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与诊断
1
作者 王文英 王映春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2年第1期70-71,67,共3页
本文介绍了非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就诊原因,在所见5种发病原因中以肾小管酸中毒最为常见,通过分析本类疾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过程,提出对该病的认识与诊断方面的个些经验与体会。
关键词 非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病因 诊断 临床特点
全文增补中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与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10
2
作者 侯欣 巩传信 +1 位作者 孙勤学 陈可彬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25期107-108,共2页
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以反复发作的上、下呼吸道感染为主要临床表现,可由多种因素引起,以免疫力低下最常见,支气管先天畸形、有慢性病灶、营养不良、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等也是常见病因。佝偻病可引起婴幼儿免疫力下降,很多... 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以反复发作的上、下呼吸道感染为主要临床表现,可由多种因素引起,以免疫力低下最常见,支气管先天畸形、有慢性病灶、营养不良、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等也是常见病因。佝偻病可引起婴幼儿免疫力下降,很多RRI患儿同时伴有佝偻病的临床表现。为了探讨RRI与佝偻病的关系,我们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反复呼吸道感染 婴幼儿 下呼吸道感染 微量元素缺乏 临床表现 免疫力低下 免疫力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物治疗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3
作者 魏苗苗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7期133-135,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药物治疗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随机分成四组,A组30例、B组30例、C组30例、D组30例,A组患儿采用维生素D3从肌内注射治疗,B组患儿口... 目的观察不同药物治疗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随机分成四组,A组30例、B组30例、C组30例、D组30例,A组患儿采用维生素D3从肌内注射治疗,B组患儿口服维生素D3,C组患儿采用伊可新与鱼肝油丸治疗,D组患儿采用英康利治疗。观察四组患儿治疗有效率。结果通过治疗,A、组、B组、C组、D组治疗有效率均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C组、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治疗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治疗效果均不同,其中以采用维生素D3从肌内注射治疗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效果最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3 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维生素D_3对预防早产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斌成 周琼 《北方药学》 2016年第3期73-74,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维生素D_3对预防早产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入院治疗的55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出生顺序随机分为早产儿A组27例与早产儿B组28例,两组患儿均于出生后...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维生素D_3对预防早产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入院治疗的55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出生顺序随机分为早产儿A组27例与早产儿B组28例,两组患儿均于出生后给予维生素D_3治疗,早产儿A组患儿剂量为每日800IU,早产儿B组患儿剂量为每日400IU。对比两组早产儿治疗后的佝偻病发病率。结果:早产儿A组佝偻病的患病率低于早产儿B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A组骨质改善情况优于早产儿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早产儿出生后应用日均800IU剂量维生素D_3治疗,可以减少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患病率,对于预防佝偻病发病及改善骨质有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_3 早产儿 维生素d 缺乏性佝偻病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防治 被引量:3
5
作者 左海霞 《中国社区医师》 2013年第7期44-44,共1页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是维生素D缺乏的极端表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本病的发病率有所降低,但在基层却存在着另一...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是维生素D缺乏的极端表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本病的发病率有所降低,但在基层却存在着另一种趋势,即对于补充维生素D及钙的盲从。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判定和评价维生素D和钙的水平及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做到合理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营养性疾病 钙磷代谢紊乱 防治 骨骼病变 经济文化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流行病学及病因 被引量:1
6
作者 程翼飞 《中国社区医师》 2005年第18期9-9,共1页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曾是我国婴幼儿中发病率很高的一种疾病。近年来,随着医疗条件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其发病率明显降低,但仍是2岁以下婴幼儿中发病率最高的营养性疾病。由于发病率逐年降低,该病已不再受到广泛重视,因而可能对社区...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曾是我国婴幼儿中发病率很高的一种疾病。近年来,随着医疗条件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其发病率明显降低,但仍是2岁以下婴幼儿中发病率最高的营养性疾病。由于发病率逐年降低,该病已不再受到广泛重视,因而可能对社区婴幼儿的健康构成较大威胁。同时,这一疾病的特点决定了对其可进行有效的社区防治。有鉴于此,我们组织了本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专题,邀请北大人民医院儿科专家与广大读者朋友们分享有关这一疾病的防治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流行病学 病因学 母乳喂养 氨基酸 成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科医生如何进行18个月小儿的访视(二)——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
7
