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房颤动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物抗凝出血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余超 周伟 +3 位作者 王涛 祝玲娟 鲍慧慧 程晓曙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2-461,共10页
心房颤动(AF)抗凝治疗已迈入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物(NOAC)时代,但其抗凝出血风险仍是当前的重大挑战。评估AF患者的抗凝相关出血风险是AF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而基于临床危险因素的评分在预测抗凝相关出血风险方面的能力有限,为提高N... 心房颤动(AF)抗凝治疗已迈入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物(NOAC)时代,但其抗凝出血风险仍是当前的重大挑战。评估AF患者的抗凝相关出血风险是AF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而基于临床危险因素的评分在预测抗凝相关出血风险方面的能力有限,为提高NOAC的抗凝安全性,应考虑纳入更多的临床指标、生物标志物以及基因多态性,以提高对抗凝相关出血的预测能力。本文总结了NOAC治疗中面临的挑战,重点介绍了目前用于指导AF抗凝出血风险评分系统、生物标志物、临床指标及基因位点,从而为NOAC抗凝出血风险预测与评估提供研究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物 心房颤动 出血风险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 EHRA实践指南《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物在房颤患者中的应用指南》更新解读 被引量:156
2
作者 尹琪楠 韩丽珠 +4 位作者 边原 黄雪飞 雷洋 宋玉洁 童荣生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19-1625,共7页
2021年4月,欧洲心律协会(EHRA)发布2021版《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物在房颤患者中的应用指南》(简称“指南”),指出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物(NOACs)是房颤患者预防卒中的首选抗凝药,该指南就NOACs在心房颤动患者应用的16种场景... 2021年4月,欧洲心律协会(EHRA)发布2021版《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物在房颤患者中的应用指南》(简称“指南”),指出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物(NOACs)是房颤患者预防卒中的首选抗凝药,该指南就NOACs在心房颤动患者应用的16种场景提出实用指导。该文通过与2018版“指南”进行对比,对更新内容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临床应用抗凝药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物 心房颤动 指南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实验室监测及特殊人群使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应华波 黄晓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8-734,共7页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肝素和华法林是用于治疗和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的主要抗凝药物。然而,随着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s)的出现,国内外均有研究表明NOACs在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栓塞以及非瓣膜心房颤动方面具有相似或更好的疗效和安全...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肝素和华法林是用于治疗和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的主要抗凝药物。然而,随着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s)的出现,国内外均有研究表明NOACs在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栓塞以及非瓣膜心房颤动方面具有相似或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NOACs在固定剂量使用时不需要常规凝血监测,但在特殊人群或特定场景(急诊手术等)中,相对超剂量或剂量不足的药物使用及异常的药物代谢能力可能会降低药物疗效及安全性,监测和评估NOACs的抗凝血作用更有助于患者的预后。本文将从NOACs的常用实验室监测方法及特殊人群使用等两个方面做简要综述,旨在说明适合不同NOACs药物的监测方法及NOACs在相对特殊人群里的适用性,希望可以为临床规范监测及使用NOACs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 实验室监测 血栓栓塞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植入围术期非维生素K口服抗凝药的管理现状 被引量:1
4
作者 胡清韵(综述) 陈柯萍(审校)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36-1040,共5页
随着心血管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的需求量也随之增长。许多植入CIED的患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需长期抗凝治疗。国内外指南均推荐,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优先选择非维生素K口服抗凝药(NOAC)进行抗凝治疗。因此,在CIE... 随着心血管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的需求量也随之增长。许多植入CIED的患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需长期抗凝治疗。国内外指南均推荐,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优先选择非维生素K口服抗凝药(NOAC)进行抗凝治疗。因此,在CIED植入围术期,有较多患者面临NOAC管理的问题。目前,对如何进行CIED植入围术期NOAC管理,尤其在是否需停用NOAC方面尚存争议。本文通过收集现有研究数据,系统介绍了间断和不间断NOAC对CIED植入围术期出血及血栓风险的影响,并总结了该领域有待探究的其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 维生素k口服抗凝 围术期 心房颤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药理学角度合理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被引量:6
5
作者 赵岚 王玲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6-230,共5页
