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Candesartan Cilexetil的质谱研究
1
作者 雷厉军 沈敬山 +1 位作者 郭志云 嵇汝运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1-15,共5页
本文报告了CandesartanCilexetil的EI谱和ESI谱 。
关键词 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质谱 CandesartanCilexetil EI-MS HREI-MS 特征碎片离子 裂解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AT_1受体拮抗剂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徐进宜 吉念宁 +1 位作者 华维一 吴晓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9-105,共7页
目的:寻找新型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拮抗剂。方法:对已上市及正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4 2个AT1受体拮抗剂进行了结构参数和定量构效关系的研究。首先将分子的几何结构进行能量优化,获得了化合物的优势构象,在此基础上,分别应用MM2 程... 目的:寻找新型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拮抗剂。方法:对已上市及正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4 2个AT1受体拮抗剂进行了结构参数和定量构效关系的研究。首先将分子的几何结构进行能量优化,获得了化合物的优势构象,在此基础上,分别应用MM2 程序和CNDO/ 2程序计算了所选化合物的分子力学结构参数和量子化学结构参数,以所得分子力学结构参数和量子化学结构参数为变量,对化合物抑制AⅡ诱导的兔胸主动脉环收缩的AT1受体拮抗活性(pA2 值)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获得了这些化合物分子力学结构参数与生物活性之间的QSAR方程以及量子化学结构参数与生物活性的QSAR方程。结论:通过对所得QSAR方程进行分析,为进一步设计新型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拮抗剂提供了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1受体拮抗剂 血管紧张 构效关系研究 QSAR方程 结构参数 定量构效关系 量子化学 分子力学 CNDO/2 主动脉环收缩 生物活性 化合物 临床研究 几何结构 优势构象 程序计算 回归分析 拮抗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Ⅰ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戴生明 苏定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413-415,共3页
血管紧张素Ⅱ(A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发挥作用的主要活性物质。AⅡ与细胞膜上的AⅡ受体结合后,增加胞浆内Ca^(2+)可利用度,发挥生物效应,因此阻断AⅡ与受体结合就可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作用。1970年Khair-allah等和Marshall... 血管紧张素Ⅱ(A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发挥作用的主要活性物质。AⅡ与细胞膜上的AⅡ受体结合后,增加胞浆内Ca^(2+)可利用度,发挥生物效应,因此阻断AⅡ与受体结合就可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作用。1970年Khair-allah等和Marshall等分别报道了AⅡ类似物具有拮抗AⅡ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血压 大鼠 兔主动脉 离体 受体结合 亲和力 肾上腺皮质 EXP 受体拮抗剂 肾性高血压 降压作用 卡托普利 血管紧张系统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他汀类联合应用的前景 被引量:1
4
作者 于碧莲 赵水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92-1295,共4页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s)和他汀类为临床广泛使用的两类心血管药物。两者能否联合使用或制成复合制剂,将成为心血管药物研究领域一大新的课题。目前,有研究结果表明,两者联合应用存在广泛前景。
关键词 血管紧张受体拮抗剂 他汀 -血管紧张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坦类非肽类血管紧张肽Ⅱ受体阻滞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汪书章 陈汇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3期196-197,共2页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综合介绍沙坦类非肽类血管紧张肽Ⅱ受体(AT1)阻滞药的研究进展、结构分类比较、生物学效应及其临床应用进展。作为肾素血管紧张肽系统(RAS)研究的新热点,沙坦类抗高血压药物以其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服用剂量较小...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综合介绍沙坦类非肽类血管紧张肽Ⅱ受体(AT1)阻滞药的研究进展、结构分类比较、生物学效应及其临床应用进展。作为肾素血管紧张肽系统(RAS)研究的新热点,沙坦类抗高血压药物以其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服用剂量较小、服用方便、起效快等优点受到广大中老年患者的欢迎,其不良反应与安慰药相当,是一类较有前景的抗高血压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坦药物 血管紧张受体阻滞药 抗高血压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伊贝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陈燕铭 曾龙驿 +3 位作者 吴伟康 张国超 江柏泉 罗汉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517-1520,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伊贝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将 4 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伊贝沙坦组和卡托普利组 4组 ,每组 10只。 12周终止实验处死大鼠 ,取血、尿和肾脏标本 ,...