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致冷焦平面热成象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20
1
作者 金伟其 侯光明 刘广荣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11,共6页
90年代以后,非致冷红外焦平面技术的实用化成为红外热成象技术中最引入注目的突破之一,其在军事和民用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受到国内外的普遍重视。本文综述了非致冷红外焦平面技术的两大技术途径及其特点、发展趋势和应用情况,并讨... 90年代以后,非致冷红外焦平面技术的实用化成为红外热成象技术中最引入注目的突破之一,其在军事和民用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受到国内外的普遍重视。本文综述了非致冷红外焦平面技术的两大技术途径及其特点、发展趋势和应用情况,并讨论了发展我国非致冷红外焦平面技术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成象系统 非致冷焦平面 热电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片式128×1氧化钒微测辐射热计非致冷焦平面的研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永平 刘强 +2 位作者 施永明 唐成伟 梁平治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36-339,348,共5页
采用氧化钒薄膜、低应力介质膜和CMOS读出电路技术,研制了单片式128×1非致冷焦平面.氧化钒薄膜的制备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焦平面的信号读出采用了CTIA积分方式.应用一种双频PECVD技术制备了低应力氮化硅薄膜,有效改善了微桥的平整... 采用氧化钒薄膜、低应力介质膜和CMOS读出电路技术,研制了单片式128×1非致冷焦平面.氧化钒薄膜的制备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焦平面的信号读出采用了CTIA积分方式.应用一种双频PECVD技术制备了低应力氮化硅薄膜,有效改善了微桥的平整度.通过氮化硅和氧化钒薄膜自身的红外吸收,焦平面在8~14μm波段的平均响应率达到8.2×104V/W,平均D*达到2.3×108cmHz1/2/w.焦平面的均匀性需要进一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致冷焦平面 氧化钒 低应力氮化硅 微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低噪读出特性的VO_2非致冷焦平面读出电路 被引量:6
3
作者 陈西曲 易新建 王强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6-250,共5页
介绍了一种针对二氧化钒敏感材料的CMOS读出电路(RO IC).该电路结构简单,适合大规模焦平面阵列,并具有良好的低噪特性,可以有效地降低焦平面衬底温度波动影响和抑制一些低频噪声.该读出电路已成功地应用于32×32元微测辐射热计焦平... 介绍了一种针对二氧化钒敏感材料的CMOS读出电路(RO IC).该电路结构简单,适合大规模焦平面阵列,并具有良好的低噪特性,可以有效地降低焦平面衬底温度波动影响和抑制一些低频噪声.该读出电路已成功地应用于32×32元微测辐射热计焦平面阵列原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冷红外平面 二氧化钒 读出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精度非致冷红外焦平面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8
4
作者 祝红彬 李伟 +1 位作者 刘子骥 蒋亚东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4-147,共4页
非致冷红外焦平面基准温度的稳定性和均匀性直接决定了其应用系统的性能。分析了基于PID算法的温度控制原理,在此理论基础上,设计了针对非致冷红外焦平面的高精度微型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专用控制芯片ADN8830对TEC进行PID闭环自动控... 非致冷红外焦平面基准温度的稳定性和均匀性直接决定了其应用系统的性能。分析了基于PID算法的温度控制原理,在此理论基础上,设计了针对非致冷红外焦平面的高精度微型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专用控制芯片ADN8830对TEC进行PID闭环自动控制,温度恒定范围在0~45℃时,实现了温度稳定度±0.01℃的性能指标。该系统还具有高精度、小型化、低噪声、快速稳定等优点,为提高红外焦平面系统温度稳定性、迅速达到稳定工作状态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控制 PID控制 ADN8830 致冷红外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致冷红外焦平面阵列读出电路的设计和SPICE模拟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祥辉 陈西曲 +1 位作者 王双保 易新建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7-310,共4页
