和‘塘10’为试材,研究不同发育时期桑椹果实中总酚类物质、总黄酮及花色苷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幼果期桑椹中含有较高含量的总酚类物质和总黄酮类物质,随着果实的成熟,合成速率逐渐减慢,全红期后又开始大量积累;花色苷从白熟期后开始合成,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花色苷的合成速率加快,桑椹中的花色苷主要在全红期到紫黑期发育阶段合成,到紫黑期含量达到最大值;紫黑期‘粤椹28’桑椹中总酚类物质、总黄酮类物质及花色苷含量均高于‘粤椹大10’和‘塘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椹 成熟过程 类物质 总黄酮 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柿子酒中非花色苷酚物质的提取及组成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贾翠英 杨天佑 +3 位作者 刘琳 陈磊 张冬鑫 张明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8-160,172,共4页
对柿子酒中非花色苷酚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可以为柿子酒的生产和消费提供重要的参考。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影响柿子酒中多酚提取量的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次数四个因素进行探讨,确定了柿子酒多酚的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 对柿子酒中非花色苷酚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可以为柿子酒的生产和消费提供重要的参考。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影响柿子酒中多酚提取量的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次数四个因素进行探讨,确定了柿子酒多酚的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剂为100%乙酸乙酯,料液的体积比1∶3,在温度50℃下提取,每次35min,提取5次,多酚的提取量达到最大值375.28mg/L。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HPLC-UV-MS)对柿子酒提取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柿子酒中主要非花色苷酚为没食子酸、儿茶素、水杨酸、没食子酸乙酯和丁香酸,其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最高115.56mg/L,丁香酸的含量最少0.64mg/L,其它三种物质的含量分别为8.41、5.35、2.23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子酒 花色 提取 组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多酚对蓝莓花色苷单体辅色效果的研究
4
作者 黄方 宁楠 +2 位作者 倪春蕾 张宏 毕秀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75-81,共7页
为探究不同多酚对蓝莓花色苷单体的辅色效果,本试验通过分析不同多酚对四种蓝莓花色苷溶液的颜色、吸收峰值、花色苷含量等的影响,明确适合四种花色苷单体的多酚辅色素。结果表明,绿原酸、表儿茶素可将锦葵色素-3-O-半乳糖苷(Mal-3-O-g... 为探究不同多酚对蓝莓花色苷单体的辅色效果,本试验通过分析不同多酚对四种蓝莓花色苷溶液的颜色、吸收峰值、花色苷含量等的影响,明确适合四种花色苷单体的多酚辅色素。结果表明,绿原酸、表儿茶素可将锦葵色素-3-O-半乳糖苷(Mal-3-O-gal)、锦葵色素-3-O-阿拉伯糖苷(Mal-3-O-ara)、飞燕草色素-3-O-半乳糖苷(Del-3-O-gal)、飞燕草色素-3-O-阿拉伯糖苷(Del-3-O-ara)的吸收峰值提高了21%~37%(P<0.05),经辅色的花色苷单体a^(*)值显著增强、L^(*)值显著下降(P<0.05),颜色明显变红;没食子酸、香草醛对Mal-3-O-gal、Mal-3-O-ara、Del-3-O-gal的最大吸收波长、颜色、花色苷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可将Del-3-O-ara的吸收峰值提高了23.33%(P<0.05);阿魏酸、咖啡酸对花色苷溶液产生负面影响,颜色由红转变为偏紫色、褪色明显。因此,绿原酸、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香草醛这4种外源物质可作为蓝莓花色苷有效的辅色剂,用于提高蓝莓汁的颜色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花色单体 化合物 辅色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主要产区赤霞珠干红葡萄酒酚类物质及花色苷的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瑛莉 董新平 刘延琳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0年第6期12-15,共4页
