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Sept法和SAX法测量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心肌初始T_(1)值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胡平 周晖 +4 位作者 唐海雄 李文韬 周漠玲 陈荣 周高峰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03-1009,共7页
目的: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T_(1) mapping)可以无创性定量心肌初始纵向弛豫时间(T_(1)值),在钆延时强化灶(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基础上提供更多的心肌纤维化信息。但传统的测量T_(1)值的方法由于感兴趣区(regions of inter... 目的: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T_(1) mapping)可以无创性定量心肌初始纵向弛豫时间(T_(1)值),在钆延时强化灶(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基础上提供更多的心肌纤维化信息。但传统的测量T_(1)值的方法由于感兴趣区(regions of interest,ROI)需包括短轴全部心肌(the whole short axis,SAX),操作复杂且耗时,因而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本研究拟对比中间层间隔壁(conservatively within the midventricular septum,ConSept)法和SAX法获得的初始T_(1)值诊断心肌弥漫性病变的能力。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采用3.0T心脏磁共振扫描的38例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non-ischem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NIDCM)患者和27例健康对照者。根据NIDCM患者是否存在LGE分为LGE阳性组和LGE阴性组。将ROI分别放置在ConSept或SAX进行初始T_(1)值测量,比较两种方法区分病变心肌和健康心肌的能力以及两种方法测得的心肌初始T_(1)值的差别。结果:NIDCM组采用ConSept或SAX法测得的初始T_(1)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01),LGE阳性组的初始T_(1)值均大于LGE阴性组(均P<0.05)。ConSept法和SAX法测得的中间层T_(1)值与基底层、心尖层T_(1)值无明显差别(均P>0.05),具有非常好的一致性[(concordanc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CCC)=0.954]。结论:与SAX法相比,ConSept法是一种等效且更简便的测量心肌初始T_(1)值的方法,适合在临床工作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磁共振 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 纵向驰豫时间 心肌弥漫性纤维化 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心室心肌应变分析在缺血性和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曹慧晓 徐怡 +3 位作者 祝因苏 朱晓梅 刘王琰 唐立钧 《磁共振成像》 CAS 2019年第9期667-673,共7页
目的利用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feature-tracking,MRFT)定量评估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及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NIDCM)患者在双心室的整体及局部功能上的不同。材料与方... 目的利用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feature-tracking,MRFT)定量评估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及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NIDCM)患者在双心室的整体及局部功能上的不同。材料与方法收集NIDCM组25例和ICM组1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心脏磁共振检查并有延迟强化(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采用MR-FT技术,获得两组患者的双室心功能及心肌应变参数。以上参数选择独立样本t检验或者Wilcoxon秩和检验。对不同参数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及逻辑回归分析。对右室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其对区分两组的诊断性能。结果与ICM组相比,NIDCM组双室射血分数均下降,左室整体径向、环向、纵向应变、右室整体纵向、右室游离壁及室间隔纵向应变均降低(P<0.01)。所有患者左室整体环向、纵向应变与左室射血分数有相关性(P<0.001)。ICM组左室整体径向应变与左室射血分数有相关性(P<0.01)。所有患者LGE阳性节段较阴性节段的径向、环向、纵向应变峰值均降低[ICM:(32.77±27.40)%和(52.22±29.16)%,(-26.16±14.90)%和(-31.43±12.80)%,(-18.29±9.80%)和(-23.54±11.70)%,P<0.001;NIDCM:(14.99±20.47)%和(22.36±21.92)%,(-11.53±7.77)%和(-14.70±8.31)%,(-11.85±7.20)%和(-13.94±7.99)%,P<0.001]。与ICM组相比,NIDCM组所有LGE阴性节段径向、环向、纵向应变峰值均降低[(14.99±20.47)%和(32.77±27.40)%,(-11.53±7.77)%和(-26.16±14.90)%,(-11.85±7.20)%和(-18.29±9.80)%,P<0.01]。结论 MR-FT能从整体和局部两方面评估NIDCM和ICM的双心室心功能,尤其在右心室方面分析两种疾病的不同,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 缺血性心肌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美他嗪对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郭施勉 苏文刚 +1 位作者 卞申国 张新贵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6期760-761,共2页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影响,评价其临床疗效和耐受性。方法选取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66例,分为对照组32例,应用常规药物如肠溶阿司匹林、血管紧张肽转化酶抑制药或血管紧张肽受体阻断药、β...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影响,评价其临床疗效和耐受性。方法选取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66例,分为对照组32例,应用常规药物如肠溶阿司匹林、血管紧张肽转化酶抑制药或血管紧张肽受体阻断药、β-受体阻断药、利尿药、地高辛等;治疗组34例,应用常规药物+曲美他嗪20 mg,tid,po,疗程6个月,观察患者临床情况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8.2%,71.9%(P<0.05)。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在治疗前后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曲美他嗪对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疗效明显,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心肌 扩张型 缺血性 心功能 运动耐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瘢痕与药物治疗反应对非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室性心律失常风险的影响