作者 施萍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20期F0004-F0004,共1页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简称佝偻病)为缺乏维生素D引起起体内钙磷代谢异常,导致生长期的骨组织矿化不全,产生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全身性慢性营养性疾病。佝偻病多见于婴幼儿,不仅影响儿童正常生长发育,也与维生素D缺...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简称佝偻病)为缺乏维生素D引起起体内钙磷代谢异常,导致生长期的骨组织矿化不全,产生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全身性慢性营养性疾病。佝偻病多见于婴幼儿,不仅影响儿童正常生长发育,也与维生素D缺乏相关的疾病有关,是我国儿科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在卫生部领导下1986年制订了"婴幼儿佝偻病早防治方案",规范了佝偻病防治工作;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开展本病防治工作,《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提出本防治建议。鉴于佝偻病多见于<3岁的婴幼儿,本建议主要针对婴幼儿佝偻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儿童保健学 防治 全科医生 《中华儿科杂志》 营养性疾病 幼儿佝偻病 访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辅助检查
8
作者 陆爱东 《中国社区医师》 2005年第18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辅助检查 X线检查 腕关节 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与治疗 被引量:4
9
作者 吴君 《中国社区医师》 2005年第18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疾病预防 X线检查 肌纤维损伤 肌肉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的判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葳 《中国社区医师》 2014年第36期37-38,共2页
【病历摘要】 男婴,足月顺产,生后母乳不足,改为人工喂养。现5个月。母亲述说:患儿近1个月来夜间睡眠不好,经常突然惊醒,哭闹不止。平日多汗,烦闹,食量不多,与同龄婴儿比较,营养不佳,发育较差。
关键词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营养性 足月顺产 母乳不足 人工喂养 夜间睡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碳酸钙泡颗粒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苑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7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复方碳酸钙 疗效观察 治疗 2009年 临床资料 济南市 患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市某社区3岁以下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调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翠玲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调查结果 东营市 儿童 社区 营养性疾病 磷代谢紊乱 骨骼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可新治疗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兆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13期114-117,共4页
目的 探讨维生素AD滴剂(商品名:伊可新)治疗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鱼肝油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伊可新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及治... 目的 探讨维生素AD滴剂(商品名:伊可新)治疗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鱼肝油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伊可新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后血清生化指标{血钙、25羟维生素D3[25-(OH)D3]、骨碱性磷酸酶(NBAP)}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33%高于对照组的8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钙(1.99±0.46)mmol/L、25-(OH)D3(46.37±4.96)ng/ml均高于对照组的(1.83±0.38)mmol/L、(23.21±2.26)ng/ml, NBAP(160.25±3.71)U/L低于对照组的(186.13±8.56)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临床治疗中伊可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降低患儿疾病痛苦度,提升患儿临床治疗疗效,稳定生命安全,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d滴剂 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前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速征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2期220-222,共3页
目的分析学龄前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5月在漯河医专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85例学龄前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90例同期学龄前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分析学龄前期维生素D缺乏性佝... 目的分析学龄前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5月在漯河医专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85例学龄前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90例同期学龄前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分析学龄前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影响因素。结果孕期吃鱼、鸡蛋、蔬菜、豆制品、喝牛奶、吃肉量、产检次数、是否患病、户外活动时间、孕后期是否小腿抽筋、是否补充钙或维生素D与学龄前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相关(P<0.05)。母乳喂养至6个月、是否及时添加鱼肝油、4个月添加辅食、7个月开始进食高钙食物、是否存在慢性腹泻、是否经常呼吸道感染、是否挑食、日晒暴露皮肤面积、户外活动时间与学龄前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相关(P<0.05)。孕期日照时间、孕期户外活动时间、孕期经常吃鱼、孕期及时补充钙或维生素D、小儿晒太阳暴露皮肤面积、婴幼儿7个月开始进食高钙食物是学龄前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孕期日照时间、孕期户外活动时间、孕期经常吃鱼、孕期及时补充钙或维生素D、小儿晒太阳暴露皮肤面积、婴幼儿7个月开始进食高钙食物是学龄前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保护性因素,应根据上述保护性因素进行相关健康宣教,以减少或预防该疾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期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物治疗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曹智红 《北方药学》 2020年第7期130-131,共2页
目的:分析不同药物治疗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n=17)、B组(n=17)、C组(n=17)、D组(n=19)。A组接受伊可... 目的:分析不同药物治疗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n=17)、B组(n=17)、C组(n=17)、D组(n=19)。A组接受伊可新与鱼肝油胶丸治疗,B组接受英康利治疗,C组接受口服维生素D3治疗,D组接受肌内注射维生素D3治疗,观察四组临床治疗效果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D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19/19),高于A组、B组和C组,P<0.05;A组、B组和C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P>0.05;D组的DPD水平为(31.96±3.04)nmol/L、Ca^+水平为(4.21±0.40)mmol/L、BALP水平为(278.29±26.95)U/L,高于A组、B组和C组,P<0.05;A组、B组和C组的DPD、Ca^+、BALP等血清生化指标水平对比,P>0.05。结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接受肌肉注射维生素D3注射液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血清生化指标,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维生素d缺乏性 佝偻病 伊可新 鱼肝油 英康利 维生素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物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4期179-179,共1页