分析了山东烟台、河北昌黎和新疆伊犁3个产区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中总酚、单宁、多酚及花色苷物质种类与含量。结果表明,不同产区酒的总酚含量差异不大,但单宁含量差异显著;检测出10种多酚物质,均以儿茶素、没食子酸、水杨酸含量较高,但... 分析了山东烟台、河北昌黎和新疆伊犁3个产区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中总酚、单宁、多酚及花色苷物质种类与含量。结果表明,不同产区酒的总酚含量差异不大,但单宁含量差异显著;检测出10种多酚物质,均以儿茶素、没食子酸、水杨酸含量较高,但3个产区酒中的其它多酚物质含量高低不一;而检测出9种花色素苷物质,各个产区酒中的含量表现出极强的相似性,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占相对含量50%以上,其次是二甲花翠素3-O-(6-O-乙酰)葡萄糖苷,其它7种花色素苷物质含量均较少,浓度差异不大;3个产区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的感官质量表现各有其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产区 赤霞珠干红葡萄酒 类物质 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MS/MS法测定甜樱桃花色苷与非花色苷酚的组成与含量 被引量:9
6
作者 孙丹 陈为凯 +2 位作者 何非 王军 谷会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1-186,共6页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甜樱桃‘雷尼’、‘红艳’、‘红灯’3个品种的花色苷与非花色苷酚的组成与含量。花色苷的检测条件为:色谱柱Kromasil 100-5C18柱(250 mm×4.6 mm,6.5μm),流动相为水-甲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进...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甜樱桃‘雷尼’、‘红艳’、‘红灯’3个品种的花色苷与非花色苷酚的组成与含量。花色苷的检测条件为:色谱柱Kromasil 100-5C18柱(250 mm×4.6 mm,6.5μm),流动相为水-甲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进样量30μL,流速1.00 m L/min,柱温50℃,检测波长525 nm;非花色苷酚的检测条件为:色谱柱Zorbax SB-C18(50 mm×3.0 mm,1.8μm),流动相为1%乙酸-1%乙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进样量2μL,流速1.00 m 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80 nm。结果表明,3个品种共检测到9种花色苷,主要为花青素-3-芸香糖苷和花青素-3-葡萄糖苷,其在‘红艳’果皮、‘雷尼’果皮、‘红灯’果皮、‘红灯’果肉中的含量分别为5.21、2.51、75.70、7.40 mg/g和0.09、0.07、3.57、0.34 mg/g。非花色苷酚类化合物检测出了芦丁与山柰酚-3-芸香糖苷这2种化合物,其在‘红艳’果皮、‘雷尼’果皮、‘红灯’果皮中的含量分别为0.30、0.63、0.74 mg/g和1.17、2.91、2.37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甜樱桃 花色 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山葡萄果皮和酒中非花色苷酚的成分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赵权 王军 杨成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2-77,102,共7页
以7个品种山葡萄为试验材料,应用HPLC-MS/MS技术,分析不同品种山葡萄果皮和酒中非花色苷酚成分的差异,以期为山葡萄酒的加工及品种选育提供借鉴。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山葡萄果皮非花色苷酚质量分数和酒中非花色苷酚质量浓度及其组成比例不... 以7个品种山葡萄为试验材料,应用HPLC-MS/MS技术,分析不同品种山葡萄果皮和酒中非花色苷酚成分的差异,以期为山葡萄酒的加工及品种选育提供借鉴。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山葡萄果皮非花色苷酚质量分数和酒中非花色苷酚质量浓度及其组成比例不同,其组成具有品种特征,肉桂酸类和黄酮醇类是山葡萄果皮及酒非花色苷酚的主要化合物,左优红酒与之不同,以黄烷-3-醇类和肉桂酸类为主。果皮中共检测出18种非花色苷酚,其中左山一12种,左山二12种,左红一15种,左优红15种,双红13种,双优10种,双丰10种。酒中共检测出30种非花色苷酚,其中左山一21种,左山二19种,左红一20种,左优红25种,双红21种,双优17种,双丰20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果皮 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避雨栽培对赤霞珠葡萄酒非花色苷酚类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宁鹏飞 贺艳楠 +1 位作者 张军贤 张振文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9期142-145,共4页