4
作者 计雨佳 张恩瑞 +4 位作者 钱雯 张新尉 朱晓梅 徐怡 邹建刚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1-677,共7页
目的:探究非缺血性心肌病(nonischemic cardiomyopathy,NICM)患者心肌瘢痕与药物治疗反应对室性心律失常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心脏磁共振检查且接受药物治疗的77例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 目的:探究非缺血性心肌病(nonischemic cardiomyopathy,NICM)患者心肌瘢痕与药物治疗反应对室性心律失常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心脏磁共振检查且接受药物治疗的77例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35%的NICM患者延迟钆增强(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与1年随访期内LVEF变化情况。采用Kaplan⁃Meier曲线和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多因素分析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34(16~49)个月。患者药物治疗后1年内LVEF变化与LGE无关(P=0.379),与LGE负荷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95(95%CI:-0.487~-0.076,P=0.009)。随访期间,5例患者发生室性快速心律失常(ventricular tachyarrhythmia,VTA)事件,在生存分析中,VTA事件与LGE负荷有关(P=0.005),与LGE是否存在和药物治疗是否有反应无关(P=0.309,P=0.890)。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中,LGE负荷是VTA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HR=1.075,95%CI:1.002~1.054,P=0.043)。NICM患者远期复合终点与LGE负荷和LVEF变化有关(P=0.040,P=0.025)。结论:LGE负荷是NICM患者发生VTA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VTA事件的发生与药物治疗有无反应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 左室射血分数 心肌瘢痕 延迟钆增强 室性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 ESC心肌病管理指南解读:非扩张型左室心肌病的分类革新
5
作者 凯赛尔江·艾斯开尔 撒芬 +1 位作者 陈秀玉 赵世华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共5页
《2023欧洲心脏病学会心肌病管理指南》对心肌病的分类、诊断、治疗和综合管理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创新性提出了非扩张型左室心肌病(non-dilated lef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NDLVC)这一分型,强调了NDLVC表型、基因检测和心脏磁共振(... 《2023欧洲心脏病学会心肌病管理指南》对心肌病的分类、诊断、治疗和综合管理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创新性提出了非扩张型左室心肌病(non-dilated lef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NDLVC)这一分型,强调了NDLVC表型、基因检测和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成像在心肌病的早期诊断及风险评估中的重要价值,有助于更精准地识别心肌病的不同亚型,为心肌病的诊断、预后评估和风险分层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有望为NDLVC患者提供更早期、更精准的个体化风险分层和治疗策略。本文将围绕指南关于NDLVC新分类中CMR和基因在其疾病管理方面的应用进行核心解读,以期为临床和影像科医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左室心肌 心脏磁共振 钆对比剂延迟强化 基因型 心源性猝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对非扩张型左室心肌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6
作者 颜春龙 庄白燕 徐磊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3-148,共6页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eature tracking,CMR-FT)技术对非扩张型左室心肌病(non-dilated lef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NDLVC)的评估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11月在...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eature tracking,CMR-FT)技术对非扩张型左室心肌病(non-dilated lef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NDLVC)的评估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11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行CMR检查的NDLVC患者50例,定义为NDLVC组,另选取同期无心血管疾病且CMR无异常表现的人群25例作为对照组。通过CVI42后处理软件得到所有受试者左心功能参数及左室3D整体应变参数:左室整体径向应变(global radial strain,GRS)、整体周向应变(glob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GCS)、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分析各参数的组间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应变参数鉴别NDLVC组和对照组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DLVC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舒张末期心肌质量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每搏输出量、左心室心输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数、GRS(3D)、GCS(3D)的绝对值、GLS(3D)的绝对值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GRS(3D)、GCS(3D)、GLS(3D)鉴别两组的临界值分别是35.34%-16.88%、-10.55%,敏感度分别为72.00%、46.00%、58.00%,特异度分别为72.00%、96.00%、76.00%,AUC值分别为0.778、0.713、0.706。