读出电路是非致冷红外焦平面阵列的核心部件之一,对电路进行SPICE模拟是验证电路的重要手段。针对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的微测辐射热计(VOx)非致冷红外焦平面阵列的特点,提出了相应CMOS读出电路的设计方案,并用PSpice9.2给出了4×4CMO... 读出电路是非致冷红外焦平面阵列的核心部件之一,对电路进行SPICE模拟是验证电路的重要手段。针对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的微测辐射热计(VOx)非致冷红外焦平面阵列的特点,提出了相应CMOS读出电路的设计方案,并用PSpice9.2给出了4×4CMOS读出电路的实现和精确的模拟结果。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案是适合微测辐射热计非致冷红外焦平面阵列读出电路一种较为理想的形式,同样也适合于大阵列(如160×120和320×240)的CMOS读出电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出电路 模拟 SPICE 微测辐射热计 氧化钒 致冷红外平面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致冷热电型红外焦平面阵列用探测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少波 刘梅冬 +4 位作者 曾亦可 夏冬林 黄焱球 李军 郭明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39-42,50,共5页
归纳了非致冷红外焦平面阵列(UFPA)技术自提出、发展直至趋于成熟以来,国内外曾研究报道过的近百种热电型探测材料,对其中前景看好的Si、Ti、VO_x等微测辐射热计材料和(Ba、Sr)TiO_3等热释电材料进行了重点评述。
关键词 致冷红外平面阵列 热释电 探测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精度非致冷红外焦平面偏置电压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舒亚硕 袁凯 +2 位作者 刘子骥 雷延钊 蒋亚东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73-376,共4页
非致冷红外焦平面偏置电压的稳定性直接决定了其应用系统的性能。分析了偏置电压控制原理,在此理论基础上,设计了针对非致冷红外焦平面的高精度微型偏置电压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单片机AT89c2051,可调电位器ADN2850,运放AD8606,A/D转化器... 非致冷红外焦平面偏置电压的稳定性直接决定了其应用系统的性能。分析了偏置电压控制原理,在此理论基础上,设计了针对非致冷红外焦平面的高精度微型偏置电压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单片机AT89c2051,可调电位器ADN2850,运放AD8606,A/D转化器TLV2544一起组成一个系统完成对电压进行闭环自动控制,实现了电压高稳定度的性能指标。该系统还具备高精度、小型化、低噪声、快速稳定等优点,为提高红外焦平面系统电压稳定性、迅速达到稳定工作状态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控制 ADN2850 TLV2544 AT89C2051 AD8606 致冷红外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致冷红外焦平面热像仪研制
8
作者 周起勃 葛军 +2 位作者 潘兆鑫 戚雅德 闵凯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0年第C00期26-28,共3页
采用 12 8× 12 8电阻型红外焦平面探测器 ,设计一种便携式一体化结构的非致冷红外焦平面热像仪 ,它主要用于电力系统中高压输电线接头和变电站设备的过热点故障监测 ,工业设备、管道和建筑物的热损检查 ,船舶夜航、观察和夜间交通... 采用 12 8× 12 8电阻型红外焦平面探测器 ,设计一种便携式一体化结构的非致冷红外焦平面热像仪 ,它主要用于电力系统中高压输电线接头和变电站设备的过热点故障监测 ,工业设备、管道和建筑物的热损检查 ,船舶夜航、观察和夜间交通监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冷红外平面 热像仪 夜视
全文增补中
128×128红外焦平面阵列驱动和信号后处理电路的设计 被引量:11
9
作者 徐隆 刘会通 +1 位作者 刘靖 易新建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5-29,共5页
介绍了微测辐射热计的 12 8× 12 8凝视型非致冷红外热像仪的系统结构 ,着重论述了红外焦平面读出电路的驱动设计方案。该设计具有高集成度、高精度、低成本、布线简单等优点 ,符合第三代“灵巧”
关键词 致冷红外平面阵列 驱动电路 红外探测器 信号后处理电路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8×128红外焦平面阵列时序分析与温控电路设计 被引量:8
10
作者 徐隆 易新建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1-264,共4页
介绍了微测辐射热计的 12 8× 12 8凝视型非致冷红外热像仪的系统框图 ,论述了一种新型的红外焦平面阵列温控电路设计方案以及读出电路时序的FPGA实现方法 .该方案具有高集成度、高精度、低成本、布线简单等优点 ,为热像仪系统的研... 介绍了微测辐射热计的 12 8× 12 8凝视型非致冷红外热像仪的系统框图 ,论述了一种新型的红外焦平面阵列温控电路设计方案以及读出电路时序的FPGA实现方法 .该方案具有高集成度、高精度、低成本、布线简单等优点 ,为热像仪系统的研制开发提供了设计思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稳定器 致冷红外平面阵列 红外热像仪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红外探测器 读出电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视场大相对孔径长波红外物镜 被引量:40
11
作者 沈为民 薛鸣球 余建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0-463,共4页