研究避雨栽培对葡萄酒非花色苷酚类的影响,为酿酒葡萄避雨栽培技术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采取简单避雨方式,以赤霞珠(Vitis vinifera L cv.Cabernet Sauvignon)葡萄为材料,在转色后进行避雨处理,以露地栽培为对照;葡萄收获后采用传统工... 研究避雨栽培对葡萄酒非花色苷酚类的影响,为酿酒葡萄避雨栽培技术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采取简单避雨方式,以赤霞珠(Vitis vinifera L cv.Cabernet Sauvignon)葡萄为材料,在转色后进行避雨处理,以露地栽培为对照;葡萄收获后采用传统工艺酿制干红葡萄酒,测定其基本理化指标及非花色苷酚的种类和含量,获得如下结果:(1)避雨栽培降低了赤霞珠葡萄酒总酸、总酚和单宁含量,但差异不显著。(2)避雨栽培对一些单体非花色苷酚类含量存在显著影响,显著降低了黄烷醇类总量,但对黄酮醇和类黄酮酚总量无显著影响;极显著降低了苯甲酸、芪类和非类黄酮酚,增加了肉桂酸类含量。(3)对葡萄酒非花色苷酚类物质种类无影响,降低了非花色苷酚类总量但差异不显著。因此,在赤霞珠葡萄转色期采取避雨措施,对干红葡萄酒非花色苷酚类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雨栽培 赤霞珠 葡萄酒 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整形方式对‘赤霞珠’葡萄果皮非花色苷酚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美迎 迟明 张振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37,共8页
以欧亚种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通过高效液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研究单干单臂、单干双臂和单干双层双臂3种整形方式对葡萄果皮非花色苷酚类物质的影响,并采用聚类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tion ana... 以欧亚种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通过高效液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研究单干单臂、单干双臂和单干双层双臂3种整形方式对葡萄果皮非花色苷酚类物质的影响,并采用聚类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筛选不同整形方式间单体非花色苷酚的差异组分。结果表明:与单干单臂和单干双层双臂整形相比,单干双臂整形可以提高葡萄果皮中的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槲皮素-3-O-葡萄糖苷、山柰酚-3-O-半乳糖苷、槲皮素-3-O-鼠李糖苷类黄酮醇物质的含量;单干单臂和单干双臂整形葡萄果皮中杨梅酮-3-O-葡萄糖苷、异鼠李亭-3-O-葡萄糖苷、丁香亭-3-O-葡萄糖苷类黄酮醇类物质和表没食子酸儿茶素、儿茶素类黄烷醇类物质及原儿茶酸类、香草酸酚酸类物质的含量均高于或显著高于单干双层双臂整形,而单干双层双臂整形葡萄果皮中仅原花色素C1的含量较高。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部分单体非花色苷酚类物质受年份的影响较大,且单干单臂和单干双臂整形对非花色苷酚类物质的影响模式类似,而两者与单干双层双臂整形区别较大。PLS-DA结果表明,不同整形方式的葡萄果皮中单体非花色苷酚类物质组分差异较大。槲皮素-3-O-葡萄糖苷、杨梅酮-3-O-葡萄糖苷等黄酮醇类物质是3类整形方式所处理的葡萄果皮的主要差异组分,且对单干双臂整形处理组的贡献值较大,单干双臂整形的葡萄果皮中含有较高的黄酮醇类物质含量。综上,单干双臂整形方式有助于葡萄果皮非花色苷酚类物质的积累,可被应用于陕西关中地区酿酒葡萄的栽培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形方式 酿酒葡萄 ‘赤霞珠’ 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渍酶及酵母对蛇龙珠葡萄酒中非花色苷酚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斯屿 金赞敏 +1 位作者 石英 潘秋红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2年第6期24-28,共5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技术分析了Vinozym G、FCE两种浸渍酶以及BDX、XR两种酵母对于蛇龙珠干红葡萄酒发酵过程中一些非花色苷酚类物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经XR酵母和两种不同酶处理的T3、T4组样品中主要的非花色苷酚类物质...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技术分析了Vinozym G、FCE两种浸渍酶以及BDX、XR两种酵母对于蛇龙珠干红葡萄酒发酵过程中一些非花色苷酚类物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经XR酵母和两种不同酶处理的T3、T4组样品中主要的非花色苷酚类物质黄烷-3-醇在变化趋势以及最终含量上的差别很小,多数黄酮醇类物质含量上无显著差异。而经BDX酵母和两种不同酶处理的T1、T2组样品中总非花色苷酚类物质的含量在酿酒结束后较高。经FCE酶和BDX酵母处理的T2组酒样总糖苷、类黄酮、醇类物质含量在4种处理中最高,最有利于葡萄酒颜色的稳定,黄烷-3-醇类物质在酿酒结束后表现出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龙珠干红葡萄酒 花色类物质 浸渍酶 酵母 HPL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玛纳斯赤霞珠干红葡萄酒单体酚及花色素苷含量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豆一玲 董新平 +1 位作者 王均光 张建昌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0年第2期58-59,共2页