结论CMR-FT技术对NDLVC患者具有一定诊断价值,GRS(3D)的敏感度较高,GCS(3D)的特异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左室心肌 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 心肌应变力 磁共振成像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缺血性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鉴别的探讨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友耿 黎春蕾 +2 位作者 高淑英 张青萍 毕小军 《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1997年第1期45-46,共2页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缺血性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鉴别的探讨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430030)超声科张友耿黎春蕾高淑英张青萍毕小军缺血性心肌病(ICM)是冠心病一个较特殊的类型,临床主要表现为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它与扩...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缺血性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鉴别的探讨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430030)超声科张友耿黎春蕾高淑英张青萍毕小军缺血性心肌病(ICM)是冠心病一个较特殊的类型,临床主要表现为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它与扩张型心肌病(DCM)鉴别诊断常较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缺血性心肌 扩张型心肌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在缺血性心脏病与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2
8
作者 兰天 赵世华 +3 位作者 陆敏杰 蒋世良 尹刚 万俊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4-287,共4页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CE-CMR)在缺血性心脏病和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8-01至2012-08于我院行CE-CMR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血管造影(CTA)检查,且伴有左心室扩张和收缩...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CE-CMR)在缺血性心脏病和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8-01至2012-08于我院行CE-CMR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血管造影(CTA)检查,且伴有左心室扩张和收缩功能减低的患者102例,分为两组:扩张型心肌病组28例与缺血性心脏病组74例,观察左心室壁心肌延迟强化的部位、程度及范围。结果:扩张型心肌病组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扫描结果:8例患者可见左心室壁延迟强化,其中1例为心内膜下强化,3例为肌壁间强化,3例为散在强化,1例为斑片状强化。缺血性心脏病组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扫描结果:66例患者可见左心室壁延迟强化,其中58例为透壁性强化,8例为心内膜下强化。结论: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能够为扩张型心肌病与缺血性心脏病提供有价值的资料,钆对比剂延迟强化能够为两者提供有效的鉴别诊断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 缺血性心脏 扩张型心肌 钆对比剂延迟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对缺血性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的观察与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史卫平 王云翔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6年第6期413-414,共2页
超声心动图对缺血性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的观察与分析史卫平①王云翔缺血性心肌病(ICM)是近年来新确立的,因心肌缺血引起心肌变性、坏死和纤维化等改变,并导致严重的心肌功能失常的疾病,属心肌病范畴。此病与扩张型心肌病(D... 超声心动图对缺血性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的观察与分析史卫平①王云翔缺血性心肌病(ICM)是近年来新确立的,因心肌缺血引起心肌变性、坏死和纤维化等改变,并导致严重的心肌功能失常的疾病,属心肌病范畴。此病与扩张型心肌病(DCM)由于超声特征相似,均表现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 心肌 扩张型心肌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与缺血性心肌病中C-反应蛋白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艳秋 张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323-324,327,共3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扩张型心肌病与缺血型心肌病患者中的定量变化。方法:59例心肌病患者通过冠脉造影检查后分为扩张型心肌病组(DCM组),28例和缺血型心肌病组(ICM组)31例。测定患者在不同的NYHA分级时血清CRP浓度。结果:ICM组...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扩张型心肌病与缺血型心肌病患者中的定量变化。方法:59例心肌病患者通过冠脉造影检查后分为扩张型心肌病组(DCM组),28例和缺血型心肌病组(ICM组)31例。测定患者在不同的NYHA分级时血清CRP浓度。结果:ICM组患者血清CRP平均浓度明显高于DCM组(P<0.01)。在相同NYHA时,ICM组患者的血清CRP浓度明显高于DCM组(P<0.01)。两组患者血清CRP浓度均随心衰程度加重而增高,NYHAⅢ和Ⅳ级患者血清CRP浓度明显高于NYHAⅠ和Ⅱ级(P<0.01)。结论:CRP是鉴别扩张型心肌病与缺血性心肌病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扩张型 缺血性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T1心肌显象鉴别扩张型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的价值
11
作者 袁颖 潘中允 +3 位作者 林景辉 袁家讷 吴早敏 汪丽蕙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S1期41-42,共2页
扩张型心肌病(DCM)和缺血性心肌病(ICM)均以心力衰竭为主要症状和体征,致使两者鉴别诊断存在一定困难,但治疗方法不同,故又甚需鉴别。冠状动脉造影能鉴别二者,但有创伤性,难以常规使用。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 缺血性心肌 T1 冠状动脉造影 完全缺损 鉴别诊断 心功能不全 围产期心肌 陈旧性心肌梗塞 下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超对缺血性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鉴别诊断的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迎春 程怀孟 +1 位作者 边菊英 刘正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3年第2期146-146,共1页