介绍适用于非致冷焦平面阵列 (FPA)探测器的大视场大相对孔径长波红外物镜设计与研制 由三块非球面锗透镜组成 ,采用”负 正 正”像方远心光路 ,全视场角和相对孔径分别达 135°和F/ 0 .8 镜头的成像性能接近于衍射受限 ,具有体... 介绍适用于非致冷焦平面阵列 (FPA)探测器的大视场大相对孔径长波红外物镜设计与研制 由三块非球面锗透镜组成 ,采用”负 正 正”像方远心光路 ,全视场角和相对孔径分别达 135°和F/ 0 .8 镜头的成像性能接近于衍射受限 ,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像面辐照度均匀等优点 给出非球面锗透镜的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波红外 球面 热成像 非致冷焦平面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探测器的进展
12
作者 朱惜辰 程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Z01期10-14,共5页
红外探测器的发展基础是物理学和技术科学的进展。HgCdTeFPA和非制冷平面列阵,军事装备和广阔的民用市场需求驱动探测器技术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红外探测器 碲镉汞 热探测器 光电探测器 量子阱探测器 非致冷焦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SF_6气体红外光谱成像检漏仪 被引量:3
13
作者 曾延安 张超 +3 位作者 元秀华 张南洋生 朱兵 张力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3-26,共4页
针对电力行业对SF6气体泄漏检测的需要,研制一款基于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UFPA)的SF6气体红外光谱成像检漏仪。综合运用了光谱滤波、气流轨迹红外图像提取与增强算法等技术手段来提高检漏仪对泄漏SF6气体的探测能力;并利用OMAP3530高... 针对电力行业对SF6气体泄漏检测的需要,研制一款基于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UFPA)的SF6气体红外光谱成像检漏仪。综合运用了光谱滤波、气流轨迹红外图像提取与增强算法等技术手段来提高检漏仪对泄漏SF6气体的探测能力;并利用OMAP3530高速处理器作为系统核心,配合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多线程设计,保证图像采集、算法处理、LCD显示以及触屏控制等功能的顺利实现。实验测试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检漏仪性能稳定,携带方便,能够实时准确检测到微量SF6气体泄漏,检测结果直观清晰,与同类国外产品相比价格优势明显,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冷红外平面阵列 红外成像 对比度增强 SF6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技术与器件
14
《中国光学》 EI CAS 2001年第1期80-83,共4页
TN213 2001010539HgCdTe固态再结晶技术工艺的改进=Improvements on solid-state recrystallizationtechnique of HgCdTe[刊,中]/李全葆,王跃,韩庆林,李玉德,宋炳文(昆明物理所.云南,昆明(650223))∥激光与红外.-2000,30(1).-45-47对固... TN213 2001010539HgCdTe固态再结晶技术工艺的改进=Improvements on solid-state recrystallizationtechnique of HgCdTe[刊,中]/李全葆,王跃,韩庆林,李玉德,宋炳文(昆明物理所.云南,昆明(650223))∥激光与红外.-2000,30(1).-45-47对固态再结晶的合成工艺和淬火工艺进行改进,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用这种方法制备的HgCdTe材料单晶大组份均匀、结构完整、电学参数好,并已做出多种高性能红外探测器。图3表1参6(李瑞琴)TN2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冷红外平面阵列 红外探测器组件 固态再结晶 脉冲激光沉积 测辐射热计 器件 合成工艺 激光分子束外延 淬火工艺 技术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技术与器件
15
《中国光学》 EI CAS 2003年第2期68-73,共6页
TN213 2003021308颜料对低发射率涂料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Influence ofpigment on radiance properties for thermal camouflage paint[刊,中]/费逸伟(空军后勤学院.江苏,徐州(221000)),黄之杰…
关键词 红外技术 发射率 读出电路 红外辐射特性 热释电红外探测器 红外传感器 光学技术 致冷红外平面阵列 实验研究 红外热像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技术及器件
16
《中国光学》 EI CAS 1998年第5期83-86,共4页
R445.7 98053382单线数字温度计DS1820及其在热象诊断系统中的应用=DS1820 one—wire digital thermometerand application in infrared thermo—vision di—agnosing system[刊,中]/罗志勇,何志彪,李剑。
关键词 红外探测器 致冷红外平面阵列 单线数字温度计 图象传感器 红外双色 半导体 诊断系统 空间分辨率 热成象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