为了解赤霞珠葡萄酒在新疆的典型表现,通过HPLC分析确定了新疆玛纳斯赤霞珠干红葡萄酒所含单体酚和花色素苷的种类及含量,揭示出新疆玛纳斯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的部分特征。
关键词 玛纳斯 赤霞珠干红葡萄酒 单体 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摘叶处理对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品丽珠果实酚类物质的影响
12
作者 陈永 刘芸齐 张振文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4-70,共7页
为了增强葡萄果实着色、提升花色苷等酚类物质含量进而提高葡萄酒质量,该研究以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贺金樽酒庄的品丽珠(Vitis vinifera)为试材,于浆果转色初期、完成期和完成后2周分别摘除新梢基部2片叶、4片叶和6片叶,比较不同... 为了增强葡萄果实着色、提升花色苷等酚类物质含量进而提高葡萄酒质量,该研究以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贺金樽酒庄的品丽珠(Vitis vinifera)为试材,于浆果转色初期、完成期和完成后2周分别摘除新梢基部2片叶、4片叶和6片叶,比较不同处理的成熟葡萄果实中的酚类物质差异。结果表明,大多数摘叶处理可显著提高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0.05)。新梢基部不同时期和不同强度摘叶处理均可显著提高果实总花色苷含量(P<0.05),绝大多数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总酚、总单宁、总黄烷醇和总类黄酮含量(P<0.05);摘叶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果皮9种主要单体花色苷的总含量(P<0.05),多数处理提高了果皮香豆酰化类花色苷、糖基化花色苷所占单体花色苷总量的比例,但不同摘叶处理对果实非花色苷酚类物质组分的影响不同。新梢基部摘叶处理显著提升了贺兰山东麓品丽珠果实花色苷及其他酚类物质的含量(P<0.05),其中浆果转色完成期摘除6片叶和转色初期摘除4片叶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东麓 品丽珠 摘叶 花色 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霉素拉穗处理对西拉葡萄果实酚类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迪迪 刘美迎 +3 位作者 王珍 谢沙 梁攀 张振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40-46,共7页
赤霉素是一种常见的植物激素,在高等植物的各个生长发育阶段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实验针对山西临汾地区酿酒葡萄西拉果穗过于紧密、果实酚类物质含量低等问题,采用赤霉素进行拉穗处理:于葡萄开花前20 d和15 d分别采用3种不同质量浓... 赤霉素是一种常见的植物激素,在高等植物的各个生长发育阶段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实验针对山西临汾地区酿酒葡萄西拉果穗过于紧密、果实酚类物质含量低等问题,采用赤霉素进行拉穗处理:于葡萄开花前20 d和15 d分别采用3种不同质量浓度(3、5、7 mg/L)的赤霉素溶液浸蘸果穗,研究各处理方式下葡萄果实酚类物质的含量及组成差异。结果表明:开花前赤霉素处理对西拉葡萄果穗具有显著拉长作用(P<0.05),并促进了葡萄果实的成熟;单体花色苷含量和非花色苷单体酚类物质含量均随着赤霉素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相同质量浓度下开花前20 d赤霉素处理组单体花色苷含量高于开花前15 d处理组;所有处理组中以开花前20 d 7 mg/L赤霉素浸蘸处理果穗效果最优,该处理能显著提高葡萄大部分单体花色苷和非花色苷单体酚类物质含量(P<0.05),并对酰基化花色苷和黄酮醇类物质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拉葡萄 赤霉素 拉长果穗 非花色苷单体酚类物质 单体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佐迈对赤霞珠红葡萄酒中非花色苷酚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海燕 郑成荣 +2 位作者 韩富亮 姜寿梅 段长青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7年第5期12-15,共4页