关键词 彩超 缺血性心肌 扩张型心肌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与扩张性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纳志英 陆映珠 +2 位作者 赵红英 张红珊 孙林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2年第2期F003-F003,共1页
目的 探讨缺血性心肌病 (ICM)和原发扩张型心肌病 (DCM)的超声鉴别论断。方法 分析 3 3例 ICM和 3 0例 DCM患者超声 \动态心电图 (DCG)和部分冠状动脉造影资料。结果 超声 RV测值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 ,RAD差异有显著性。ICM组中以室... 目的 探讨缺血性心肌病 (ICM)和原发扩张型心肌病 (DCM)的超声鉴别论断。方法 分析 3 3例 ICM和 3 0例 DCM患者超声 \动态心电图 (DCG)和部分冠状动脉造影资料。结果 超声 RV测值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 ,RAD差异有显著性。ICM组中以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瓣膜瓣环钙化明显增多 ,部分病例左心室呈“3”字型扩大 ,即室间隔面呈倒“3”字型 ,侧壁呈正“3”字型。而DCM组则以室壁弥漫性运动减弱为主 ,左心室呈球型扩大为主。DCG示心律失常复杂和频繁程度以 DCM为高 ,结论 超声结合病史对 ICM和 DCM进行鉴别是一种有价值的检查手段 ,有疑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 扩张型心肌 超声心动图 动态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对缺血性与扩张性心肌病鉴别诊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庆民 何还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822-823,共2页
缺血性心肌病是冠心病的一个特殊类型,主要表现为心脏扩大和顽固性心衰,它与扩张性心肌病鉴别有时较困难。为了探讨超声心动图对二者鉴别的价值,本文对此作一比较,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全部病人系我院心血管病房和门诊的病人,分... 缺血性心肌病是冠心病的一个特殊类型,主要表现为心脏扩大和顽固性心衰,它与扩张性心肌病鉴别有时较困难。为了探讨超声心动图对二者鉴别的价值,本文对此作一比较,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全部病人系我院心血管病房和门诊的病人,分二组,一组是缺血性心肌病,共23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缺血性心肌 扩张型心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对缺血性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的观察与分析
15
作者 史卫平 王云翔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6年第5期354-355,共2页
超声心动图对缺血性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的观察与分析史卫平①王云翔缺血性心肌病(ICM)是近年来新确立的,因心肌缺血引起心肌变性、坏死和纤维化等改变,并导致严重的心肌功能失常的疾病,属心肌病范畴。此病与扩张型心肌病(D... 超声心动图对缺血性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的观察与分析史卫平①王云翔缺血性心肌病(ICM)是近年来新确立的,因心肌缺血引起心肌变性、坏死和纤维化等改变,并导致严重的心肌功能失常的疾病,属心肌病范畴。此病与扩张型心肌病(DCM)由于超声特征相似,均表现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 心肌 扩张型心肌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缺血性心肌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方颖 韦华 +2 位作者 吴震 宋伟 顾承雄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33-936,共4页
目的评价术中辅助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OPCAB)中治疗缺血性心肌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完成的72例... 目的评价术中辅助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OPCAB)中治疗缺血性心肌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完成的72例的辅助应用IABP的OPCAB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转归情况。结果 72例患者均在IABP辅助下成功完成OPCAB,无一例转为体外循环下手术。平均每例搭桥(3. 8±1. 2)根,其中40例(55. 5%)患者术中出现心律失常,经调整固定器位置并喷洒硝酸甘油及利多卡因混合液后,其中36例心律失常好转。72例患者均康复出院,平均IABP辅助时间为(29. 4±18. 3) h,所有病例均未报道严重合并症。63例患者术后半年至1年复查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明显提高(0. 45±0. 08 vs 0. 33±0. 05,P <0. 05),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较术前显著缩小[(52. 3±7. 9) mm vs (63. 5±8. 7) mm,P <0. 05]。结论术中辅助应用IABP行OPCAB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是一种可行且相对安全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缺血性心肌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与非老年初诊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分析
17
作者 衣桂燕 杨庭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5期462-464,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与非老年人扩张型心肌病(DCM)诊断上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2月~2006年2月间初诊DCM的192例住院患者,分为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60岁),对最终诊断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组诊断为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CM... 