抗凝药物的研发历程是追求更宽药物治疗窗,以便实现更加安全和便捷的过程。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弥补华法林的不足,具有固定剂量、无需常规监测凝血、药物和(或)食物相互作用少,颅内出血并发症减少等优势。掌握这些药物的药理学特点... 抗凝药物的研发历程是追求更宽药物治疗窗,以便实现更加安全和便捷的过程。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弥补华法林的不足,具有固定剂量、无需常规监测凝血、药物和(或)食物相互作用少,颅内出血并发症减少等优势。掌握这些药物的药理学特点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处理,才能保证在临床实践中合理使用。该文旨在对NOAC药理学特点及在特殊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了解和应用NO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抗凝药物 新型 抗凝药物 维生素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口服抗凝药对心力衰竭合并左心室血栓患者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姚艳 崔晶 +6 位作者 王悦 关杨 朱慧 陈晨 杨秀秀 吕强 董建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9-382,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用于心力衰竭合并左心室血栓患者的疗效。方法:入选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力衰竭中心门诊和住院患者中明确诊断为心力衰竭合并左心室血栓患者100例,分别给予NOAC(NOAC组,4... 目的:探讨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用于心力衰竭合并左心室血栓患者的疗效。方法:入选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力衰竭中心门诊和住院患者中明确诊断为心力衰竭合并左心室血栓患者100例,分别给予NOAC(NOAC组,42例)或维生素K受体拮抗剂(VKA组,58例)治疗,3个月后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基础疾病、左心室射血分数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NOAC组,利伐沙班治疗者30例,达比加群治疗者12例,3个月时血栓完全溶解率为69.0%。所有VKA组患者均使用华法林治疗,血栓完全溶解率为63.8%,与NOA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栓塞事件和致死性大出血事件,仅VKA组有2例胃肠道出血,对症治疗后即好转。结论:NOAC可考虑作为心力衰竭合并左心室血栓患者的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左心室血栓 新型口服抗凝 维生素k受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口服抗凝药治疗病态肥胖或高体重静脉血栓栓塞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Meta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武媛杰 王园园 +1 位作者 王雪霞 陈刚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5-201,共7页
目的:评价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与维生素K拮抗剂(VKA)治疗病态肥胖(体重指数>40 kg/m^(2))或高体重(>120 kg)静脉血栓栓塞(VTE)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从2000年1月到2022年5月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 目的:评价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与维生素K拮抗剂(VKA)治疗病态肥胖(体重指数>40 kg/m^(2))或高体重(>120 kg)静脉血栓栓塞(VTE)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从2000年1月到2022年5月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的相关文献,依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结局指标包括VTE发生率、大出血发生率。应用Review Manager 5.3进行异质性检验及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共14648例患者,NOAC组6188例,VKA组8460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VKA相比,NOAC的VTE发生风险(OR=0.62,95%CI:0.51~0.76,I^(2)=0%,P<0.00001)及大出血发生风险(OR=0.77,95%CI:0.60~1.00,I^(2)=0%,P=0.05)均降低。结论:与VKA相比,NOAC用于病态肥胖或高体重的VTE患者更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口服抗凝 静脉血栓栓塞 病态肥胖 维生素k拮抗剂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抗凝剂治疗90岁及以上心房颤动患者的多中心观察研究
8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98-698,共1页
目的:在临床试验和队列研究中,90岁及以上患者通常被排除在代表范围之外。本研究旨在评价90岁及以上心房颤动患者口服抗凝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90岁及以上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直接口服抗凝剂或维生素K拮抗剂进行多中心观察研究... 目的:在临床试验和队列研究中,90岁及以上患者通常被排除在代表范围之外。本研究旨在评价90岁及以上心房颤动患者口服抗凝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90岁及以上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直接口服抗凝剂或维生素K拮抗剂进行多中心观察研究。主要结果是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系统性栓塞的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性心房颤动 口服抗凝 多中心 患者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维生素k拮抗剂 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凝新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陈翔 秦永文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1年第5期386-389,共4页
动静脉血栓形成是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基础,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需要进行抗凝治疗的患者数量正在不断增加。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药物主要有3类:维生素K拮抗剂、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存在很多局... 动静脉血栓形成是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基础,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需要进行抗凝治疗的患者数量正在不断增加。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药物主要有3类:维生素K拮抗剂、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存在很多局限性,如起效缓、安全窗窄、受饮食影响、频繁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监测及剂量调节、与多种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等。低分子肝素虽然优于肝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治疗 维生素k拮抗剂 低分子肝素 动静脉血栓形成 国际标准化比值 新药 抗凝药物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后重启抗凝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炯星 王德任 《中国卒中杂志》 2020年第1期46-50,共5页
抗凝治疗已广泛用于心房颤动和(或)机械性心脏瓣膜患者以预防血栓栓塞事件,尤其是预防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然而,脑出血后是否应继续抗凝治疗及何时重启抗凝治疗仍是临床未解的难题。虽然目前已有数项大样本观察性研究和Meta分析提示脑出... 抗凝治疗已广泛用于心房颤动和(或)机械性心脏瓣膜患者以预防血栓栓塞事件,尤其是预防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然而,脑出血后是否应继续抗凝治疗及何时重启抗凝治疗仍是临床未解的难题。虽然目前已有数项大样本观察性研究和Meta分析提示脑出血后重启抗凝治疗可降低血栓栓塞并发症且没有明显增加出血并发症,但是尚缺乏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因此,目前在缺乏指导临床决策的高质量临床研究证据的情况下,临床实践中应权衡患者血栓栓塞事件风险和脑出血复发风险进行个体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抗凝 华法林 维生素k口服抗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围术期及术后长期抗凝策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磊 张晓红 +1 位作者 程鹏 杨洋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年第5期500-503,共4页
