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NA干扰技术抑制人内皮细胞非肌肉肌球蛋白重链ⅡA(MYH9)表达的研究
1
作者 黄娅琳 寇俊萍 +1 位作者 宋佳希 余伯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60-1163,共4页
目的:构建人MYH9(非肌肉肌球蛋白重链ⅡA)的siRNA表达体系,抑制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MYH9基因的表达。方法:针对人MYH9基因序列,构建siRNA表达质粒,通过酶切和测序鉴定确定其序列正确性。分别转染重组质粒pGCsi-MYH9-1/2/3至HUVE... 目的:构建人MYH9(非肌肉肌球蛋白重链ⅡA)的siRNA表达体系,抑制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MYH9基因的表达。方法:针对人MYH9基因序列,构建siRNA表达质粒,通过酶切和测序鉴定确定其序列正确性。分别转染重组质粒pGCsi-MYH9-1/2/3至HUVEC细胞,通过半定量RT-PCR和蛋白质印迹,分别检测在转染后24h、48h、72h MYH9在mRNA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在构建的3种重组质粒中,pGCsi-MYH9-2、pGCsi-MYH9-3在转染后24h均表现出一定的干扰作用,转染后48h干扰作用最强,转染后72h干扰作用减弱;pGCsi-MYH9-3的干扰作用最明显,转染后48h,能明显下调HUVEC的MYH9蛋白表达,抑制率平均可达71.2%,此时MYH9基因mRNA转录明显减少,抑制率为86.5%。结论:在转染后48h pGCsi-MYH9-3可明显抑制HUVEC细胞内源MYH9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MYH9在相关疾病中的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 肌肉肌球蛋白ⅱa(myh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肌肉肌球蛋白重链-9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上皮间质转换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军 杨钟华 +1 位作者 张山锋 王新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06-610,共5页
目的非肌肉肌球蛋白重链-9(MYH9)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文中旨在探讨MYH9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对骨肉瘤细胞上皮间质转换(EMT)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52例骨肉瘤癌组织及距肿瘤边缘5cm处的癌旁组织,RT-PCR和免疫组... 目的非肌肉肌球蛋白重链-9(MYH9)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文中旨在探讨MYH9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对骨肉瘤细胞上皮间质转换(EMT)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52例骨肉瘤癌组织及距肿瘤边缘5cm处的癌旁组织,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骨肉瘤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YH9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脂质体法转染U2-OS细胞MYH9 shRNA表达质粒,沉默MYH9表达,转染后将细胞分成3组:以正常的U2-OS细胞为对照组、以转染空质粒的U2-OS细胞为空载组和以转染MYH9 shRNA的U2-OS细胞为干扰组。采用RT-PCR检测转染后U2-OS细胞MYH9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U2-OS细胞转染后MYH9以及EMT相关蛋白E-cadherin和Vimentin的蛋白水平变化,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变化。结果 RT-PCR检测结果表明,癌旁组织中MYH9 mRNA的相对表达量(1.526±0.148)较癌组织(3.547±0.195)明显减少(P<0.05);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MYH9蛋白在肿瘤组织中主要表达于细胞质中,且MYH9蛋白在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6%(31/52)和26.9%(1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沉默MYH9基因表达后,干扰组MYH9 mRM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和空载组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干扰组骨肉瘤细胞U2-OS中E-cadherin蛋白明显上调,Vimentin蛋白出现下调。Transwell实验表明,48 h后各组均有穿出微孔滤膜的细胞,干扰组穿出微孔滤膜的细胞[(41.2±15.1)个]较对照组[(117.3±12.4)个]和空载组[(193.5±14.7)个]明显减少(P<0.05)。结论 MYH9蛋白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沉默MYH9可以通过降低骨肉瘤细胞上皮间质转换来降低骨肉瘤的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肌肉肌球蛋白-9 上皮间质转换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肌肉肌球蛋白Ⅱ型重链A羧基端蛋白的真核表达及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Marc-145细胞中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吕军华 刘宁宁 +8 位作者 赵钦 马玉萍 张冲 王向鹏 胡守彬 赵菲菲 吴海珍 肖一红 周恩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55-1462,共8页