目的探讨老年人与非老年人扩张型心肌病(DCM)诊断上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2月~2006年2月间初诊DCM的192例住院患者,分为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60岁),对最终诊断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组诊断为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CM)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1);老年组诊断缺血性心肌病(ICM)比例较非老年组高(P<0.05);非老年组诊断为酒精性心肌病(ACM)、病毒性心肌病(VCM)的比例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结论临床表现与IDCM相似的疾病较多,应注意鉴别诊断;老年人DCM的病因分布与非老年人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 老年 老年 诊断 毒性心肌(VCM) 酒精性心肌(ACM) 缺血性心肌(I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参与扩张型心肌病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肖婷 何贵新 +6 位作者 秦伟彬 莫霄云 林琳 邓学秋 任加以 陈天宇 玉黎燕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3期1032-1035,1040,共5页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以左室、右室或双心腔扩大和舒缩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复合型心肌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逐渐年轻化等特点。DCM可引起心律失常、严重心力衰竭,甚至猝死,但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PCM病死率居高不下,是心血...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以左室、右室或双心腔扩大和舒缩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复合型心肌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逐渐年轻化等特点。DCM可引起心律失常、严重心力衰竭,甚至猝死,但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PCM病死率居高不下,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一大治疗难题。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不参与或很少参与蛋白质编码,研究发现,lncRNAs在DCM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案,目前DCM研究热点转向基因分子水平,探索相关临床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本文就lncRNAs参与调控DCM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DCM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编码RNA 扩张型心肌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心肌病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9
作者 张鹏 常争艳 +2 位作者 杨磊 薛松 连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98-705,共8页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中差异表达的相关基因,构建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ceRNA)调控网络.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中下载数据集,筛选出ICM样本与正常样本差...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中差异表达的相关基因,构建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ceRNA)调控网络.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中下载数据集,筛选出ICM样本与正常样本差异表达的m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并进行GO(Gene Ontology)功能分析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分析.分析差异表达的mRNA和lncRNA,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miRNA预测分析,构建ceRNA调控网络.结果 ·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在代谢途径、氧化磷酸化、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等通路显著富集,并与内质网应激、纤维化、胶原的分解代谢过程、炎症反应功能密切相关.构建了ICM lncRNA相关的ceRNA调控网络,包含26个mRNA、2个lncRNA和15个miRNA.结论·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能够有效分析ICM差异表达的基因,并成功构建了缺血性心肌病ceRNA调控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 差异表达基因 长链编码RNA 生物信息学 竞争性内源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在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诊断及预后价值 被引量:4
20
作者 阚傲 李淑豪 +2 位作者 方淇民 黄恺尧 龚良庚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6-122,共7页
目的 通过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feature tracking,CMR-FT)及钆延迟强化(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定量、定性评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VA)的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non-ische... 目的 通过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feature tracking,CMR-FT)及钆延迟强化(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定量、定性评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VA)的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non-ischem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NIDCM)患者的心肌运动及组织特征改变。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73例NIDCM患者并进行随访,根据动态心电图检查判断患者是否合并VA,将患者分为合并VA(VA+)组34例及未合并VA(VA-)组39例,比较两组间左室结构、功能参数,整体应变参数及延迟强化特征,并通过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VA发生的风险因素,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检验判断两组患者生存差异。结果与VA-组NIDCM患者相比,VA+组患者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peak strain,GLPS)明显降低(P=0.004),更易合并心外膜下LGE(P=0.001),且预后较差(P=0.036),其中心外膜下LGE为VA发生的风险因素。结论心脏磁共振可准确评估合并VA的NIDCM患者的心脏结构、功能及心肌组织特征改变,为患者的不良预后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 室性心律失常 心脏磁共振 特征追踪 延迟钆增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