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他汀类药对中枢非脑血管疾病的多效性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2
1
作者 戴庭敏 沈遥遥 +1 位作者 张杨波 涂江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575-2577,共3页
他汀类药即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enzyme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新一代经典调脂药。按能否通过血脑屏障(BBB)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种类型.其中脂溶性他汀包括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氟... 他汀类药即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enzyme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新一代经典调脂药。按能否通过血脑屏障(BBB)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种类型.其中脂溶性他汀包括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和洛伐他汀。水溶性他汀包括普伐他汀、美伐他汀,但在BBB通透性增加时均可不同程度进人脑实质。他汀类药可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活性,阻碍甲羟戊酸(mevalonate,MVA)生成,影响MVA进一步代谢的两条途径:其一,抑制胆固醇生成,反馈性激活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使胆固醇合成减少、清除增加。其二,抑制异戊二烯类化合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 非脑血管疾病 多效性 还原酶抑制剂 HMG-COA 胆固醇合成 中枢 羟甲基戊二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致残性脑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朱弘璐 宋彦丽 +3 位作者 王天罡 李朝 林杰 武一平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4期402-408,共7页
非致残性脑血管疾病是脑血管病最常见的类型,但因其临床表现较轻,以往常常被忽视,但越来越多研究已证实其复发率高、预后差的特点,被认为是临床上严重的、值得紧急干预的"卒中预警"事件。本文对非致残性脑血管疾病的概念、流... 非致残性脑血管疾病是脑血管病最常见的类型,但因其临床表现较轻,以往常常被忽视,但越来越多研究已证实其复发率高、预后差的特点,被认为是临床上严重的、值得紧急干预的"卒中预警"事件。本文对非致残性脑血管疾病的概念、流行病学、风险评估及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残性脑血管疾病 轻型卒中 风险评估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SAH为首发表现的非动脉瘤性脑血管病CT表现 被引量:1
3
作者 黄钦江 郭宗铎 +3 位作者 张晓冬 孙晓川 朱继 何朝晖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44-446,共3页
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相比,非动脉瘤性脑血管疾病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临床相对少见,有时容易对其病因作出错误判断,且该类疾病治疗方式及治疗疗效不同于DSA检查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如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瘤性脑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