导管消融术已成为有症状心房颤动患者的有效治疗措施。然而,关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围术期的抗凝策略尚存争议,如何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是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此外,关于导管消融术后长期抗凝亦存在同样困惑。本文就现有围术期及术后长期... 导管消融术已成为有症状心房颤动患者的有效治疗措施。然而,关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围术期的抗凝策略尚存争议,如何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是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此外,关于导管消融术后长期抗凝亦存在同样困惑。本文就现有围术期及术后长期的抗凝策略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抗凝 维生素k拮抗口服抗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高辛提高抗凝治疗心房颤动患者的总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死亡率
12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136-1136,共1页
背景:一些证据表明,服用地高辛对于心房颤动患者可能是有害的。目的:探讨在接受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中,地高辛与其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在单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中,纳入815例接受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的非瓣膜性心房颤... 背景:一些证据表明,服用地高辛对于心房颤动患者可能是有害的。目的:探讨在接受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中,地高辛与其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在单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中,纳入815例接受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主要结果是总死亡率。作者进行了针对心血管事件死亡率的亚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患者 总死亡率 心血管事件 抗凝治疗 地高辛 维生素k拮抗剂 瓣膜性 亚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勘误
13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4-254,共1页
我刊2024年第19卷第1期发表的《脑出血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一文中“指标3:抗凝相关脑出血患者抗凝逆转治疗率”的说明③“抗凝逆转治疗指应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在出现严重/危及生命的出血事件后及时应用抗凝逆转剂[包括维生素K拮抗剂、新鲜... 我刊2024年第19卷第1期发表的《脑出血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一文中“指标3:抗凝相关脑出血患者抗凝逆转治疗率”的说明③“抗凝逆转治疗指应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在出现严重/危及生命的出血事件后及时应用抗凝逆转剂[包括维生素K拮抗剂、新鲜冰冻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新型口服抗凝剂特异性拮抗剂、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recombinant activated factorⅦ,rFⅦa)]及其他辅助治疗”中的“维生素K拮抗剂”应为“维生素K”,特此勘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冰冻血浆 特异性拮抗剂 维生素k拮抗剂 凝血酶原复合物 抗凝药物 出血事件 逆转剂 勘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心房颤动管理指南(节选)(一)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玮艺 余萍 +3 位作者 张潇潇 时彦莹 王子璇 王春雪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4期355-363,共9页
9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的卒中预防治疗口服抗凝药治疗(oral anticoagulant,OAC)可预防大部分AF患者的缺血性事件,并可延长患者寿命。对于不同卒中风险的患者,OAC治疗效果优于未治疗或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除卒... 9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的卒中预防治疗口服抗凝药治疗(oral anticoagulant,OAC)可预防大部分AF患者的缺血性事件,并可延长患者寿命。对于不同卒中风险的患者,OAC治疗效果优于未治疗或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除卒中风险极低的患者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南 心房颤动 抗凝药物 维生素k拮抗剂 左心耳封堵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心房颤动管理指南(节选)(二)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玮艺 余苹 +3 位作者 张潇潇 时彦莹 王子璇 王春雪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5期446-452,共7页
9.4卒中的二级预防 心房颤动患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年龄及既往心源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病史,强调这些患者使用口服抗凝药的必要性。卒中复发风险最高的时期为首次卒中或TIA后的早期阶段。
关键词 指南 心房颤动 抗凝药物 维生素k拮抗剂 左心耳封堵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预防--达比加群(RE-LY试验)
16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396-396,共1页
口服抗凝药是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预防的主要手段。与对照组(无治疗)比较,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可减少2/3的心源性卒中的发生,但其抗凝效果难以预测,治疗指数较窄,而且需要常规监测凝血状况,增加了患者和医疗系统的负担。维生... 口服抗凝药是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预防的主要手段。与对照组(无治疗)比较,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可减少2/3的心源性卒中的发生,但其抗凝效果难以预测,治疗指数较窄,而且需要常规监测凝血状况,增加了患者和医疗系统的负担。维生素K拮抗剂的这些缺点促使新一代的选择性抑制凝血酶或凝血因子Xa的抗凝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患者 心源性卒中 预防 维生素k拮抗剂 口服抗凝 试验 凝血因子XA 治疗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