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管道连接对某典型门式抗震支吊架抗震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1
作者 姜涛 黄杨 +3 位作者 刘荣恒 赖正聪 戴君武 陈兰生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90-595,共6页
管道系统在地震过程中保持完好是重要建筑保证其建筑功能完整性的基本条件,然而抗震支吊架作为供水管道系统中常用抗震措施之一,现有抗震支吊架抗震性能研究基本未考虑管道连接,针对考虑管道连接影响的抗震支吊架抗震性能及易损性鲜有... 管道系统在地震过程中保持完好是重要建筑保证其建筑功能完整性的基本条件,然而抗震支吊架作为供水管道系统中常用抗震措施之一,现有抗震支吊架抗震性能研究基本未考虑管道连接,针对考虑管道连接影响的抗震支吊架抗震性能及易损性鲜有研究。为研究是否考虑管道对抗震支吊架抗震性能的影响,选取重要建筑中常用的某型门式抗震支吊架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两种试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通过试验对两类试件的破坏模式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针对目前抗震支吊架易损性分析中所使用的工程需求参数尚有待商榷这一问题,使用了可同时考虑抗震支吊架承载能力及其变形能力的能量值作为工程需求参数对两类试件的易损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管道对抗震支吊架力学性能及易损性的影响较大,不考虑管道影响试件的变形能力仅为考虑管道影响试件的0.58倍,试验中不考虑管道影响而直接对其余部件进行加载并将所得数据用于建筑结构韧性评估中,会导致评估结果存在过于保守的问题,建议针对抗震支吊架的拟静力试验中考虑管道影响以获得更为准确的建筑结构韧性评估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支吊架 拟静力试验 地震易损性 管道系统 非结构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日本福岛县东部海域M_(W)7.1级地震建筑震害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柏文 戴君武 杨永强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0-57,共8页
北京时间2月13日22时07分(当地时间2月13日23时07分)在日本福岛县东部海域发生了M_(W)7.1级地震,震源深度50 km,震中位于北纬37.75度,东经141.75度。此次地震发生在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约10周年之际,震中位置亦非常接近。根据搜集到的资... 北京时间2月13日22时07分(当地时间2月13日23时07分)在日本福岛县东部海域发生了M_(W)7.1级地震,震源深度50 km,震中位于北纬37.75度,东经141.75度。此次地震发生在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约10周年之际,震中位置亦非常接近。根据搜集到的资料,部分房屋受损,发生严重结构性破坏的结构相对较少。建筑内部的水管泄漏和柜体倾覆,建筑外部的装饰面板和玻璃等非结构构件的破坏是此次地震的主要建筑震害特征。此外,此次地震没有人员死亡或失踪,仅造成了约180人受伤。非结构的破坏,如柜子倾倒和玻璃破碎是造成人员受伤的重要原因。建筑抗震设防标准高以及居民防灾意识强是此次地震震害轻和人员伤亡少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尽管在日本抗震设计规范中已充分注意建筑非结构部件的抗震要求,但仍主要针对与人员生命安全、重大次生灾害直接相关的建筑非结构部件进行抗震计算设计,对大量与财产安全及功能运行相关的部件仅作一般构造性要求,在地震中仍难以避免因非结构部件破坏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建筑功能中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福岛县东部海域地震 建筑非结构部件 建筑震害 人员伤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