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刑事诉讼法》第四次修改中的强制措施问题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卫东 王然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6,共12页
刑事强制措施的适用在当前司法实践中暴露出诸多弊端,呈现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脱节的态势。适逢《刑事诉讼法》第四次修改,在新时代的司法背景下,刑事强制措施的修改在契合国家犯罪结构变更、接轨国际刑事司法准则、适应数字技术的深度融... 刑事强制措施的适用在当前司法实践中暴露出诸多弊端,呈现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脱节的态势。适逢《刑事诉讼法》第四次修改,在新时代的司法背景下,刑事强制措施的修改在契合国家犯罪结构变更、接轨国际刑事司法准则、适应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本次刑事强制措施的修改应当严格以羁押例外原则、比例原则、监督制约原则、权利保障原则为根本准则,旨在进一步完善强制措施体系,实现程序的正当化与规范化,提升我国刑事诉讼的法治化水平。修改的着力之处包括规范刑事拘留期限、确立社会危险性要件的核心地位并完善证明标准、构建逮捕听证程序、重构径行逮捕、扩大取保候审的适用范围及适用条件、着重考虑废除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全面改革羁押必要性审查、推进数字技术在强制措施领域的规范发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措施体系 羁押强制措施 羁押措施 人权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刑事强制措施体系的理想模式 被引量:9
2
作者 郭烁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6-112,共7页
2012年《刑事诉讼法》对于改造强制措施体系的运行机制,尤其是对于颇受指摘的逮捕措施进行了相应完善。其中第79条将刑事诉讼法中"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原则规定进行了细化,明确规定了允许适用逮捕的若干情形。但... 2012年《刑事诉讼法》对于改造强制措施体系的运行机制,尤其是对于颇受指摘的逮捕措施进行了相应完善。其中第79条将刑事诉讼法中"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原则规定进行了细化,明确规定了允许适用逮捕的若干情形。但实质上,该种立法改进并未触及问题根本。完善的中国刑事强制措施体系,关涉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而现有体系漏洞颇多,主要在于羁押手段同到案手段区分不清、期限过长,且仅限于针对人身权利。完善之处一方面在于,要将现行《刑事诉讼法》中五种针对人身的强制措施明确改造为到案、羁押两类;另一方面将针对物以及公民隐私权的强制性手段正式纳入刑事强制措施的视野,从而使得诸如令状主义等司法审查程序的介入成为水到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措施体系 到案 羁押 羁押强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出入境管理中限制活动范围措施之完善
3
作者 王青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8-64,共7页
限制活动范围是我国公安机关或边防检查机关对外国人适用的行政强制措施,其具有调查保障、人文关照和羁押替代功能。但在立法和实践中,限制活动范围存在一些缺陷,如功能定位的缺位、"范围"规定缺失、被限制活动范围者义务规... 限制活动范围是我国公安机关或边防检查机关对外国人适用的行政强制措施,其具有调查保障、人文关照和羁押替代功能。但在立法和实践中,限制活动范围存在一些缺陷,如功能定位的缺位、"范围"规定缺失、被限制活动范围者义务规定粗陋、救济途径单一等。因此,有必要对限制活动范围加以完善,确立其独立非羁押性措施的功能,对其"范围"作相对明确的规定,系统规定被限制活动范围者应遵守的义务,适当拓宽其救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活动范围 拘留审查 替代措施 非羁押性措施 救济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