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邦戏剧计划与20世纪30、40年代的美国戏剧审查 被引量:1
1
作者 钱志中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2-238,共7页
联邦戏剧项目(FTP)是罗斯福新政"以工代赈"计划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实践。项目以戏剧普及与戏剧教育为目标,以平民主义戏剧实践为手段,通过活报剧等艺术形式反映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在就业、教育医疗、种族平等方面的诉求,由... 联邦戏剧项目(FTP)是罗斯福新政"以工代赈"计划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实践。项目以戏剧普及与戏剧教育为目标,以平民主义戏剧实践为手段,通过活报剧等艺术形式反映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在就业、教育医疗、种族平等方面的诉求,由此成为30、40年代美国戏剧审查的重要目标。"众议院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通过听证、调查对推进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形态的戏剧项目关联人进行清算,FTP项目最终被政治绞杀。FTP失败的原因既有守旧派与改革派在思想意识形态的持续较量,也有共和党和民主党中保守派的政治讨伐;既有项目实践过程中自身存在的高成本与低效率,也有美国戏剧行业协会缓冲机制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邦戏剧项目 公共事业振兴署 活报剧 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 戏剧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赫尔曼作品的主题意义和艺术特色
2
作者 杜娟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4期166-171,共6页
本文简要阐述了20世纪美国杰出的女剧作家莉莲·赫尔曼爱憎分明、立场坚定、坚贞不屈地为和平、正义、自由和人类尊严不懈斗争的一生;着重分析了她继承现实主义传统,创作的优秀剧作。
关键词 主题意义 赫尔 反法西斯 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 国南方 女剧作家 艺术特色 本杰明 奥斯卡 悲剧命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瑟·密勒的主要人物形象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继文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1期97-105,共9页
关于阿瑟·密勒,《美国最优秀剧选》的编者约翰·加斯纳认为是和田纳西·威廉士并驾齐驱的剧作家。剧评家理·瓦特则认为,他们俩加上威廉·英兹,是继龙金·奥尼尔以后的三位严肃剧大师,无疑会在世界剧作家的光... 关于阿瑟·密勒,《美国最优秀剧选》的编者约翰·加斯纳认为是和田纳西·威廉士并驾齐驱的剧作家。剧评家理·瓦特则认为,他们俩加上威廉·英兹,是继龙金·奥尼尔以后的三位严肃剧大师,无疑会在世界剧作家的光荣榜上永远留名。这是五十年代的评价。到了六十年代末,另一个《剧选》编者巴恩斯沙为他的《代价》仍是该年代最优秀剧之一,但他的成就将无法驾乎爱德华·阿尔比之上,在某个意义上其历史地位可能还比不上尼·西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形象 六十年代 五十年代 剧评家 阿瑟·密勒 剧作家 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 时代气息 时代背景 现实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