利用HPLC-MS技术研究艾佐迈施肥对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中非花色苷酚类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艾佐迈矿质肥料能提高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中苯甲酸和黄酮醇类物质的含量,说明艾佐迈矿质肥料可以促进赤霞珠葡萄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酚酸类和黄... 利用HPLC-MS技术研究艾佐迈施肥对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中非花色苷酚类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艾佐迈矿质肥料能提高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中苯甲酸和黄酮醇类物质的含量,说明艾佐迈矿质肥料可以促进赤霞珠葡萄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酚酸类和黄酮醇类物质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佐迈 花色 HPL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冷浸渍时间对葡萄酒中非花色苷酚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祥龙 金赞敏 石英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3年第2期21-26,共6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技术对美乐葡萄酒中的非花色苷酚类物质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冷浸渍时间对非花色苷酚类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冷浸渍16 h可使各非花色苷酚类物质在酒精发酵初期迅速积累,并显著提高了羟基肉桂酸类物...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技术对美乐葡萄酒中的非花色苷酚类物质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冷浸渍时间对非花色苷酚类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冷浸渍16 h可使各非花色苷酚类物质在酒精发酵初期迅速积累,并显著提高了羟基肉桂酸类物质的含量,而冷浸渍7 d则可以在酿造后期显著提高芪类物质的含量,但冷浸渍时间对羟基苯甲酸、黄酮醇和黄烷-3-醇类物质的含量以及非花色苷酚类物质总含量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浸渍时间 美乐葡萄酒 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光处理对赤霞珠非花色苷酚组分及含量的影响
16
作者 闫雪 李倩 +5 位作者 王瑞 乔丹 张轲 王晶 王文璇 张珍珍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9-124,共6页
选取昌吉遗韵酒庄酿酒葡萄赤霞珠为实验材料,分别在果实5%转色至成熟及果实100%转色至成熟两个生长期采用遮光率为50%(网1)、20%(网2)的遮阳网在不同时期对果树树体顶端进行遮光处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法检测葡萄果实果皮... 选取昌吉遗韵酒庄酿酒葡萄赤霞珠为实验材料,分别在果实5%转色至成熟及果实100%转色至成熟两个生长期采用遮光率为50%(网1)、20%(网2)的遮阳网在不同时期对果树树体顶端进行遮光处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法检测葡萄果实果皮中非花色苷酚的含量,并对非花色苷酚组分构成进行偏最小二乘法(PLS-DA)分析,探究葡萄果实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搭建遮阳网对葡萄果实非花色苷酚结构组分及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果实5%转色至完全成熟搭建遮光率50%、20%遮阳网处理(Q1、Q2)及果实100%转色至完全成熟期间搭建遮光率20%遮阳网处理(H2)非花色苷酚总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运用PLS-DA分析可得到,遮光处理会影响葡萄果实中黄烷-3-醇、槲皮素类物质、杨梅酮类物质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光 赤霞珠 花色 偏最小二乘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色素对单体花色苷辅色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婷婷 唐柯 +3 位作者 韩业慧 李记明 于英 徐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11-116,共6页
比较模拟酒体系下,六种辅色素(槲皮素,quercetin;槲皮苷,quercetin 3-rhamnoside;表儿茶素,epicatechin;表焙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咖啡酸,caffeic acid;丁香酸,syringic acid)与三种单体花色苷储存过程中辅色效果与颜色变化,旨在研... 比较模拟酒体系下,六种辅色素(槲皮素,quercetin;槲皮苷,quercetin 3-rhamnoside;表儿茶素,epicatechin;表焙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咖啡酸,caffeic acid;丁香酸,syringic acid)与三种单体花色苷储存过程中辅色效果与颜色变化,旨在研究不同结构辅色素与花色苷对辅色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槲皮素、槲皮苷以及咖啡酸与花色苷形成较好的辅色作用,但在储存后期槲皮素出现大幅减弱;六种辅色素对于花色苷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malvidin-3-O-glucoside,Mv-3-Glu)和二甲花翠素乙酰葡萄糖苷(malvidin-3-O-acetylglucoside,Mv-acet-Glu)的辅色大小明显高于对花色苷花翠素-3-O-葡萄糖苷(delphinidin-3-O-glucoside,Dp-3-Glu)的辅色大小。