前期研究结果证明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GP5蛋白的抗独特型抗体特异性结合Marc-145细胞上的非肌肉肌球蛋白Ⅱ型重链A(Nonmuscle myosin heavy chainⅡ-A,NMHCⅡ-A)蛋白,其结合位点位于NMHCⅡ-A的羧基端。本研究通过真核表达N... 前期研究结果证明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GP5蛋白的抗独特型抗体特异性结合Marc-145细胞上的非肌肉肌球蛋白Ⅱ型重链A(Nonmuscle myosin heavy chainⅡ-A,NMHCⅡ-A)蛋白,其结合位点位于NMHCⅡ-A的羧基端。本研究通过真核表达NMHCⅡ-A的羧基端(PRA)蛋白,验证其对PRRSV感染Marc-145细胞的作用。通过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PRA蛋白。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鉴定PRA蛋白的表达及其与Marc-145细胞的结合。通过病毒中和试验、荧光聚焦中和试验和荧光定量PCR检测PRA蛋白对PRRSV感染Marc-145细胞的作用。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结果表明,PRA蛋白在真核细胞中得到成功表达,其最高表达量为接种1个MOI杆状病毒后96h时。PRA蛋白特异性结合Marc-145细胞,使PRRSV感染Marc-145细胞延迟24h并且感染效率降低60%。真核表达的NMHCⅡ-A羧基端蛋白能特异性结合Marc-145细胞并有效降低PRRSV的感染。这些结果为进一步阐明NMHCⅡ-A在PRRSV感染细胞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肌肉肌球蛋白A 杆状病毒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基因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淑芳 张应爱 +2 位作者 王顺兰 肖敬川 余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74-578,共5页
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基因相关疾病(MYH9-RD)是一组罕见的人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巨大血小板减少症,其发病机制、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目前还不甚明确,本文作者对近年来MYH9相关疾病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关键词 肌性肌球蛋白9基因相关疾病 肌性肌球蛋白ⅱa 发病机制 基因型与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肌肉肌球蛋白Ⅱ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洪峰 彭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8,共4页
非肌肉细胞中存在的肌球蛋白Ⅱ称为非肌肉肌球蛋白Ⅱ(non-muscle myosinⅡ,NMⅡ),与肌肉中肌球蛋白Ⅱ具有类似的化学结构,其活性受自身轻链和重链磷酸化水平调节。除了作为一种分子马达为细胞内各种分子运动提供动力外,NMⅡ还参与细胞... 非肌肉细胞中存在的肌球蛋白Ⅱ称为非肌肉肌球蛋白Ⅱ(non-muscle myosinⅡ,NMⅡ),与肌肉中肌球蛋白Ⅱ具有类似的化学结构,其活性受自身轻链和重链磷酸化水平调节。除了作为一种分子马达为细胞内各种分子运动提供动力外,NMⅡ还参与细胞迁移、黏附、胞质分裂等各种生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肌球蛋白 细胞黏附 细胞迁移 胞质分裂 肌球蛋白 肌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物种中非肌肉肌球蛋白ⅡA相关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黎国安 钟望涛 张晶晶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7-92,共6页
非肌肉肌球蛋白ⅡA(non-muscle myosin ⅡA, NM ⅡA)由非肌肉肌球蛋白重链9(Non-muscle myosin heavy chain 9,MYH9)基因编码,是非肌肉肌球蛋白Ⅱ的家族成员,在多种细胞中表达,参与调控细胞收缩、细胞迁移和细胞形状维持等细胞生理过程... 非肌肉肌球蛋白ⅡA(non-muscle myosin ⅡA, NM ⅡA)由非肌肉肌球蛋白重链9(Non-muscle myosin heavy chain 9,MYH9)基因编码,是非肌肉肌球蛋白Ⅱ的家族成员,在多种细胞中表达,参与调控细胞收缩、细胞迁移和细胞形状维持等细胞生理过程。NM ⅡA对脑、肾、血管等发育至关重要,其基因突变导致MYH9相关疾病(MYH9-related disease,MYH9-RD)。此外,近年来有研究表明NM ⅡA还参与其他生理和病理过程的调节,如血管新生和肿瘤进展等。本文将对人、小鼠和斑马鱼中NM ⅡA相关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肌球蛋白ⅱa 肌肉肌球蛋白9 小鼠 斑马鱼 myh9相关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部分汉族人群MYH9多态性与终末期肾病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石理华 刘乾 +6 位作者 刘沙 梁彦军 赵国平 李瑛 胡役兰 李辉 魏茂提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9-82,89,共5页
目的:探索我国部分汉族人群非肌性肌球蛋白9(MYH9)基因第22号外显子与24号外显子间基因序列多态性与终末期肾病(ESRD)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纳入180例ESRD患者,并选择同期体检118例作为对照人群。采用PCR后... 目的:探索我国部分汉族人群非肌性肌球蛋白9(MYH9)基因第22号外显子与24号外显子间基因序列多态性与终末期肾病(ESRD)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纳入180例ESRD患者,并选择同期体检118例作为对照人群。采用PCR后测序策略检测MYH-9基因多态性,运用Phase2.0软件计算多态性位点连锁关系,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分析采用网络AliBaba2软件完成。结果:采用双向测序共发现8个基因片段多态性位点,其中5个为新发多态性位点,3个为以前报道的多态性位点。新发多态性位点中,有2个多态性位点(G489A和A616C)位于MYH9基因第23内含子中。关联研究发现,G489A仅存在于ESRD患者中,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别(P=0.013),该结果提示该基因转换可能是危险因素。以前文献报道的Rs4821480(MYH9-92)、Rs2032487(MYH9-273)及Rs4821481(MYH9-787)未见与ESRD相关。连锁分析结果显示TCTCGGAT为最常见连锁形式,但ESRD人群该连锁基因型频率稍低于对照组,而TCTCGGCT和TCTCAGAT在ESRD人群出现频率较对照人群高。