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自我中心与非自我中心空间参考系转换的神经机制
1
作者
刘佳丽
赵海潮
何清华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27-1035,共9页
生物利用自我中心和非自我中心两种参考系表征空间信息,二者的相互转换是认知地图的形成与应用的关键。前人研究提出顶叶-压后皮质-内侧颞叶环路支持空间参考系的转换,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计算模型为指导,拟采用颅内脑...
生物利用自我中心和非自我中心两种参考系表征空间信息,二者的相互转换是认知地图的形成与应用的关键。前人研究提出顶叶-压后皮质-内侧颞叶环路支持空间参考系的转换,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计算模型为指导,拟采用颅内脑电记录技术,从以下三方面探究空间参考系转换的神经机制:1)顶叶-压后皮质-内侧颞叶对自我、非自我中心空间信息的动态表征;2)压后皮质对联合自我-非自我中心空间信息的表征机制;3)顶叶、压后皮质以及内侧颞叶脑区在参考系转换过程中的信息交互。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拟利用深部电刺激技术,在安全范围内对压后皮质施加电刺激,探索参考系转换的因果机制。本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空间导航相关理论框架,也可为空间认知老化的干预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参考系
自我中心
空间
表征
非自我中心空间表征
认知地图
颅内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我中心与非自我中心空间参考系转换的神经机制
1
作者
刘佳丽
赵海潮
何清华
机构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西南大学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27-103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2400867)。
文摘
生物利用自我中心和非自我中心两种参考系表征空间信息,二者的相互转换是认知地图的形成与应用的关键。前人研究提出顶叶-压后皮质-内侧颞叶环路支持空间参考系的转换,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计算模型为指导,拟采用颅内脑电记录技术,从以下三方面探究空间参考系转换的神经机制:1)顶叶-压后皮质-内侧颞叶对自我、非自我中心空间信息的动态表征;2)压后皮质对联合自我-非自我中心空间信息的表征机制;3)顶叶、压后皮质以及内侧颞叶脑区在参考系转换过程中的信息交互。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拟利用深部电刺激技术,在安全范围内对压后皮质施加电刺激,探索参考系转换的因果机制。本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空间导航相关理论框架,也可为空间认知老化的干预提供指导。
关键词
空间
参考系
自我中心
空间
表征
非自我中心空间表征
认知地图
颅内脑电
Keywords
spatial reference frame
egocentric spatial representation
allocentric spatial representation
cognitive map
intracranial EEG
分类号
B842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B845 [哲学宗教—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自我中心与非自我中心空间参考系转换的神经机制
刘佳丽
赵海潮
何清华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