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伊贝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将 4 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伊贝沙坦组和卡托普利组 4组 ,每组 10只。 12周终止实验处死大鼠 ,取血、尿和肾脏标本 ,测定尿量、体重、肾重 /体重、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HbAlc)、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尿白蛋白排泄率 (UAR)和尿 β2 -微球蛋白 (β2 -MG) ;测定血液、尿液和肾组织的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 1(ET - 1)含量。结果 :12周终止实验时 ,糖尿病各组大鼠的尿量、肾重 /体重、血糖、HbAlc、UAR、β2 -MG、Ccr、血液、尿液和肾脏组织的NO和ET - 1水平均明显高于或大于正常组 ,体重明显低于正常组 (P <0 0 1) ;伊贝沙坦组和卡托普利组大鼠的血液、尿液和肾脏组织的NO和ET - 1水平、UAR、β2 -MG、Ccr明显少于糖尿病组 (P <0 0 5 ) ;血液、尿液和肾组织NO和ET - 1水平与尿白蛋白排泄率、内生肌酐清除率和 β2 微球蛋白呈正相关。结论 :伊贝沙坦能延缓糖尿病大鼠肾脏功能损害的进展 ,其机制可能与伊贝沙坦不同程度地抑制糖尿病大鼠NO和ET - 1的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大鼠 伊贝沙坦 卡托普利 一氧化氮 内皮缩血管1 肾脏 保护作用 血管紧张受体拮抗剂 伊贝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多肽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 被引量:2
7
作者 齐永芬 唐朝枢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2-163,共2页
活性多肽是一组氨基酸以肽链连接而形成的具有生物学效应的化合物,具有分子量小(相对分子质量一般小于10000)、结构简单、组织分布广泛、生物效应多样、合成与代谢迅速和免疫原性低等特点,是心血管自稳态调节的最重要成分,其功能紊乱... 活性多肽是一组氨基酸以肽链连接而形成的具有生物学效应的化合物,具有分子量小(相对分子质量一般小于10000)、结构简单、组织分布广泛、生物效应多样、合成与代谢迅速和免疫原性低等特点,是心血管自稳态调节的最重要成分,其功能紊乱具有重要的发病学意义。以这些活性分子为靶点的治疗,如Ca2+通道阻滞剂、β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在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多 功能紊乱 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 结构 多样性 受体拮抗剂 相对分子质量 血管紧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应用培哚普利和氯沙坦改善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和心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赵晓燕 张艳 +3 位作者 杨培灵 陈雅丽 李凌 张金盈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08-1712,共5页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和氯沙坦联合治疗对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室重构、心功能和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NP)水平的影响。方法: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培哚普利组、氯沙坦组和培哚普利+氯沙坦组。入院后行急诊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和氯沙坦联合治疗对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室重构、心功能和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NP)水平的影响。方法: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培哚普利组、氯沙坦组和培哚普利+氯沙坦组。入院后行急诊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术后分别给予:培哚普利2-4mg/d;氯沙坦25-50mg/d;或二者联合。所有患者常规给予抗血小板、抗凝、他汀类调脂药等。3个月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大小、左室容量和左室射血分数。酶免法和放免法测定血液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和PⅢNP水平。结果:3组患者的基础临床特征无显著区别。与基础值相比,3个月后,所有患者均表现出血液中CRP水平下降、BNP和PⅢNP水平上升,且有不同程度的左室扩大和左心功能下降。与培哚普利组和氯沙坦组相比,联合用药组患者CRP、BNP和PⅢNP水平显著降低,且左室扩张和射血功能障碍程度均减轻。血清PⅢNP水平与CRP水平及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r=0.597,r=0.543,均P<0.01),与左室射血分数呈显著负相关(r=-0.565,P<0.01)。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联合培哚普利和氯沙坦治疗可以进一步改善左室重构和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胶原合成、抑制心肌纤维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左室重构 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受体拮抗剂 Ⅲ型前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药物治疗的要点
9
作者 华琦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6-236,共1页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长期药物治疗的基本方案由利尿剂、洋地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四类药物组成。前两类药物能改善症状,后两类药物能提高生存率。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长期药物治疗 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ACEI) 血管紧张受体拮抗剂 β受体阻滞剂 药物组成 药物 利尿剂 基本方 洋地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