辅色素与花色苷的不同对颜色的保持程度也不同,槲皮苷和咖啡酸对花色苷颜色起到较好的保持作用,且对Mv-3-Glu、Mv-acet-Glu的保持程度高于对Dp-3-Glu的保持程度。研究证明:辅色素与花色苷的结构差异都会导致辅色作用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体花色 辅色作用 类物质 CIELAB颜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杞一号鲜果和干果的酚类物质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琴 毛金梅 +4 位作者 刘凤兰 王建友 李勇 韩宏伟 蒋江照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04-108,共5页
研究黑杞一号制干前后酚类物质的变化.对黑杞一号鲜果和干果的总酚、总单宁、总花色苷、单体花色苷和非花色苷单体酚类物质进行测定分析.与黑杞一号鲜果相较,干果的总酚含量高2.10 mg/g、总花色苷含量低5.30 mg/g、总单宁含量高0.66 mg... 研究黑杞一号制干前后酚类物质的变化.对黑杞一号鲜果和干果的总酚、总单宁、总花色苷、单体花色苷和非花色苷单体酚类物质进行测定分析.与黑杞一号鲜果相较,干果的总酚含量高2.10 mg/g、总花色苷含量低5.30 mg/g、总单宁含量高0.66 mg/g.黑杞一号鲜果中检测出8种单体花色苷,干果中检测出4种单体花色苷.两者均以甲基花翠素葡萄糖苷及其酰化衍生物含量最高.黑杞一号鲜果的单体花色苷总量比干果高6119.33μg/g.黑杞一号鲜果和干果中均检测出29种非花色苷单体酚.与干果相较,黑杞一号鲜果中非花色苷单体酚总量低0.54μg/g.干燥有利于黑杞一号总酚和总单宁的积累,同时降低了果实中总花色苷的含量,以期为黑杞一号的深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 黑杞一号 类物质 单体花色 花色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叶幕机械修剪方式下赤霞珠葡萄所酿酒的酚类物质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珍 刘迪迪 张振文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9-123,共5页
以赤霞珠葡萄为试材,研究机械修剪叶幕厚度对葡萄酒酚类物质的影响,为试验地葡萄管理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叶幕修剪机设置4种叶幕厚度(机械+人工、机械70 cm、85 cm、100 cm),果实成熟后采收并采用传统工艺酿造干红葡萄酒,检测花色苷及非... 以赤霞珠葡萄为试材,研究机械修剪叶幕厚度对葡萄酒酚类物质的影响,为试验地葡萄管理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叶幕修剪机设置4种叶幕厚度(机械+人工、机械70 cm、85 cm、100 cm),果实成熟后采收并采用传统工艺酿造干红葡萄酒,检测花色苷及非花色苷酚类物质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机械+人工及机械70 cm处理方式能够有效增加基本花色苷、乙酰化花色苷、香豆酰化花色苷及咖啡酰化花色苷含量,并丰富其组成;机械70 cm处理能促进黄酮醇及非类黄酮物质的积累,并增加其组成;而机械+人工处理降低了黄烷醇及羟基肉桂酸酚类物质含量。因此,在选择叶幕管理方式时,机械+人工及机械70 cm这两种处理具有现实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修剪 赤霞珠 类物质 花色 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蓝莓酚类物质组成特征及抗氧化能力比较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唐柯 王梓萱 +1 位作者 张伟宏 徐岩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3-107,共5页
以高丛、矮丛、兔眼蓝莓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其总酚、花色苷、原花色素、单体酚以及抗氧化力差异。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结果表明,绿原酸为3种蓝莓中含量最多的酚酸;表没食子儿茶素是高丛蓝莓和兔眼蓝莓含量最丰富的黄烷醇,表儿茶素没食酸... 以高丛、矮丛、兔眼蓝莓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其总酚、花色苷、原花色素、单体酚以及抗氧化力差异。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结果表明,绿原酸为3种蓝莓中含量最多的酚酸;表没食子儿茶素是高丛蓝莓和兔眼蓝莓含量最丰富的黄烷醇,表儿茶素没食酸酯则是矮丛蓝莓含量最高的黄烷醇;在3种蓝莓中含量最高的黄酮醇均为芦丁;矮丛蓝莓单体酚总量显著高于高丛蓝莓和兔眼蓝莓。抗氧化分析结果则表明,无论从DPPH、ABTS还是FRAP测定结果来看,矮丛蓝莓均具有最强的抗氧化能力。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种蓝莓总酚、总花色苷和原花色素含量均与抗氧化能力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花色 花色 单体 抗氧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