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与犯罪构成体系的修正 被引量:4
1
作者 周长军 马勇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13,共12页
犯罪构成体系与审判主体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裁判者是犯罪构成体系的最终践行者,因而一国犯罪构成体系的构建只有契合于其特定的审判主体制度,才可能发挥出预期的成效。犯罪构成体系的"技术性"越强,越依赖法律职业者,... 犯罪构成体系与审判主体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裁判者是犯罪构成体系的最终践行者,因而一国犯罪构成体系的构建只有契合于其特定的审判主体制度,才可能发挥出预期的成效。犯罪构成体系的"技术性"越强,越依赖法律职业者,非职业法官的活动空间和作用发挥受到的限制也越大;犯罪构成体系的"技术性"越弱,非职业法官介入的空间和发挥的作用便越大。我国目前推行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与处于支配性地位的犯罪构成体系存在一定的紧张关系,为助推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有效运行,犯罪构成体系应当做出相应的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构成体系 非职业法官制度 陪审制 参审制 人民陪审员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