目的观察不同药物对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疗效。方法将本院门诊收治的140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随机分为四组各35例。A组给予肌注维生素D3。B组给予口服维生素D3。C组给予口服英康利丸。D组给予口服鱼肝油丸。比较四组患儿临... 目的观察不同药物对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疗效。方法将本院门诊收治的140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随机分为四组各35例。A组给予肌注维生素D3。B组给予口服维生素D3。C组给予口服英康利丸。D组给予口服鱼肝油丸。比较四组患儿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A组临床有效率为100%。B组临床有效率为88.6%。C组临床有效率为80.0%。D组临床有效率为74.3%。四组间临床有效率显著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其他三组88.6%、80.0%及7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药物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疗效有差异。其中肌注维生素D3对患儿疗效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药物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疗效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行健康教育对预防儿童发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效果探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武淑穗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19期118-119,共2页
目的 :探讨对儿童家长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对预防儿童发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近年来在我院进行保健管理的140名儿童及其140名家长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随机将这些儿童和儿童家长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7... 目的 :探讨对儿童家长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对预防儿童发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近年来在我院进行保健管理的140名儿童及其140名家长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随机将这些儿童和儿童家长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70名儿童和70名儿童家长。我院对甲组儿童家长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对乙组儿童家长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然后比较两组儿童家长规范喂食儿童维生素D的比率、儿童每天接受2h以上日照的比率、儿童碱性磷酸酶的水平、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的水平及其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生率。结果 :经过健康教育后,乙组儿童家长规范喂食儿童维生素D的比率明显高于甲组儿童家长,乙组儿童每天接受2h以上日照的比率明显高于甲组儿童,乙组儿童骨碱性磷酸酶的水平及其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的水平均明显优于甲组儿童,乙组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组儿童,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儿童家长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降低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家长 个性化健康教育 预防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液联合维生素D治疗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汤园园 吴希艳 许存英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第6期1075-1077,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液联合维生素D治疗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7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维生素D联合钙剂治疗... 目的:分析研究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液联合维生素D治疗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7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维生素D联合钙剂治疗,n=61)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液治疗,n=66)。治疗3 m后比较临床疗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5-羟维生素D3(25-hydroxyvitamin D,25(OH)D3)、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骨钙素(Bone glaprotein,BGP)水平,并采用生化法测定血锌、血钙、血磷等微量元素水平,,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25(OH)D3、BGP、血锌、血钙水平均出现上升,BALP、血磷水平下降,其中研究组变化程度更为显著(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研究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液联合维生素D治疗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生化指标、微量元素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液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彩玲 苏攀宏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25期45-45,共2页
目的:探讨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12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10%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 m L静脉滴注,对照组单纯口服维生素D,比较两组疗效。... 目的:探讨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12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10%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 m L静脉滴注,对照组单纯口服维生素D,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0%的葡萄糖酸钙溶液静脉滴注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0
作者 王彬 《中国社区医师》 2005年第18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鉴别诊断 临床表现 X线检查 骨骼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