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分析,MYH9基因第23内含子的野生型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数量少于基因突变后的数量。结论:我国汉族人群MYH9基因23内含子附近基因序列的多态性及其连锁关系可能与ESRD发生、进展相关,该基因可能通过基因突变造成该区域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数量改变来影响疾病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ESRD) 肌性肌球蛋白ⅱa(myh9)多态性 汉族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散发性MYH9相关疾病1例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丽宁 孙蕾 +4 位作者 匡新宇 王平 康郁林 吴滢 黄文彦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23-626,共4页
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相关疾病(MYH9-RD)是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之一,常伴有肾脏损害、感觉神经性耳聋、白内障等血液系统以外的表现。患儿,女,13岁,血小板减少12年余,血尿、蛋白尿4年余。外周血涂片镜检存在血小板数量下降(10~30)&#... 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相关疾病(MYH9-RD)是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之一,常伴有肾脏损害、感觉神经性耳聋、白内障等血液系统以外的表现。患儿,女,13岁,血小板减少12年余,血尿、蛋白尿4年余。外周血涂片镜检存在血小板数量下降(10~30)×10^(9)/L,血小板体积增大。尿常规示蛋白+++,红细胞(15~17)/HP,24小时尿蛋白定量4.34 g[相当于76 mg/(kg·d)]。纯音阈测定提示高频听力受损,眼科检查提示存在早发性白内障。基因检测证实患儿存在MYH9基因c.2104C>T(p.R702C)位点杂合突变,为已见文献报道的致病性变异,家系验证患儿父母、哥哥均为野生型。明确诊断为MYH9-RD。先后予缬沙坦、环孢素治疗,患儿肾脏损害持续性进展,并进展至CKD2期。白内障及听力损害亦进行性加重。对于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的患儿需警惕MYH9-RD可能,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明确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性肌球蛋白9相关疾病 myh 9基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HC-ⅡA在PRRSV感染Marc-145细胞过程中的作用
9
作者 李红 刘成倩 +2 位作者 孙凤萍 高骏 易建中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8年第2期71-75,共5页
借用PRRSV结构蛋白GP5的抗独特型抗体Mab2-5G2,提取并纯化非肌肉肌球蛋白重链IIA(NMHC-ⅡA);通过激光共聚焦技术定位NMHC-ⅡA在PRRSV感染Marc-145细胞过程中的分布;并采用免疫共沉淀技术研究其与PRRSV受体CD163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NM... 借用PRRSV结构蛋白GP5的抗独特型抗体Mab2-5G2,提取并纯化非肌肉肌球蛋白重链IIA(NMHC-ⅡA);通过激光共聚焦技术定位NMHC-ⅡA在PRRSV感染Marc-145细胞过程中的分布;并采用免疫共沉淀技术研究其与PRRSV受体CD163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NMHC-ⅡA在Marc-145细胞内的表达量随着细胞被病毒感染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当PRRSV完全进入细胞后,NMHC-ⅡA的表达量有所降低;NMHC-ⅡA与PRRS病毒受体CD163存在相互作用,作用位点在M1(20—259 aa)和M3(714—1 040 aa)上。试验证明,NMHC-ⅡA在PRRSV感染过程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肌肉肌球蛋白ⅱa CD163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NMMHC-ⅡA基因功能区的克隆及表达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蒋成兰 邢凤 +5 位作者 徐云华 王猛 李艳平 康丽 姜运良 周恩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19-1524,共6页
为了解NMMHC-ⅡA是否与不同品种猪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抗性差异有关,本研究克隆了对PRRSV易感的三元杂交猪(杜大长)、抗PRRSV的我国优良地方品种莱芜猪和大蒲莲猪NMMHC-ⅡA基因中含PRRSV结合区(23个氨基酸)在内的羧基端95... 为了解NMMHC-ⅡA是否与不同品种猪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抗性差异有关,本研究克隆了对PRRSV易感的三元杂交猪(杜大长)、抗PRRSV的我国优良地方品种莱芜猪和大蒲莲猪NMMHC-ⅡA基因中含PRRSV结合区(23个氨基酸)在内的羧基端954bp的cDNA序列,并分析了其在物种间的同源性和在不同品种间的差别,通过RT-PCR法检测了该基因在猪体内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NMMHC-ⅡA的cDNA序列在哺乳动物中的保守性较高,猪与人、大鼠、小鼠、牛、猴、狗等物种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较高;莱芜猪、大蒲莲猪及杜大长杂交猪NMMHC-ⅡA蛋白羧基端的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而NMMHC-Ⅱ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有3处不同。猪NMMHC-ⅡA基因在猪肝脏、肾脏、脾脏、肺脏、淋巴结、扁桃体、大肠、小肠、胃和肌肉中均有明显的表达,而在心脏和大脑中有弱表达,在小脑及子宫中几乎检测不到其表达。结果显示,对蓝耳病呈现不同抗性的杜大长杂交猪和莱芜猪、大蒲莲猪NMMHC-ⅡA基因的功能区没有区别,该基因在除小脑和子宫外的多种组织中均表达,NMMHC-ⅡA与猪抗蓝耳病的关系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RSV 肌肉肌球蛋白ⅱa 同源性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